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百姓興不苦

天色漸漸的亮起,老梗這邊的粥也都好了,那些百姓們都可以來老梗的粥棚前,免費的喝一碗粥,跟着再前往明德門,那裡太倉署設立了領糧處,每個家庭五十斤糙米。

你會發現,這五十斤的糙米,那絕對足斤足稱。

別的朝代,別的皇帝,不敢說,但是在李世民的時期,貪污絕對是基本上很難有的事情,啊...一定會有人說,怎麼可能,歷史上那個朝代不貪污根本就不可能,自古以來,有人有財,就有貪婪!

當然“基本上”的意思,並不是完全杜絕貪污的現象!而是隻個別現象,且貪污的數額不大(一年的貪污額一般不會超過此人一年的薪水),持續的時間也不會很長(連續作案三年以上的少之又少),都會很快敗露且受到毫不留情的嚴懲。

那麼古代歷史到底有沒有這麼一個不貪污的王朝呢?(除去個別現象呀)

有人第一想到的可能是朱元璋的明朝,明王朝的朱元璋對貪污的處罰最爲嚴酷,貪官一律處以最惡的極刑,即使是這樣處罰,明王朝的貪官之多在歷史上仍屬罕見。

還有宋朝,宋朝很牛...宋朝爲了預防貪污,它就給了官員很高的薪水,舉個例子,宋朝時宰相的基本工資大概是每月300貫,福利發綾40匹、絹60匹、綿100兩、羅1匹,另加糧食100石。

按宋朝的一般物價折算,他的月收入折價大約爲500貫,也就是50萬文錢,在當時可以買上等的好米12萬斤。按現在稍微好一點大米價格(10元/公斤)計算,宋朝宰相的月薪加上福利,約合現今60萬元人民幣!

級別比較低的官員,待遇也是相當不錯的。最低一級官員基本工資20貫,相當於現在月薪2.5萬!其它兩項差距不大,最多隻差4倍左右。

不僅在位時拿高薪,退休後,這些老幹部們還能領全額工資!並且,逢年過節,朝廷有關部門還要上門慰問,都要帶着“歲賜”。

此外,宋朝還有一項空前絕後的“退休幹部升遷政策”:官員在退休後還可以在家坐等再升職。當然升的不是實職,而是變相的退休福利。有個叫張存的禮部侍郎,退休十五年,從“退休的吏部副部長”升爲“退休的禮部部長”,拿部長的退休工資。

可是宋朝的在這個高薪養廉,卻並沒有預防貪官,反而是高薪養出了“貪官天堂”

按照“高薪養廉”的道理,看起來宋朝官員拿着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高薪,廉潔奉公似乎是自然而然的。然而,高薪並沒能遏制貪污行爲,貪官如雲。

歷史上有名的宋朝貪官並不少見,如丁謂、王欽若、蔡京、秦檜、賈似道、童貫、高俅、張俊、劉光世...!

有人總結站在宋朝清廉的官員只佔10%,剩下90%都是貪官。

即使是一代名相寇準,動不動就在家裡擺宴席,席上必須用特製的巨型蠟燭,亮似白晝...窮書生出身的呂蒙正,當了大官以後,喜歡上了雞舌湯,喝一次湯就要殺上百隻雞,翰林學士蒲孟宗,自家人吃頓飯,往往也要殺十來頭豬。

而在唐朝貞觀期間,爲什麼說幾乎沒有貪官生存的土壤,那是因爲,首先,一個好的王朝需要一個好的領導者,而李世民無疑是一位明君。

李世民可以說是歷代帝王中,綜合素質最好的了,他出生大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戰爭時期又深入羣衆,能很好的明白民心。

比起無賴身份的劉邦,當過和尚的朱元璋,李世民的素質更高。於是我們會發現,其他朝代出現的大殺功臣現象,在李世民這麼基本上沒有出現。

其次,皇帝的本質就是一個帶隊者,你要有責任心和危機感,底下的人才能信服你,和你一起去面對困難。李世民的責任心在於,時刻把百姓放在心中,皇帝都這樣做了,底下的人哪裡還敢去爲難百姓呢?在危機感方面,李世民一直在追求人才,希望能更好地保障國家的穩定。

再次,李世民的執政作風,是誠實和坦誠對人。所以貞觀之治時,魏徵纔能有什麼說什麼,如果換成其他皇帝,魏大人早就被拉下處死了。

而這帶來的影響是,君臣之間的坦誠相待,皇帝沒必要時刻來監督臣民,而臣子也不用什麼都憋在心裡,敢怒不敢言。這樣一來,朝廷和睦,君臣互相信任,何必再貪污來作死呢?

最後呢,所謂的天下大同現象,可能唐朝的貞觀之治時期,是最接近的了。那時候的百姓,很多都是夜不閉戶的,因爲當時社會秩序相當穩定,百姓安居樂業。貞觀之治時的無貪污現象,是李世民這上樑正了,底下的人也就不敢歪了。

當君臣和百姓都和睦相處時,哪裡還有必要去冒險貪污呢?當臣子都可以發揮作用時,誰還有心思去貪污呢?

