第一百六十五章:兕子的預言

“兩件事情都與武才人有脫不開的關係,兕子是覺得,稚奴現在變成這個樣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武媚?”李二陛下疑道。

晉陽點頭:“沒錯,父皇,李道長的篾言‘帝傳三世,武代李興’而這個武,說是已經在宮中,爲父皇親人,那李君羨雖說各個方面都十分符合這篾言當中所說的那個人,但是畢竟李君羨只是在宮中駐守,算不得宮中之人,更不能算是父皇之親人了。”

“那兕子的意思是,這個‘武’指的是武媚?”李二陛下問道。

“沒錯,人在宮中,爲父皇親近之人,武才人之前是父皇的妃子,自然算是親人,且父皇經常在晚膳之後讓武才人在甘露殿中伺候筆墨,這不是親近,又是什麼?”晉陽說道:“武才人與九哥關係如此親密,已然親密到不似尋常朋友一般,而武才人兩次設計謀害太子哥哥,這當中受益的會是誰?武才人?見不得,武才人怎麼說也是個後宮之人,就算太子哥哥落下了那個位子,與她也沒什麼太大的關係,至於別的皇兄,除卻三哥和四哥還有九哥在長安之外,其它的皇兄都已經就藩,這武才人與三個和四哥之間從來沒有過什麼往來,那剩下的,便是與之關係密切的九哥。”

“這麼說來,這個武媚,是想幫着稚奴上位了。”李二陛下沉聲道。

想起之前暗衛返回來的消息,李二陛下越想越是覺得可疑,之前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兒子會與自己的妃子有染,但是現在看來,兩人關係,顯然並不是呈現在自己眼前那般純潔了。

“九哥的性子父皇是知道的,極易被人蠱惑,若是這武才人蠱惑九哥,九哥可能抵擋得住?除卻武才人,九哥身邊兒的人難倒就沒有什麼別的心思了?若說先前九哥有爭奪太子位子的心思,那他只會深深的藏在心中不敢表露出來,但是有了周圍的人的支持,這份心思,逐漸的就會顯露出來,與旁人,一拍即合。”晉陽說道。

晉陽與李治年紀相差不大,從小一起長大,依晉陽的聰慧,李治是個什麼樣的性子,是個什麼樣的人,有什麼樣的心思,晉陽定然是看的通透的,不然當初也不會費這麼大的功夫去提點李治,警告武媚,所以事到如今,看的通透的,反而是晉陽這個深居在宮中的公主。

李二陛下點頭,自己閨女分析的不錯,隨後示意晉陽藉着往下說。

晉陽所說的,也是之前玄世璟偶然提起的一些事,玄世璟不能直接跑到李二陛下面前說你兒子惦記着你媳婦兒將來會把你媳婦兒給收了,等你兒子死了之後,被你兒子搶走的這個女人會奪了你李唐的江山。

Www_ тт kǎn_ C ○

所以只有旁敲側擊將這些事情當成自己的猜測來說給晉陽聽,若是晉陽能夠領會到當中的意思,也不枉玄世璟這般煞費苦心了。

武媚是個危險的人物,且不說以後會如何,就看三年前,李二陛下還好好的活在世上,身子骨兒仍舊硬朗,武媚就敢與李治生出這麼多是非來,若是尋常女人家,成了皇帝的妃子,哪個不是戰戰兢兢不與別的男子接觸,恪守婦道,唯獨武媚,不但與李治關係好到一張牀上去了,在李二陛下面前卻仍舊是一副老孃最天真的模樣。

皇帝后宮的女人,個頂個的可怕,即便當初入宮的時候還是單純的小白兔,過些年份,也能變成吃人不吐骨頭的大灰狼。

“既然九哥有了這爭奪的心思,加上身邊兒人不斷的幫助和蠱惑,自然就做出來現在這些事情。”晉陽說道:“兕子聽聞,上個月九哥回長安,曾經一人單獨去了感業寺,想來就是爲了見武才人吧。”

“此事朕知道。”李二陛下點頭。

“父皇,若當初沒有發現九哥的事情,大哥也被武才人兩次陷害成功,父皇待如何?”

一次兩次,李二陛下不會拿着李承乾如何,但是朝中的大臣們卻不會再認爲李承乾是大唐合格的儲君,廢太子的事情定然會被不斷提起,加上有心人從中作梗,李承乾這太子的位子,斷然是保不住了。

東宮無主,最爲受益的是何人?一個李恪,一個李泰,李恪掌管玄甲軍,雖說自身才學膽識過人,但畢竟不是嫡子,且有前朝血脈,身份自然是不被人看好的,至於李泰,倒是有一爭的可能性,但是李泰這些年一直在魏王府中韜光養晦,自會有人拿着李泰與李治相比。

雖說李治的性子怯懦溫和,但這恰恰也是他的優勢。

“三哥自不必說,朝臣們,尤其是舅舅,定然不會支持三哥,再說四哥,這些年韜光養晦的厲害了些,而且四哥爲人,在得失上計較太過,不肯吃虧,從大臣的角度來考慮,定然也不會支持四哥的,他們覺得,若是四哥做了太子,那朝臣們恐怕也就沒了好日子了,剩下的,也就只有九哥了,九哥上位,無論是朝臣,還是皇室子弟,皆能保全,父皇,兕子說的可對?”晉陽一一分析道。

晉陽的目光長遠的有些可怕,不僅僅是長遠,準確性也是一針見血,一番話說出來,不禁讓人冷汗直流。

“兕子,朕這一輩子,最大的遺憾,恐怕要落在你身上了。”李二陛下嘆息道。

“恩?父皇爲何這麼說?”晉陽不解。

“若兕子爲男兒身,朕定然排除萬難,立兕子爲儲,可惜了,朕這麼一個優秀的女兒,便宜了玄世璟那小子!”

