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新太子

趙子良裝作不知,問道:“不知陛下所指何事?”

玄宗深深地看了趙子良一眼,他纔不相信趙子良不知道他所指何事,說道:“最近朕的龍體有恙,直到現在又沒有立太子,各皇子們因此都動了想要坐上那皇位的心思!”

說到這裡,玄宗指着旁邊案桌上一大堆奏章說道:“你看看,這些都是大臣們互相彈劾的奏章,朕的這些兒子們都不是省油的燈啊,外敵還沒有滅呢,他們就爲了這個皇位開始自相殘殺了!”

趙子良想想,自己什麼話都不說也不好,於是說了一句大實話:“陛下,這種情況也屬正常,如果皇子們現在什麼都不做,反而有些不正常了!”

玄宗聽了趙子良這話頓時笑了,說道:“你這麼說也對!你也看見了,朕這病啊只怕不是一時半會能好的,再讓這幫皇子們折騰下去,不僅不利於朝廷政局穩定,而且對平叛大業有影響!另外,有消息從吐蕃那邊傳來,吐蕃人好像有些不怎麼安份了,大概是看到了我朝的虛弱之處,想要趁機在我大唐身上割下一塊肉!朕這次把你召回來是有兩件事情想要聽聽你的想法和意見!”

趙子良抱拳道:“陛下請說!”

玄宗道:“這第一件事情,就是太子之位不能在空着了,想要讓皇子們暫時安分一點,就陛下要確定太子的人選,冊立太子,一方面穩定朝政,另一方面協助朕處理軍政大事,朕的年紀大了,又有病在身,精力更不如前,有太子則可以讓其監國,朕也可以輕鬆一些,好好養病,你認爲呢?”

趙子良抱拳道:“陛下睿智,微臣完全贊同並且鼎力支持!”

玄宗緊接着問道:“諸位皇子之中,你認爲誰最合適繼承大統?”

趙子良沉吟片刻,抱拳道:“陛下,微臣無權過問儲君之位的人選問題,無論大臣們支持誰,最終還是得要陛下定奪!儲君之位關係到日後皇權的順利交接、關係到大唐江山的穩固和統治的延續,儲君必須要有能力統御羣臣、有卓越的政治才能治理國家,讓百姓們能夠安居樂業,讓大唐子民能夠安享太平、能夠復興大唐盛世,讓我華夏文明能夠更加繁榮昌盛!無論陛下定哪位皇子爲儲君,微臣都是支持的,但儲君繼承大統之後能不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就不是微臣能夠左右的,微臣能夠做的就是在其位、謀其政,竭盡所能讓大唐的軍隊擁有足夠的戰力維護其統治,不受外辱和內患!”

玄宗聽了趙子良這番話既高興又擔憂,讓他高興的是趙子良在太子人選問題上對他這個皇帝的支持,讓他擔憂的是他的所有兒子當中只怕沒有一個能夠入得了趙子良的法眼,他很清楚自己那些兒子們的德性,稍微能上得了一點檯面的只有一個已經被圈禁的李亨,其他皇子都不是做皇帝的那塊料!

玄宗想了想,對趙子良說道:“趙卿,既然這冬天前線也無戰事,你暫且在京城多住幾天,關於儲君人選問題,朕還要再考慮考慮,待儲君之位人選定了,你在返回河北!”

趙子良抱拳道:“微臣遵旨!”

玄宗精神有些不濟,趙子良見狀便告辭離開華清宮,回到長安城內家中休息。

傍晚時分,趙霆帶着已經身懷有孕的宜寧郡主回來,宜寧郡主見到趙子良便道了萬福:“見過父親大人!”

趙子良虛扶着說道:“你有身孕,就不必多禮了!對了,明日你們二人一起去看看親家,他們父子這幾年也夠清苦的!”

趙霆夫妻答應:“諾!”

次日,趙子良去看望了老上司蓋嘉運,在其家中坐了一個時辰,帶了一些禮物,剛回到家中就有從前的下屬和一些交情還不錯的官面人物們前來拜會。

此後一連幾天,都有朝中大臣們前來拜會,言談之中都隱隱試探他關於儲君之位人選的問題,趙子良每次都是顧左右而言他。

一直過了七天,玄宗再次召趙子良進華清宮,這次來到華清宮,趙子良心想皇帝心裡只怕已經確定了儲君的人選。

果然,見了玄宗之後,玄宗就摒退左右,問道:“趙卿,朕的這些兒子當中,有能力做儲君的,朕想來想去也只有李亨一人,皇孫當中也只有李豫還堪當大任,如今李亨還在被圈禁,你認爲如果朕下旨解除對他們父子的圈禁,再次冊立李亨爲太子,朝臣們會如何反應?”

趙子良說道:“如果陛下真要重新冊立他爲太子,最好儘快!現在朝臣們都在面臨重新站隊的問題,已經有不少人已經做出了選擇,如果拖延下去,待絕大部分朝臣都站隊完畢陛下再冊立他爲儲君,受到的阻力絕不是一般的大,即便勉強能夠平息事端,日後太子也會面臨無人可用、被孤立的境地,微臣說句大逆不道的話,萬一陛下龍御殯天,那時太子又沒有足夠的實力穩定朝局,到時候只怕會出大亂子!大唐,已經再也經不起大的折騰了!”

