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執以師禮

大唐極品閒人

杜睿想着,對李承乾拱手一禮,道:“不知秦兄何以問突厥事?”

李承乾忙道:“實不相瞞,家父也在朝中爲官,自渭橋之盟後,突厥不顧信義,屢屢翻遍,屠我城池,擄我子民,家父身爲社稷重臣,自是每每因此而憂心,身爲人子,卻不能爲父分憂,在下也是慚愧難當,近聞杜公子大才,特來求教,還望公子不吝賜教。”

杜睿聞言點點頭,沉吟了片刻道:“今日突厥之於我大唐,便如當年匈奴之於兩漢,突厥人生活習慣原始,不事農耕,喜逐草而居,且突厥人自幼便生長於馬背之上,以遊獵爲生,弓馬嫺熟,我大唐的弓箭最多可射兩百步,而突厥人的弓箭卻可於縱馬奔馳之間,射中三百步之外的目標。況且突厥騎兵來去如風,飄忽不定,今日在東,明日在西,反觀我朝,因久事農耕,民衆喜安,於兵事處,與突厥作戰,更多時也以建城據守,縱使取勝,也無法做到斬草除根,突厥人要來便來,要走便走,勝則洗劫錢財,擄掠人口,敗則縱馬遠遁,無跡可尋。”

李承乾聽着,眉頭也漸漸的皺了起來,隨聲道:“杜公子所言,確實切中要害,卻不知,我大唐欲要勝他,該如何行事?”

杜睿笑道:“若要勝突厥,卻也不難,突厥人不事生產,以劫掠爲生,必不能長久,而我大唐富有四海,天下之民,何止億萬。欲要徹底剿滅突厥,其一便是嬌其心志,劼利雖爲一代人傑,然突厥事卻非他一人能斷,多賄金珠寶貝以分其心,讓其無法統一諸部,併力南下。其二便是易其風俗,將我中原所產絲綢,茶葉,瓷器等奢侈品大肆傾銷到突厥諸部,慢其心,墮其志,使之安於享樂,不思進取。其三便是大力推行馬政,使我大唐子民人人上得馬,控得弦,縱使不及突厥鐵騎精銳,然我大唐人多,用人海也能淹死突厥。其四便是分化瓦解,在下聽聞突厥除去劼利之外,尚有突利,可遣人結好突利,許之以利,便是無法使兩人反目,也要使突利於劼利南下之時陰奉陽違。”

李承乾聽着,不禁大爲興奮,這些事情聽起來淺顯易懂,並不十分高明,但絕對行之有效:“杜公子!如公子言,突厥可破?”

“可破!”杜睿點頭道,“非但可破,一兩載之間,便可見分曉,只是不知破突厥之後,我大唐將如何對待罷了!”

李承乾不大明白,詫異道:“杜公子何出此言?”

杜睿想到歷史當中,那些一向標榜着寬厚仁慈,張口仁德,閉口王道的士大夫,心裡就不禁一陣氣悶,道:“我華夏自漢以降,於外族處,頗多仁惠,然東漢撫諸胡,而有五胡亂華,可見一味仁德王道,根本無法徹底解決邊患,唯有王霸並行,方纔能一勞永逸。”

“王霸並行!?”李承乾一直以來受到的教育都是如何成爲一個仁君,像杜睿這樣教他行霸道的還是頭一次聽到,“不知這王道與霸道又和分別。”

杜睿道:“所謂王道,便是行聖人之言,以王者的氣度去包容,對待他人,治理國家,孟子認爲‘王道’是實行仁政的根本,只有實行‘王道’才能四海歸一。其實不然,王道和霸道是緊密相連的,二者相輔相成,不能獨立存在。王道即爲仁政之道,君主以仁義治天下,以德政安撫臣民。霸道即爲爭霸之道,君主憑藉武力,刑法,權勢進行統治。在下認爲王道爲霸道奠定基礎,霸道爲王道提供條件。而單純以爲只實行王道或霸道就能使天下大治,卻是偏頗了。‘王道’誕生於社會穩定時期,‘霸道’則在社會動盪中孕育而生。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混戰,社會動盪,戰國後期形成七雄割據的局面,分裂混戰了幾百年的華夏大地上終於出現了些許統一的氣息,而唯一能完成這一歷史使命的便是秦國了,倘若秦國此時奉行王道,大施仁政,會有這麼快的一統天下的局面嗎?不會,可能天下還會混戰幾百年。原因何在?如若秦不東出,那麼秦國與六國間則始終處於相對平衡,他們之間會互相蠶食,戰爭不斷,統一大業遙遙無期。王道和霸道均產生和作用與特定的歷史環境,正如蕭何所言:用一般的將軍,漢王只能立足漢中自保,如欲爭天下,則非韓信不能。同樣,若果戰國後期秦奉王道棄霸道,則七國只能安邦,不能定國。在動亂年代,若把霸道比作鴻鵠之志,那麼王道就有些鼠目寸光了。當然不能否認王道,但如果一味奉王道爲真理,爲不可動搖的思想準則,卻也不行,魯國,武王弟周公的封地,也是大興禮義仁政的國家,可最後的結果呢?還不是被齊楚兩國步步蠶食而亡國嗎?秦末農民大起義,陳勝吳廣揭竿而起,最後劉邦,項羽逐鹿中原,其實他們也是恪守王道之人,但紛亂的天下形勢迫使他們造反自保,他們追尋了霸道,統一天下之道。縱然如此,卻也不能一味的追逐霸道,霸道因動亂而生,因統一和平而滅,只要和平永駐,霸道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終有王道大行天下。縱觀華夏史,歷朝歷代無不在統一後廣施德政,贏得民心,否則那會有如此衆多的盛世王朝呢?王道與霸道因天時而生,又因天時而滅,但不論推行王道還是霸道,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每種思想的產生都在特定的環境之下,離開了這個環境,他必須被拋棄或是滅亡,而不能通過改良這種思想來使它延長統治壽命,所以應當於王道,霸道之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當一種思想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後,應果斷離開他,迎接更具生命力、活力的新思潮。此所謂王霸皆施,概而論之,以今日言,當內王而外霸,於內安撫百姓,休養生息,使民以安,於外開疆拓土,武力征服,使諸夷皆懼,此所謂長久之道。”

