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百十一章:出征

反正都是要往北面走,龍首原在長安城的北面,倒是更方便了。

玄世璟到了重玄門的時候,天已經大亮,本是該上朝的時候,但是今天因爲大軍出征,所以李承乾率領着文武百官在重玄門的城樓上,爲將士們出征送行。

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比玄世璟來的更早,兩人皆是披盔貫甲,阿史那·思摩雖然年紀不小了,但是看上去仍舊是老當益壯,習武之人的身體比尋常人更要看年輕。

雖然是將軍,但是這麼多年,也不是一直都要在外頭,在戰場上,所以不顯滄桑,自從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在大唐任職之後,鮮少有上戰場的機會,大唐的戰爭,大多都是對外,朝中將領就將軍中的職位瓜分的差不多了,而且,原先打高昌,打薛延陀,尤其是打薛延陀的時候,更不會用他們了,不是懷疑他們對大唐的忠心,只是理解他們不願意將刀對向幾天前還是親密的盟友。

但是現在不同了,薛延陀經過了上次與大唐之間的戰爭之後,鐵勒等部與薛延陀之間的關係,也早就淡了下來。

都是一同降唐的,結果薛延陀反了,差點兒連累了鐵勒,若是契苾何力率領着鐵勒還與薛延陀交好的話,那就有問題了,若是接下來薛延陀還不老實的話,契苾何力再去打薛延陀,就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了。

玄世璟出門之前,就已經換好盔甲了,雖然是乘坐馬車來的,但是在到重玄門之前,就下了馬車,騎上了戰馬。

玄世璟胯下的戰馬也是有來頭的,當他騎上去之後,才知道,原來晉陽的那匹獅子驄是匹母馬......

獅子驄是大宛的千里馬,這樣的馬的血脈培育出來的戰馬,自然也是不凡。

玄世璟作爲一軍主將,從時間上來看,來的可是一點兒都不算早。

在軍隊前剛剛站定,城樓上的李承乾就走到城垛邊兒上,目光掃視過下方的軍隊,目光對上玄世璟,見到了玄世璟輕輕點頭。

軍隊之中高高豎起的旌旗迎着晨風獵獵作響,李承乾的聲音,如同自帶擴音器一樣,傳到下方將士們的耳朵之中,也只有李承乾知道,站在城垛上朝着下面說話,要暗戳戳的憋足了多少力氣才能出現這樣的效果,表面上還要不動聲色,表現的風輕雲淡。

當然,沒能指望有多少人能夠挺清楚李承乾講話,只要城門樓下的人能夠聽到聲音就足夠了,一般來說,大軍出征,天子是不會這麼站在城門樓上講話的,但是李承乾不是天子啊,他是太子,大軍出征之前,露一面,鼓勵士氣還是可以的。

該說的話,在出徵之前早就已經說過了。

隨着軍隊的三聲山呼海嘯,大軍就可以正式的開拔了。

玄世璟和另外兩位將軍走在前頭,高峻和常樂作爲玄世璟的護衛,就走在三人的身後,軍中的一些中級將領,都是領着所屬的各部,隨着前面的人走。

當然,這只是行軍開拔的隊形,等走着走着,三個領頭的就可以到中軍去了。

沒見哪個軍隊,是指揮着在前面給軍隊開路的,那是前軍或者是先鋒軍要做的事兒。

阿史那·思摩和契苾何力不是第一次見玄世璟了,之前在長安的時候,逢年過節在宮中,他們都能見面,只是能聊天說話,這還是頭一次,無外乎這兩個人一頓誇讚玄世璟了,什麼年輕有爲,什麼功名赫赫之類的。

玄世璟的確年輕,也的確,在同齡人之中,玄世璟的資歷往明面上一擺,能嚇到不少人,這兩人誇讚玄世璟,說的也是實話了。

玄世璟也只能謙虛連連擺手推辭,兩人的年紀都比玄世璟大,聽他們這麼誇自個兒,玄世璟心裡覺得不得勁兒,尤其是阿史那·思摩,怎麼說也是大唐的君王,從品軼上來說,可是跟李孝恭一級的。

“阿史那將軍有多久沒有回過草原了?”閒聊的時候,玄世璟看向阿史那·思摩問道。

聽到這個問題,阿史那·思摩感慨一聲:“有十多年了吧,現在族人都在大唐的土地上,我大部分的時間,也都是一直在長安。”

“那將軍的族人,在長城內生活的可還習慣?”玄世璟又問道。

阿史那·思摩搖了搖頭:“或許不習慣吧,都是從草原上來的,雖然現在有了自己的地,學着種地,但好歹都是草原上的人,自由慣了,日子過的也不說好些。”

“若是還有機會讓將軍的族人們回到一個和平安寧的草原,不知將軍覺得如何?”玄世璟問道。

雖然大唐將草原上的突厥打成了現在這個樣子,但是始終都沒有辦法真正的將草原的地盤掌控在手中,先前不是沒有在草原上設置過都護府,只是後來的確是寸步難行了,也就放棄了那地方,草原上不是遼東,不是熊津,沒有辦法將土地弄成關中的這般模樣,去給百姓們種地,而且中原的百姓有故土情節,也不會背井離鄉的到草原上去種地。

先前一直都沒功夫去注意草原,這次要到安北都護府了,玄世璟才又重新將目光放到草原上。

工學院那邊的織機也已經開始改進了,需要大量的羊毛做試驗,這次玄世璟到安北都護府去,順便去從草原上弄點兒羊毛回來,織機要是改進成功了,那草原上的羊毛可就成了好東西,這是一本萬利的買賣,到時候還怕大唐拴不住草原上的牧民?