玄宗聽了趙子良的話之後沉默了半響,問道:“朕要重新冊立李亨爲太子,趙卿難道就不擔心?當初李亨在馬嵬驛逼宮,如果不是趙卿及時帶兵趕到,只怕他已經成功了,可以說趙卿是直接破壞他計劃的人,趙卿就不擔心他掌權之後對你不利?”

趙子良也沉默了半響才微微笑道:“微臣當然擔心,但微臣相信他不會這麼做,他如果真要對微臣不利,無異於是自毀長城!也說明大唐到了他手上等於是走到了盡頭,既然他都不在乎江山社稷,微臣即便一死又有何憾呢?”

玄宗聽了趙子良的話閉上了眼睛,擺擺手道:“你明日便返回河北吧,幾十萬大軍沒有你坐鎮,朕還是不放心!”

“諾,微臣告退!”趙子良起身抱拳躬身行禮告退。

從長安返回頓丘時已經是十二月十二,趙子良剛回到頓丘沒過幾天,王燦就來報告:“大帥,長安傳來消息,皇帝解除了對李亨父子的圈禁,同時下旨重新冊立他爲太子!”

趙子良早就意識到玄宗可能會這麼做,但真正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是愣神了很久,也就是說他從現在開始都可能隨時面臨李亨的報復。

趙子良壓下內心的情緒,問道:“朝臣們對這件事情反應如何?”

王燦道:“吵翻天了,許多大臣上書直接表示反對,其中就有三位宰相!各地節度使、太守等人上書反對者不在少數!但皇帝對這些大臣們上書反對冊立李亨爲太子的奏章一概留中不發!剛剛又傳來消息,太子已經被皇帝下旨任命爲吏部尚書!大臣們對此也是無可奈何,據說已經有幾個朝臣暗中投靠過去了,還有當初太子一系沒有被清洗掉的大臣都名目張膽地表示了效忠!”

趙子良嘆道:“看來皇帝想讓李亨繼承大統的決心已定了,朝廷大臣們只要不傻都能看得明白,李亨都已經是一條鹹魚了,現在卻還能夠翻身,誰又會想到這一點呢?接下來只怕會有很多見風使舵的大臣放棄現在的陣營而去投靠李亨,或者大臣們會聯合起來抵制李亨!”

又過了十天,十二月二十二,王燦急衝衝來見趙子良,稟報道:“大帥,朝中出事了,許多朝臣們向皇帝遞交了辭呈,掛冠而去!還有大部分大臣託病在家不上朝處理公務,朝廷上下現在只有少數人主持大局,整個朝堂空了八成官員!”

“什麼?”趙子良吃驚地站起來,“他們這是想要以此來逼迫皇帝收回成命!皇帝和太子有何反應?”

王燦道:“據說皇帝的病越發嚴重了一些,已經不能起牀理政了,現在是太子監國,太子緊急從各衙門提拔了一些人,但這些人毫無高層理政經驗,整個朝堂還是亂糟糟的,不過讓人放心的是京城軍隊還算穩定!”

趙子良說道:“只要軍隊不亂,那些辭職的、託病不上朝的官員就撐不了多久!”

果然不出趙子良所料,等過了年,到了天寶十九年二月,託病上朝的官員們再也撐不住了,又開始上朝處理公務,大臣們這下算是看明白了,皇帝也是鐵了心要讓李亨繼承大統,其他皇子有心想要跟天子對着幹,但使用政治手段已經不起作用,手裡又無兵權,只能派刺客刺殺李亨,李亨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連續經歷了三次刺殺,險些喪命。

趙子良無心理會朝中之事,以爲天氣開始回暖,北伐就要繼續,大規模的兵力調動已經開始。

駐紮在滎陽、陳留和菏澤一線的唐軍開始大規模渡河北進,無數糧草輜重、軍械物資開始往前線運輸過去,將士們也結束休整、磨刀霍霍準備與叛軍大戰。

天寶十九年二月十六,趙子良下令,北伐大軍前鋒軍展開進攻,楚歌率部向修武、殷州一線進攻,李嗣業率部向武陟和新鄉一帶進攻。

ps:本人新《血染大宋》已經上傳,請讀者大大們多多支持,點擊、、推薦都是對我的鼓勵,謝謝!

