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鼠輩敢耳,襲殺主帥李績

兩軍對壘,將和將鬥,是爲鬥將。

後世深受無數人喜愛的《三國演義》,其中就充滿無數鬥將,那些《三國演義》之所以名傳千古,爲很多人喜愛,這鬥將卻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話說淝水之戰中,有一個當時很有名的萬人敵,叫張蠔,與《三國演義》裡的許褚一樣威猛,能抓着牛尾巴拽着大公牛倒走。

後來張蠔投靠了一方豪酋張平,深受器重,被張平領爲義子,卻沒想竟私下裡姦淫了張平的小妾,張平知道後嚴厲斥責了他,但卻饒了他一命。

張蠔大慚,“割陰以自誓,遂爲閹人。”卻沒想自宮之後,神功大成,在戰場上所向披靡。

在張平與前秦的戰事中,張蠔號稱“不敗”將軍,是真的不敗哦,可不是東方不敗,後來還是前秦方面的兩個萬人敵鄧羌和呂光出手,合力纔將張蠔活捉。

由此張蠔便降了前秦,成爲符堅的愛將,戰鬥作風勇猛異常,再加上其自閹後”不能亂搞了”生活作風也就嚴謹了,這個昔日的“**強姦”犯”還成爲了前秦軍中之典範。

然而,就是這位“不敗”將軍,淝水陣前曾領一軍與東晉的北府軍對峙,一場廝殺下來,結果這位萬人敵被謝玄的北府軍殺的丟盔卸甲,險些丟了性命。

可見即使力能舉鼎,力比牛大,在真正的戰爭大場面裡,個人武力對戰爭的勝負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見鬥將早已不合時宜,而三國中鬥將倒是普遍,但那其實是種悲哀。

只有軍隊力弱之時,將領武力纔會凸顯”,而如那孫武、白起、王翦不是滅過國的,就是人屠殺神,可沒聽說過,人家是猛張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

而鬥將本始於春秋,春秋時期國與國之間戰爭使用的是戰車,那麼用戰車打仗,就要求尋找一塊比較平坦,比較寬闊的土地作爲戰場,所以在打仗之前,雙方必須選擇一處對兩國都比較適中的平原地區,然後約好時間”兩國就千里迢迢趕到這個地點來打仗。

到了戰場之後,要遵循一系列比較嚴格的規定。雙方先排成隊列,然後擊鼓,雙方戰車相向而行,到達交匯點後同時向左轉,叫左旋。

這時兩隊戰車的距離最近,站在戰車上的武士揮起長矛,相互攻擊”如果一下子把對方挑下戰車,就勝了;

如果雙方誰也沒打着誰,那麼在左旋之後,回到原點,等待下輪擊鼓,再次發起衝鋒。

所以這個方式跟斗將非常相似。

及至後來,若是看仗打的快要輸了,還可以持一塊玉璧”要求致士,也就是要求單挑,因爲春秋往往是一個家族領着自傢俬兵在打,所以一旦鬥將失敗,就必須退出戰場,那隻軍隊哪怕已經勝利在望也必須退出,這是禮”周禮。

後世之人常常感慨西方人的騎士精神、紳士風度,做事有原則講誠信。可是要是嚴格來說”那讓我們嘲笑了那麼多年的半渡而不擊的宋襄公,恰恰是和西方的騎士精神一脈相承的。

有榮譽感又具備責任心,只是當時時代發集了,大家講究陰謀詭計了,宋襄公一時不適應,還按老規矩來,結果吃虧了,於是成了千古嘲笑的對象。

鬥將能夠決定一場戰爭的勝利,因此尚武精神是春秋貴族精神一個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這也是原汁原味的儒家文化,六藝中爲什麼會有御車、射箭的原因。

而後世畸形而又變態的儒家文化,不僅放棄六藝中的御車、射箭,只保留琴棋書畫,還認爲御車、射箭是下等人、武夫乾的,卻不知那儒家聖人孔老二本身就是一個技術高超的馬伕和射箭高手。

