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蠢蠢欲動

現在這個問題對於李承乾來說是個難題,因爲李承乾將玄世璟叫到宣政殿之中,還有另外一件事要告訴玄世璟。

而且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比對付世家要急得多。

“活字印刷的事情,要暗中去做,等試驗成功之中,再論其它,今日將你急召進宮來,主要還是爲了另外一件事。”李承乾說道:“事情幾乎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什麼事兒?”玄世璟問道。

最近也沒聽說長安城有什麼了不得的大事兒要發生啊。

“還記得去年咱們討論的關於新羅、倭國還有吐蕃的事情嗎?”李承乾說道。

“嗯,記得啊。”玄世璟說道:“怎麼,有動靜了?”

李承乾面色嚴重的點了點頭:“嗯,有動靜了,而且,事情似乎往不好的一面去發展了,松贊干布的孫子繼位之後,大權旁落,現在吐蕃是大相祿東贊把持朝政,他與吐蕃的一些貴族之間的矛盾衝突已經彰顯出來了,新任的贊普就是個擺設,至於文成公主,現如今在吐蕃的日子過的並不好,從密談送到宮中的消息來看,吐蕃那邊,爲了轉移他們內部的矛盾,很可能要將這股子矛盾,轉嫁到戰爭上來。”

“目標就是大唐?”玄世璟挑着眉毛問道。

他知道,吐蕃這十幾年雖然表面與大唐你好我好大家好,和善的很,但是從裡子來說,並不是什麼好東西,縱觀兩千年曆史,中原大地周圍的那些個國家,哪個不是白眼狼?歷史血淋淋的教訓。

明朝的時候,朱棣拿着女真簡直就是親兒子,可是到後來呢?呵呵。

“八成就是了。”李承乾說道:“福無雙至禍不單行,西邊吐蕃那邊雖然還沒有什麼行動,但是其心思,也不難猜測,這一點我也與舅舅私底下商議過,舅舅的看法也是如此,說吐蕃那邊,早晚有一仗,不可避免,至於東面,還真是讓你給說對了,孝德天皇病逝,那位寶女王在倭國重祚,重新登上了王位,號齊明天皇,不過,倭國的實權,卻是在皇太子中大兄皇子的掌握之中,若是兩人的政見不合,早晚要有一場內鬥。”

“早就知道這個老女人不是個簡單的人物了。”玄世璟無奈搖頭道。

“倭國在大唐的遣唐使河邊麻呂已經離開了長安,回倭國去了,想必是要回去恭賀新王登基,或者說,祝賀齊明重新登上王位吧。”李承乾說道:“現在臺子也搭建起來了,估計會有一場大戲要唱了,只不過這場戲,對於大唐來說,很不利啊。”

早先李承乾說過,那位倭國的女天皇在孝德天皇在位的時候就一直與新羅那邊不清不楚的,知道孝德的身體支撐不了這麼久,就一直在私底下爲自己的重祚做準備,不管是在倭國內部也好,還是與新羅的來往也好,爲自己重新復辟做足了功課,與新羅之間勾勾搭搭眉來眼去,現在她的目的達到了,她重新坐在了王位上,新羅那邊也是圖謀熊津已久,估計戰爭也很快就會來臨了吧。

“到底還是湊在了一起啊。”玄世璟無奈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管是東面還是西面,要是一面不動,他們都不會動,一旦動了,都像乘人之危,來分一杯羹。

“從熊津那邊送來的消息,新羅境內,已經開始調兵遣將了,估計再有一段時間,等倭國那邊,齊明和皇太子之間的問題解決之後,東面就會亂起來了,東面一亂,西面的吐蕃,也就坐不住了。”李承乾說道。

“所以,大唐也要提前做打算。”玄世璟說道:“此事殿下與羣臣商議過嗎?”

“現如今知道這件事的就只有你我,還有父皇和三省的幾位重臣。”李承乾說道。

“那幾位大人的意思呢?還有,陛下是如何打算的?”玄世璟問道。

“父皇如何打算,本宮暫且還不知道,但是幾位大人說,此事還要等幾天,靜觀其變。”李承乾說道。

這也是三省之中的大臣們謹慎之下的說法,雖然有這個意向,但是人家沒動啊,人家沒動,大唐這邊大規模的調兵遣將,原本就繃得很緊的弦,不就斷了嗎?

“也就是說,等着唄,這不跟沒說一樣嗎?”玄世璟無奈道。

“雖然知道幾位大人的用意,但是總覺得,要是不做點兒什麼的話,就白緊張了。”李承乾也似是開玩笑一樣的說道:“對了,父皇也要見你,說你進宮之後,這邊商談完了,去見他。”

“陛下那邊,還是等明日吧,這天色也不早了,我就不去打攪陛下了。”玄世璟說道。

李二陛下現在是在後宮之中,他一個外臣,多少也要避諱些,畢竟也不是好幾年前還算是年紀小的時候了。

“那麼,你對此事的看法呢?”李承乾問道。

三省之中的大臣們想要再看看接下來事情的走勢如何,暫且先按兵不動,那玄世璟總不能也這樣敷衍着吧?

