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初聞興唐

永清縣是一座小縣,不過武唐時代的小縣卻不可小覷,即使是房州這樣的地勢封閉的州郡,也有數量衆多的人口,黃昏時分,孫禮一行在縣城內一家大客棧內落了腳,他隨即派手下拿公文去找縣令。

永清縣縣令叫做韓行禮,年約四十餘歲,金州人,三年前考中進士,出任永清縣丞,年初纔剛剛升爲縣令。

這兩天他爲抓捕偷竊了廬陵王宮的大盜而傷腦筋,盜賊是向東逃竄,遲早會進入永清縣境內,抓住了盜賊固然有獎,可若被盜賊逃走,他也很難向王爺交代。

但韓行禮做夢也想不到,就在今天下午,龜山鎮發生了命案,三死兩傷,其中兩名死者和兩名傷者竟然是大理寺在房州辦案的官員,大理寺官員來永清縣做什麼?上面竟然沒有給自己事先打招呼,正是這種違反官場慣例的舉動讓韓行禮陷入一種莫名的惶恐之中。

韓行禮帶領縣尉匆匆趕到客棧,他們卻意外發現客棧內佈滿了身披皮甲的武士,這讓韓行禮和張縣尉十分驚訝,很明顯,這些武士的裝束不是大理寺士兵,內穿黑袍,黑袍鑲着銀邊,他們竟不知道這是哪裡的武士?

內衛士兵的裝束確實與衆不同,很多京城人都不熟悉,更不用說一般地方州縣了,他們正是李臻率領的內衛武士,他們趕到房州的時機非常巧,正好就在大理寺官員遭遇伏擊後不久,他們也經過了龜山鎮。

李臻已經看到了茶棚的血案,從夥計口中,他猜到遭襲之人一定是大理寺的人,李臻率領手下急急追趕,就在孫禮剛在客棧住下,內衛武士們也趕到了永清縣城。

房間裡,李臻仔細地端詳‘興唐會’的銅牌,他也聽說過興唐會,當年睿宗李旦被廢,眼看武則天篡位在即,李敬業和兄弟李敬猷、給事中唐之奇、長安主薄駱賓王、詹事司直杜求仁、御史魏思溫等一批官員在揚州密謀起事,成立了興唐會,主旨是推翻武氏,光復李唐。

但興唐會早已隨着起事被鎮壓而煙消雲散,十幾年來,從未聽說還有殘餘勢力存在,當然,即使有殘餘勢力也未必被外人所知。

儘管李臻第一個反應就是有人造假栽贓給廬陵王李旦,襲擊大理寺的官員無非是想吸引武則天的注意,但李臻也隱隱懷疑這件事未必是空穴來風,他師父駱賓王已出家爲僧,這麼多年來還念念不忘推翻武氏、光復李唐,更不用說其他忠心於李氏的勢力,甚至李氏皇族本身。

上官婉兒給他的任務很簡單,弄清事實真相,幫助李顯擺脫這次危機,能夠清除誣告,還李顯一個清白固然最好,但萬一李顯真和反武則天勢力有勾結,恐怕連他自己也會陷進去。

他又聯想到李重潤連夜趕回房州,李臻懷疑事情並不是他想的那樣簡單,有人誣告李顯,這裡面很可能另有玄機,所以李臻在反覆考慮後,覺得此事還是不要急於站隊,等把情況徹底弄清楚再說。

“李統領覺得這面銅牌是假的嗎?”孫禮小心翼翼地問道。

“難說!”

李臻將銅牌放在桌上,冷笑道:“一般人不會輕易將這種重要的身份證明遺失,看起來很像故意栽贓,不過我們也不能僅僅憑藉自己的想象就倉促下結論。”

孫禮半晌才小聲道:“統領聽說過一個說法嗎?”

“你知道我來洛陽其實沒有多久,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你直接告訴我,什麼說法?”

孫禮吞吞吐吐道:“關於……興唐會,據說這個組織……還存在。”

李臻頓時有興趣了,他連忙道:“你繼續說,還有什麼?”

孫禮想了想道:“上次查那件斷潭女屍案時,我翻了不少事關皇族的卷宗,其中李孝逸的案子裡就有一條罪狀,藏匿興唐會的李氏餘孽,另外七年前越王李貞起兵一案中,李貞和諸王的反武盟誓中也多次提到興唐會,所以朝中很多大臣都相信,興唐會其實還一直秘密存在着。”

這倒出乎李臻的意料,他覺得情況開始變得複雜了,他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到底該從何着手呢?

孫禮也意識到問題嚴重,他不安地問道:“我已經寫信回京城彙報,是不是……太急切了?”

他覺得自己不該那麼倉促寫信匯報,早知道李臻會隨後趕來,他就應該再等一等,和李臻商量一下再說。

他又連忙道:“不過我在報告中沒有提到興唐會銅牌之事,此事事關重大,我不敢輕易上報。”

“孫兄做得很對!”