兩人一直聊到傍晚,杜睿留李承乾在府中用過飯,李承乾才告辭離去,回到宮中,他便迫不及待的將今日所得對太宗講了。

太宗聽了,不禁沉吟道:“以銅爲鑑可正衣冠,以古爲鑑可知興衰,以人爲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內王而外霸!此子當真好心思!”

太宗皇帝聽了杜睿對李承乾所說話的話,便已然猜到杜睿猜出了他們這對天家父子的身份,不禁笑了起來。

李承乾見了,不解道:“父皇因何發笑!?”

太宗笑道:“承乾!那杜睿已然知道你是太子了!”

李承乾驚道:“這~~~~~不大可能吧!我明明對他說了我姓秦的,他怎麼會知道!”

太宗道:“如他不知道,怎麼會給你講這帝王之學,要是這話他對旁的人講了,那可是掉腦袋的罪名,好了!既然他不願意點破,承乾,你也不要說,沒事的時候,便多去杜府走走,將來此子用的好了,或許能成爲你的一大臂助,若是用不好了~~~~~~”

太宗皇帝的話沒有說完,一想到杜睿早慧如此,不禁感到了一陣後怕,但是再一想到那日杜睿在醉仙樓慷慨而歌,“渭橋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便是這一句,就足以證明杜睿是個忠君愛國之人,心中剛剛升起的殺機,隨之又消散了。

“承乾!與杜睿交往,你當執以師禮!”

第1章 濁世佳公子第五十四章第63章 諸子第42章 父與子第14章 抉擇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33章 石堡城第七章第二十章第七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14章 抉擇第44章 大陸的夢想第五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十三章第16章 機會第9章 訪客第3章 大唐武裝第87章 地動山搖第34章 懲戒第70章 大決戰(上)第六十三章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2章 澳洲道第63章 再生事端第十八章第18章 事敗第4章 褚公遂良第64章 議徵天竺第6章 牽動四方第80章 朱門酒肉臭第32章 泉蓋蘇文第三十二章第8章 局第74章 海戰揚威第20章 滿載而去第54章 信仰第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6章 忠僕第7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39章 富人和窮鬼第36章 約法三章第7章 田賦第四十章第7章 西方攻略第45章 倭人來犯第10章 密謀第五十二章第8章 局第10章 身在甕中第26章 怒極攻心第20章 不朝第二十六章第30章 搶灘登陸第65章 一路向西第九章第12章 消失?第4章 心機第二十一章第十九章第32章 危局第十六章第48章 捷報頻傳第30章 正氣歌第19章 結束和開始第10章 駕臨第7章 田賦第23章 只恨生在帝王家第61章 出師表第12章 朝中來人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37章 各懷心思第32章 危局第27章 不敢領受和不容拒絕第78章 質疑權威第89章 大唐之事,讓爾多嘴!第2章 良友第39章 譁變第3章 皇恩第十九章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三十八章第82章 閒來無事第4章 天草降臨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4章 杜陵第62章 對奏第9章 釀酒第4章 天草降臨第38章 事急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章 大計劃第26章 願做一閒人第六十五章第83章 七寶齋內藏七寶~~~第八十四章 大觀園
第1章 濁世佳公子第五十四章第63章 諸子第42章 父與子第14章 抉擇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33章 石堡城第七章第二十章第七十四章第五十一章第14章 抉擇第44章 大陸的夢想第五十二章第二十四章第十三章第16章 機會第9章 訪客第3章 大唐武裝第87章 地動山搖第34章 懲戒第70章 大決戰(上)第六十三章第10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2章 澳洲道第63章 再生事端第十八章第18章 事敗第4章 褚公遂良第64章 議徵天竺第6章 牽動四方第80章 朱門酒肉臭第32章 泉蓋蘇文第三十二章第8章 局第74章 海戰揚威第20章 滿載而去第54章 信仰第十七章第二十六章第76章 這孩子叫狄仁傑第6章 忠僕第74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39章 富人和窮鬼第36章 約法三章第7章 田賦第四十章第7章 西方攻略第45章 倭人來犯第10章 密謀第五十二章第8章 局第10章 身在甕中第26章 怒極攻心第20章 不朝第二十六章第30章 搶灘登陸第65章 一路向西第九章第12章 消失?第4章 心機第二十一章第十九章第32章 危局第十六章第48章 捷報頻傳第30章 正氣歌第19章 結束和開始第10章 駕臨第7章 田賦第23章 只恨生在帝王家第61章 出師表第12章 朝中來人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37章 各懷心思第32章 危局第27章 不敢領受和不容拒絕第78章 質疑權威第89章 大唐之事,讓爾多嘴!第2章 良友第39章 譁變第3章 皇恩第十九章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24章 一曲新詞酒一杯第三十八章第82章 閒來無事第4章 天草降臨第31章 敢爲天下人不敢第4章 杜陵第62章 對奏第9章 釀酒第4章 天草降臨第38章 事急第28章 一觸即發第1章 大計劃第26章 願做一閒人第六十五章第83章 七寶齋內藏七寶~~~第八十四章 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