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二章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淡畫不灰、淡潑濃、濃潑淡、詩有煙霞氣,書兼龍虎姿!“李世民將毛筆一擱,對着竹紙大大的讚歎了一聲。

跟着李戰就在竹紙上看到三個字...玉扣紙。

“玉扣紙...!”李戰笑着將竹紙上的三個字給唸了出來。

看着李戰,李世民笑道:“怎麼樣...這是朕給你們帶來最好竹紙起的名字,玉扣...還喜歡嗎?”

“很喜歡...!”李戰笑道:“以後竹山最好的竹紙就叫玉扣紙,這種玉扣紙質地良好,具有光滑柔韌,拉力強,摩擦不起毛茸,張片均勻,色澤潔白,瑩潤如玉,衛生無毒,清晰透度,書寫易幹,墨跡不褪,經久不被蛀蝕等特色。

是絕佳的書畫用紙。

並且陛下,玉扣紙最好的還是印書,我敢保證,玉扣紙印出的書,百年不壞...!”

李世民笑着看向王大力問道:“大力...玉扣紙一年可以製造多少出來?”

“回陛下...來的時候,我們的造紙大師傅和我說了,如果可以將全國的毛竹都給我們,我們可以一年製造出100萬斤的玉扣紙。”

“100萬斤的玉扣紙!”瞬間,李世民的嘴角笑了起來:“那簡直就是太好了!”

李戰看着開心大笑的李世民道:“陛下,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將紙的價格給壓下來,這樣製作書籍的價格也就降了下來。

兒...哦...是臣還有一個活字印刷術,可以大大的節約印刷書籍的成本。”

“戰兒...不要隱瞞了,你是朕的長子,是大唐的長殿下,告訴大力也無防...!”李世民呵呵一笑。

“啊...!”王大力看着李戰一個驚駭,跟着連忙的跪向李戰道:“王大力拜見長殿下。”

李戰連忙扶了一下王大力道:“大力叔...不是李戰瞞你,只是那個時候,我李戰還沒有和父皇相認,抱歉了。”

“大力不敢,大力只有欣喜,那有怪罪,要是大力回去告訴湯大哥,我想湯大哥一定也會歡喜不已的。”王大力連忙道。

李戰道:“只能告訴湯莊主一人,我的身份還要瞞一段時間!”

“戰兒...!”李世民道:“你說的活字印刷術,能不能快點弄出來,我怕你在長安的時間不多了,高昌蠢蠢欲動,那位高昌王不打是不行了。”

一聽到這話,只聽王大力吼道:“陛下,玄甲軍時刻準備!”

“好...!”王大力的話語,真的是讓李世民開心不已。

一邊的李戰也是笑道:“父皇,玄甲軍不愧是我大唐第一強軍,不過,請父皇放心,大唐虎賁軍,鳩虎軍,爺一定不會讓父皇失望,此次高昌之戰,必勝。”

“戰兒,等你高昌大勝之日,就是朕將你身份公佈天下之時。”李世民開心不已。

“謝父皇...!”李戰躬身。

跟着就聽李世民道:“戰兒...活字印刷術要快呀。”

李戰笑道:“請父皇放心,十日之內,不過,我要將作監爲我所用。”

“從此時開始,將作監只爲你服務,朕的旨意馬上就下。”李世民毫不猶豫。

李戰哈哈一笑道:“多謝父皇...!”

................................

