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消滅一切英雄,全無敵

太陽爬上了山頭,廣袤的大非川石原一片血紅。

“吐蕃”字大旗下,祿東贊一個人冷酷木然地站在旗下,短衣鐵甲,長髮披散,一口彎刀扛在肩上,赳赳向前。

身後正是祿東贊那個小馬奴,漲紅着臉舉着大旗,視死如歸地跟在祿東讚的身後

突然隆隆如戰鼓的鐵蹄聲,在石原上轟鳴開來,須臾之間,密密麻麻散在石原上的唐兵像潮水一樣分開,爲那一道奔流的黑色鐵蹄讓路,然後是大片各式黑色的旗幟漸漸匯聚成一道洪流,跟隨在馬蹄聲之後。

那黑色的洪流匯聚成的轟隆聲,離祿東贊越來越近,此時一道迥然不同於唐軍戰旗的金色龍旗被打了出來,那金色的龍旗在奔馳中急速擺動,四面石原山野頓時沸騰起來,唐軍鐵騎步軍一隊隊飛出,追隨在龍旗之後。

頓飯之間,便在石原匯聚密集的洪流,只有那還包圍吐蕃剩下兩萬騎兵的十萬騎兵,動都沒動。

在龍旗打出時,四野所有旗幟全部收起來,整個石原上只能看見那迎風招展的龍旗,大纛旗下,是一個黑甲紅披風長長的馬尾辮少年,揮舞着馬鞭狂馳如奔雷,少年赫然便是——李治

李治率領親衛騎軍隆隆壓來,堪堪離祿東贊半箭之地時,李治一聲令下:“停”

所有騎兵仰蹄半空,瞬息而止。

那對面吐蕃戰旗下的祿東贊,此時也止步靜靜的端詳那大旗下,英武非常的少年,足足有數息,方纔哈哈大笑:“天意天意啊”彎刀一指李治,高聲喝問:“唐軍龍旗下的,可是李治小兒?”

李治眉頭一挑,不屑的冷喝道:“祿東贊,打敗你的小兒正是李治。”李治的“小兒”音咬的很重,但從他嘴裡說出,卻是洋洋得意。

祿東贊眼睛一眯,聞言便是一陣冷笑:“李治,枉你還是大唐皇帝,天可汗之子,卻何須使此下作卑鄙伎倆,算計他人父子之情?”

嘴角輕佻,李治默然不語的驅馬上前,良久纔在祿東讚的逼視下,概然嘆道:“祿東贊,兵爭非一己之私鬥。朕若不齷齪,此刻死的就不是三萬,而是十萬甚至更多我漢家子弟。爲人君者,朕有自己的責任。”

“李治小兒,大非川之戰,若是李靖統兵鋪排,本相深表佩服”祿東贊嗤之以鼻的彎刀直指李治,“既是你親自隱身統兵,除了那下作之計,一應戰法多有疏漏,祿東贊死都不服”

“不服?願聞丞相高見。”李治皺了皺眉,平靜淡漠的道。

“其一,你以歸海一刀爲引,若是我軍第一刻將他殺了,你待如何?其二,以二十萬大軍繞道我軍身後,吸引老夫大軍的攻擊,全然是鋌而走險,若我不攻,豈有你之戰績?其三,若無那無敵弩陣,你圍困我等的野心豈能得逞?其四,既困我軍,卻不攻佔,便是貽誤戰機若我軍有一月之糧,大可以從容部署,你能圍的了我軍嗎?”

祿東贊侃侃評點,竟是不假思索,他要爲自己尋回最後一點可憐的尊嚴。

“丞相經此一役,卻沒想你還就兵論兵,偏離了重要根本之事,這一番言論,着實讓朕頗爲遺憾”李治年輕的聲音隨風飄來,卻是不緊不慢。

“朕曾經聽我父皇說,‘吐蕃大相祿東贊其人,有大才,其少年成名,屢經兵事,有吐蕃不敗軍神所稱,然此爲其盛名,日後亦會被盛名所累’,今日一見,不過如此,此次大戰,其一,丞相愛子之名,朕早有耳聞,昔年丞相大兒子病逝,朕聞丞相三日不食,那歸海一刀高呼一聲,丞相愛子心切,如何不會勒馬相問?