李戰是親眼看着百姓領的糧食,五十斤糙米就是五十斤糙米,不會少一兩,跟着這些百姓再到李泰和李恪那裡各領十斤,也不會少一兩,不但不會少,質量也不會有一點點的差。

因爲這要是差了,李泰和李恪就等於找死,百姓不用去找,李世民會直接去找自己的兩個皇子,不狠狠的打一頓兩人,李世民是絕對不會罷休的。

這就是上樑正,下樑就不會歪的原因。

也是爲什麼貞觀年間,官場之上,幾乎沒有腐敗的原因。

..........................

李戰是早上快10點的時候到的敦化坊,此時的敦化坊前,已經是排了一個長長的隊伍,很多的百姓都在等着領煤炭爐和蜂窩煤。

不過這個時候李承乾居然還沒有到,要知道,李泰和李恪都早就已經到了自己的施米的地方了,李承乾居然還沒有到。

李戰臉色又一下垮了下去。

好在大概一刻鐘之後,李承乾風塵僕僕的趕了過來,一過來,李承乾本來是想着要找李戰解釋的,可是當排隊的百姓看到李承乾之後,那是全部激動的跪了下來,齊聲高呼:“太子千歲...!”

李承乾只好應了下來,然後一一的問候,看着那些百姓看到李承乾那激動的樣子,不知道爲什麼,李戰也就沒有那麼的氣了,李戰嘴角微微含笑。

這讓李承乾的小腰板也挺了起來,壞笑着來到李戰的身邊對着百姓們喊道:“各位...這位就是清風樓的老闆李戰先生,大家手中的煤炭爐和蜂窩煤,也有李戰先生的一份功勞,希望大家也都能記住李戰先生。”

這一聲喊,百姓們也是紛紛的像李戰躬身,李戰看着向自己的躬身的百姓們,心中微微的也感覺到舒爽,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李戰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讓百姓興不苦!

..................................