大概是下午,將作監中,太子李承乾陪在李戰的身邊,王大力被李戰請去清風樓玩去了,人家千里迢迢的送竹紙來,應該要好好的玩一下了。

至於李戰,就要開始研究活字印刷了。

首先現在是貞觀年間,要知道唐朝的貞觀年間印刷術是真的不行,現在大唐連雕版印刷都沒有發明出來,一直要到唐朝的中後期,纔會出現雕版印刷。

有人會問了,那現在唐朝怎麼有書籍。

書傭...不知道大家聽到過沒有,所謂書傭,顧名思義,就是在當時負責抄書工作的人,按照現代的話說,就是抄寫員或者打字員。

這樣的職業在古代誕生很早,地位也一直不高,名字也發生過多次變化。

最早的時候,它曾叫過“書人”、“書手”、“書工”,最後才叫“書傭”,只是不管名字怎麼變,身份和工作內容一直沒變:抄書。

把那些珍藏的典籍,一本一本抄錄下來,裝訂成冊,流傳於世,給越來越多需要它的人去看。我們今天能夠了解到幾千年前祖先的歷史,傳承偉大的華夏文明,他們是背後的無名英雄。

這個工作很苦,每天就是伏在案子上,一筆一劃地抄書,而且絕不能潦草,每一筆都要寫得方方正正,工作量大,工作強度高,確實不是普通人能幹的活,既要字寫的好,又要有耐心。

抄錯一個字,整本書就毀了。

更重要的是,在那年頭,做這種活的,確實不是普通人,有這種本事的,有多少人願意憑這個工作混飯吃?至少貴族子弟,儒家學子,大多數都是不屑去做的。

願意憑這個混飯吃的,大多數又沒有這個本事,沒文化的,或者是粗通點文墨的都不行,文化不錯但是字寫得爛的同樣不行。所以古代做這個工作的,基本是這樣幾類人:一是貧寒的書生,二是破落貴族子弟,甚至還有犯罪服役的囚犯。

從漢朝開始,一直經歷了魏晉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隨着11世紀的北宋時期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以及成熟,就不用書傭抄書了。

雖然說唐朝中後期,這個雕版印刷業的形成...但是一刻就是整版,這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選用紋質細密堅實的木材,如棗木、梨木等。

然後把木材鋸成一塊塊木板,把要印的字寫在薄紙上,反貼在木板上,再根據每個字的筆劃,用刀一筆一筆雕刻成陽文,使每個字的筆劃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後,就可以印書了。

印書的時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一下墨,在雕好的板上刷一下,接着,用白紙覆在板上,另外拿一把乾淨的刷子在紙背上輕輕刷一下,把紙拿下來,一頁書就印好了。一頁一頁印好以後,裝訂成冊,一本書也就印刷成功了。

實在是太浪費太麻煩了,所以大唐的時候,印刷品主要集中在一些都會區和發達的商業中心,但這些地方的印刷品主要是關於佛經、曆書等的書籍,而且印刷的作品極爲有限,對當時整個社會的文化推動作用不大。

活字印刷術...畢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像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爲單個的膠泥活字。

爲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複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

爲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裡,貼上紙條標明。

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託,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藥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

排滿一框就成爲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藥劑稍微融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藥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爲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

爲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

印完以後,用火把藥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

畢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藥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昇沒有采用。

不過,李戰則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這個木活字其實是最簡單的,也是最省錢的,而木活字可不是畢昇發明的,創制了木活字的男人叫王禎。

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

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

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 萬多個,於元成宗大德二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誌》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

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

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裡。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

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

隨後明、清兩代,木活字普遍流行,各省的祠堂,常用木活字排印家譜、宗譜。崇禎十一年(1638)以後,京城發行的朝廷“邸報”,也改用木活字排印。

李戰直接將自己從大百科全書上抄下來一本王禎的《活字本方誌》丟給了將作監大匠,那位大匠看了看後一個躬身道:“十天...!”

李戰露出開心的笑容。

..........................

