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兵指新城

當晚,王倕在水渠彎城內大擺筵席,不但宴請手下有功將士,還宴請了投降的兩個吐谷渾千夫長悉秦和莫羅二人。▲,

唐軍將領們一邊看着幾個吐谷渾年輕女人跳着民族舞蹈,一邊吃肉喝酒,一個個好不愜意,全然忘了白天的廝殺場面。

而悉秦和莫羅二人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畢竟他們二人的命運都掌握在王倕手裡,王倕卻是做足了面子功夫,對他們二人可謂是禮敬有加,這倒是讓他們心裡稍稍放心了一些。

酒過三巡,王倕就笑着對悉秦和莫羅二人說道:“二位將軍,本官可以相信你們嗎?”

二人不知其何意,詫異道:“大帥何意?我等既然投誠,自然就一心歸附大唐****,絕無二心!”

王倕卻搖頭道:“話是這麼說,但本官如何相信你們二人呢?你們二人也許是真心歸附我大唐,但是你們手下將士呢?他們有多少是真心歸附我大唐?如若有一天他們慫恿二位將軍再反我大唐,二位將軍是允還是不允?就算爾等不答應,到時只怕也是身不由己啊!”

悉秦和莫羅二人面面相覷,“這······我等駑鈍,還請大帥明言!”

王倕嘆道:“本官不喜當面一套,背後一套,今日就把話說明了吧,如果想讓本官和朝廷徹底放心,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你們二人和手下兵將分開!如今玉門軍使麾下和建康軍使麾下各缺一名遊擊將軍,都是一營主官!本官想讓你們二人前往赴任,你們每人可帶三十名護衛隨行,其他兵將必須留下,其他的兵馬盡數留下,本官自會命人統帶,他們的待遇與其他唐軍無異,想必二位也知道,我唐軍之中有不少異族將領和兵士,他們在我大唐之中與其他人一樣,不分彼此!二位將軍以爲如何?”

悉秦和莫羅二位臉色一變數變,但兩人最終還是答應下來:“一切任憑大帥做主!”

到了這個地步,他們不同意也不行,而且王倕並未違背承諾,只是把他們和原來的兵馬分開了,他們依然可以在新的位置上領兵。

這一夜,可謂是賓主盡歡,除了兩個新投誠的悉秦和莫羅之外有些鬱鬱寡歡之外,其他將校官員們都十分盡興。

第二日,悉秦和莫羅二人各自帶着三十名從原來手下兵將中挑選出來的扈從啓程出發分別前往玉門軍和建康軍赴任了,爲了以示重視,王倕還帶着一杆官吏將校們送出十里之外,直到他們的身影消失在路的盡頭,王倕才宣佈:“都去城內議事!”。

在回城的路上,官吏將校們有說有笑,大多數人都以爲水渠彎已經攻下來,大軍很快就會班師回去,屆時各軍各回各駐地,這一仗打得十分輕鬆,基本上沒有什麼傷亡,算是打得最輕鬆的一仗!

只要趙子良猜到,王倕的意圖只怕不僅僅只是奪回水渠彎這麼簡單,否則區區一個水渠彎何不需要調動數萬兵馬來攻打?這豈不是殺雞用牛刀?

果不其然,衆人回到城內在城主府大堂內坐下後,沙州刺史、豆盧軍軍使李宏定就問道:“大帥,既然水渠彎已經奪回,我等何時班師返回駐地?”

王倕瞟了一眼李宏定沒有答話,而是問王維:“王先生,我軍現在剩下多少糧草?”

王維起身拱手道:“啓稟大帥,悉弄參在城內囤積了不少糧草,根據我軍兵力數量,現在的糧草可以支撐我大軍半食用半月!”

“本月?”王倕點點頭,看着左右兩側的將軍們說道:“水渠彎不是本官此時調集各路大軍的最終目的,拿下區區一個水渠彎用不了如此多兵馬,本官的目的是祁連山以南的新城,奪回新城,我軍就有了向吐蕃軍腹地進軍的前哨站!”

有人忍不住道:“可是大帥,我們只有半月糧草啊!半月之內能否拿下新城還未可知,如果拿不下,我軍只怕沒有糧草返回啊!”

王倕嘆道:“是啊,糧草是一個大問題,我軍有且僅有半個月的糧草,自從我軍圍城開始到悉秦和莫羅率部投誠,應該還沒有走漏消息,翻越祁連山大約需要三日時間,再走兩日才能抵達新城城下,所以在路上我們就要花費五天,在第十天之前,我軍必須拿下新城,否則只能返回!拿下新城之後,我軍纔有了攻打吐蕃的前進基地,進可攻退可守!”

趙子良問道:“大帥,不知吐蕃君在新城的情形如何?有多少兵馬?是誰統兵?”

王倕看向坐在左側一個官員說道:“溫世基,你來給諸位說說新城的情形!”

