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章:圍城

高句麗和百濟被滅國之後,這裡就成了大唐的熊津,薛仁貴就在這邊,不斷的經營着這一塊地方,開墾荒野,把荒地都變成了良田,收成上來了,稅收自然也就有了,都護府建造的糧倉被堆得滿滿當當的,這才成了他們攻打新羅的資本。

一邊消耗着熊津這邊的糧食,一邊從大唐中原地區調度糧草過來。

不管怎麼說,準備要充足,即便是最後用不了再運回去,或者書囤積在熊津這邊,寧濫勿缺,這就是打仗。

“現在若是新羅人出城背水一戰的話當然好,但是奈何新羅人不願意啊。”李恪無奈笑道。

實在是先前新羅人被他們給打怕了,打仗的手段層出不窮,還有火藥這等利器,一旦炸開,最慘烈的,連個屍體都找不到,新羅人能不怕嗎?

但是現在城中的新羅人不知道,程處默和李恪軍中的火藥早就已經用盡了。

不過即便是知道了,他們也不會出城迎戰了,實在是怕了,他們現在只想想辦法把使節送出去,然後到長安,求和,哪怕付出再多代價都成,只要新羅不亡國,總有一天能恢復過來了。

金家還想要坐在新羅的王位上。

若是新羅亡了,那他就成了亡國之君,而亡國之君的日子,可不好過,看看高句麗和百濟的國君的下場就知道了。

不,高句麗那個時候是泉蓋蘇文掌權,他算不得國君。

但是沒有國君之名,也已經有國君之實了。

“真是想不通,如今大半個新羅都已經被咱們給打下來了,他們還龜縮在城中,還有什麼意義?”程處默撇了撇嘴說道。

“這不一定,他們還在想別的辦法呢,這幾天不知你發現沒有,他麼開始試圖要出城,似乎是想要送人出來。”李恪說道:“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他們應該是想派遣使者與咱們接觸,而後讓使者到長安城去,請和。”

“然後呢?”程處默問道。

“請和之後,若是長安那邊同意了,這仗自然就打不下去了,新羅也就不會亡,咱們打下來的城池,他們自然會換回去,到時候新羅除卻損失一些錢財美女什麼的,城池還是他們的,土地還是他們的。”李恪說道。

用金銀錢財換取城池,長安那邊多半會同意的吧?即便是太子殿下不同意,朝中的大臣也會勸說他同意的。

“這不成!”程處默搖了搖頭說道:“既然已經打下來了,哪兒有再還回去的道理,咱們把金城打下來的話,那金城當中的東西,自然也是大唐的,還用他們去換?”

程處默這話說的就很有思想了,打下金城,這纔是對大唐利益最大話。

這樣的話,新羅亡國,三韓半島徹底改名叫做熊津半島,全都劃分到熊津都護府之中,到時候,恐怕熊津都護府也要改名了,從河北道獨立出來,改爲熊津道了。

大唐十三道變成十四道,這是開疆拓土!貞觀朝的又一次重大的開疆拓土的行動。

“那咱就在他們的使者逮到機會行動之前,把金城給拿下來。”李恪說道。

他也樂意看到新羅亡國的結局,他作爲一個王爺,這是第一次正式的帶兵出征,若是能爲大唐立下功勞,那是再好不過的,至於太子猜忌什麼的,李恪對於李承乾,還是有信心的,如今,李承乾在那個位子上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兒了,誰也動搖不了,他樂得做個賢王,若是需要,他可以帶兵出征,若是沒有戰事,他輔佐太子上朝理政,將來也能青史留名。

“那咱倆得想個好辦法才成。”程處默說道。

程處默作爲主將,圍着金城,既想將金城拿下來,又不想讓自己手底下的將士損失太過嚴重,所以,還是老套路,想辦法,智取。

也只能好好的想辦法,強攻金城,代價太大。

或者他們在這裡繼續圍着,打消耗戰,或者是等新的一批火藥送到他們手裡,這樣的話,強攻進城,就多了幾分勝算,少了幾分損失。

程處默和李恪在打新羅的時候一路推進,而薛仁貴則是在後方,佔領了城池之後,開始善後,然後調度大軍的糧草,平定戰後地方上那些不穩定的因素,尤其是剛打下來的新羅的那些地方,時不時的就會有叛亂,然後薛仁貴在後面忙着平亂。

可以說這邊有了薛仁貴,所以推進才能這麼順利,薛仁貴對於熊津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至於劉仁願,接到劉仁軌的消息之後,就開始帶領着自己麾下的水師朝着倭國出發,劉仁願也覺得,攻打倭國本土,這是一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不能錯過。

所以劉仁軌一邀請,他就去了。

當然,他是從白江口那邊過去的,在路上也遇到了倭國的使者,沒有打理他們。

從登州到卑沙城,再從卑沙城到白江口,再從白江口到倭國,或者是從新羅到倭國,海面上的航線都是有定數的,這是無數的人走過的航線,開闢出來的航線,所以在海面上遇到的機率,還是挺大的,而且劉仁願的水師人數也不少,浩浩蕩蕩的,當倭國使者的船發現他們,肯定是要靠近他們尋求幫助的。

在見到劉仁願的水師船隊之前,他們已經當了幾天的野人了,在小島上過了幾天“孤島求生”的日子。

劉仁願避開了他們,這讓倭國的使者徹底的絕望了,他們只能一邊不停的找小島停靠補給,一邊沿着熟悉的航線朝大唐出發,使者可不敢忘了自己肩膀上的使命,可以說倭國的存亡,就擔在他的肩膀上了。

