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

玄世璟說的話,李二陛下都聽了進去,覺得玄世璟說的有道理,畢竟大唐朝廷這邊的官員到台州去,不管怎麼有能耐,到了那邊都是初來乍到,對臺州形式不瞭解,對於台州的百姓來說,是陌生的,哪兒有先前的首領來的熟絡,所以原本的那些勢力首領就需要爲大唐朝廷所用,幫助大唐的官員在臺州穩定人心,逐漸的,朝廷派遣過去的官員在那邊有了威望,有了話語權,而他們也會得到相應的功勞,往後在臺州是繼續做官,還是掛官享福,也就由着他們去了。

畢竟現如今那些個首領年紀也都不小了,即便是年紀最小的成勇,又是習武之人,身強體壯,年紀也都快要奔五了,即便是做了官,又能在官位上做多久,無非就是幾年的功夫,吃着朝廷的俸祿,讓自己的日子過的輕快寬鬆一些,等到從官位上退下來之後,要麼就繼續留在島上,畢竟是故土,要麼就乘着商人的商船到中原來享福,畢竟中原這邊是一處他們未曾見到過的花花世界。

但是玄世璟知道,若是楊福退休,他一定會來中原的,到了中原之後,肯定會走一趟揚州,畢竟那裡是他的童年記憶,有的時候人就是有這麼一股執念,想要回到自己孩童時期曾經去到過的地方,看到過的風景。

楊福就是屬於那一類人。

李二陛下詢問過關於台州的事情之後,又關心了一番劉仁願和玄世璟在臺州的日子,畢竟臣子拿下了那麼一片兒地方,帶回了這麼多財富,作爲君王,表示關心也是應該的。

在宣政殿內待了約莫有大半個時辰左右,玄世璟和劉仁願這才離開了宣政殿,而剛剛離開宣政殿的玄世璟,便被東宮的內侍請了過去,說太子殿下在東宮書房等候着他。

玄世璟無奈搖了搖頭,自己這一回來,還真是忙,怎麼說也要將該見的人全都見一遍,這才能停下來,可以想象的到,從太子東宮出去之後還有長安城魏王府的李泰,還有自己的那些叔叔伯伯們,都要挨個兒拜訪。

這回台州弄回來的財富可真是亮瞎了一大羣人的眼睛,玄世璟的那些叔伯長輩要說心裡沒點兒想法,玄世璟纔不信。

就說程咬金,表面上憨厚的一漢子,但是心眼兒多的就跟蜂窩煤似的,要麼人家怎麼就那麼長壽呢。

玄世璟現在身上的官職仍舊是東宮的太子詹事,因此光天化日大大方方的去東宮,也沒人敢說什麼,現在太子的位子百分之九十八的概率就是李承乾了,還怕什麼?

不過有一點倒是讓玄世璟比較介意,還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作爲李承乾的親孃舅,好像對這個太子外甥並不是很熱切的感覺。

不過現在來說,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兒,玄世璟也就注意了一番,就由着長孫無忌去了,畢竟這也只是玄世璟的猜測而已,不出事兒,誰也不知道人家是怎麼想的。

但是長孫無忌這個人啊,總是讓玄世璟心裡覺得不踏實,或許是他這人太聰明瞭吧,心思太沉,說的難聽一些就是老奸巨猾,對於李承乾這個儲君,未來的皇帝來說,怕是不是什麼好事。

玄世璟或多或少的對於長孫無忌的心思能夠猜測一二,現在長孫無忌是朝中實實在在的權臣,皇后的兄長,皇帝的肱骨,左膀右臂,雖然長孫皇后多多少少能夠壓制得住自己的這位兄長,李二陛下也是個有手腕的君王,但是想想以後呢?

