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臨陣勸降(1)

天寶十八年二月十四,函谷關前。

巳時剛到,唐燕雙方四十萬大軍即在關前逐漸擺開陣勢,雙方各將領、軍頭紛紛整隊,努力讓麾下將士們以最快的速度排列好軍陣,雙方軍陣排開延綿方圓二十三裡。

寒風凜冽,遮天蔽日的旌旗被颳得獵獵作響,兵士們被寒風吹拂在臉上猶如刀割,唐軍兵士們早已習慣這種寒風割面的感覺,而燕軍兵士們卻很不適應,他們沒有冬訓,整個冬天都窩在軍帳之中,冰雪融化帶來的寒氣讓他們凍得瑟瑟發抖,但大戰已近,誰也無法在乎這些了。

趙子良站在函谷關城樓上用望遠鏡觀察着遠方燕軍的軍陣,過了一會兒,他對身邊的行軍司馬陳青吩咐道:“下令把帥臺往前推,下令打開城門,本帥要出關登臺指揮!”

旁邊的杜甫、王維、王振等文官紛紛勸住,王忠嗣的兒子王振說道:“大帥乃大軍主帥,在此指揮也只有足夠的時間把命令傳達到各軍,無須出關冒險!”

趙子良笑着搖頭道:“戰陣之事你們不如我懂得多,將乃軍之膽,我這一軍主帥不與大軍在一起,卻躲在這城樓之上算怎麼回事?只有我在軍中,將士們的膽氣才充足!諸位不必多說,陳青,去執行吧!”

“諾!”陳青抱拳退到一邊向傳令官傳達軍令。

城門緩緩打開,前方高聳入雲的帥臺在將士們的推動向軍陣靠近,趙子良帶着親兵護衛們下了城樓騎上戰馬出關向城外軍陣而去。

後軍兵士們看見帥臺靠近,紛紛退到一邊讓出一條通道,帥臺逐漸向前推進,趙子良帶着親兵們追上之後直接登上去,並吩咐道:“掛我的帥旗!”

一面血紅大旗慢慢在帥臺中間的旗杆上升起,旗幟的中間有一個碩大的繁體白色“趙”字,唐軍將士們很快便發現了趙子良的帥旗在帥臺上升起,士氣頓時大振,排列軍陣的行動也更快了一些。

趁着雙方都在佈陣之時,趙子良對陳青吩咐道:“讓各軍主將都趕來,本帥要交代他們一些小事,整軍佈陣之事都交給副手!”

“諾!”

各軍主將聽到召喚之後紛紛騎馬趕了過來,把馬匹交給帥臺下的親兵們看管,自己則登上帥臺議事。

趙子良看見各軍主將們都到齊了,便說道:“今日之戰不同往日,今日雙方出動的總兵力達到四十萬,超過我們指揮過的以往任何一場戰役,規模之龐大就算在本朝或前朝也是極爲少有的,所以主要一定要努力控制局面,一旦開打,諸位必須要按照本帥的指揮和佈陣方略進行,絕不可單獨亂來,否則你這邊不按指揮單獨行動,就會打亂全局,如果兵少還可以及時調整,但如今雙方總兵力有四十萬人,一旦出現意外,很難及時調整戰術並執行下去,混亂一起,想控制局面都很難,若有誰不服從軍令亂來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本帥可不會輕饒,明白嗎?”

衆人神色肅穆,點頭道:“末將等明白!”

“很好,這是第一!”趙子良看了看衆人,又接着說:“第二,叛軍的兵力人數是我們三倍,這是叛軍其中一個優勢,諸位不可輕視,但亦不可膽怯,因爲兵力人數的多寡從來都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