李臻讚許地笑道:“其實大理寺官員遭遇不明兇手襲擊,孫兄確實應該及時向上彙報,而且還應該聯繫當地官府,責令他們追查兇手,這纔是正常的官方調查,至於兇手的真實身份,我們自然會進一步調查,秘密向上彙報。”

孫禮有點聽懂李臻的意思了,李臻是在告訴他,大理寺在明,內衛在暗。

就在這時,一名手下在門口稟報道:“啓稟寺丞,當地縣令和縣尉求見!”

李臻立刻道:“孫兄見他們吧!我先回避一下。”

停一下,李臻又笑道:“不妨建議他們立刻向州衙彙報。”

……

不多時,一名大理寺武士將縣令韓行禮和張縣尉領進了房間,永清縣縣令是從七品官,而大理寺丞是從六品官,官階要高他一等,並且京官的地位要高於地方官,韓行禮和張縣尉兩人上前躬身施禮,“下官參加孫寺丞!”

“兩位縣君請坐!”

孫禮很客氣地請二人坐下,又讓手下給他們上茶,韓行禮哪有心思喝茶,急忙問道:“聽說孫寺丞在龜山鎮遭遇襲擊,能否把具體情況告訴下官?”

孫禮點點頭,便將他們在龜山鎮遭到襲擊過程詳細說了一遍,又命手下把現場找到的弩箭呈上來,張縣尉立刻上前仔細查看這支軍弩,軍弩嚴禁在民間流通,只能來自軍隊或者地方州兵,而且每支軍弩的弩機上都刻有編號,從編號上可以找出它的來源。

張縣尉臉色立刻有點不自然起來,他低聲對韓行禮道:“這支軍弩是來自房州州兵。”

韓行禮臉色也暗暗一變,房州約有一千多名地方州兵,由州衙直接掌控,分別駐防在各縣,負責管理城門的開啓和關閉,永清縣也有兩百名駐軍,如果這支軍弩確實是來自州軍,那極可能就是從永清縣的駐軍流出,會不會由此牽連到自己?

韓行禮心中緊張地怦怦直跳,又連忙道:“這支軍弩或許是對方爲了栽贓才故意丟棄在現場,孫寺丞切不可直接把它當做證據。”

“這個我心裡明白,我請韓縣令來,就是想問一問縣令,最近縣內有沒有什麼可疑的事情發生?比如一羣來歷不明的人,再比如發生了什麼重大案件?”孫禮目光銳利地注視着韓行禮。

韓行禮嘴脣哆嗦了一下,又看了一眼張縣尉,張縣尉向他點點頭,意思是讓他不要隱瞞,免得惹禍上身,韓行禮想想也對,那件事已經傳來,大理寺的人遲早會知道,如果自己刻意隱瞞,反而會讓這個孫禮懷疑。

不過韓行禮畢竟是官場中人,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直接說,他遲疑一下,便含蓄地問道:“不知道孫寺丞來房州,是有什麼重大案件嗎?”

孫禮微微一笑,“我是爲去年房陵那樁毀顏斷肢案而來,你們二人應該還有印象吧!”

兩人頓時恍然,原來是爲那樁案子,去年房陵縣一座放棄的民房內發現二十具年輕男子的屍體,每個人的容顏都被毀掉,而且四肢被砍斷,這樁案子轟動房州,但房州官府查了幾個月都沒有線索,最後不得不上報給朝廷,沒想到時隔大半年,大理寺開始覈查此案了。

韓行禮連忙道:“最近沒有什麼可疑的人羣出現,不過確實有一樁案子。”

“哦?什麼案子?”孫禮好奇地問道。

“是廬陵王宮被一名獨行大盜所竊,聽說盜走了不少重要的財物,房州上下都在協助王宮查找這名大盜,很可能此人已經進了永清縣境內。”

“原來如此,那別的還有什麼案子?”

“別的就暫時沒有了。”

孫禮點點頭道:“我們在龜山鎮伏擊之事,我已經上報李寺卿了,恐怕不久就會有朝廷牒文下達,我建議韓縣令也要立刻向上彙報,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夠在房州全境搜查這羣膽大包天的兇手。”

韓行禮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下官這就向州衙彙報,另外張縣尉會在全縣排查可疑之人,爭取得到一點線索。”

兩人隨即起身告辭而去,韓行禮和張縣尉剛走,李臻便從裡屋走了出來,笑道:“我對這件王宮失竊案倒頗感興趣,說不定這個被通緝的大盜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孫禮對這次來房州的具體任務還是有點懵懵懂懂,只知道讓他查廬陵王是否有造反的嫌疑,可怎麼查?從何入手?他都一無所知,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李臻的身上。

“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李臻笑了笑,“孫兄不是要查三年前的那樁毀顏斷肢案嗎?我建議大理寺不妨就繼續查這件案子,我在暗處另外行動。”

這時,孫禮又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自己的另一個要求,“我的人手恐怕不足——”