一旦李承乾繼位,那長孫無忌可是三朝老臣了,權利、威望樣樣在手。

在武德年間,長孫無忌也是入朝爲臣的人,雖然官職不是很顯赫,也只是在秦王府之中做事,但是若真是到了李承乾上位,三朝老臣,他是稱的上的。

玄世璟在前往東宮的路上想到長孫無忌也不是沒有原由,一來是對於太子的態度,二來就是方纔在宣政殿說起來,台州的官員是長孫無忌挑選出來派遣過去的,這讓玄世璟心裡一激靈,起了防備。

玄世璟沒有忘記,歷史上李承乾要被廢除太子的位子的時候,長孫無忌也沒有爲自己的這位外甥說話,甚至連場面上的求情話都沒有,後來李二陛下要重新掂量太子的人選的時候,給出了三個人選,一是李恪,二是李泰,李二陛下就在這兩人之間搖擺不定,而李治,是長孫無忌硬生生的給捧到太子的位子上去的。

或許這當中有諸多的理由,比如說李恪身上帶有前隋楊家的血脈,又或者是李泰爲人狡詐陰險。

但是自己的兒子李二陛下自己清楚,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他這個當爹的都清楚,李恪雖然是楊妃生的,但是李恪姓李,是他李世民的兒子,楊廣對於李恪來說,也不過是個外公而已,誰家的孩子承接了自己父親的基業會跑去爲外公復辟?

至於李泰,他的確說過殺子傳弟的話,但是他爲什麼會說出這樣的話?李泰也不是個傻子,對於這一點,玄世璟心中始終是存了疑惑的。

即便是他坐上了皇位,將來不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弟弟,而傳給自己的兒子,這也很正常,沒有別的說法吧?

反而這當中在李二陛下面前說話最多的,就是長孫無忌,說李泰不好的是長孫無忌,說李治好的,也是長孫無忌。

說李恪不合適的是長孫無忌,說李泰陰險狡詐不足爲信的,詆譭李泰說李泰上位陛下諸子不存的,還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這麼瞭解李泰?

先前李泰在李承乾還是太子的時候就爭奪着皇位,居住在宮中,設立文學館,安安穩穩的修書,長孫無忌是從哪兒看出來,李泰上位之後會殺光他的兄弟的?

在玄世璟的猜測之下,玄世璟自己的看法就是,當時的李恪和李泰都已經成了氣候,與長孫無忌不是很親近,李恪就不用說了,與長孫無忌沒什麼關係,李泰雖然也是長孫無忌的親外甥,但是李泰對於長孫無忌來說,不是個可以控制的人。

