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求月票)

李象分開人羣,走上前方。

擡眼一看,衛老漢那條船上裝滿了魚,甚至連下腳的地兒都沒了。

可想而知,這次的收穫定然是盆滿鉢滿。

“老馮。”李象伸手拍拍還在抻着脖子看收穫的馮清:“衛老漢這條船本次收穫是多少?”

馮清轉頭看是李象,連忙見禮,而後說道:“回郡王,還在算。”

“嗯。”李象頷首道,就算不算也看得出來本次的收穫定然會引起其他人眼饞。

看到別人下海收穫盆滿鉢滿,又怎能不會心動?

不多時,統計的人員就算出了衛老漢此次的收穫。

“稟長史,漁船上的魚,一共是三千四百餘斤。”

“官人,官人。”衛老漢提醒道:“船後面的拖網裡還有哩。”

官人這個詞,還要到宋代以後纔會變味兒。在唐朝的時候,還只是用作平民對當官之人的稱呼。

聽到衛老漢的話,統計人員用力將拖網拽上來,裡面滿是活蹦亂跳的魚蝦。

稍微費了一點力氣後,這網兜裡也有百餘斤。

大唐的魚雖然便宜,但是也架不住出海一次撈上來的量這麼大啊。

海邊的魚價最爲便宜,每斤新鮮魚肉也就是十文左右的價格。

一天工資不到十文錢的年代,十文錢一斤魚真不便宜了。

貞觀時期的開元通寶,購買力可要比後面的日子強得多。

至少在這個日子,還沒有通貨膨脹。

衛老漢笑得眉眼都看不見了,一個勁兒在那唉聲嘆氣地凡爾賽,說什麼“船太小,網也小,一趟根本裝不下,海里的魚多得是,隨便一網下去就是滿滿的魚”。

這話要是之前有人這麼說,大家肯定是不信的。

可現在有衛老漢這個活生生的例子在,誰會不信?

但也有人懷疑,撈上來這麼多魚,能賣出去嗎?

雖說是沒什麼文化,但基本的生活常識還是有的。

一般來說,捕魚收穫的旺季,市場上魚多,所以魚就便宜;等到休漁期,這魚就貴;而海上風浪越大的時候,魚就會越貴。

很快就有人便問出了顧慮來:“這……若是大家都出海,這魚不是越來越多?就像是糧食豐收的時候一樣,賣不上價錢,甚至沒人來購買,只能等着這些魚爛掉?”

“那就運到內地去賣唄。”有人忽然說道。

“你說的倒是輕巧,現在多熱的天,沒等走出登州呢,這魚就要壞掉了!”之前的人回道。

這樣一來,本來躍躍欲試想要租船或者買船的人,熱情一下就被撲滅了。

本來李象還打算讓人解釋一番呢,既然百姓們自己想通了,那就輪到他出手了。

得到示意的馮清知道是自己站出來的時候了,於是便站出來說道:“各位鄉親,各位父老!”

李象:……

真怕你說下面播送一條廣告啊!

馮清繼續說道:“本官乃是登州都督府長史,關於魚獲的事情,還請各位不要擔心。”

“當今聖上的皇長孫,恆山郡王就在本官的身邊,還是由郡王和各位鄉親說明吧。”

介紹完李象的身份後,百姓們盡皆面面相覷。

郡王啊!這可是好大的官兒!

還是當今聖上的孫子?還是皇長孫?!

那有他在,咱們就都不怕了!

李象站出來,清清嗓子說道:“各位鄉親父老,還請不要擔心,去年的時候,朝廷組建了一支官方的商隊,現如今,正由本王的姑母,也就是當朝的高陽公主負責——”

“她和我說,若是諸位將來出海,無論打上來多少魚,回去之後由你們自行醃製鹹魚,而後按照一斤五文的價格收購。”

這價格已經很良心了,平時出海旺季,雖說是打不上來多少魚,可在登州新鮮魚的價格都能低到一斤不到六七文錢。

更何況現在出海一次兩三天,回來撈個三千多斤的魚,若是人多起來,怕不是這十斤魚甚至都賣不到一文錢!

