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皇帝不是那麼好糊弄的

雖然信件的筆跡比對過了,但是也不排除這信件是有人模仿黨仁弘的筆跡寫出來的,畢竟,黨仁弘被髮配,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兒了,實在是這件事兒實在是太巧了,巧合的讓李承乾一直不能打消心中的疑惑。

“狄仁傑,今日朕讓你過來,是有件事需要你去查探。”李承乾說道:“這件事也關乎到齊國公,朕知道齊國公是你的恩師,但是,朕希望你能拿出辦案時候的不偏不倚的態度去做這件事。”

“是,臣一定會秉公處理。”狄仁傑說道。

雖然要是到最後自己的恩師真出事兒的話他心裡會很難受,但是狄仁傑也有自己做人的原則和底線。

“這邊有一封信件。”李承乾說道:“是黨仁弘的遠房侄子送過來的,說是黨仁弘的親筆。”

李承乾讓身邊兒的內侍將這封信交給了狄仁傑。

“朕給你的任務,就是查清楚這封信的來源,這封信是真是假。”李承乾說道。

雖然將信交給狄仁傑,狄仁傑肯定知道信中的內容,但是這事兒讓狄仁傑去查,也是一舉兩得,一來,信的來源真僞能夠查清楚,二來,也能觀察一番狄仁傑的做法。

狄仁傑是個有才華的年輕人,李承乾是很樂意重用他的,將來的狄仁傑,也一定會是朝廷的肱骨之臣,甚至,能夠成爲李承乾爲太子準備的輔政大臣。

“臣遵旨。”狄仁傑應聲道。

狄仁傑拿到了那封信件,粗略一看,是不是黨仁弘寫的他不知道,但是這信中的內容,實在是太過駭人,在這個節骨眼上,就信中的內容,足以將玄家推入萬劫不復之地啊。

“怎麼,有什麼想法?”李承乾看着狄仁傑問道。

“這個節骨眼上,這封信裡的內容,足以將齊國公一家,推入萬劫不復之地。”狄仁傑實話實說。

“是啊。”李承乾說道:“所以朕才疑惑此事,這封信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另外,送這封信的人,朕已經讓人安排下了,你若是要見他的話,朕會讓人帶着你去,送信的人的身份,也要查。”

“是,臣一定儘早將這件事查探清楚。”狄仁傑說道。

現在,狄仁傑才明白,爲什麼方纔陛下說,讓他像以往辦案那樣,因爲這件事涉及到齊國公,生怕自己徇私。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將這件事情查的清清楚楚,還齊國公一個清白。

狄仁傑覺得,齊國公絕對不是信上所說的那樣的人。

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有人送信過來,簡直就是居心叵測,想要置齊國公於死地。

“嗯,這件事,朕就放心交給你了。”李承乾說道:“去查吧,一旦有什麼消息,就到宮中來跟朕稟報。”

“是。”狄仁傑拱手應聲說道。

臨安將李承乾吩咐下來的事情都處置妥當了之後,纔回到宣政殿,他回到宣政殿的時候,狄仁傑已經離開了宣政殿,正好兩人在殿外碰上了,臨安躬身行禮,跟狄仁傑打過照面之後,就回到了宣政殿之中。

“陛下,都已經安排妥當了。”臨安說道。

“嗯,好。”李承乾迴應了一句。

“陛下,那信件的事兒,交給狄大人,能成嗎?”臨安小心翼翼的問道。

“放心吧,狄仁傑可不是那樣的人,假設說,到最後那信上的事兒,是真的,狄仁傑也會如實上報的,他寧肯上報之後想辦法勸說朕饒恕玄家,也不會遮遮掩掩的替玄家打掩護。”李承乾說道:“狄仁傑是個可以相信的臣子,而他背後,也沒有什麼複雜的勢力。”