第三百零三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三百八五章 李戰和李世民的相像第三百七十章 楊巧兒和病態少年見面第二百八五章 戰鼓響起第五百一二章 榮耀就是這麼簡單第一百八六章 李承乾和智囊團第六百四八章 大勝...侯廣亮的重要第九十五章 江楓樓第二百九四章 都是一家人第一百九九章 內河龍王魚第八十三章 救人和抓人第六百四三章 十一團丟大人了第四百一五章 一首北風行 寫盡天下雪第四百七十章 李戰居然會鍛體之術第六百四一章 長孫無忌的到訪第三百三一章 被偷襲的李荇安商隊第五百三二章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第一百五三章 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第四百五一章 被刺後的餘波第五百七七章 辛獠兒犯事了八十一章 李戰創業第二百七八章 崔知溫的反叛第九十三章 李荇安第一百六五章 隴右李家第一百九四章 禽獸李愔第二百四七章 長樂船啓航第四百二十章 李戰啓用麗競門第三十五章 不一樣的大唐第五百零六章 軍人,如何能怕死第二百六五章 李戰節制三軍第八十六章 李世民的無奈第一百三八章 瘋狂的虐殺第六百二五章 神明李戰 李澄到來第五百七四章 虎賁軍顯威 陌刀陣成名第四百一六章 一羣監生,選擇站軍姿第一百七八 前往洪桐縣第五百一三章 李戰和李承乾的兄弟對話第一百六五章 隴右李家第二十九章 大名鼎鼎袁天罡第四百六四章 蕭瑀看破李戰皇長子身份(第六更)第四百一八章 你的長殿下第六十一章 百年崔家第六十七章 李承乾的快樂第四百三五章 王琦和蕭哲的震撼第二百二二章 世襲刺史第五百零九章 李世民大賞虎賁軍第五百三八章 十架石弩 一百罐猛火油第六百五一章 登州捕鯨第四百三七章 造化弄人,華姑入李家第七十八章 捧殺李戰第三百五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三四章 靜默行動,格殺勿論第四百六一章 李恪強搶蕭海棠(第三更)第九十一章 奸相李義府第四百零八章 事情解決 線索斷了(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給我爬回去第一百一五章 八萬貫的利潤第四百三八章 山寨寶物露真容第三百八七章 楊巧兒的決絕第四百六四章 蕭瑀看破李戰皇長子身份(第六更)第二百三九章 抽打李祐第三百四六章 蘇鋼,步人甲第五百二三章 仙山的真實面目第三百五四章 吐蕃鬧長安第四百三一章 和歐陽多多一起第一百三九章 獄卒的狠辣第六百三七章 李家十郎爲救妹,大唐十王拜百姓第三百七二章 馬周的磕頭第二百七七章 吐蕃松贊干布第三百八三章 楊巧兒的真實身份第四百四六章 李戰第一次見武曌第四百六八章 李戰招募士兵的規矩第四百三二章 大唐尚武第八十六章 李世民的無奈第五百三三章 生氣的長孫皇后第五十九章 典型的小人第五十二章 東宮六率第四百零三章 殺子傳弟真的很傻第一百六二章 一點端倪第五百一六章 腳踩小人唐嘉會第六百零七章 皇位交由朕的長子李戰(求訂閱)第二百八二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四百九三章 太子冊妃第二百九七章 驚慌的東宮智囊們第二百八四章 李戰的第三招第三百五四章 吐蕃鬧長安第六百二二章 虎賁軍大戰日向家第五百八二章 西州筱笛 長安李泰第六百三五章 圍堵王家大門第九十二章 驚人的宣傳第一百五四章 羊油蠟燭第一百六四章 進宮...!第一百零三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二百五七章 弄哭張玄素第五百五七章 高昌國王 韋挺發力第二百三三章 李戰和長孫無忌的密聊第四百九九章 攻打蓮花社總部第五百五三章 朕是他的父皇第三百八一章 孫思邈上鉤了第四百四四章 李建成當皇帝不好
第三百零三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三百八五章 李戰和李世民的相像第三百七十章 楊巧兒和病態少年見面第二百八五章 戰鼓響起第五百一二章 榮耀就是這麼簡單第一百八六章 李承乾和智囊團第六百四八章 大勝...侯廣亮的重要第九十五章 江楓樓第二百九四章 都是一家人第一百九九章 內河龍王魚第八十三章 救人和抓人第六百四三章 十一團丟大人了第四百一五章 一首北風行 寫盡天下雪第四百七十章 李戰居然會鍛體之術第六百四一章 長孫無忌的到訪第三百三一章 被偷襲的李荇安商隊第五百三二章 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第一百五三章 說者無心 聽者有意第四百五一章 被刺後的餘波第五百七七章 辛獠兒犯事了八十一章 李戰創業第二百七八章 崔知溫的反叛第九十三章 李荇安第一百六五章 隴右李家第一百九四章 禽獸李愔第二百四七章 長樂船啓航第四百二十章 李戰啓用麗競門第三十五章 不一樣的大唐第五百零六章 軍人,如何能怕死第二百六五章 李戰節制三軍第八十六章 李世民的無奈第一百三八章 瘋狂的虐殺第六百二五章 神明李戰 李澄到來第五百七四章 虎賁軍顯威 陌刀陣成名第四百一六章 一羣監生,選擇站軍姿第一百七八 前往洪桐縣第五百一三章 李戰和李承乾的兄弟對話第一百六五章 隴右李家第二十九章 大名鼎鼎袁天罡第四百六四章 蕭瑀看破李戰皇長子身份(第六更)第四百一八章 你的長殿下第六十一章 百年崔家第六十七章 李承乾的快樂第四百三五章 王琦和蕭哲的震撼第二百二二章 世襲刺史第五百零九章 李世民大賞虎賁軍第五百三八章 十架石弩 一百罐猛火油第六百五一章 登州捕鯨第四百三七章 造化弄人,華姑入李家第七十八章 捧殺李戰第三百五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三百三四章 靜默行動,格殺勿論第四百六一章 李恪強搶蕭海棠(第三更)第九十一章 奸相李義府第四百零八章 事情解決 線索斷了(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給我爬回去第一百一五章 八萬貫的利潤第四百三八章 山寨寶物露真容第三百八七章 楊巧兒的決絕第四百六四章 蕭瑀看破李戰皇長子身份(第六更)第二百三九章 抽打李祐第三百四六章 蘇鋼,步人甲第五百二三章 仙山的真實面目第三百五四章 吐蕃鬧長安第四百三一章 和歐陽多多一起第一百三九章 獄卒的狠辣第六百三七章 李家十郎爲救妹,大唐十王拜百姓第三百七二章 馬周的磕頭第二百七七章 吐蕃松贊干布第三百八三章 楊巧兒的真實身份第四百四六章 李戰第一次見武曌第四百六八章 李戰招募士兵的規矩第四百三二章 大唐尚武第八十六章 李世民的無奈第五百三三章 生氣的長孫皇后第五十九章 典型的小人第五十二章 東宮六率第四百零三章 殺子傳弟真的很傻第一百六二章 一點端倪第五百一六章 腳踩小人唐嘉會第六百零七章 皇位交由朕的長子李戰(求訂閱)第二百八二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四百九三章 太子冊妃第二百九七章 驚慌的東宮智囊們第二百八四章 李戰的第三招第三百五四章 吐蕃鬧長安第六百二二章 虎賁軍大戰日向家第五百八二章 西州筱笛 長安李泰第六百三五章 圍堵王家大門第九十二章 驚人的宣傳第一百五四章 羊油蠟燭第一百六四章 進宮...!第一百零三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二百五七章 弄哭張玄素第五百五七章 高昌國王 韋挺發力第二百三三章 李戰和長孫無忌的密聊第四百九九章 攻打蓮花社總部第五百五三章 朕是他的父皇第三百八一章 孫思邈上鉤了第四百四四章 李建成當皇帝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