“諾!”這位叫溫世基的官員答應一聲站了起來,他是河西節度使府負責情報收集的官員。

“吐蕃軍在新城共有五千兵馬,領兵大將叫達扎路恭(漢名叫馬重英)!此人年僅二十六歲,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回鶻進犯,一路從北向南而來,接連攻破我伊州、西州和沙州,最後殺進吐蕃境內,他曾率吐蕃軍大破回鶻,由於當時金城公主尚在,吐蕃與我朝還算友好,因此達扎路恭大破回鶻之後就領兵返回了,沒有佔據我沙州,當時他才二十一歲!”

“看來這新城還是一塊硬骨頭!只怕不好打啊!”赤水軍使楊敬述有些憂心忡忡地說道。

甘州刺史、建康軍使、老將元魁倒是有些感慨道:“果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啊,現在的年輕人不得了,一個比一個厲害,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本事,打下偌大的名聲,就比如趙將軍,現在又蹦出來一個年輕的吐蕃將軍達扎路恭,不得了,不得了!”

趙子良聽了達扎路恭這個名字,心中一動,不動聲色問道:“溫大人,這個達扎路恭可是姓恩蘭?”

溫世基有些驚訝地看着趙子良道:“達扎路恭確實是姓恩蘭,他出身於彭域(今西藏自治區林周縣)的貴族世家恩蘭氏家族!”

趙子良心中道:“果然是他,又是一個名人,此人後來成爲吐蕃國赤松德贊普(國王)時期僅次於攝政大臣瑪祥仲巴傑的重臣,只怕不好對付”。

王倕冷冷道:“不管如何,我等也要試一試,五天行軍,五天攻城,在規定的時間內拿不下新城就返回!趙子良將軍聽令!”

趙子良當即起身拱手道:“末將在!”

“令你部爲先鋒,下午就拔營通過山間小路向新城進發,隨時向本官通報前方敵情,抵達新城之後即刻封鎖新城通往其他州縣的通道,防止達扎路恭派人向其他州縣求救!”

“領命!”

王倕又道:“其他各軍隨本官一同啓程,楊敬述將軍留下兩千人守水渠彎,保障我的退路!”

衆將一起起身抱拳行禮:“遵命!”

散會之後,趙子良立即趕回營地吩咐伙伕們立刻生火造飯、製作乾糧,讓兵士們準備足夠的飲水,步兵每人準備兩個牛皮水袋,騎兵每人準備五個牛皮水袋,爲了以防萬一,趙子良還自己在扳指空間內儲存了大批的飲水和糧食,這些東西儘管不能支撐很長時間,也可以解一時之危難。

吃過午飯之後,將士們領完水袋和乾糧,趙子良就帶着大軍穿過水渠彎城向背後的祁連山上爬去。

這幾個月的高強度體能訓練沒有白練,儘管天氣炎熱,但在趙子良有計劃的控制下,行軍速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讓將士們不會太過疲勞,卻又不會很輕鬆。

山地行軍對於騎兵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考驗,有些比較陡峭的山路上,戰馬根本不敢前行,還得靠人力幫助才行。

祁連山脈平均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間,很多山頂終年積雪,4000米以上冰天雪地,萬物絕跡。儘管此時是八月地,但在祁連山上寒冷無比,好在趙子良事先早就做一些準備,他在扳指空間內攜帶了大量經過蒸餾的烈酒,在上山之後一次給每一個兵士發一個牛皮酒袋,依靠喝它來抵禦祁連山上的寒流。

在山間行軍時,爲了減輕將士們的負擔,趙子良下令讓將士們把除了兵器之外的其他東西都用戰馬馱着,大斗軍這次出征的五千人當中有三千騎兵,一共有六千多匹戰馬,平均分下來,一個人分一匹還有多,在相對平坦的路上,趙子良下令,所有人都騎馬前行,充分利用了馬力,節省了人力,讓將士們保存了精神和體力。

大斗軍在趙子良的指揮和協調下,只用了兩天時間就翻過了祁連山,抵達了祁連山南面山腳下,但這兩天內卻損失了一百多人和戰馬,都是耐不住嚴寒凍死或跌下山摔成了肉餅。

全軍都下山之後,趙子良當即下令,全軍全部騎馬,以最快的速度向新城挺近,這期間前方偵騎也陸續傳來消息,並且與新城吐蕃軍散佈在周圍的遊騎發生了交手,雙方互有傷亡。

得到消息後的趙子良心急如焚,既然雙方偵騎都已經有過接觸,交過手,新城的吐蕃達扎路恭很快就會發現問題,他必須帶着大斗軍在達扎路恭反應過來之前堵死新城通往其他州縣的通道,並設下埋伏。

