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合作基礎

古代錢幣由於全都是金屬製造的,存放的過程中,確實存在一定的損耗,而且,放貸率並沒有後世那麼高,像武氏櫃坊,有幾百萬貫的存款,通過放貸出去收高利息的部分,卻還不到總存款量的一成,多數的錢,他們都是用來買鋪面經營,或者做固定資產投資了。

開銀行的,可未必開的好飯館,也未必開的好金銀首飾店,他們名下的那些產業是賺是賠,很不好說,總體來說,保持每年存款額半成到一成的盈利,已經是非常好的情況了,畢竟他們幾百萬貫的基數在那裡,半成到一成的盈利,也有好幾十萬貫,足夠他們養活屬下這些幫忙打理生意的人手和狗腿子,然後盈餘一些了。

可是,李龜年如果自己墊付了鏽損錢,再給所有存款的人百分之一,或者百分之二的利息的話,他就沒有什麼賺頭了,而且,攬到的存款越多,需要管理的人工費用就越高,這會導致其利潤更低,甚至是虧本。

要是慈善錢莊,就是一個開起來做慈善,免費爲大家服務的項目的話,武氏兄弟可沒有什麼興趣。

然而,李龜年怎麼可能開一個不賺錢的產業呢?

在後世,有比較科學的結論,任何不賺錢的產業,都開不長久。

“非也,我開的是錢莊,而不是櫃坊,它將會比市面上現有的所有櫃坊的盈利都高,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李龜年搖了搖頭道。

“這怎麼可能?你即不收鏽損錢,又不收保管費,還給存錢的人利息,你當這市面上會有那麼多冤大頭,會高息找你借錢?我們武氏櫃坊,也算是長安城排的上號的櫃坊,一年也不過是借出去幾十萬貫,而且,一大半都是不好收賬的,甚至,根本收不回來的賬。”武忠作爲武氏櫃坊的當家人,雖然腦子不太好使,但是家裡生意的大致情況,他還是知道的,忍不住插話道。

以古代的金融經濟發展模式,走借貸途徑做生意做項目的人,確實很少,多數百姓借貸,都是家裡遇到了生老病死等一些急事,必須得用錢,一般會用自己的田地房屋做抵押,借的額度,一般也不會很大,這方面武忠說的也有道理。

不過,李龜年卻是看向他笑道,“借貸,確實不可能解決存款太多之後的開銷問題,但是,你忘了,我們慈善錢莊攬到這麼多的存款的目的,是要快速在全國,架設一個金融網絡,你說,到時候,要是一個商人想從長安購入大批商品,往嶺南道賣,他會是怎麼操作?”

以武忠的智商,一下子肯定答不上來,倒是李龜年的丈母孃武逸仙似乎想到了在武落衡那裡聽過來的一些信息,開口道,“他可以把錢存在嶺南的慈善錢莊,只需要來個人到長安,在長安的慈善錢莊把錢提取出來,然後找牙郎幫忙採買貨物,僱船家,將貨物運送到嶺南售賣即可。”

李龜年笑了笑道,“沒錯,若是以往,一個嶺南的商賈,別說是將一萬貫錢運來長安,就是運一千貫錢來長安,那也得僱好幾輛牛馬大車,十幾個車伕,甚至好些個護衛,慢慢走到長安,一路來吃喝拉撒住,花掉他三成的損耗,都算是輕的,畢竟,一千貫就是一百萬個銅錢,好幾千斤重呢!

可有了錢莊以後,他不僅能輕便快速的往返長安進購貨物,這三成的損耗也沒有了,你說,如果我們只收他一成的手續費,他會不會很樂意?”

聞言,武氏兄弟即便是之前大致聽說過這麼一個騷操作,也不由的貪心大動,別說只收一成的手續費了,就是照價收他三成,他也願意啊!

因爲,靠自己運要耽誤多少時間?會出現多少意外?

同樣是三成的損耗,百分百安全,而且,快速了很多倍,這就是商人必定會選擇的方法了。

同理,更多將貨物拉到長安販賣的商賈,亦是如是,只是,把存錢和取錢的地點交換了一下而已,甚至,他們根本都不需要回去取錢,就把盈利的部分,存在了長安的慈善錢莊,每年還有利息可拿。

“這個生意,確實做得。”武信點頭道。

李龜年點頭道,“這個生意是做得,但卻不是誰都做得,因爲,裡面涉及的利益太大,只有朝廷才能做得,換句話來說,只有承接下了朝廷在醫療,教育,乃至所有災難賑濟支出費用的慈善署能做。”

他這話,其實就說到了今天武逸仙找他辦的事情的點子上,開口道,“慈善署要做事,也未必是不能與別人合作的嘛!只要賬目清晰,利益均衡分配,沒有什麼是不能談的。”

“怎麼?武氏櫃坊還有跟慈善署合作的意向?您要知道,慈善署雖然目前是我在掌管,但它是一個朝廷的衙署,即便是我特許讓民間資本進入,但話語權也絕對掌握在朝廷手上,萬一哪天這署正不是我在做了,或者朝廷有什麼新政,結果可就不好說了。”李龜年故意鄭重其事的道。