“第三,叛軍正處在我們兩面夾擊的境地,後無退路、前有大軍壓境、糧草斷絕,這既是一個極端的劣勢和絕境,但同時也是一線生機!這天地萬物,從來都沒有絕對的東西,正所謂陰極陽生、陽極陰生,絕處也能逢生!如果叛軍有破釜沉舟、拼死一戰的絕大勇氣,以他們的兵力人數優勢,不排除有反敗爲勝的機會,這種情況對於一般的統兵者來說可能束手無策,但尹子奇這個人顯然不是這種束手待斃的人,他一定想盡一切辦法激勵叛軍士氣、讓叛軍產生破釜沉舟的勇氣與我軍拼死一戰!我在這裡提出這一點,是要告訴你們,無論對手是誰,任何時候都不能輕視你的敵人,任何一場戰役,你都必須拿出你所有的智慧和戰陣指揮經驗來重視對手,尊重你的敵人,就是尊重你自己!因爲能作爲你的對手的人,顯然是和你同一個層次的人,他們是與你們相同的存在,這世間對錯是非又有誰能徹底辯得清?雙方只是立場不同罷了!文官的舞臺在朝堂之上,他們有他們的秩序;我們軍人的舞臺在沙場之上,我們有我們的規矩!尊重對手就是尊重你自己,儘可能一切手段擊敗或是消滅你的敵人,就是對他們的尊重,這是軍人的守則之一!我們軍人也應當有仁慈的一面,但對象是天下百姓,而不是敵人!”

衆將抱拳齊聲道:“末將等謹遵大帥教誨!”

此時燕軍這邊尹子奇也正在利用雙方都在整軍佈陣的這段時間召集麾下一些將校們,對他們展開動員,尹子奇顯然也是這方面的箇中翹楚,否則他也沒有能力統帥這三十萬人馬而不亂!

尹子奇看着手下衆將嚴肅地說道:“弟兄們,如今我們後退無路、前有猛虎、糧草即將耗盡,身處絕境啊,可以說此地乃是死地!但是我爲何依然要殺了安太清、牛庭階和田乾真,把他們的兵馬收編過來,再與唐軍決戰呢?因爲我很清楚,我們三十萬即便是選擇繞過洛陽撤退,只怕還沒有抵達安全地帶就因缺糧而潰散了!即便不缺糧食,但唐軍有數萬鐵騎,行軍速度遠遠高於我軍,很快就能追上並消滅我們。安太清等人不同,他們的兵少,一路上劫掠過去就能維持大軍所需糧秣,也不用擔心被唐軍追上。我殺了他們,就是要收編他們的人馬,增加我們與唐軍決戰的本錢!撤退逃跑絕對是死路一條,而破釜沉舟、置之死地卻有可能獲得一線生機!讓你們自己選擇,你們會怎麼選?”

有一個將軍舉手問道:“大帥,我們真有可能從正面擊敗趙子良統帥的唐軍嗎?”

“當然有!”尹子奇說得斬釘截鐵,“唐軍雖然悍勇、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單兵素質和戰術協同作戰配合默契,但是他們也不是沒有缺點:第一,他們的兵力與我們相比處於絕對劣勢,十萬與三十萬的差距對比,絕對不等同於一萬和三萬的差距對比!我們就算是三十萬頭豬,他們想要全部殺死我們也得破費一番手腳吧?更何況我們不是豬,我們也有刀槍盾牌弓箭,我們有血勇、我們有不甘,我們爲什麼要被他們殺死?我們可以反擊,可以主動進攻,放過來擊敗他們,殺死他們!第二,如果我們不拿命去拼一把,我們所有人都會死,如果我們能夠以必死的勇氣拼死一戰,還有機會反敗爲勝,給你們選擇,你們會怎麼選?”

剛纔那將軍面露獰猙道:“讓我等死我絕對做不到,既然有拼一把的機會,我爲何要甘願等死?”

尹子奇看向麾下其他將軍,問道:“你們呢?”

其他將領的狠勁、兇相都被尹子奇給激發出來,紛紛呈現兇悍之色,叫囂道:“媽了巴子的,趙子良既然想弄死我們,我們也不能站着等他來宰,就跟他拼個你死我活,就算死了,我等十八年之後還是一條好漢!”

尹子奇見狀當即道:“好!你們明白這一點就好,回去告訴你們的部下,讓他們和他們麾下所有兄弟們都明白這個道理,如此我們纔有機會獲勝!”

“末將等明白!”

雙方都在一邊佈陣一邊積極地做着戰前動員,趙子良坐在帥臺上不斷地觀察着叛軍軍陣中的情況,時間不長,他先前還發現叛軍士氣低落、畏懼之色很明顯,隊伍也站得歪歪扭扭,但是這會兒,叛軍軍陣之中有不少地方的兵士的精神面貌都發生了變化,兇戾之氣開始在叛軍之中蔓延,這對於唐軍來說可不是好事!