而每個貴族生下來就是武士,都是有當兵打仗義務的,“執干戈以爲社稷”,那不僅是貴族的權利,更是專利。

所以春秋時打仗的,不要以爲是平民百姓,那全是貴族,這大大的不同於後世王朝喜歡拉壯丁,那時候普通老百姓想當兵人家還不讓你當,你沒那資格,當兵是俺貴族的事兒。

所以春秋時期,當兵爲國家犧牲是一件非常光榮的事情。

但是時代在發展,當“兵法韜略”也就是陰謀詭計不可避免的大興於世後,鬥將也就退出江湖了,一個人的力量再夾,有集體的力量大嗎。

項羽力能扛鼎,但真正讓他成爲霸王卻是他那天才般的戰術才能,最後十面埋伏,終免不了英雄末路,烏江自刎。

所以一聽到對方說要鬥將,所有人都笑了,啥年代了,還玩這個,落伍一千多年了。

不過李績在笑過後,靜下心來,突然感覺其實鬥將也不錯。

李績不想讓唐軍一股腦的跟薛延陀人混戰死拼,那樣殺敵一千,自損一百,得不償失,而鬥將無疑能夠繼續打擊對方的氣勢。

胡人打仗,最是講究氣勢,乘勝追擊,勢如猛虎,若是士氣泄了,大唐的這一場大戰也就勝了一小半了,所以因地制宜,李績突然覺得這法子也不錯,最關鍵的是,李績有薛仁貴這件大殺器,這小子在馬上,一杆方天畫戟,一把長弓,真正是萬人敵。

而對方的意思,李績也能猜出幾分,一來想挽回頑勢,二來是不願強攻大唐軍陣,否則一旦損失過大,薛延陀如何壓服諸部,那樣就與梯真達官出兵的戰略不符了。

也由此可以看出,這隻殺氣騰騰的三十多萬薛延陀大軍,並不齊心啊,否則,以北方胡人那自私的性兒,梯真達官何以會讓自家薛延陀本部大軍位於陣前,做起表率模範來了。

“好,本帥答應了,回去稟告梯真達官老兒吧。”李績一臉不屑的冷哼道。

那胡將見此,昂着頭,又策馬回去。

不待衆人詳問,李績對薛仁貴道:“仁貴”待會一切全看你了。”

不得不說,薛仁貴前期打仗基本上全靠自身武藝和勇氣,指揮才能還沒有大乘,過渡到帥才應有的戰略智謀上,所以此時聞聽有如此出風頭事,趕忙抱拳應承道:“末將願立軍令狀,若敗,提頭來見。”

李績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一旁衆將可是都知道這小子馬上功夫如何了的,見此,也只能無可奈何的相互對視一眼了。

看到李績點頭答應,薛仁貴大喜,跨上自己家傳寶弓”右手的方天畫戟輕拍胯下汗血寶馬,“嗤”的一聲,馬蹄轟響聲,若離弦之箭一般衝了出去。

對面的梯真達官面色本來就不好,現在看唐軍竟首先出將,臉色更是難看,重重的“哼”了一聲,對旁邊的一位大將道:“黎桑木,出戰。”

“末將領命。”一個眼睛小小的,和其它薛延陀大將想比頗爲瘦弱的中年將領抱拳,策馬出戰,等黎桑木出戰後,衆將才有心思凝神朝馬蹄聲音響起地方向看去。

人尚未見”就見一道塵煙在葦澤原野上衝起,筆直的衝薛延陀大軍衝來,衆人臉色齊齊一沉。

諸將都是一生與馬兒爲伴,看得出來,此人騎術精湛之極,戰馬馳騁中帶起的塵煙仿若工筆畫畫就的,凝聚在空中,聚而不散,這必然是一位百戰大將,唐軍派出的敢於出場鬥將之人確實非同凡響!