而鹹魚,沿海地區的人都會醃製——平時醃鹹魚的時候,一百斤魚也就是用四五斤多的鹽左右,在鹽上真花不了幾個錢。

現代醃鹹魚也就是十斤魚二到四兩,古人哪裡捨得放這麼多鹽?

再加上現如今滿地都是鹽田,登州人用鹽那可真是……用一罐兒扔一罐兒都花不了幾個錢,反正都是自家產的。

“既然是郡王和公主做保,那草民們相信!”衆人紛紛說道。

李象衝着李漱招招手,李漱打着傘,走到了他的身邊。

常年在海邊,百姓們何曾見到過如此金枝玉葉?一時間竟然不太敢去直視公主,免得衝撞到了貴人。

李漱高聲說道:“方纔恆山郡王所說的話,便是本宮的意思,不過全憑各位的自願,不想賣與商隊時,也不會強迫你們。”

她雖說是公主,可也能夠自稱“本宮”,畢竟李世民賜給她的宮殿還沒收回呢……

衛老漢沒有絲毫遲疑:“若是公主能全部將這些收下,日後依舊是五文一斤收購的話,小老兒便賣給公主!”

畢竟這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長久的生意,衛老漢當然也掂量得清楚。

“本宮在此向諸位保證,日後收購魚獲,醃製過後,全部以五文一斤的價錢收購!”李漱高聲道。

“好!”衆人紛紛叫好。

這三千多斤的魚,醃製過後,刨除內臟和水分,按少了算也有個一千多斤,一斤按五文算,那還能賣個七八貫呢!

七八貫,這可不是小錢啊!

要知道腳下這條漁船,也就是三十貫的價格。

而在長安城中扛麻袋,一天也就是八到十文錢的工資。

衛老漢是三家湊起來的,就算三家均分,出海兩三天,一家分個好幾貫多錢,這也太特麼賺了啊!

一時之間,在場的所有人臉色都漲紅了起來。

郡王可是皇長孫,皇長孫是什麼人?

那就是未來的皇帝!他說話,那能不是一言九鼎嗎?

都說金口玉言,什麼是金口玉言?這就是啊!

“另外本官補充一點。”馮清再次開口道:“租借漁船的租金爲捕撈上來的三成,本官這裡有詳細的賬目記載;租借過漁船的人,可以憑藉過往租借的憑據,在都督府以五折的價錢購船!”

“好!馮官人良心!”衆人紛紛叫好道。

實際上馮清這套政策,在這個年代來看也的確很良心。

大戶們對於佃農的剝削,可比這個狠多了……

相比之下,都督府簡直是在做慈善。

這也是經過李象和李漱磋商之後得出的方案,畢竟他們也不是在做慈善,無論是商隊,抑或是造船廠,總歸還是要盈利的。

而且不止是要盈利,運輸也有成本。在古代,運輸成本佔絕大頭,像是高宗年間,《太平廣記》記載:“唐龍朔元年,懷州有人至潞州市豬,至懷州賣。有一特豬,潞州三百錢,買向至懷州,賣與屠家,得六百錢。”

長治到焦作,一百四十公里的路程,就能漲一倍……

若是按照高價收購魚獲,那就相當於用整個大唐來養登州……那真是不至於。

整個大唐也消化得下這個鹹魚市場,就算大唐吃不下,不是還有草原麼?

在草原上,魚可真是稀罕東西,尤其是鹹魚。

衛老漢那幾家,在草草登記之後,從李漱帶來的人那邊拿了錢便繼續出海。

完全沒心思在岸上多待,早出去一天都是錢啊!

有了衛老漢作爲榜樣,其他人的心思也熱絡起來。

除了那些已經有了鹽田無法抽身的鹽農,其他人紛紛行動起來,準備加入到出海打魚的行列之中。

打魚好啊,打魚發家致富。

還沒等都督府的人把這些魚蝦拉走,那邊就有百姓將馮清團團圍住。

沒別的,就是爲了租一條漁船。

也有家裡稍微有點錢的,比如縣裡的居民,看到打魚這麼賺錢,也是有些眼熱。左右合計一番之後,也決定跟着出海打魚,賺些錢貼補家用。

這錢若是賺得多了,是不是就可以去長安置辦產業了?