羊毛,奶牛,每天一杯奶,強壯大唐人!

不過,這個目標可不好實現,這會兒沒有什麼合適的殺菌密封技術,草原上即便是有新鮮的牛奶,想要運送到關中,也是個大工程,得想個合適的辦法纔是。

路總要一步步的走出來,只要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慢慢走就是了。

聽到玄世璟問這個問題,阿史那·思摩搖了搖頭,說道:“草原上不可能有和平安寧的。”

第八百零五章:抓人第二百五十四章:麻煩的人情賬第八十三章:晉陽的檯球第七百八十章:豁達第三百三十一章:神侯府的神秘來客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狀紙第一百章:兩個道士的真本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奪地容易守地難第四百九十二章:朝堂點兵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猜測第五百七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一百一十四章:晉陽之怒第五百四十九章:擴張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五十五章:探案?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二百九十九章:無後顧之憂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再次會面第七十章:惡人先告狀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一百三十九章:月餅第三百章:嫁妝第四百九十三章:李治的行蹤第五百一十二章:招生報名第九十三章:李承乾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引誘泉男生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一百零六章:拜訪張家第九十一章:春日朝局第一百一十一章:兕子是種很萌的動物第一百一十六章:誰比誰心思深第三百五十二章:風流第四十四章:長安大,居之不易第六百零二章:輪班第九百四十七章:所追無非名與利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一百三十一章:破案第八百三十三章:重擔壓垮人第三百三十一章:取長口第二十九章:座位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性命之危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異常第五十九章:忽悠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崔孝益“自殺”第一百零六章:拜訪張家第四百四十五章:單獨拜訪第一百三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五章:東宮屬官第一百六十一章:得手第一百四十八章:我就笑笑不說話第五百七十六章:跟蹤探查第九百八十二章:圖謀草原第四百六十六章:該來的總要來的第二百章:事後諸葛亮第一百七十八章:閨房夜話第六百六十九章:區別第一千零四十九章:食邑兩千戶第二十七章:偶遇魏徵第五十九章:接手案件第四百三十二章:死認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穩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錢莊事宜第五百五十七章:海邊的村子第九百八十二章:圖謀草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報仇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李厥的請求第三百二十章:接應第八十二章:侯府來客第四百零七章:意外的身份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移交第二十四章:百濟的尷尬處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態度第五十九章:忽悠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欽差大臣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一無進展第七百零九章:遛彎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九百七十四章:胡人將領第二章:和親??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推入深淵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善後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四十五章:馬周第二百一十四章:忽悠第三百六十三章:放棄第一千二百六十章:熱鬧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想辦法接受第六十七章:襄州事發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八百八十八章:最後的案情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死亡第七十七章:扣押第八百八十四章:人非草木第六百七十二章:怎麼辦第九十四章:晉陽的決心
第八百零五章:抓人第二百五十四章:麻煩的人情賬第八十三章:晉陽的檯球第七百八十章:豁達第三百三十一章:神侯府的神秘來客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狀紙第一百章:兩個道士的真本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奪地容易守地難第四百九十二章:朝堂點兵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猜測第五百七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一百一十四章:晉陽之怒第五百四十九章:擴張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六百三十二章:糾纏第九十二章:李治的婚事第五十五章:探案?第二百二十章:穰城風貌第二百九十九章:無後顧之憂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再次會面第七十章:惡人先告狀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一百三十九章:月餅第三百章:嫁妝第四百九十三章:李治的行蹤第五百一十二章:招生報名第九十三章:李承乾的心思第三百四十一章:引誘泉男生第三百八十三章:商人,傷人第一百零六章:拜訪張家第九十一章:春日朝局第一百一十一章:兕子是種很萌的動物第一百一十六章:誰比誰心思深第三百五十二章:風流第四十四章:長安大,居之不易第六百零二章:輪班第九百四十七章:所追無非名與利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一百三十一章:破案第八百三十三章:重擔壓垮人第三百三十一章:取長口第二十九章:座位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性命之危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異常第五十九章:忽悠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崔孝益“自殺”第一百零六章:拜訪張家第四百四十五章:單獨拜訪第一百三十九章:塵埃落定第一百一十五章:東宮屬官第一百六十一章:得手第一百四十八章:我就笑笑不說話第五百七十六章:跟蹤探查第九百八十二章:圖謀草原第四百六十六章:該來的總要來的第二百章:事後諸葛亮第一百七十八章:閨房夜話第六百六十九章:區別第一千零四十九章:食邑兩千戶第二十七章:偶遇魏徵第五十九章:接手案件第四百三十二章:死認錢第一千零四十五章:穩賺第一千零五十五章:錢莊事宜第五百五十七章:海邊的村子第九百八十二章:圖謀草原第一千四百零八章:報仇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李厥的請求第三百二十章:接應第八十二章:侯府來客第四百零七章:意外的身份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移交第二十四章:百濟的尷尬處境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態度第五十九章:忽悠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欽差大臣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一無進展第七百零九章:遛彎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九百七十四章:胡人將領第二章:和親??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五百九十八章:遼東城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推入深淵第三十八章:論遣唐使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善後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四十五章:馬周第二百一十四章:忽悠第三百六十三章:放棄第一千二百六十章:熱鬧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想辦法接受第六十七章:襄州事發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八百八十八章:最後的案情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死亡第七十七章:扣押第八百八十四章:人非草木第六百七十二章:怎麼辦第九十四章:晉陽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