聲音漸漸清晰起來。地平線處”策馬來的只是一騎,但卻威勢十足”隨着他的逐漸逼近,梯真達官等人也清晰的看到此人穿着一身大唐特有的白色明光凱”紅色的披風,肩膀上似乎有一個紅色標誌。

標誌很簡單,那是一條蛟龍,血紅色的三爪蛟龍,跨弓持戟,紅白黑彼此互相搭配,給人的感覺,薛仁貴的裝束是那麼的囂張,但卻充滿這一股肅殺之氣。

在這裡不得不讚嘆一下梯真達官以及薛延陀衆將的眼睛,草原人以涉獵放牧爲生,這雙眼睛還真就堪比鷹隼,老遠處竟看得如此仔細。

當薛仁貴來到距離梯真達官大軍六七百米之外的地方時,停了下來,薛仁貴所騎的阿哈爾捷金馬前蹄高高揚起,薛仁貴一聲斷喝,那洪亮的聲音在空曠的平原上竟然是那麼的清晰,梯真達官也不由心折,脫口而出,讚道:“好騎術。”

聲音自走出自薛仁貴,此時舉薛仁貴起了手中的方天畫戟,大聲的呼喊着,“大唐必勝、大唐必勝、大唐必勝。”

梯真達官面色肅然,面前這位大唐勇士氣勢如此不俗,看來,今天鬥將,那黎桑木凶多吉少啊,不過……”,但願黎桑木那一手出神入化的箭術能夠建功吧。

冷哼一聲,黎桑木雙目眯起,一臉草原漢子臉上少有的陰霾,看着白袍小將出現後,己方陷入一片沉寂之中,黎桑木心中越加的不滿,同時對於自己能否脫身也驚疑不定,只是在心中狠狠的咒罵那楊善遊。

黎桑木在薛延陀一直看不慣楊善遊,因爲他一直覺得此人野心不小,孰不能以常理度之,卻沒想今日竟叫自己做出此等危急之事。

也是大喝一聲,催動着胯下戰馬單人獨騎朝白袍小將而去,匍匐在戰馬背上的身影宛如一道閃電,雖然身上穿着一身厚實鎧甲,但卻絲毫無法影響他前進的速度,看的薛延陀之人也是一陣叫好。

在黎桑木行動的同時,薛仁貴輕輕擡起了手中的方天畫戟,橫在胸前,靜靜的看着那閃電般衝到自己馬前的胡將。

那是一張烏黑陰森的面孔,一頭散亂的長髮捲曲着,看了薛仁貴一眼,衝薛仁貴沉聲道:“你就是大唐派出來的鬥將?我是薛延陀左大都尉黎桑木。”他那洪亮的嗓音和陰沉的外表截然不服,倒是給薛仁貴留下了一絲印象。

薛仁貴平靜的點了點頭,道:“左大都尉,本將名薛表字仁貴。記不記得本將姓甚名誰沒關係,反正待會你也會成爲一具死屍的。”

黎桑木心頭慍怒,眼角寒光一閃,他清晰的感覺到這個叫薛仁貴身上散發的那股凌厲的殺氣,那是普通薛延陀大將根本無法相比的,那龐大的氣勢使他心中一陣凜然,帶來了很重的壓力。

這個白袍小將,不簡單,。

但想起心中的計劃,也只是重重的哼了一聲。

薛仁貴衝黎桑木微微施禮,笑道:“左大都尉,可以開始了嗎?”