其二,丞相想必以爲朕去相救尉遲恭,那麼這二十萬大軍,就堪稱主力,既是主力,丞相爲何不攻,又談何鋌而走險?

其三,我漢人子弟和併入大軍的突厥衆族,多來自平原地區,遠征高原,天時地利人和皆站在吐蕃大軍一方,朕相信,丞相必然也不否認此理,朕若無刺天弩陣爲依託,哪有駐紮大非川,逢暴雨而不退的理由,還不早早退兵,也不會有此一戰了,丞相更無機會圍困大非川。

其四,圍而不攻,那是朕斷定你們只帶七日之糧,其中大部分還丟失在大戰中,朕怕個鳥的貽誤戰機,況且大非川一戰,我軍損失三萬,對朕來說也是傷亡慘重,這意味着我大唐將要有三萬戶母親失去兒子、妻子失去丈夫、兒女失去丈夫,能圍能困,朕又須血戰?兵士鮮血,在朕看來,比戰機重要,比朕的臉面重要。只要能最終戰勝,一切都是值得的。”

聽了李治的話,祿東贊一時無語,突然好似想到什麼,揚眉驚駭的問道:“你怎知我軍只帶七日之糧,又設下此埋伏。”

李治本不想說,但沉默了一下還是低聲相告道:“突厥王子咥運,乃是朕的暗間,朕挾持了他整個部族,成則生,敗則滅,沒有其它選擇,他不得不聽朕的,你軍出征的人數、動向、行軍大體路線,朕都知道。此戰其實丞相哪怕真的突圍逃走了也沒用,西寧城已經在朕的手中,吐蕃軍退路已斷,這是其五。只不過現在用不到罷了,你比朕想的簡單對付多了。”

說完,李治望着祿東贊,又喟然讚道:“不過丞相也不愧是朕父皇口中的梟雄也,在朕堅兵逼迫中,絕糧三天之下,大軍不僅不生叛亂,反而驍勇如斯,朕之雄兵也多有不及,堪稱是人間奇蹟啊”

祿東贊摸着自己的心膛,不斷的做深呼吸,半天才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治道:“本相自認一代梟雄,你父皇也是英雄蓋世,但唯獨你……”

“怎樣?”

“既非英雄,也非梟雄,更不是奸雄,如今一看,只會行小人之計,卻是一大大的僞君子,臉厚心黑,滿嘴仁義道德,天下蒼生的,實則卑鄙無恥,下作的很。”祿東贊輕笑道。

李治稍稍一怔,搖頭一笑:“你個老匹夫,朕今日出陣,便是念你一世梟雄,怕是青史汗青上也會有你濃重的一筆,讓你敗的明明白白,沒想到你如此嘴賤不知感恩。”

“既如此,那多謝了,李治小兒。”祿東贊冷冷一笑,“今日祿東贊若是突圍而出,三五年後便於你大唐再見高下,誓要兵臨長安可惜,天不從人願,大好男兒,竟被你如此卑鄙之人行下作之計,取了大好頭顱,本相死都不服”

李治有點惱羞成怒了:“若不是爲了大唐計,你以爲老子願意這樣啊,老子以前就一宅男,雖然前途未卜,但活的輕鬆,樂的自在,如今做到了這個位子,整天想着陰人,你他孃的以爲是天大的樂事不成,要是你早投降,老子早回家抱老婆了,這麼好的天氣,約上一幫小子打馬球,不比和你這個老男人窩在深山老林裡扯淡來的痛快。”