在海面上航行了一個月的時間,他們終於登陸了,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這是哪兒,只能操着一口不怎麼流利的大唐話,跟當地的百姓問路,而後找到驛站,尋求幫助,往長安出發。

大唐這邊的驛站對於外國來的使節還算是客氣的,也幫着倭國的這些人前往長安。

第五十四章:玄清第二百九十七章:分而化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黨派?第二百零三章:佛第四百三十七章:高人一籌第一千零四十章:緩行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顧全大局第四百七十五章:嫁妝那些事兒第一百三十六章:認真的孩子傷不起第三百二十三章:讀作附屬國,寫作白眼狼第二十九章:兕子的好奇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沂州城第九十二章:長安風雲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四百一十六章:高瞻遠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攙和第七百九十二章:大麻煩第三百七十七章:趣事(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亡了就亡了吧第六十六章:祿東讚的打算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摺子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塹長一智第五百九十章:琉球島第五百三十五章:迫在眉睫的比試第一千四百零五章:私自抓人第一千零九十一章:當中訴說第九百九十七章:思鄉情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手段第五百七十二章:困獸之鬥第八百九十五章:降職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一百二十六章:接納鄭安?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崩潰第五百七十六章:進城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壞透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書院裡的眼睛第三百八十四章:刀兵第五百一十五章:達則兼濟天下第五百七十七章:收穫第四百四十一章:鄭家事第五百一十七章:軍帳內的見聞第四百零四章:晉陽的試卷第八十一章:藥王離侯府第三百八十七章:承諾第九百五十三章:樹大不怕風的書院第九十章:武媚的野心第一百九十七章:官府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消息傳遞第四百三十五章:嘉獎令第五百零九章:玄世璟的演說第五百一十章:私心第三百零九章:差事第八百四十二章:兵學院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一百五十四章:兄弟齊聚第九百七十三章:舉薦第五百五十章:勝負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離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三百九十二章:交好兵部第九百九十二章:夜襲下的計中計第二百六十章:出路(下)第四十章:賑災策第四百八十章:喜得貴女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跪殿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第七十四章:下獄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二王相爭第八百三十七章:奏摺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時間緊迫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鄭家家主的謀算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皇帝的新家第九十九章:可怕的晉陽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一千四百四十章:對手那裡找安心第四十七章:圈子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計中計?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世家與無賴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四百九十章:劉叔鎮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活捉第二百五十二章:任他起高樓第六百一十一章:調虎離山第二百一十八章:偷人行動,開始第五十七章:啓程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一百六十八章:恩威並濟第九百八十八章:不戰而退李敬玄第六百七十二章:怎麼辦第三百一十五章:一團煙花第四百三十一章:利益至上第五百六十一章:如何辯解第一百五十八章:錢堆的辦法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盡力施爲第五百三十七章:最後的訓練第六十六章:寵冠諸王
第五十四章:玄清第二百九十七章:分而化之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黨派?第二百零三章:佛第四百三十七章:高人一籌第一千零四十章:緩行事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顧全大局第四百七十五章:嫁妝那些事兒第一百三十六章:認真的孩子傷不起第三百二十三章:讀作附屬國,寫作白眼狼第二十九章:兕子的好奇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沂州城第九十二章:長安風雲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就是爲了跑路第四百一十六章:高瞻遠矚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攙和第七百九十二章:大麻煩第三百七十七章:趣事(上)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皇室的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亡了就亡了吧第六十六章:祿東讚的打算第六十六章:李二陛下要的摺子第一千三百六十章:吃一塹長一智第五百九十章:琉球島第五百三十五章:迫在眉睫的比試第一千四百零五章:私自抓人第一千零九十一章:當中訴說第九百九十七章:思鄉情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手段第五百七十二章:困獸之鬥第八百九十五章:降職第五百一十六章:程家父子的到來第一百二十六章:接納鄭安?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崩潰第五百七十六章:進城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壞透了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書院裡的眼睛第三百八十四章:刀兵第五百一十五章:達則兼濟天下第五百七十七章:收穫第四百四十一章:鄭家事第五百一十七章:軍帳內的見聞第四百零四章:晉陽的試卷第八十一章:藥王離侯府第三百八十七章:承諾第九百五十三章:樹大不怕風的書院第九十章:武媚的野心第一百九十七章:官府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消息傳遞第四百三十五章:嘉獎令第五百零九章:玄世璟的演說第五百一十章:私心第三百零九章:差事第八百四十二章:兵學院第三百七十七章:臨陣倒戈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一百五十四章:兄弟齊聚第九百七十三章:舉薦第五百五十章:勝負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離開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三百九十二章:交好兵部第九百九十二章:夜襲下的計中計第二百六十章:出路(下)第四十章:賑災策第四百八十章:喜得貴女第四百四十章:攆出去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跪殿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第七十四章:下獄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二王相爭第八百三十七章:奏摺第一千五百八十五章:時間緊迫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鄭家家主的謀算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皇帝的新家第九十九章:可怕的晉陽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一千四百四十章:對手那裡找安心第四十七章:圈子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計中計?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世家與無賴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四百九十章:劉叔鎮場第一千一百四十章:活捉第二百五十二章:任他起高樓第六百一十一章:調虎離山第二百一十八章:偷人行動,開始第五十七章:啓程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一百六十八章:恩威並濟第九百八十八章:不戰而退李敬玄第六百七十二章:怎麼辦第三百一十五章:一團煙花第四百三十一章:利益至上第五百六十一章:如何辯解第一百五十八章:錢堆的辦法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盡力施爲第五百三十七章:最後的訓練第六十六章:寵冠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