薛仁貴眼眸中充滿了自信,背後猩紅色披風無風自動,宛如人間戰神一樣高居馬上。

黎桑木也不示弱的冷冷的回道:“戰場上死傷在所難免,死只是弱者地歸宿,各安天命吧。”說完,掉轉馬頭飛馳而去,拉開彼此的距離。

薛仁貴聞言,淡淡的暗自哼了一聲道:“死的還不知道是誰呢。”

待雙方各就各位後,空氣中似乎都凝聚着緊張的氣氛,雙方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雙方已經列好的陣容,但卻沒有裁判喊“開始”,深吸口氣,兩人猶若心有靈犀般,向彼此發起凌厲的衝鋒。

薛仁貴冷冷的看着面前衝過來的黎桑木,大喝道:“來吧,讓我們決一勝負。”

黎桑木在薛延陀一向以詭計多端出名,雖和衆大將關係不是太好,但卻履立戰功,此時他看着對面薛仁貴眼眸中閃爍的如野獸般的光芒,眼中露出詭異但卻猶豫不定的目光。

黎桑木悶聲的朝鼻仁貴衝去。

薛仁貴心中充滿了強烈的戰意,他感覺在這一刻沒有任何人能阻止他前進的腳步。

胸中的戰意讓他情不自禁的大吼一聲“啊……,……

巨大的吼聲驟然傳遍全場,在聲浪激盪開來時,黎桑木心中不由自主的泛起一股恐懼的感覺”剛纔的猶豫不定瞬間堅定過來。

要想勝,就得對自己狠,該死的楊善遊,該死的漢人。

此時,薛仁貴已經一馬當先衝到了黎桑木身前,大喝一聲,手中方天畫戟如同電蛇一樣直射黎桑木腦門。

黎桑木心裡下定了決心,根本沒有想過與薛仁貴廝殺,身體猛的後仰,貼在馬背上,手中彎刀急速旋轉反削過去”“滋滋”,這是火星迸射的聲音,黎桑木終於憑着閃電般的速度,多年的戰場經驗,躲過了薛仁貴的雷霆一擊。

但就在此時,黎桑木讓過薛仁貴後,卻是不再拔轉馬頭,反而一刀刺在戰馬的臀部上,馬兒吃痛,嘶鳴聲,狂吼着衝向立在唐軍軍陣前的李績。

兩人本來一衆大戰,黎桑木醉翁之意不在酒,將戰線往唐軍陣地又拉近了許多,再加上他一路衝鋒,躲過了薛仁貴一擊,戰馬早已加速到了極限,此時狂飆猛進的衝向李績,竟只有兩百來米。

黎桑木手中突然出現一柄強弓,人雖瘦弱”但馬快弓強,拉弓如滿月”“刷刷刷”,竟一連射出三支連珠箭,直奔唐軍大帥李績。

薛仁貴此時已拔馬回頭,一看之下,大驚失色,大罵道:“鼠輩而敢!”

“衝啊,殺,殺盡唐軍,薛延陀萬歲!”

就在此時,梯真達官振臂高呼,牛角號聲嗚嗚響起,後面的薛延陀人不知情況,聞號聲,立馬嘶吼起來,揮舞着彎刀,拍打馬臀,“烏啦啦”的衝向唐軍陣地。

戰況頓時千鈞一髮,萬分危急起來。

那李績到底是生是死呢?