李象丟下馮清,自己帶着人回到了都督府。

衛老漢這夥人打上來的魚有不少黃花魚,李象正好饞這口乾炸小黃花呢。

百姓出海的事情搞定之後,登州的產業鏈也算是正式形成了一大半。

而這些魚處理後剩下的魚內臟,便可以在下游形成餵雞、餵鴨或者是漚肥的產業鏈。

和李漱說了一下自己的構想,李漱盯着他看了半天。

“你這小腦袋瓜到底是怎麼長的?”

“天生的。”李象負手而立,一副高手寂寞的樣子。

“你這小象兒。”李漱笑着點點李象,沉吟一番後又問道:“若是百姓醃鹹魚,成本過高該怎麼辦?會不會讓他們太吃虧了?”

李象像是看新大陸一樣看着李漱,這平日裡養尊處優,金枝玉葉的公主竟然還有這樣的覺悟?

當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啊!

李漱被李象看得有些惱怒,語氣不善地問道:“你那是什麼表情?”

“沒什麼,就是覺得姑母很有覺悟。”李象笑着說道。

李漱哼了一聲說道:“獨你是耶耶的孫子,我卻不是耶耶的女兒?君舟民水的道理,我也是懂得的!”

李象對着李漱豎起兩個大拇指,笑着說道:“其實道理很簡單,百姓家中現如今根本就不缺鹽用,滿地都是鹽田,而在將來,等到環渤海曬鹽區開展開來,這鹽也只會更便宜。”

“魚也是同樣的道理,而我們運輸是有成本的,內陸的魚固然貴,但等到魚獲衝擊市場後,內陸的魚價就會變得便宜起來。”

“而我們在路上的運輸成本,也是相當之高的,這是一個長久的買賣,而不是一天兩天的生意。我們不僅要照顧登州百姓的利益,同時也要照顧內陸百姓,同時我們也不能夠虧損。”

“若是我們也虧損的話,這買賣是做不長久的;要是這魚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伱想一下,豈不是用整個大唐,來供養這區區一個登州了嗎?這樣的事情,不是一個合格的王者所爲。”

“我明白了。”李漱頷首道。

“隨着魚越撈越多,這魚只可能越來越便宜。”李象繼續說道:“與其那個時候降價,不如現在一步到位。”

“我們的目的不止是讓登州變得富有,更是讓魚進入大唐的千家萬戶,讓每個人都吃得起魚。”

“當然,如果這魚的價格過低的話,也可以拿出一部分放到草原上去售賣,草原上的魚可是稀罕物,更何況這東西不僅富含豐富的營養以及蛋白……肉質,更是富含鹽分,口味對於他們來說也是比較新鮮,正是草原人所需的。”

說了一半,李象及時剎住了蛋白質這個說法,而是改成了肉質。

“嗯。”李漱點着頭,表示明白了李象的大局觀。

“姑母可教也。”李象搖頭晃腦地表示肯定李漱的智商。

李漱鼓起腮幫子,回頭說道:“雪青你瞧,有他這樣的侄兒嗎?”

裴雪青以手掩脣,輕輕地笑着沒有答話。

李漱眼珠一轉,又說道:“既然收購曬鹽以及鹹魚的事情結束,那我便要準備回到長安了,雪青——”

“唔?”裴雪青擡起頭,疑惑地看向李漱。

“你是要留在這邊呢,還是隨我一起回去?”李漱笑眯眯地看看裴雪青,又看看李象。

裴雪青哪裡不知道李漱的意思,分明是因爲剛剛自己沒有一起和她聲討李象,所以才如此揶揄自己。

其實來到這裡之前,裴雪青也沒打算在這邊多待,等到高陽公主把事情忙完,也是要跟着回去的。

但來到這裡認識了馮盈盈,她一下就有了危機感。

她溫和一笑,風輕雲淡地說道:“家兄尚在登州,我自然是要留在登州的。”