鏈接:/info/1004906925

第1364章 古堡裡的巫師第1459章 退避第663章 加兵部尚書銜第1457章 以一敵九第1498章 國王的一家(2)第1336章 屍山血海第579章 兵變(2)第76章 臨行交接(2)第1260章 退位(1)第464章 會盟第831章 阻力第1391章 都瘋了!第1110章 朝見第723章 收復洛陽第323章 暗流第526章 各顯手段第1458章 追兵至第408章 暗流涌動(1)第1504章 原來是她!第392章 屍山血海第1119章 開戰的徵兆第1409章 殺進皇宮第39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1103章 瞭解情況第1569章 戰略包圍第1280章 驚天秘聞第370章 千里奔襲(4)第527章 血腥甕城第1427章 履行交易第1017章 齊聚渭河邊第468章 覆滅後突厥第439章 利益瓜分(1)第1143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第99章 匪首歸心第1144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2)第257章 停職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1028章 整頓吏治(6)第528章 都是錢財惹的殺身禍第290章 上榜第907章 重賞之下有勇夫第380章 威逼第492章 拉人拉人才第180章 寧遠將軍第18章 羊皮卷的秘密第422章 尋求支持第154章 拖後腿第593章 諸胡離心(2)第205章 臨行前佈置(1)第1112章 出售軍械第1135章 夜間襲擾(3)第1301章 跳樑小醜紛紛現身第1097章 皇帝的目的第1407章 說服第1153章 寧站着死,不跪着生第1106章 保加爾汗國使團第1254章 伊琳娜的心思第346章 勸降第852章 一石數鳥之計第1252章 與伊琳娜皇后的會面第1003章 監考第1059章 出頭鳥周智光和李靈曜第1361章 信仰之力第594章 諸胡離心(3)第259章 大搜捕第1079章 釣大魚(5)第375章 田仁琬的拉攏第1575章 勸降分化第1430章 逼宮第935章 規矩第31章 暗傷第349章 一箭之威第407章 大力整頓(2)第666章 東征正式開始第337章 擋我者死第655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2)第1157章 爭奪高地(1)第1388章 落難的阿瓦爾汗國公主第89章 收網第387章 八百里莫賀延磧第777章 決定分兵第1456章 第九衛隊出動第246章 上奏第1245章 耶路撒冷之戰(8)第244章 捲入(1)第154章 拖後腿第786章 擊潰吐蕃騎兵三千第1554章 世紀大戰開始第366章 要停戰,毋寧死第1127章 開戰第1587章 最後的決戰(2)第269章 再接再勵(3)第268章 再接再勵(2)第872章 軍校和新軍階第1535章 一代帝王終戰死第485章 邊行軍邊訓練第360章 拂曉偷襲第366章 要停戰,毋寧死第1111章 貧富差距的爭議第329章 抄家滅族
第1364章 古堡裡的巫師第1459章 退避第663章 加兵部尚書銜第1457章 以一敵九第1498章 國王的一家(2)第1336章 屍山血海第579章 兵變(2)第76章 臨行交接(2)第1260章 退位(1)第464章 會盟第831章 阻力第1391章 都瘋了!第1110章 朝見第723章 收復洛陽第323章 暗流第526章 各顯手段第1458章 追兵至第408章 暗流涌動(1)第1504章 原來是她!第392章 屍山血海第1119章 開戰的徵兆第1409章 殺進皇宮第39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1103章 瞭解情況第1569章 戰略包圍第1280章 驚天秘聞第370章 千里奔襲(4)第527章 血腥甕城第1427章 履行交易第1017章 齊聚渭河邊第468章 覆滅後突厥第439章 利益瓜分(1)第1143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第99章 匪首歸心第1144章 強悍的攻城器械(2)第257章 停職第1109章 案情複雜第1028章 整頓吏治(6)第528章 都是錢財惹的殺身禍第290章 上榜第907章 重賞之下有勇夫第380章 威逼第492章 拉人拉人才第180章 寧遠將軍第18章 羊皮卷的秘密第422章 尋求支持第154章 拖後腿第593章 諸胡離心(2)第205章 臨行前佈置(1)第1112章 出售軍械第1135章 夜間襲擾(3)第1301章 跳樑小醜紛紛現身第1097章 皇帝的目的第1407章 說服第1153章 寧站着死,不跪着生第1106章 保加爾汗國使團第1254章 伊琳娜的心思第346章 勸降第852章 一石數鳥之計第1252章 與伊琳娜皇后的會面第1003章 監考第1059章 出頭鳥周智光和李靈曜第1361章 信仰之力第594章 諸胡離心(3)第259章 大搜捕第1079章 釣大魚(5)第375章 田仁琬的拉攏第1575章 勸降分化第1430章 逼宮第935章 規矩第31章 暗傷第349章 一箭之威第407章 大力整頓(2)第666章 東征正式開始第337章 擋我者死第655章 風雲變幻馬嵬驛(2)第1157章 爭奪高地(1)第1388章 落難的阿瓦爾汗國公主第89章 收網第387章 八百里莫賀延磧第777章 決定分兵第1456章 第九衛隊出動第246章 上奏第1245章 耶路撒冷之戰(8)第244章 捲入(1)第154章 拖後腿第786章 擊潰吐蕃騎兵三千第1554章 世紀大戰開始第366章 要停戰,毋寧死第1127章 開戰第1587章 最後的決戰(2)第269章 再接再勵(3)第268章 再接再勵(2)第872章 軍校和新軍階第1535章 一代帝王終戰死第485章 邊行軍邊訓練第360章 拂曉偷襲第366章 要停戰,毋寧死第1111章 貧富差距的爭議第329章 抄家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