尹子奇這個人有大勇氣啊,一般人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早就帶着兵馬撤退了,管它在路上會逃散多少,只要自己安全就行了,但是尹子奇這個人顯然不是簡單貨色,此人不但有大勇氣,還有大智慧,如果不是跟錯了對象,這樣的人前途不可限量!

趙子良思索片刻便起身,從身邊拿着一個木料做的大喇叭大喝道:“其他人不準動,親兵隊跟我來!”

說完快步走下了帥臺,跨上戰馬從軍陣中間策馬向軍陣前方飛奔而去,三百親兵也紛紛上馬跟在後面,唐軍將士們看見趙子良親自策馬跑到軍陣前,以爲他要進行戰前訓話,所有人都着他。

燕軍這邊也很快有人發現了趙子良的大旗出現在唐軍陣前,都極爲詫異和震驚,要值得這可是關係到幾十萬人的大戰,作爲一軍主帥怎能出現軍前,萬一出現什麼閃失,大軍無人指揮,豈不是很快會潰敗?

“大帥,你看,趙子良出現在唐軍陣前了!”一個副將看見趙子良的旗號後對尹子奇說道。

尹子奇扭頭一看,果然如此,他皺眉道:“趙子良應該不是一個魯莽的人,他想幹什麼?”

趙子良出現在唐軍陣前,這很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只見趙子良騎在馬背上拿着木製大喇叭放在嘴前放開大嗓門大喊道:“叛軍將士們,我是唐軍主帥趙子良,在大戰開打之前,我有些話想跟你們說一說,免得你們死後心懷怨氣!”

“你們本是我大唐的兵將,卻在安祿山、安慶緒、嚴莊等這些野心家的蠱惑和逼迫下反叛朝廷,禍亂天下,多少無辜百姓你們屠戮殺死,多少百姓因你們而家破人亡?曾經繁榮強大的大唐王朝、錦繡河山因爲你們的破壞而滿目蒼夷、四處殘垣斷壁?你們可知道,你們在屠戮別人的父母親人之時,你們的父母兄弟姊妹也在被你們自己人屠戮?你們在破壞別人家園的時候,你們等於也在破壞你的家園?你們是軍人,軍人服從軍令是對的,但是軍人不能執行錯誤的命令,不能做出損害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利益的事情,你們的使命是守護這片河山而不是破壞他,你們違背了一個軍人最基本的準則!你們這些人從來就沒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只是別人手上的一把刀,你們這把刀被掌握着心懷叵測的人手中!如果你們有悔過之心,就放下兵器投降,我趙某人代表朝廷在此承諾不再追究你們的過錯,包括你們的主帥尹子奇將軍以及其他將校,都可以得到赦免,發動這場戰爭的錯誤不在於你們,罪魁禍首是安祿山、安慶緒等人,你們現在投降,等於是戰場舉義!尹將軍統兵才能非凡,如願意放下屠刀率部臨陣舉義投誠,我必會向朝廷舉薦委以重任,其他將軍也各有封賞!給你們兩刻鐘時間考慮,時間一到,爾等若還沒有選擇,本帥必下令進攻,屆時玉石俱焚!”