第56章 偶遇·波斯客·胡姬第十九 題讓憤青來的更猛烈些吧第54章 太子殿下,就等你了,快來吧第83章 殺孟山,從此與君山水不相逢第17章 大唐錦衣衛,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第20章 武家兄弟曰:娶老婆就要娶勾欄裡的娘們第21章 童年,蕭淑然,我的愛情第56章 三千老兵(上)第4章 大年三十,武媚孃的驕傲第72章 《李恪》(中)第5章 我的大姐二姐第49章 讀《易經》的女人第24章 本性難移啊,你個淫僧第43章 百族結盟大唐,王玄策的使命第39章 王玄策出馬,迷魂陣出第25章 離了水的魚,恰似玄機第58章 三尺之局,手談有樂第25章 一個令人小心的民族....第50章 帶狗進“唐時明月”的好漢第6章 第一次逛青樓失敗第42章 前因後果,向寡婦的勸慰第10章 我看破了你的心第12章 國宴比武,拜火教的挑釁第81章 爲不幸者掬一把幸酸淚(下)第80章 船上船下(上)第46章 改變戰略,向高句麗進軍第42章 三萬人齊跪倒,聯軍內訌第10章 這章可以不看 大唐第一酷刑,西突厥滅第46章 改變戰略,向高句麗進軍第11章 盛世大唐,一舞動四方,秦王破陣樂第74章 天降烽火,風更冷了(下)第73章 帝王心術,推恩令新用第69章 《大哉賦》引起的“太監”第42章 撕裂的邏些,喪鐘爲誰而鳴第四章第43章 《夫子今年四十五,芳華正茂》第48章 昔日情誼,一刀兩斷第34章 新年快到了,李治悲劇啊第21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小治等着呢第32章 大唐海豚音,神棍罡第69章 《大哉賦》引起的“太監”第28章 天帝之鞭,蟄伏的蠻龍第30章 不會妝扮的女人第21章 童年,蕭淑然,我的愛情第36章 李治被暗戀?三個女人一臺戲啊第81章 道阻且長,又是一個輪迴第37章 白虎伏地·洗盡鉛華的竺妹妹·蘿蔔黃瓜冬瓜第77章 煌煌呼大內高手第46章 《竺寒萱》(下)第3章 第一次大朝會,“李震撼”要發飆了第8章 十年之後之我是黨主席第31章 奇才,風騷的二胡獨奏第11章 《醉江南》(上)第31章 火燒連營,龍騎軍發飆了第1章 母親,母親。母親啊......第20章 離間計,蛻變的薛仁貴第95章 搶娘們了(下)第63章 我在想,他要是成了一個乞丐,我該怎麼和他相遇第31章 一腿,一手臂,一耳,雷霆一擊第四十無章 大唐天子駕到百族族長跪迎第32章 大唐射箭法,小李同學真無恥第18章 楊善遊的天牢生活第75章 《白衣死士》第59章 那一道閃電,偶現鱗牙第33章 《黃昏裡的孩子》(上)第39章 愛死你了,大唐第11章 熱鬧的大唐天下第2章 夾道花香襯馬蹄,滿街紅粉皆爭羨第59章 那一道閃電,偶現鱗牙第25章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第33章 《黃昏裡的孩子》(上)第23章 月光下,女子香,風騷的武大姐第82章 誰在歲月里長長的嘆息第17章 開戰,赳赳大唐雲飛揚第29章 虎虎的傻逼有着別樣的心第60章 龍御歸天,一手親情,一手愛情第10章 廢柴的挺爺們兒第22章 史上最彪悍的外交官,高表仁第55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47章 奉天子詔,殺無赦第26章 難兄難弟再相逢,憨傻駱賓王第75章 揮之不去的覬覦之心第33章 《黃昏裡的孩子》(上)第18章 春日裡草原上響起的祭歌第23章 祿東讚的秘密第55章 諜中諜,最後一戰,就在今夜第27章 國士無雙的沈賢第33章 《魚玄機》第5章 鷹娑川下的密謀,胡人也奸詐第51章 來,喊聲親哥哥聽聽第11章 盛世大唐,一舞動四方,秦王破陣樂第23章 祿東讚的秘密第49章 《一封情書》(上)第24章 波雲詭譎,彪悍的武力值第3章 長城腳下,一切盡在明日第四十無章 大唐天子駕到百族族長跪迎第30章 遼東城下,馬踏連營三萬裡第57章 曠世爭奪,慎之慎之……第44章 一縷殘血,淡在風中