“簡單啊,幾位大人說的還是有道理的。”玄世璟說道:“至少這樣最爲穩妥不是,但是接下來也不是說什麼動作都不能做,至少在收集消息方面,要做到比原先更深入,更隱蔽,戰爭就是一根弦啊,繃得越來越緊,一不小心就會斷掉,一旦斷掉,那就是戰爭開始的信號了,打仗打的是什麼,最重要的是什麼,消息!所以殿下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好吧。”李承乾長長的呼出一口氣說道:“這事兒即便你不說本宮也知道,不過你的意見與三省之中的幾位大人完全一致,倒是出乎本宮的意料。”

“實屬正常。”玄世璟笑道:“該熱血沸騰的時候要躁動起來,要老成謀國的時候,也不能太過隨意輕浮,戰爭這個東西,刨去各種陰謀詭計,打消息仗,那就是實實在在的拿着人命往裡頭填,誰敢輕浮?軍中的兒郎,誰不是家裡的兒子、丈夫、甚至是父親?”

第一百九十五章:風聲鶴唳第七百八十九章:煩惱第二百一十九章:不虧是老李家的人第五百六十九章:威懾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二百四十章:禿驢!忒囂張!第三百六十六章:十二萬大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要選秀?第三百一十一章:圍魏救趙第一百一十九章:孤男寡女第二百三十八章:東山縣,安樂窩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岔開話題第十六章:那個太監第八十八章:線索第一百七十九章:放棄抵抗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三百零九章:想去春闈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忙中偷閒第四百二十五章:請求賜婚第五百五十八章:先鋒軍第五十八章:天子徇私第四百九十六章:國之重器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一千五百八十章:行至揚州第一千零四十九章:食邑兩千戶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四百九十三章:無法回頭第三百零五章:陵園第一千五百零六章:風水輪流轉第九百百十一章:出征第五百七十一章:打發人第九百九十六章:陰謀,陽謀第二百四十七章:江慕晴的投名狀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求穩第一百二十八章:鄭安的轉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一百三十五章:真假聖旨第一百六十一章:得手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二陛下的毛病第四百一十一章:大婚之日(中)第一百四十九章:抄第十九章:長孫的作品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第九百零二章:竇家的謀劃第七百一十九章:以後的路第九十七章:禁閉第六百四十六章:親眼所見的財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下套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第六百零七章:尋找財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婚姻帶上政治的色彩第五百一是一章:時間緊張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四百四十四章:真假(上)第三百五十七章:跑!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想不通的行爲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七十五章:行動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晉陽入宮第四十八章:圈子2第一百零三章:常樂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已成定局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李醫病重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琢磨出事兒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三百九十六章:割肉第五百二十五章:閱兵?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零二章:分頭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四百四十章:難第四百二十九章:侍女第二百七十八章:花肥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二百八十六章:一個和尚第六百四十章:皇帝的信任第六十五章:東山縣令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計中計?第四十八章:圈子2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一百五十六章:程咬金的教誨第二百八十五章:定策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李厥現身第二百零四章:萬人空巷第八十四章:別樣景色第四百九十一章:十六王宅的王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國法第三百二十六章:與王崇基的會晤第六百九十六章:何謂錢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下有蘇杭第二十五章:和親策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矛盾激化第九百八十章:喜事與離別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攙和
第一百九十五章:風聲鶴唳第七百八十九章:煩惱第二百一十九章:不虧是老李家的人第五百六十九章:威懾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五十六章:論春秋第二百四十章:禿驢!忒囂張!第三百六十六章:十二萬大軍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要選秀?第三百一十一章:圍魏救趙第一百一十九章:孤男寡女第二百三十八章:東山縣,安樂窩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岔開話題第十六章:那個太監第八十八章:線索第一百七十九章:放棄抵抗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嫁女兒第三百零九章:想去春闈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忙中偷閒第四百二十五章:請求賜婚第五百五十八章:先鋒軍第五十八章:天子徇私第四百九十六章:國之重器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一千五百八十章:行至揚州第一千零四十九章:食邑兩千戶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四百九十三章:無法回頭第三百零五章:陵園第一千五百零六章:風水輪流轉第九百百十一章:出征第五百七十一章:打發人第九百九十六章:陰謀,陽謀第二百四十七章:江慕晴的投名狀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求穩第一百二十八章:鄭安的轉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一百三十五章:真假聖旨第一百六十一章:得手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二陛下的毛病第四百一十一章:大婚之日(中)第一百四十九章:抄第十九章:長孫的作品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第九百零二章:竇家的謀劃第七百一十九章:以後的路第九十七章:禁閉第六百四十六章:親眼所見的財富第一千零六十五章:下套第九百五十九章:初衷第六百零七章:尋找財富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婚姻帶上政治的色彩第五百一是一章:時間緊張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手段激烈第四百四十四章:真假(上)第三百五十七章:跑!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想不通的行爲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七十五章:行動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晉陽入宮第四十八章:圈子2第一百零三章:常樂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已成定局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李醫病重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琢磨出事兒第一百零一章:玄世璟的引導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三百九十六章:割肉第五百二十五章:閱兵?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二百零二章:分頭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四百四十章:難第四百二十九章:侍女第二百七十八章:花肥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二百八十六章:一個和尚第六百四十章:皇帝的信任第六十五章:東山縣令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計中計?第四十八章:圈子2第八百一十二章:人證第一百五十六章:程咬金的教誨第二百八十五章:定策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李厥現身第二百零四章:萬人空巷第八十四章:別樣景色第四百九十一章:十六王宅的王爺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國法第三百二十六章:與王崇基的會晤第六百九十六章:何謂錢莊第一千二百零九章:下有蘇杭第二十五章:和親策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矛盾激化第九百八十章:喜事與離別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