第414章 暗鬥第963章 破關第444章 遊擊(2)第200章 識破緩兵之計第203章 舉薦不成反惹禍第13章 橫財第481章 被貶西林守捉第1454章 一鍋端第1088章 田悅死(1)第755章 高力士做媒(2)第九章 對戰女將第1032章 整軍第467章 皇甫惟明之死第320章 料敵第957章 破陣之法第657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4)第520章 商人第300章 臨陣對決第1014章 元載的打算第1306章 二世祖們催悲了第1313章 戰後綜合症第54章 清點家當第524章 恭候多時了第1245章 耶路撒冷之戰(8)第157章 決戰之部署(1)第91章 查抄第1512章 伊比利亞戰爭爆發第274章 招供第357章 雪夜突襲第653章 誓師(4)第725章 李白當官(1)第917章 政治秀(2)第549章 逼走程千里第20章 苦練(1)第649章 出兵平叛第1576章 拋棄盟友第416章 公主罵街第301章 武狀元第112章 燈下黑第1209章 鷸蚌相爭第200章 識破緩兵之計第1146章 政策第1106章 保加爾汗國使團第979章 統一思想第737章 大整編第1548 西方聯軍(1)第1348章 西行記?第985章 大唐攝政王第1500章 脣槍舌戰第1391章 都瘋了!第1507章 迦太基第898章 中原移民浪潮第899章 賣官賣爵事件第1057章 途中逮捕第764章 崔乾佑北逃第402章 正面衝突第1313章 戰後綜合症第1193章 攪動風雲的女人第874章 西秦的二代們第1359章 一夫當關(2)第798章 拼死營救第1320章 鼓舞士氣第129章 大張旗鼓第1328章 兄弟相殘(2)第953章 對攻第1182章 說服第118章 出使第1335章 勇士圖騰第678章 鐵甲重騎兵逞威第1546章 各有算計第1573章 像狼一樣第682章 安祿山的反應第62章 不按劇本演第545章 鍊鋼第1012章 兵變第1120章 先給錢第1233章 阿薩德湖戰役(3)第887章 反嫁禍(1)第739章 燕軍反應第232章 用人第1570章 查理的“背水一戰”第98章 陌刀隊和斥候隊第1542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156章 唯一的選擇第818章 問對第1515章 西征東羅馬帝國第974章 攻佔邏些城第17章 軍醫第720章 離間第442章 分兵奇襲第58章 閹人搗鬼第994章 連續佈置第1396章 監獄亂第965章 獒第905章 天竺局勢複雜第1268章 不動如山第540章 發現赤鐵礦脈第473章 一網打盡(3)第198章 以逸待勞第1389章 紅磨坊主人
第414章 暗鬥第963章 破關第444章 遊擊(2)第200章 識破緩兵之計第203章 舉薦不成反惹禍第13章 橫財第481章 被貶西林守捉第1454章 一鍋端第1088章 田悅死(1)第755章 高力士做媒(2)第九章 對戰女將第1032章 整軍第467章 皇甫惟明之死第320章 料敵第957章 破陣之法第657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4)第520章 商人第300章 臨陣對決第1014章 元載的打算第1306章 二世祖們催悲了第1313章 戰後綜合症第54章 清點家當第524章 恭候多時了第1245章 耶路撒冷之戰(8)第157章 決戰之部署(1)第91章 查抄第1512章 伊比利亞戰爭爆發第274章 招供第357章 雪夜突襲第653章 誓師(4)第725章 李白當官(1)第917章 政治秀(2)第549章 逼走程千里第20章 苦練(1)第649章 出兵平叛第1576章 拋棄盟友第416章 公主罵街第301章 武狀元第112章 燈下黑第1209章 鷸蚌相爭第200章 識破緩兵之計第1146章 政策第1106章 保加爾汗國使團第979章 統一思想第737章 大整編第1548 西方聯軍(1)第1348章 西行記?第985章 大唐攝政王第1500章 脣槍舌戰第1391章 都瘋了!第1507章 迦太基第898章 中原移民浪潮第899章 賣官賣爵事件第1057章 途中逮捕第764章 崔乾佑北逃第402章 正面衝突第1313章 戰後綜合症第1193章 攪動風雲的女人第874章 西秦的二代們第1359章 一夫當關(2)第798章 拼死營救第1320章 鼓舞士氣第129章 大張旗鼓第1328章 兄弟相殘(2)第953章 對攻第1182章 說服第118章 出使第1335章 勇士圖騰第678章 鐵甲重騎兵逞威第1546章 各有算計第1573章 像狼一樣第682章 安祿山的反應第62章 不按劇本演第545章 鍊鋼第1012章 兵變第1120章 先給錢第1233章 阿薩德湖戰役(3)第887章 反嫁禍(1)第739章 燕軍反應第232章 用人第1570章 查理的“背水一戰”第98章 陌刀隊和斥候隊第1542章 攻破君士坦丁堡第156章 唯一的選擇第818章 問對第1515章 西征東羅馬帝國第974章 攻佔邏些城第17章 軍醫第720章 離間第442章 分兵奇襲第58章 閹人搗鬼第994章 連續佈置第1396章 監獄亂第965章 獒第905章 天竺局勢複雜第1268章 不動如山第540章 發現赤鐵礦脈第473章 一網打盡(3)第198章 以逸待勞第1389章 紅磨坊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