“李治小兒,你……你有本事你和本相最後一戰來啊”祿東贊聽李治一通大罵,他也聽的不是太懂,但最後“老男人”還是明白的,頓時心中大怒,戰刀一舉,大喝起來。

後面的小馬奴見此,配合的叫一聲:“殺——”

“老不以筋骨爲能,年紀大了,學學養生之道,不比整天喊打喊殺來的舒服。”李治鼻腔中嗤了一聲。

勝了,那是欺負你,敗了,臉可就丟到爪哇國了,自己可不能如同那些狗血的電影,最後時刻讓人翻盤,嗯,話說這老傢伙,沒事瞎想個什麼呢,整天想和人決鬥,和他大兒子一樣,果然“下”樑不正“上”樑歪。

李治揮揮手,冷聲淡然道:“扔掉你的彎刀,對那些吐蕃軍說,你們吐蕃降了。”

祿東贊怒哼一聲:“笑話,吐蕃還有英雄,會勝的。”

李治嘖嘖嘴,冷哼的揮揮手。

後方的劉弘基見手勢,手中令旗一劈,大吼一聲:“刺天強弩大陣,起”

便見那擠壓在一起的兩萬吐蕃大軍,頭上突然竄起萬千強弩,粗大長箭暴風驟雨般迎着吐蕃軍傾瀉而去。

吐蕃騎軍空間被壓縮到了極點,這第一陣箭雨,就死傷數千,然而騎兵還是無法加速,根本不可能衝鋒突圍,周圍一個個唐兵,四五人盯着一人,四五柄手弩早已對準,李治若一聲令下,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必能將剩下的一萬六千多人坑殺殆盡。

祿東贊顫抖着看着那粗大的長箭幾乎箭箭穿透吐蕃兒郎壯實的身軀,他相信自己不投降的話,這剩下的吐蕃大軍就一點生還的希望也沒有,四十萬大軍就真的全軍覆沒,一個不剩了。

祿東贊喘着粗氣,看着遠方驚慌失措的吐蕃騎軍,良久纔在李治略顯不耐的眼神下,費力喘息着擠出了一句話:“祿東贊,敗了,吐蕃,降了……”

說完,便臉色蒼白的大睜着一雙深陷的眼洞驟然跪倒在地,伏地大哭。。

遠處見此情景的吐蕃將士們,也跟着大哭起來,哭聲如層層海浪越來越高,天地同悲。

便在這一刻,吐蕃將士們才驟然發現,這位吐蕃權相對於他們是何等重要

若沒有他在最後關頭的非凡膽識,誰能活到今日?吐蕃軍怕是早就在彼此相食的慘烈吞噬中,瓦解崩潰了。

“告訴吐蕃軍,他們丞相,說降了。”李治立馬在上,淡淡的看着馬下的祿東贊,又掉頭看向西南那片美麗的青藏高原。

雁兒姐,朕來了,你等着朕。

李治的詔令被傳了下去,那一萬六千多吐蕃軍哭的更大聲了,良久,一個吐蕃大將割開了自己的手掌,在一面大白旗上,寫了一個“降”字,血色的“降旗”被高高用長矛掛起,在風中獵獵輕展。

倖存的一萬五千萬多吐蕃軍最外圍的騎士緩緩下了馬,丟下了手中的兵器。

圍困吐蕃軍的唐軍也散開了一道狹窄的口子,一個個吐蕃軍沉默地從口子中流動着走出來,流向了唐軍黑色甲士林立的石原深處。

唐軍沒有歡呼,降兵也沒有怨聲,整個戰場竟是一片沉寂。

李治轉過頭看着祿東贊,閉上眼靜思了一會兒:“朕違背一次誓言,不殺你,你也要好好活着,看着朕征服吐蕃,再看着朕是如何治理這片雪域的,相信朕,朕愛這片土地,你的家園還有吐蕃百姓們會比以前活得更好的。”