第56章 偶遇·波斯客·胡姬第十九 題讓憤青來的更猛烈些吧第54章 太子殿下,就等你了,快來吧第83章 殺孟山,從此與君山水不相逢第17章 大唐錦衣衛,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第20章 武家兄弟曰:娶老婆就要娶勾欄裡的娘們第21章 童年,蕭淑然,我的愛情第56章 三千老兵(上)第4章 大年三十,武媚孃的驕傲第72章 《李恪》(中)第5章 我的大姐二姐第49章 讀《易經》的女人第24章 本性難移啊,你個淫僧第43章 百族結盟大唐,王玄策的使命第39章 王玄策出馬,迷魂陣出第25章 離了水的魚,恰似玄機第58章 三尺之局,手談有樂第25章 一個令人小心的民族....第50章 帶狗進“唐時明月”的好漢第6章 第一次逛青樓失敗第42章 前因後果,向寡婦的勸慰第10章 我看破了你的心第12章 國宴比武,拜火教的挑釁第81章 爲不幸者掬一把幸酸淚(下)第80章 船上船下(上)第46章 改變戰略,向高句麗進軍第42章 三萬人齊跪倒,聯軍內訌第10章 這章可以不看 大唐第一酷刑,西突厥滅第46章 改變戰略,向高句麗進軍第11章 盛世大唐,一舞動四方,秦王破陣樂第74章 天降烽火,風更冷了(下)第73章 帝王心術,推恩令新用第69章 《大哉賦》引起的“太監”第42章 撕裂的邏些,喪鐘爲誰而鳴第四章第43章 《夫子今年四十五,芳華正茂》第48章 昔日情誼,一刀兩斷第34章 新年快到了,李治悲劇啊第21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小治等着呢第32章 大唐海豚音,神棍罡第69章 《大哉賦》引起的“太監”第28章 天帝之鞭,蟄伏的蠻龍第30章 不會妝扮的女人第21章 童年,蕭淑然,我的愛情第36章 李治被暗戀?三個女人一臺戲啊第81章 道阻且長,又是一個輪迴第37章 白虎伏地·洗盡鉛華的竺妹妹·蘿蔔黃瓜冬瓜第77章 煌煌呼大內高手第46章 《竺寒萱》(下)第3章 第一次大朝會,“李震撼”要發飆了第8章 十年之後之我是黨主席第31章 奇才,風騷的二胡獨奏第11章 《醉江南》(上)第31章 火燒連營,龍騎軍發飆了第1章 母親,母親。母親啊......第20章 離間計,蛻變的薛仁貴第95章 搶娘們了(下)第63章 我在想,他要是成了一個乞丐,我該怎麼和他相遇第31章 一腿,一手臂,一耳,雷霆一擊第四十無章 大唐天子駕到百族族長跪迎第32章 大唐射箭法,小李同學真無恥第18章 楊善遊的天牢生活第75章 《白衣死士》第59章 那一道閃電,偶現鱗牙第33章 《黃昏裡的孩子》(上)第39章 愛死你了,大唐第11章 熱鬧的大唐天下第2章 夾道花香襯馬蹄,滿街紅粉皆爭羨第59章 那一道閃電,偶現鱗牙第25章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第33章 《黃昏裡的孩子》(上)第23章 月光下,女子香,風騷的武大姐第82章 誰在歲月里長長的嘆息第17章 開戰,赳赳大唐雲飛揚第29章 虎虎的傻逼有着別樣的心第60章 龍御歸天,一手親情,一手愛情第10章 廢柴的挺爺們兒第22章 史上最彪悍的外交官,高表仁第55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第47章 奉天子詔,殺無赦第26章 難兄難弟再相逢,憨傻駱賓王第75章 揮之不去的覬覦之心第33章 《黃昏裡的孩子》(上)第18章 春日裡草原上響起的祭歌第23章 祿東讚的秘密第55章 諜中諜,最後一戰,就在今夜第27章 國士無雙的沈賢第33章 《魚玄機》第5章 鷹娑川下的密謀,胡人也奸詐第51章 來,喊聲親哥哥聽聽第11章 盛世大唐,一舞動四方,秦王破陣樂第23章 祿東讚的秘密第49章 《一封情書》(上)第24章 波雲詭譎,彪悍的武力值第3章 長城腳下,一切盡在明日第四十無章 大唐天子駕到百族族長跪迎第30章 遼東城下,馬踏連營三萬裡第57章 曠世爭奪,慎之慎之……第44章 一縷殘血,淡在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