第九百四十四章:醉翁之意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守與降第六十五章:東山縣令第一千四百六十章:王柱之死第一千二百零六章:倒大黴的王家第四章:渾水第一百一十八章:帶個公主逛青樓(下)第一百九十三章:師爺(上)第六百三十八章:爲國庫斂財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將薛仁貴第三章:秦英第四百一十三章:書院外的讀書人第一百四十二章:吃肉喝湯第六十章:“年貨”第六百一十二章:局勢明朗,簡單勸降第八百零六章:再次集結!第二百一十二章:倭國換天第七章:出手第五百三十七章:商第四百七十五章:手藝賺錢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潞州府出事第六十八章:再臨燕來樓第二百零一章:打一仗第九百九十七章:思鄉情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八百九十二章:放線釣魚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第六十七章:皇家那些事兒第六十三章:突發奇想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再相聚第二十一章:所謂的幫助第四百五十章:滅國狂國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四百九十章:有客來訪第一千四百零五章:私自抓人第二百九十九章:無後顧之憂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崩潰第四百一十八章:玄世璟的第一堂課第五十五章:房遺直第三百四十六章:攪屎棍子第一百五十五章:爲難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不相信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二百二十六章:特務錦衣衛第四百零二章:回莊子第六十五章:東山縣令第六百六十九章:區別第五十七章:黨仁弘犯案第三百四十七章:回到平壤城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帝他叔第一千零三十九章:關於立太子第一百零二章:案件的瓶頸第五百七十三章:復仇!爲了死去的袍澤第十七章:出城第一千三百零一章:兩人相見第七百八十九章:煩惱第四百七十四章:文成公主第四百四十七章:安心養老第二百七十七章:尾巴第一百一十九章:孤男寡女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泰的損招第八百五十五章:死者的身份第五十八章:新紙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無功而返第八十章:宰胡商第二百一十三章:大婚(6)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欽差大臣第四百九十三章:李治的行蹤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人性第一百零七章:命案現場第五百六十八章:安市城的反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六十章:死定了?第五百八十一章:封鎖泉州城第六十六章:寵冠諸王第一百四十三章:‘單純’的李承乾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方彙集第二百二十六章:李淵駕崩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更進一步第九百九十二章:夜襲下的計中計第二十二章:兵部第一百四十四章:中秋宴(上)第二百三十七章:神侯府落戶第五十章:燕來樓裡生是非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三百七十六章:解決第七章:退守第五百六十一章:如何辯解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開始第四百二十九章:侍女第七十七章:審問(下)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十五章:上門長史第三十七章:覲見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二百七十五章:單家與李唐第一千零九章:算賬
第九百四十四章:醉翁之意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守與降第六十五章:東山縣令第一千四百六十章:王柱之死第一千二百零六章:倒大黴的王家第四章:渾水第一百一十八章:帶個公主逛青樓(下)第一百九十三章:師爺(上)第六百三十八章:爲國庫斂財第六百一十二章:白袍小將薛仁貴第三章:秦英第四百一十三章:書院外的讀書人第一百四十二章:吃肉喝湯第六十章:“年貨”第六百一十二章:局勢明朗,簡單勸降第八百零六章:再次集結!第二百一十二章:倭國換天第七章:出手第五百三十七章:商第四百七十五章:手藝賺錢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潞州府出事第六十八章:再臨燕來樓第二百零一章:打一仗第九百九十七章:思鄉情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八百九十二章:放線釣魚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一千零一十九章:回家第六十七章:皇家那些事兒第六十三章:突發奇想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再相聚第二十一章:所謂的幫助第四百五十章:滅國狂國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四百九十章:有客來訪第一千四百零五章:私自抓人第二百九十九章:無後顧之憂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崩潰第四百一十八章:玄世璟的第一堂課第五十五章:房遺直第三百四十六章:攪屎棍子第一百五十五章:爲難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不相信第二百三十四章:規劃第二百二十六章:特務錦衣衛第四百零二章:回莊子第六十五章:東山縣令第六百六十九章:區別第五十七章:黨仁弘犯案第三百四十七章:回到平壤城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帝他叔第一千零三十九章:關於立太子第一百零二章:案件的瓶頸第五百七十三章:復仇!爲了死去的袍澤第十七章:出城第一千三百零一章:兩人相見第七百八十九章:煩惱第四百七十四章:文成公主第四百四十七章:安心養老第二百七十七章:尾巴第一百一十九章:孤男寡女第一百一十二章:李泰的損招第八百五十五章:死者的身份第五十八章:新紙第六百八十四章:書房對坐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無功而返第八十章:宰胡商第二百一十三章:大婚(6)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欽差大臣第四百九十三章:李治的行蹤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人性第一百零七章:命案現場第五百六十八章:安市城的反應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患難凝心第六十章:死定了?第五百八十一章:封鎖泉州城第六十六章:寵冠諸王第一百四十三章:‘單純’的李承乾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各方彙集第二百二十六章:李淵駕崩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更進一步第九百九十二章:夜襲下的計中計第二十二章:兵部第一百四十四章:中秋宴(上)第二百三十七章:神侯府落戶第五十章:燕來樓裡生是非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三百七十六章:解決第七章:退守第五百六十一章:如何辯解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開始第四百二十九章:侍女第七十七章:審問(下)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十五章:上門長史第三十七章:覲見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二百七十五章:單家與李唐第一千零九章: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