“你要是說謊,未來我們還是會反抗的,會殺了你,會滅了你大唐的。”那個持旗的小馬奴此時站起來了,自始至終沒有鬆開自己手上的吐蕃戰旗。

李治深深的看了那小馬奴一眼,淡淡的點頭:“你很好,長大必然是個英雄。”

那小馬奴昂起頭道:“我一定會成爲英雄的,你會看到的。”

“小非子,閉嘴,不要再說了。”祿東贊突然淚眼朦朧的擡起頭衝小馬奴怒吼。

深深吸了口氣,李治突然笑了,很開心:“很榮幸見到你,小英雄,朕和丞相都相信你會成爲英雄的,可惜啊……”

李治說到一半,不再說了,而是神色低沉的側過頭望向碧藍的蒼穹。

身邊的歸海一刀冷漠的上前,舉起手上的連弩,眼皮都不夾一下的按動了扳機……

“不……”

………

“爲什麼還要殺他?我們降了。”祿東贊低吼的抱着小非子倒下的身體。

收回了遠望天空的目光,李治突然感覺眼角有點涼,一抹,李治自嘲一笑,自己居然落淚了。

低頭看暴怒的祿東贊,李治神情木然的悲嘆道:“朕突然發現你說的沒錯,朕本就是一無情之人,僞君子,連那些真小人都不如,可是看到這個孩子,讓朕想起了一個人,想知道是誰嗎?”

見祿東贊逐漸平靜下來了,李治滿意的笑道:“這個人叫成吉思汗,丞相肯定沒聽說過,不過不要緊,你只要知道他和小非子一樣也是個受盡苦難的少年英雄就可以了,也許這個孩子不會成長到他那個地步,但是哪怕有他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朕也不敢冒險,現在的吐蕃實在是不需要英雄的,你們需要的只是失敗者而已,朕殺人也實在殺夠了,不想再殺了,叫他們都不要再逼朕了。”

李治一邊說,一邊指着遠處投降跪倒的吐蕃軍,淡淡一笑,調轉馬頭遠去了。

“李治小兒……”