“是麼?”李漱哼了一聲,看看李象,又看看裴雪青,沒有點破。

看破不說破嘛,再說李象的身份敏感,她也不好直球去問,也只能旁敲側擊一下幫着裴雪青助攻一番。

若是把李象架起來,那就有點不好收場了。

作爲八面玲瓏的高陽公主,這方面的情商她屬實是拿捏了。

第65章 生你都不如生塊胡餅!第258章 小兩口玩這麼花?第169章 聖人御賜打王鞭,而今撐住半邊天!第114章 投唐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23章 你要和朕打擂臺不成?第112章 契苾何力或戰爭!(求月票)第220章 李承乾:我手執鋼鞭將你打!第344章 殺進長安,奪了鳥位第192章 套路老李(求月票)第338章 他媽的刁民,敢殺我的馬!第141章 李象的教誨第307章 奇怪的勝負欲第257章 既然聖祖是我老師,那阿翁您豈不是得第285章 把登州掀開!(求月票)第108章 你們真是害苦了我啊第182章 跟本王上!(求月票)第3章 家有諍子,不敗其家第183章 大唐期盼人人盡忠職守!(求月票)第321章 朕有意禪位於第251章 東宮是黑X會老巢嗎?第213章 請太子稱陛下!(求月票)第141章 李象的教誨第94章 太子不行了!第332章 很有獨創性,極富想象力第299章 李愔:不許調皮第14章 魏徵:太子好興致啊!第241章 這特麼八歲?第98章 奸字怎麼寫!(求月票)第198章 京兆尹李象的第一把火(求月票)第11章 急了第123章 攻守同盟(求月票)第299章 李愔:不許調皮第71章 三江感言第206章 玄奘法師(求月票)第318章 老李病危第298章 進擊的李愔第351章 瞌睡來枕頭第132章 征討高句麗(求月票)第334章 蕞爾小國,欺我太甚!第85章 兵圍侯君集府(求月票)第330章 李泰:李承乾,我擱朱雀大街等你嗷!第130章 恆山郡王妃?(求月票)第338章 他媽的刁民,敢殺我的馬!第35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193章 東宮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第114章 投唐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297章 爲家人們謀福利第334章 蕞爾小國,欺我太甚!第316章 玄武門故事第292章 我來助你!(求月票)第290章 粉切黑的李麗質(求月票)第333章 是什麼讓象兒這麼喜歡你第186章 三王會戰(求月票)第14章 魏徵:太子好興致啊!第253章 象兒,你的心亂了(求月票)第275章 阿翁真不愧是太宗文皇帝第257章 既然聖祖是我老師,那阿翁您豈不是得第225章 承認錯誤的李世民(求月票)第216章 腰斬東市!(求月票)第311章 李家第五代第103章 大菜葉第199章 尋求幫助的李治(求追訂)第290章 粉切黑的李麗質(求月票)第200章 長安最勇敢的男人!(求月票)第104章 只有放錯位置的寶藏,沒有絕對的垃第88章 李象怒斥李世民(求月票)第87章 李世民的憤怒(求月票)第74章 失望的李承乾第95章 束髮冠給你薅一地!(求月票)第189章 封賞(求月票)第42章 晴天霹靂(求追讀)第311章 李家第五代第132章 征討高句麗(求月票)第256章 姑姑,你也不希望第160章 放風(求月票)第166章 誰讓郡王幫他買酒了?!(求月票)第175章 又是額關中老鄉!(求月票)第288章 無題第199章 尋求幫助的李治(求追訂)第163章 雷霆手段(求月票)第329章 芝麻湯圓李治第237章 先天種植園經濟聖體第284章 汗流浹背了,老弟(求訂閱)第70章 落櫻神斧天可汗第267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49章 地理大發現第52章 爲什麼李象不是本王的兒子!(求追讀第243章 這裡面水太深,你把握不住!第232章 聖元紀年法第116章 難辦?那就別辦嘍!第76章 阿翁是我大唐第一神射第87章 李世民的憤怒(求月票)第337章 交易第76章 阿翁是我大唐第一神射第64章 去,給他兩耳光,讓他長長記性!第24章 孤的錢!第29章 求點追讀第77章 稚奴,你慌什麼?第64章 去,給他兩耳光,讓他長長記性!