第1041章 遊說李希烈第930章 出兵第1512章 伊比利亞戰爭爆發第1027章 整頓吏治(5)第789章 贊普重傷死第734章 朝野恐慌第762章 雨夜強渡突襲第212章 失神駒第86章 李嗣業第546章 大食國求親第464章 會盟第八章 麻沸散第107章 大勝回城第244章 捲入(1)第856章 策反(2)第134章 開羅血戰(2)第777章 決定分兵第547章 政治聯姻第390章 豆盧軍來襲第1568章 全面攻佔意大利第562章 籌碼第439章 利益瓜分(1)第1368章 青松道長第911章 年號第571章 計議第62章 不按劇本演第1144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2)第848章 奔襲、奔襲、再奔襲第1549章 西方聯軍(2)第391章 都是不是吃乾飯 的第1148章 偷襲變強襲第1167章 蠶食(1)第748章 臨陣勸降(2)第627章 親屬之別第646章 埋頭大發展(1)第134章 小勝第146章 收買收編第1575章 勸降分化第182章 碎葉都督府第483章 請旨招兵(2)第722章 內訌被殺第1331章 圍城打援第1589章 最後的決戰(1)第1450章 給他點厲害瞧瞧第408章 暗流涌動(1)第615章 戰果頗豐第696章 現學現賣第387章 八百里莫賀延磧第1284章 與宗室交鋒第235章 取捨第723章 收復洛陽第794章 達扎路恭的狠毒無情第663章 加兵部尚書銜第52章 論功行賞第1283章 最終裁決第483章 請旨招兵(2)第1046章 分兵權第726章 李白當官(2)第1022章 奸臣的用途第300章 臨陣對決第736章 接連三道詔書第1238章 耶路撒冷之戰(1)第870章 決定建國第1516章 兵進落日關第679章 碾壓第241章 斬將刀第1443章 御前對奏第242章 聶三娘第301章 武狀元第186章 人才加入第934章 分化瓦解第613章 清晨中的突襲第746章 叛軍內訌(2)第265章 重拳出擊(2)189章 絲路安全會議(2)第414章 暗鬥第60章 孟夫人相約第1130章 巴姆綠洲的激戰第1227章 分兵第1582章 趁虛而入第46章 星夜馳援第835章 可薩汗國第1026章 整頓吏治(4)第547章 政治聯姻第1446章 苛刻的條件第1201章 戰亂敘利亞第23章 爲我所用第二章 慘勝第70章 扈從第469章 挑唆第1349章 大肥肉第652章 誓師(3)第483章 請旨招兵(2)第1073章 逼宮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754章 高力士說媒(1)第650章 誓師(1)第118章 出使第1056章 削藩第一步(2)第1577章 死咬着不放
第1041章 遊說李希烈第930章 出兵第1512章 伊比利亞戰爭爆發第1027章 整頓吏治(5)第789章 贊普重傷死第734章 朝野恐慌第762章 雨夜強渡突襲第212章 失神駒第86章 李嗣業第546章 大食國求親第464章 會盟第八章 麻沸散第107章 大勝回城第244章 捲入(1)第856章 策反(2)第134章 開羅血戰(2)第777章 決定分兵第547章 政治聯姻第390章 豆盧軍來襲第1568章 全面攻佔意大利第562章 籌碼第439章 利益瓜分(1)第1368章 青松道長第911章 年號第571章 計議第62章 不按劇本演第1144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2)第848章 奔襲、奔襲、再奔襲第1549章 西方聯軍(2)第391章 都是不是吃乾飯 的第1148章 偷襲變強襲第1167章 蠶食(1)第748章 臨陣勸降(2)第627章 親屬之別第646章 埋頭大發展(1)第134章 小勝第146章 收買收編第1575章 勸降分化第182章 碎葉都督府第483章 請旨招兵(2)第722章 內訌被殺第1331章 圍城打援第1589章 最後的決戰(1)第1450章 給他點厲害瞧瞧第408章 暗流涌動(1)第615章 戰果頗豐第696章 現學現賣第387章 八百里莫賀延磧第1284章 與宗室交鋒第235章 取捨第723章 收復洛陽第794章 達扎路恭的狠毒無情第663章 加兵部尚書銜第52章 論功行賞第1283章 最終裁決第483章 請旨招兵(2)第1046章 分兵權第726章 李白當官(2)第1022章 奸臣的用途第300章 臨陣對決第736章 接連三道詔書第1238章 耶路撒冷之戰(1)第870章 決定建國第1516章 兵進落日關第679章 碾壓第241章 斬將刀第1443章 御前對奏第242章 聶三娘第301章 武狀元第186章 人才加入第934章 分化瓦解第613章 清晨中的突襲第746章 叛軍內訌(2)第265章 重拳出擊(2)189章 絲路安全會議(2)第414章 暗鬥第60章 孟夫人相約第1130章 巴姆綠洲的激戰第1227章 分兵第1582章 趁虛而入第46章 星夜馳援第835章 可薩汗國第1026章 整頓吏治(4)第547章 政治聯姻第1446章 苛刻的條件第1201章 戰亂敘利亞第23章 爲我所用第二章 慘勝第70章 扈從第469章 挑唆第1349章 大肥肉第652章 誓師(3)第483章 請旨招兵(2)第1073章 逼宮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754章 高力士說媒(1)第650章 誓師(1)第118章 出使第1056章 削藩第一步(2)第1577章 死咬着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