第四百二二章 東宮臥底,到底是誰第二百九六章 回家和馬踏東宮第三百三十章 大隋驍果軍第四十一章 能屈能伸 心腹大患第三百一三章 崔家算是完了!第二百三四章 隴右李家的秘辛第一百六五章 隴右李家第五百四三章 我要做欽差第四百六八章 李戰招募士兵的規矩第五百一五章 朕的皇長子,大唐第一長子李戰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的自辯第三百六七章 王玄策一人滅一城的起因第四百三十章 李戰鬆口準備大婚第五百七十章 李世民發力 討麴文泰詔第二十章 李世民和長孫的感情第四百七五章 真想一腳踹死你第二百七八章 崔知溫的反叛第四百七六章 鳳鳴和影老見面(求訂閱)第一百二九章 太過驚豔第五百五一章 紅薯救旱災第七十三章 中原主宰第五百九一章 韋妃被栽贓 含冤被軟禁第五百五六章 李戰的英雄救美第七十八章 捧殺李戰第四百四六章 李戰第一次見武曌第二百零一章 人心隔肚皮第一百一一章 多謝太子殿下第五百四四章 李戰 韋挺互相厭惡第四百三五章 王琦和蕭哲的震撼第四百七四章 虎賁軍,寒門的出路第五百五三章 朕是他的父皇第一百一三章 有人放火第三百五一章 佛光乍現,社主下跪第六百五一章 登州捕鯨五百九八章 韋挺打入蓮花社內部第一百六三章 歡迎來試刀快不快第六百五七章 征伐高句麗(倒數第二章)第二百三三章 李戰和長孫無忌的密聊第三百零二章 李承乾愛上西遊記第八章 一本萬利賺錢法第四百二二章 東宮臥底,到底是誰第六百零五章 新玄甲軍(求訂閱)第五百九六章 蓮花社現 凌遲之刑第二百六六章 狡詐如狐的李靖第一百零四章 大賣第五百一九章 暴民殺向敦化坊第五百八四章 李戰終於回長安第五百四一章 登州四門緊閉 賀人無恥之極第二百三四章 隴右李家的秘辛第四百六五章 一次針對長孫皇后的刺殺(第七更)第五百七九章 李荇安被扣在倭島了第二百七十章 李戰被誤以爲李世民第四百一七章 我給錢,我也去掃雪第四十四章 楊巧兒第四百九三章 太子冊妃第三十八章 突然的比鬥第四百五九章 李恪愛美人不愛江山(第一更)第五百五五章 攻打高昌 竹紙大成(求訂閱)第五百八八章 長安足球 倒數第一第二百九二章 吐蕃撤軍第五百七七章 辛獠兒犯事了第三百四二章 李戰怒懟李澄第二百一五章 大唐萬歲第六百一六章 父子親情 海盜入城第六百五四章 登州靜養第二百八四章 李戰的第三招第六百零六章 意外!意外!還是意外!(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麒麟兒李承乾第二百六六章 狡詐如狐的李靖第一百六七章 一條筆直的水泥路第一百四九章 蒙汗藥第二百九一章 李戰的殺手鐗第一百七十章 羊油蠟燭大賣第四百零三章 殺子傳弟真的很傻第六百四二章 紈絝團鬧事第四百二七章 造謠開始明顯了第八十二章 肥皂和香皂第二百一十章 他知道長生嗎?第二百七七章 吐蕃松贊干布第三百八六章 羚羊角對金剛石第二百八四章 李戰的第三招第二百二四章 林大刀的死第三十一章 太子瘋了第三十章 下一位大唐皇帝第二百三七章 同時行動第二百五四章 姜家的忠誠第五百二八章 生死大戰開始了第十五章 製鹽插曲第五百三十章 賀仁不接旨 李戰直接走第四百零三章 殺子傳弟真的很傻第一百二十章 一起創未來第一百八九章 紙張也是大問題第十三章 全家動起來第三百三二章 私自調兵剿匪第二百八二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二八章 曲轅犁第二百零二章 降將李安儼第十八章 東宮太子李承乾第一百二七章 鄭仟的驚詫第一百八七章 兄妹相認