祿東贊死死盯住李治遠去的背影,從胸腔中爆喝出這一句。

小妖:《資本論》告訴我們,資本家之所以富裕,是因爲榨取剩餘價值,所以祿東贊還有用,所以再讓他活一會兒吧。新的一週了啊。

第22章 棒子們,哥來了,狼來了第61章 《玄機夫人》,綁架妻兒第55章 諜中諜,最後一戰,就在今夜第12章 國宴比武,拜火教的挑釁第24章 本性難移啊,你個淫僧第15章 悲劇大汗,會師鬱督軍山第95章 搶娘們了(下)第2章 大雪漫京城第14章 吐蕃大營,一個真正的梟雄第35章 從此世上再無金勝曼.....第10章 一擲千金,俺也是有錢人啊第25章 誓師遠征,黑夜下的龍騎軍第83章 這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特殊時代第15章 祭祀始祖,我願一生爲你畫眉......第28章 李治的土掉渣燒餅歌……第2章 紅顏禍水是如何練成的第27章 全軍覆沒,火燒二十萬大軍第2章 大雪漫京城第32章 大唐射箭法,小李同學真無恥第40章 唐軍墓前,驚世之才許敬宗第36章 如此進貢,薛延陀也和親第4章 滅突厥,易如反掌第20章 武家兄弟曰:娶老婆就要娶勾欄裡的娘們第47章 躍馬秦淮河第50章 《一封情書》(下)第15章 悲劇大汗,會師鬱督軍山第83章 殺孟山,從此與君山水不相逢第36章 江山如畫波瀾壯闊第2章 飲馬黃河,“刺天”將出第4章 金枝欲孽凝香露,偎紅倚翠君王笑第19章 朝上一分鐘,朝下十年功第15章 武林大會,李治欲下江南第87章 最後的風花雪月第19章 人間尤物,上官青衣的逆第44章 夢遺了,射飛鳥第5章 醒來錦袖飄翠微,李治的幸福生活第19章 竺寒萱有孕,李治的皇家教育第26章 鐵騎,鐵騎,鐵騎.....第11章 黃昏獨坐,和上官青衣調調情第16章 大唐錦衣衛秘史,不一樣的錦衣衛第10章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大唐威第30章 千鈞一髮,這不是武俠第8章 母愛如水,一個毽子引發的血案……第25章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第1章 久違的溫暖第37章 煌煌崔家子,謀反四部曲第8章 刺天弩陣,撕裂蒼穹第80章 船上船下(上)第45章 盈盈背影,青黛處竟是梨花雨落第16章 丹鳳門之變第84章 褚遂良的利己主義第6章 皇帝的演講,少年大唐說第17章 大唐錦衣衛,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第19章 西風烈,獵獵風中的招魂幡第52章 桃花女王來了第31章 奇才,風騷的二胡獨奏第20章 武家兄弟曰:娶老婆就要娶勾欄裡的娘們第89章 逛青樓,此生只此一回(上)第52章 火燒平壤城,掙扎中的高句麗第84章 中國第一位自命的女皇帝第18章 冰山上的梟雄,戰歌蒼茫第60章 餓虎撲食的撲了上去第25章 一個令人小心的民族....第4章 女子如虎,錦衣若狐第11章 熱鬧的大唐天下第10章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大唐威第11章 都是“氣管炎”啊第16章 老楊終於掌權了,不容易啊第35章 專業不行,要吃虧的第9章 老子六馬分屍,兒子太監第2章 大雪漫京城第十九 題讓憤青來的更猛烈些吧第3章 孃親,你好自私啊第20章 江山美人,少年天子的宣戰第76章 酒後胡言,甲午八國南京倒過來演第70章 廚娘王灼華,烽煙再起第26章 難兄難弟再相逢,憨傻駱賓王第40章 唐軍墓前,驚世之才許敬宗第77章 《候弦高的猙獰》(上)第54章 昔年的黑幕,殺呀啊第45章 盈盈背影,青黛處竟是梨花雨落第5章 軍不幹政,政不靡軍,好事啊第15章 居然是他,李治冷笑不語第55章 諜中諜,最後一戰,就在今夜第19章 朝上一分鐘,朝下十年功第81章 爲不幸者掬一把幸酸淚(下)第73章 帝王心術,推恩令新用第7章 鐵衣血紛紛,春閨夢裡人第75章 《白衣死士》第四章第26章 一曲採蓮心歸何處,彼岸花開妖嬈紅顏第26章 踏雪尋墨,終南山中……第28章 家貧如洗,薛仁貴出山第44章 一縷殘血,淡在風中第11章 盛世大唐,一舞動四方,秦王破陣樂第55章 踢下大雁塔(下)第40章 你要換的何止只一支玉筆?第31章 火燒連營,龍騎軍發飆了第56章 偶遇·波斯客·胡姬第25章 誓師遠征,黑夜下的龍騎軍