“父皇,說正事呢。”

“好好,兕子說的對,接着說。”李二陛下笑道。

晉陽嘆息一聲,接着說道:“九哥入主東宮,將來父皇的位子,便是九哥的,而以九哥的性子,武才人在感業寺也待不了多長時間,定然會被接進宮,這武才人的心性、智慧不比九哥差,九哥的其它女人,豈會斗的過她?掌管六宮,也是遲早的事。”

第四百九十二章:朝堂點兵第九百二十四章:屎盆子第八十四章:成功逃離第五百七十一章:打發人第九百二十章:京兆尹第三百六十六章:掖庭局第三百零九章:想去春闈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七十七章:女兒受驚第五百五十四章:海寇爲患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二十八章:玄世璟的打算第五百七十二章:泉州特產第二十七章:回莊子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五百五十一章:放人第一百七十六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二王相爭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一石三鳥第八百七十六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四百六十章:甩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賄賂第三百七十六章:昔日的王太子第五百五十五章:官府失信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王家人第四百七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後的佈置第四十五章:父與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收權第九十章:來自李淵的“邀請”第二百九十八章:大舅哥第六百五十九章:知情第五百五十二章:名單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無功而返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難堪第五百二十章:礙人眼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一切自有天意第二百八十三章:納妾第六百零四章:回馬槍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四百三十三章:新案子第四百九十七章:得罪人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五十章:大唐地產商第七十六章:砸鍋賣鐵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哭訴第二章:離別第一千零二十一章:圖窮匕見第六十一章:玄武摟第七十章:惡人先告狀第一千三百零七章:參奏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爭論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嫁妝之一第二百七十四章:娘子軍的安置第五百六十八章:動機第一百二十五章:處置侯君集第一百七十六章:吐谷渾,先鋒!第五百七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七十六章:審問(上)第六百八十五章:置身事外,難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琢磨出事兒第九百六十一章:關於活字印刷第八百二十四章:莊子上的客人(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節第二百一十八章:娘子關來人第五百六十四章:騙糧第一千五百零四章:微服出巡第三百七十五章:問計晉陽第七百零一章:宣政殿內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勸說第一百五十8章:岷州軍情第三百四十三章:人這一輩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捨得第一千二百零八章:兩頭開花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一具屍體第六百二十一章:惑敵之計第八百三十七章:奏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臺階第七百零六章:東宮書房第二百五十四章:年禮第一千零八十九章:被遺忘的“鄭家人”第九百零一章:書院的動靜第八章:對策第五百九十一章:假斥候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回孃家第七十章:請人第四百七十八章:截獲的消息第一百五十八章:錢堆的辦法第二十三章:夜襲與反擊第九百八十六章:李恪的歪打正着第四百八十五章:對峙與震懾第三百七十五章:截流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無法挽留,去意已決第三百三十五章:想法出城第二百九十七章:分而化之第一百三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棋第七百九十四章:觸黴頭
第四百九十二章:朝堂點兵第九百二十四章:屎盆子第八十四章:成功逃離第五百七十一章:打發人第九百二十章:京兆尹第三百六十六章:掖庭局第三百零九章:想去春闈第七百零四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七十七章:女兒受驚第五百五十四章:海寇爲患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二十八章:玄世璟的打算第五百七十二章:泉州特產第二十七章:回莊子第五百三十四章:尋求裝備第五百五十一章:放人第一百七十六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二王相爭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一石三鳥第八百七十六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四百六十章:甩鍋第一千二百零二章:賄賂第三百七十六章:昔日的王太子第五百五十五章:官府失信第一千零九十九章:王家人第四百七十八章:賊心不死第四百七十九章:最後的佈置第四十五章:父與子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收權第九十章:來自李淵的“邀請”第二百九十八章:大舅哥第六百五十九章:知情第五百五十二章:名單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無功而返第三百三十八章:所夫孫,死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難堪第五百二十章:礙人眼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一切自有天意第二百八十三章:納妾第六百零四章:回馬槍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四百三十三章:新案子第四百九十七章:得罪人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五十章:大唐地產商第七十六章:砸鍋賣鐵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哭訴第二章:離別第一千零二十一章:圖窮匕見第六十一章:玄武摟第七十章:惡人先告狀第一千三百零七章:參奏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爭論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嫁妝之一第二百七十四章:娘子軍的安置第五百六十八章:動機第一百二十五章:處置侯君集第一百七十六章:吐谷渾,先鋒!第五百七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七十六章:審問(上)第六百八十五章:置身事外,難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琢磨出事兒第九百六十一章:關於活字印刷第八百二十四章:莊子上的客人(上)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節第二百一十八章:娘子關來人第五百六十四章:騙糧第一千五百零四章:微服出巡第三百七十五章:問計晉陽第七百零一章:宣政殿內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勸說第一百五十8章:岷州軍情第三百四十三章:人這一輩子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捨得第一千二百零八章:兩頭開花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一具屍體第六百二十一章:惑敵之計第八百三十七章:奏摺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臺階第七百零六章:東宮書房第二百五十四章:年禮第一千零八十九章:被遺忘的“鄭家人”第九百零一章:書院的動靜第八章:對策第五百九十一章:假斥候第三百九十七章:五更上朝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回孃家第七十章:請人第四百七十八章:截獲的消息第一百五十八章:錢堆的辦法第二十三章:夜襲與反擊第九百八十六章:李恪的歪打正着第四百八十五章:對峙與震懾第三百七十五章:截流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無法挽留,去意已決第三百三十五章:想法出城第二百九十七章:分而化之第一百三十四章:李二陛下的棋第七百九十四章:觸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