第四百二二章 東宮臥底,到底是誰第二百九六章 回家和馬踏東宮第三百三十章 大隋驍果軍第四十一章 能屈能伸 心腹大患第三百一三章 崔家算是完了!第二百三四章 隴右李家的秘辛第一百六五章 隴右李家第五百四三章 我要做欽差第四百六八章 李戰招募士兵的規矩第五百一五章 朕的皇長子,大唐第一長子李戰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的自辯第三百六七章 王玄策一人滅一城的起因第四百三十章 李戰鬆口準備大婚第五百七十章 李世民發力 討麴文泰詔第二十章 李世民和長孫的感情第四百七五章 真想一腳踹死你第二百七八章 崔知溫的反叛第四百七六章 鳳鳴和影老見面(求訂閱)第一百二九章 太過驚豔第五百五一章 紅薯救旱災第七十三章 中原主宰第五百九一章 韋妃被栽贓 含冤被軟禁第五百五六章 李戰的英雄救美第七十八章 捧殺李戰第四百四六章 李戰第一次見武曌第二百零一章 人心隔肚皮第一百一一章 多謝太子殿下第五百四四章 李戰 韋挺互相厭惡第四百三五章 王琦和蕭哲的震撼第四百七四章 虎賁軍,寒門的出路第五百五三章 朕是他的父皇第一百一三章 有人放火第三百五一章 佛光乍現,社主下跪第六百五一章 登州捕鯨五百九八章 韋挺打入蓮花社內部第一百六三章 歡迎來試刀快不快第六百五七章 征伐高句麗(倒數第二章)第二百三三章 李戰和長孫無忌的密聊第三百零二章 李承乾愛上西遊記第八章 一本萬利賺錢法第四百二二章 東宮臥底,到底是誰第六百零五章 新玄甲軍(求訂閱)第五百九六章 蓮花社現 凌遲之刑第二百六六章 狡詐如狐的李靖第一百零四章 大賣第五百一九章 暴民殺向敦化坊第五百八四章 李戰終於回長安第五百四一章 登州四門緊閉 賀人無恥之極第二百三四章 隴右李家的秘辛第四百六五章 一次針對長孫皇后的刺殺(第七更)第五百七九章 李荇安被扣在倭島了第二百七十章 李戰被誤以爲李世民第四百一七章 我給錢,我也去掃雪第四十四章 楊巧兒第四百九三章 太子冊妃第三十八章 突然的比鬥第四百五九章 李恪愛美人不愛江山(第一更)第五百五五章 攻打高昌 竹紙大成(求訂閱)第五百八八章 長安足球 倒數第一第二百九二章 吐蕃撤軍第五百七七章 辛獠兒犯事了第三百四二章 李戰怒懟李澄第二百一五章 大唐萬歲第六百一六章 父子親情 海盜入城第六百五四章 登州靜養第二百八四章 李戰的第三招第六百零六章 意外!意外!還是意外!(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麒麟兒李承乾第二百六六章 狡詐如狐的李靖第一百六七章 一條筆直的水泥路第一百四九章 蒙汗藥第二百九一章 李戰的殺手鐗第一百七十章 羊油蠟燭大賣第四百零三章 殺子傳弟真的很傻第六百四二章 紈絝團鬧事第四百二七章 造謠開始明顯了第八十二章 肥皂和香皂第二百一十章 他知道長生嗎?第二百七七章 吐蕃松贊干布第三百八六章 羚羊角對金剛石第二百八四章 李戰的第三招第二百二四章 林大刀的死第三十一章 太子瘋了第三十章 下一位大唐皇帝第二百三七章 同時行動第二百五四章 姜家的忠誠第五百二八章 生死大戰開始了第十五章 製鹽插曲第五百三十章 賀仁不接旨 李戰直接走第四百零三章 殺子傳弟真的很傻第一百二十章 一起創未來第一百八九章 紙張也是大問題第十三章 全家動起來第三百三二章 私自調兵剿匪第二百八二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二八章 曲轅犁第二百零二章 降將李安儼第十八章 東宮太子李承乾第一百二七章 鄭仟的驚詫第一百八七章 兄妹相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