“原來如此。”臨安恍然大悟。

臨安雖然只是李承乾身邊兒的內侍,但是要學習的東西,可一點兒不比朝中的大臣們少。

有些話,李承乾能跟臨安說,但是不見得會跟朝中的大臣說。

皇帝身邊兒的貼身內侍,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了的。

“你就幫朕叮囑百騎司那邊就足夠了。”李承乾說道:“有什麼消息,立馬稟報給朕。”

“是,奴婢明白了。”臨安應聲道。

這話的意思,也就是說,讓臨安暫時短暫的接受百騎司這邊的事兒,至於韓成,暫時讓他在家養傷去吧。

狄仁傑將原本的黨仁弘貪污案的卷宗留在了宮中,而他則是帶着那封信件出宮了。

李承乾需要看那捲宗,至於黨仁弘的筆跡,在大理寺也有留存,狄仁傑也不怕找不到什麼對照的東西。

對於狄仁傑來說,這件事要查,也得是他帶着心腹去查,不能讓大理寺之中的其他人知道,不然的話,這封信的內容肯定會被傳揚出去,到時候,這是對玄家極其不利的。

而狄仁傑的心腹,也就僅僅只有兩個人而已,大理寺看似很大,人很多,但是能用的,沒有,就算是能用,他們私底下的人際交往,狄仁傑看不住,所以就只能全都棄而不用。

狄仁傑正在爲了這件事兒而頭疼,但是宣政殿之中的李承乾也沒有好過到哪兒去。

奏摺依舊沒有批覆,他在反覆的看當年黨仁弘貪污案的卷宗。

“這件事兒當初僅僅是黨仁弘被舉報,父皇派齊國公去查,短短時間之內,就將這件事兒給連根拔起了。”李承乾喃喃自語的說着:“看來,那信上的話,也不能說完全不能相信。”

玄家有江湖勢力,這事兒李承乾知道,但是李承乾不知道玄家的江湖勢力水到底有多深。

玄家的這股子江湖勢力得追溯到隋末了。

甚至要追溯到大唐還未曾建立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潞州府二賢莊,聚集着一幫江湖草莽,王世充手底下的大將單雄信,便是出身二賢莊,後來種種原因之下,二賢莊落在了齊國公父親的手中,後來二賢莊怎麼樣了,就沒有人去在意他了。

大唐都已經定鼎中原這麼多年了,二賢莊裡的人,就算是以前聚集着江湖草莽,但是又能派上什麼用場呢?當初的武功高強的精銳綠林,也大多早就死在戰亂年代了,偌大的一個莊子,根本就沒有剩下多少人。