李臻想了想說:“我還有一個校尉率領十幾名弟兄在房陵,我可以讓他們暫時協助大理寺辦案。”

第038章 豹美嬌娘第352章 兩軍對峙第261章 緊急動員第096章 月下山莊第108章 拋珠引玉第369章 強勢奪權第057章 餘波難止第123章 組建球隊第175章 武氏兄弟第140章 財富爭奪第225章 夜見王妃第205章 重歸於好第361章 大婚前夕第251章 奇怪任務第158章 意外收穫第392章 三郎入局第242章 不期而遇第026章 神秘客人第045章 臨別贈言第210章 韋氏查敵第163章 割心之痛第026章 神秘客人第076章 魚死網破第228章 立刻撤離第372章 兄妹反目第029章 人心思遷第085章 半寸之間第068章 舊時相識第146章 家添小娘第075章 真假舍利第199章 新官上任第370章 全家團圓第322章 契丹求和第099章 生死一瞬第333章 深夜召見第169章 上官苦衷第025章 意外歸屬第357章 欲戰無路第055章 人心難測第202章 不歡而散第287章 侍衛落網第389章 矛盾激化第298章 一招失手第362章 大禮之日第321章 榆關初戰第126章 新的任務第188章 帝王之術第066章 縣主之怒第388章 名相病逝第389章 矛盾激化第399章 兩次刺殺第321章 榆關初戰第379章 山莊兇案第282章 尋找線索第004章 以勢壓人第248章 何處買房第344章 胡酋猝亡第051章 舍利換人第339章 幷州之爭第392章 三郎入局第071章 狄相蒙災第025章 意外歸屬第285章 強行搜寺第314章 揭開謎底第408章 神龍政變第015章 援軍到來第052章 黃雀在後第369章 強勢奪權第065章 暗套悄布第185章 刺客爲餌第231章 各施手段第244章 李旦心事第249章 蘇案擴大第296章 證據突破第003章 不速之客第331章 出乎意料第320章 盧龍殘兵第335章 公主厚禮第297章 爭鋒相對第022章 利誘引亂第385章 西域來客第278章 黃雀在後第150章 舊友重逢第170章 虛晃一槍第296章 證據突破第241章 第三勢力第048章 初戰不利第387章 殺機潛生第122章 狄氏祖母第199章 新官上任第178章 刺客來歷第077章 天牢血戰第248章 何處買房第210章 韋氏查敵第214章 主將單挑第048章 初戰不利第008章 制度陷阱第010章 技壓全場第046章 初到長安第312章 分兵南下
第038章 豹美嬌娘第352章 兩軍對峙第261章 緊急動員第096章 月下山莊第108章 拋珠引玉第369章 強勢奪權第057章 餘波難止第123章 組建球隊第175章 武氏兄弟第140章 財富爭奪第225章 夜見王妃第205章 重歸於好第361章 大婚前夕第251章 奇怪任務第158章 意外收穫第392章 三郎入局第242章 不期而遇第026章 神秘客人第045章 臨別贈言第210章 韋氏查敵第163章 割心之痛第026章 神秘客人第076章 魚死網破第228章 立刻撤離第372章 兄妹反目第029章 人心思遷第085章 半寸之間第068章 舊時相識第146章 家添小娘第075章 真假舍利第199章 新官上任第370章 全家團圓第322章 契丹求和第099章 生死一瞬第333章 深夜召見第169章 上官苦衷第025章 意外歸屬第357章 欲戰無路第055章 人心難測第202章 不歡而散第287章 侍衛落網第389章 矛盾激化第298章 一招失手第362章 大禮之日第321章 榆關初戰第126章 新的任務第188章 帝王之術第066章 縣主之怒第388章 名相病逝第389章 矛盾激化第399章 兩次刺殺第321章 榆關初戰第379章 山莊兇案第282章 尋找線索第004章 以勢壓人第248章 何處買房第344章 胡酋猝亡第051章 舍利換人第339章 幷州之爭第392章 三郎入局第071章 狄相蒙災第025章 意外歸屬第285章 強行搜寺第314章 揭開謎底第408章 神龍政變第015章 援軍到來第052章 黃雀在後第369章 強勢奪權第065章 暗套悄布第185章 刺客爲餌第231章 各施手段第244章 李旦心事第249章 蘇案擴大第296章 證據突破第003章 不速之客第331章 出乎意料第320章 盧龍殘兵第335章 公主厚禮第297章 爭鋒相對第022章 利誘引亂第385章 西域來客第278章 黃雀在後第150章 舊友重逢第170章 虛晃一槍第296章 證據突破第241章 第三勢力第048章 初戰不利第387章 殺機潛生第122章 狄氏祖母第199章 新官上任第178章 刺客來歷第077章 天牢血戰第248章 何處買房第210章 韋氏查敵第214章 主將單挑第048章 初戰不利第008章 制度陷阱第010章 技壓全場第046章 初到長安第312章 分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