第65章 生你都不如生塊胡餅!第258章 小兩口玩這麼花?第169章 聖人御賜打王鞭,而今撐住半邊天!第114章 投唐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23章 你要和朕打擂臺不成?第112章 契苾何力或戰爭!(求月票)第220章 李承乾:我手執鋼鞭將你打!第344章 殺進長安,奪了鳥位第192章 套路老李(求月票)第338章 他媽的刁民,敢殺我的馬!第141章 李象的教誨第307章 奇怪的勝負欲第257章 既然聖祖是我老師,那阿翁您豈不是得第285章 把登州掀開!(求月票)第108章 你們真是害苦了我啊第182章 跟本王上!(求月票)第3章 家有諍子,不敗其家第183章 大唐期盼人人盡忠職守!(求月票)第321章 朕有意禪位於第251章 東宮是黑X會老巢嗎?第213章 請太子稱陛下!(求月票)第141章 李象的教誨第94章 太子不行了!第332章 很有獨創性,極富想象力第299章 李愔:不許調皮第14章 魏徵:太子好興致啊!第241章 這特麼八歲?第98章 奸字怎麼寫!(求月票)第198章 京兆尹李象的第一把火(求月票)第11章 急了第123章 攻守同盟(求月票)第299章 李愔:不許調皮第71章 三江感言第206章 玄奘法師(求月票)第318章 老李病危第298章 進擊的李愔第351章 瞌睡來枕頭第132章 征討高句麗(求月票)第334章 蕞爾小國,欺我太甚!第85章 兵圍侯君集府(求月票)第330章 李泰:李承乾,我擱朱雀大街等你嗷!第130章 恆山郡王妃?(求月票)第338章 他媽的刁民,敢殺我的馬!第352章 將軍走此小道第193章 東宮不允許有這麼牛逼的人存在!(第114章 投唐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297章 爲家人們謀福利第334章 蕞爾小國,欺我太甚!第316章 玄武門故事第292章 我來助你!(求月票)第290章 粉切黑的李麗質(求月票)第333章 是什麼讓象兒這麼喜歡你第186章 三王會戰(求月票)第14章 魏徵:太子好興致啊!第253章 象兒,你的心亂了(求月票)第275章 阿翁真不愧是太宗文皇帝第257章 既然聖祖是我老師,那阿翁您豈不是得第225章 承認錯誤的李世民(求月票)第216章 腰斬東市!(求月票)第311章 李家第五代第103章 大菜葉第199章 尋求幫助的李治(求追訂)第290章 粉切黑的李麗質(求月票)第200章 長安最勇敢的男人!(求月票)第104章 只有放錯位置的寶藏,沒有絕對的垃第88章 李象怒斥李世民(求月票)第87章 李世民的憤怒(求月票)第74章 失望的李承乾第95章 束髮冠給你薅一地!(求月票)第189章 封賞(求月票)第42章 晴天霹靂(求追讀)第311章 李家第五代第132章 征討高句麗(求月票)第256章 姑姑,你也不希望第160章 放風(求月票)第166章 誰讓郡王幫他買酒了?!(求月票)第175章 又是額關中老鄉!(求月票)第288章 無題第199章 尋求幫助的李治(求追訂)第163章 雷霆手段(求月票)第329章 芝麻湯圓李治第237章 先天種植園經濟聖體第284章 汗流浹背了,老弟(求訂閱)第70章 落櫻神斧天可汗第267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第349章 地理大發現第52章 爲什麼李象不是本王的兒子!(求追讀第243章 這裡面水太深,你把握不住!第232章 聖元紀年法第116章 難辦?那就別辦嘍!第76章 阿翁是我大唐第一神射第87章 李世民的憤怒(求月票)第337章 交易第76章 阿翁是我大唐第一神射第64章 去,給他兩耳光,讓他長長記性!第24章 孤的錢!第29章 求點追讀第77章 稚奴,你慌什麼?第64章 去,給他兩耳光,讓他長長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