第五百二十五章:閱兵?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移交第五百七十八章:行動開始第四百四十一章:鄭家事第四百一十三章:書院外的讀書人第一百一十六章:討價還價第八十章:宰胡商第一百三十章:背了個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態度第一百四十章:腳踏兩隻船第四百七十章:李承乾的感情生活第七百一十二章:死灰復燃第二百六十五章:逃朝第十章:疲敵第八百八十八章:最後的案情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慌亂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三百五十二章:水陸並進第八百四十三章:李元祥在書院(上)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二百九十六章:必滅高句麗的理由第五百八十四章:馮家的人第七十七章:考驗第一千零九十一章:當中訴說第三十四章:置氣?第五百九十章: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第四百三十一章:報仇否第六十四章:銷售概念第一百七十三章:情誼第六百二十三章:看開了第五百三十二章:對手的重要性第九百七十七章:一人插個flag第三百四十三章:錦衣衛的謀劃第五百零八章:許可第一千三百四十章:眼前的機會第九百五十一章:誰家的算計第九百七十九章:殿試的成績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來日方長第二十二章:標點符號第六十六章:祿東讚的打算第二百六十一章:目標遼東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三百四十六章:攪屎棍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會面第九百七十章:宣政殿議事第六十七章:皇家那些事兒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一千零三章:等第四百零三章:與高士廉對談第一百七十章:秦懷玉到來第二十一章:馬周第一章:玄武事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三十一章:臺階第九十二章:長安風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四百五十二章:恐嚇四夷第八百三十七章:奏摺第一百四十四章:遇故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暫且平安第三百零三章:沒有選擇第三百四十一章:半路截胡第五百三十四章:累倒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兩封書信第四十六章:三寶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門外第四十二章:野餐第四百九十五章:父與子第五百零一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四百一十一章:與商人的會晤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終究還是來了第四百六十八章:面見陛下第九百九十八章:沒長腦子第五百五十六章:大集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入獻陵第三百零六章:仇人見面沒眼紅第六百五十七章:一定要插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莊子上的陌生人第三百二十七章:各取所需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黨派?第七百九十九章:打破傳統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三百八十二章:將污進行到底第二百二十五章:令人智熄的操作第六百零八章:夜探遼東城第一百六十九章:安排訓練第五百五十一章:放人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六百二十七章:大棒和蘿蔔第七十九章:天機第九百二十五章:國子監的景象第三百五十九章:刺客的消息第五百五十四章:海寇爲患第三百章:蟄伏三載第六百七十二章:怎麼辦第四百二十七章:抓住機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打開市場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李厥回宮
第五百二十五章:閱兵?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移交第五百七十八章:行動開始第四百四十一章:鄭家事第四百一十三章:書院外的讀書人第一百一十六章:討價還價第八十章:宰胡商第一百三十章:背了個鍋第一千零八十一章:態度第一百四十章:腳踏兩隻船第四百七十章:李承乾的感情生活第七百一十二章:死灰復燃第二百六十五章:逃朝第十章:疲敵第八百八十八章:最後的案情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慌亂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三百五十二章:水陸並進第八百四十三章:李元祥在書院(上)第二百四十七章:李承乾進神侯府第二百九十六章:必滅高句麗的理由第五百八十四章:馮家的人第七十七章:考驗第一千零九十一章:當中訴說第三十四章:置氣?第五百九十章: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第四百三十一章:報仇否第六十四章:銷售概念第一百七十三章:情誼第六百二十三章:看開了第五百三十二章:對手的重要性第九百七十七章:一人插個flag第三百四十三章:錦衣衛的謀劃第五百零八章:許可第一千三百四十章:眼前的機會第九百五十一章:誰家的算計第九百七十九章:殿試的成績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來日方長第二十二章:標點符號第六十六章:祿東讚的打算第二百六十一章:目標遼東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一百零一章:身份泄露第三百四十六章:攪屎棍子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會面第九百七十章:宣政殿議事第六十七章:皇家那些事兒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安置第一千零三章:等第四百零三章:與高士廉對談第一百七十章:秦懷玉到來第二十一章:馬周第一章:玄武事變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三十一章:臺階第九十二章:長安風雲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四百五十二章:恐嚇四夷第八百三十七章:奏摺第一百四十四章:遇故人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暫且平安第三百零三章:沒有選擇第三百四十一章:半路截胡第五百三十四章:累倒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兩封書信第四十六章:三寶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王家門外第四十二章:野餐第四百九十五章:父與子第五百零一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四百一十一章:與商人的會晤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終究還是來了第四百六十八章:面見陛下第九百九十八章:沒長腦子第五百五十六章:大集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入獻陵第三百零六章:仇人見面沒眼紅第六百五十七章:一定要插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莊子上的陌生人第三百二十七章:各取所需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黨派?第七百九十九章:打破傳統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三百八十二章:將污進行到底第二百二十五章:令人智熄的操作第六百零八章:夜探遼東城第一百六十九章:安排訓練第五百五十一章:放人第九百一十六章:太子之怒第六百二十七章:大棒和蘿蔔第七十九章:天機第九百二十五章:國子監的景象第三百五十九章:刺客的消息第五百五十四章:海寇爲患第三百章:蟄伏三載第六百七十二章:怎麼辦第四百二十七章:抓住機會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打開市場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李厥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