第22章 棒子們,哥來了,狼來了第61章 《玄機夫人》,綁架妻兒第55章 諜中諜,最後一戰,就在今夜第12章 國宴比武,拜火教的挑釁第24章 本性難移啊,你個淫僧第15章 悲劇大汗,會師鬱督軍山第95章 搶娘們了(下)第2章 大雪漫京城第14章 吐蕃大營,一個真正的梟雄第35章 從此世上再無金勝曼.....第10章 一擲千金,俺也是有錢人啊第25章 誓師遠征,黑夜下的龍騎軍第83章 這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特殊時代第15章 祭祀始祖,我願一生爲你畫眉......第28章 李治的土掉渣燒餅歌……第2章 紅顏禍水是如何練成的第27章 全軍覆沒,火燒二十萬大軍第2章 大雪漫京城第32章 大唐射箭法,小李同學真無恥第40章 唐軍墓前,驚世之才許敬宗第36章 如此進貢,薛延陀也和親第4章 滅突厥,易如反掌第20章 武家兄弟曰:娶老婆就要娶勾欄裡的娘們第47章 躍馬秦淮河第50章 《一封情書》(下)第15章 悲劇大汗,會師鬱督軍山第83章 殺孟山,從此與君山水不相逢第36章 江山如畫波瀾壯闊第2章 飲馬黃河,“刺天”將出第4章 金枝欲孽凝香露,偎紅倚翠君王笑第19章 朝上一分鐘,朝下十年功第15章 武林大會,李治欲下江南第87章 最後的風花雪月第19章 人間尤物,上官青衣的逆第44章 夢遺了,射飛鳥第5章 醒來錦袖飄翠微,李治的幸福生活第19章 竺寒萱有孕,李治的皇家教育第26章 鐵騎,鐵騎,鐵騎.....第11章 黃昏獨坐,和上官青衣調調情第16章 大唐錦衣衛秘史,不一樣的錦衣衛第10章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大唐威第30章 千鈞一髮,這不是武俠第8章 母愛如水,一個毽子引發的血案……第25章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第1章 久違的溫暖第37章 煌煌崔家子,謀反四部曲第8章 刺天弩陣,撕裂蒼穹第80章 船上船下(上)第45章 盈盈背影,青黛處竟是梨花雨落第16章 丹鳳門之變第84章 褚遂良的利己主義第6章 皇帝的演講,少年大唐說第17章 大唐錦衣衛,不讓英雄流血又流淚第19章 西風烈,獵獵風中的招魂幡第52章 桃花女王來了第31章 奇才,風騷的二胡獨奏第20章 武家兄弟曰:娶老婆就要娶勾欄裡的娘們第89章 逛青樓,此生只此一回(上)第52章 火燒平壤城,掙扎中的高句麗第84章 中國第一位自命的女皇帝第18章 冰山上的梟雄,戰歌蒼茫第60章 餓虎撲食的撲了上去第25章 一個令人小心的民族....第4章 女子如虎,錦衣若狐第11章 熱鬧的大唐天下第10章 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大唐威第11章 都是“氣管炎”啊第16章 老楊終於掌權了,不容易啊第35章 專業不行,要吃虧的第9章 老子六馬分屍,兒子太監第2章 大雪漫京城第十九 題讓憤青來的更猛烈些吧第3章 孃親,你好自私啊第20章 江山美人,少年天子的宣戰第76章 酒後胡言,甲午八國南京倒過來演第70章 廚娘王灼華,烽煙再起第26章 難兄難弟再相逢,憨傻駱賓王第40章 唐軍墓前,驚世之才許敬宗第77章 《候弦高的猙獰》(上)第54章 昔年的黑幕,殺呀啊第45章 盈盈背影,青黛處竟是梨花雨落第5章 軍不幹政,政不靡軍,好事啊第15章 居然是他,李治冷笑不語第55章 諜中諜,最後一戰,就在今夜第19章 朝上一分鐘,朝下十年功第81章 爲不幸者掬一把幸酸淚(下)第73章 帝王心術,推恩令新用第7章 鐵衣血紛紛,春閨夢裡人第75章 《白衣死士》第四章第26章 一曲採蓮心歸何處,彼岸花開妖嬈紅顏第26章 踏雪尋墨,終南山中……第28章 家貧如洗,薛仁貴出山第44章 一縷殘血,淡在風中第11章 盛世大唐,一舞動四方,秦王破陣樂第55章 踢下大雁塔(下)第40章 你要換的何止只一支玉筆?第31章 火燒連營,龍騎軍發飆了第56章 偶遇·波斯客·胡姬第25章 誓師遠征,黑夜下的龍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