可別看慈善署現在正在大張旗鼓的買地建門店,其實,他們手上除了錢之外,整體還是一個空架子,經營這麼複雜的項目,得要多少能寫會算的人來管理?得需要多大的財務統計量和業務管理員?這可是一個需要遍佈全國上百州,上千縣的龐大系統。

所以,李龜年有和後世所有開門店的老闆一樣的擔憂,那就是人手。

目前,這些具備管理類似賬目,金錢往來的人,都在各家櫃坊東主的門下,李龜年想將慈善錢莊的整套系統鋪設起來,就需要將各家櫃坊吃下來,至少,將管理櫃坊的人全部吃下來,才具備基礎的運作條件。

所以,其實武逸仙不來找李龜年,李龜年也是要想辦法,將現有的各家櫃坊吃下去的,並且,從一開始就設定這麼優厚的存款條件,就是想給市面上所有的櫃坊,引發一股擠兌潮,將現金收攏到慈善錢莊來。

按照李龜年的估算,如果各大櫃坊比自己開出來的條件更加好的話,就絕對會虧本,所以,李龜年從一開始,就不是想和那些櫃坊競爭,而是要擠垮他們,讓他們沒有路可以走。

而武家兄弟主動撲上來,反而省了李龜年很多事,拿他們做榜樣就正好,有了這套成熟的併入套路之後,再吞併其它各家的櫃坊,就會簡單的多了。

然而,武逸仙和武落衡也有自己的盤算,他們的目的,只是促成慈善署與武氏櫃坊的合作,你李龜年有在署正位置上卸任的時候,哪裡又知道,下一任的署正,不會是武忠,或者武信呢?

所以,武逸仙笑了笑,“賢婿這是多慮了,生意嘛,有賺就有賠,而且,背靠朝廷,還有你的謀劃在,虧錢的可能很小,你也知道,爲娘這兩個堂弟,頂多不過算是中人之資,撐不起什麼大場面,能跟着慈善署的錢莊賺點安穩錢,也算是他們的福分了。”

李龜年聞言,也不多說,道,“既然岳母大人這麼說,那小婿也無話可說,只是,慈善署先前的投資和支出項,已經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呈報陛下和三省批准了,如果對於這些規定沒有意見的話,武氏櫃坊想入股多少錢,與慈善署的出資,按比例分配利潤就好。”

“不知,這個利潤分潤是怎麼算的?”武信抓住關鍵點問道。

李龜年按照之前就預定好的方案答道,“慈善署,預計會投入五百萬貫,在錢莊項目上,與其它所有慈善署的獨立投資項目一樣,盈利將會有兩成,是用作人工薪酬,常例發放,其餘的八成,則是歸到慈善署的大賬上,用於各項慈善事業的支出。

而對於慈善署引入外資的項目,咱們也有規定,即,所有項目盈利,五成的純收益,是直接劃歸慈善署用於慈善支出的,其餘的收益,再減除了兩成的人工常例支出後,按出資比例分配,由出資人與慈善錢莊分配利益。

也就是說,如果武氏想要參與慈善錢莊,就先要減除掉五成專用於慈善支出的收益,以及兩成用於內部運作支出的收益,在剩下的三成盈利裡面,按出資多少,與慈善署分配利潤。

如果武氏櫃坊也出資五百萬貫,那麼這三成盈利,就與慈善署對半分,如果出資一千萬貫,這三成盈利,則武氏櫃坊佔兩成。”

李龜年的解說很明確,武信一下子就懂了,然而,也皺起了眉頭,因爲,這個分潤的比例太低了,而且,武氏櫃坊,可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入股投資慈善錢莊。

第31章 人肉回放機第241章 新宅改造第48章 先坑一筆錢第374章 享受齊人之福第141章 召見第87章 郭府奏樂第63章 枉凝眉第196章 乳虎嘯谷第106章 裴思雨的決定第267章 李景伯的底線和堅持第279章 教訓藝人第45章 Gay氣王維第140章 又見鳳凰圖案第43章 各自出門第210章 第三輪挑戰第184章 螺紋鋼釘第243章 設計抓捕第336章 宋繫上道了第91章 學習做貪官第362章 楊三胖的新形象第197章 清查開始第94章 玉牌的效果第338章 舞臺衝突第266章 原來娶了富婆第173章 火鍋宴第202章 龍骨水車第319章 大招工第285章 做的太好了第395章 坑人第257章 有問題第93章 東市衝突第395章 坑人第64章 梁祝第251章 開始行動第273章 秘密舉告第228章 唱出自己的心意第240章 獨眼巴音第289章 李龜年的志向第286章 李龜年的政治觀第250章 慈善小學(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68章 準備建茅房發家的安祿山第14章 演出任務第10章 貼身丫鬟第37章 李龜年的危機感第75章 李景伯和裴光庭的計劃第172章 離奇的故事第65章 表演結束第91章 學習做貪官第308章 朝議第363章 迦葉逛東市第159章 決勝第7章 相鄰而居第46章 抽籤第388章 夫妻同心第20章 哥舒翰的戰鬥力第105章 大考改革第247章 早朝(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324章 李龜年的日常辦公第359章 誤會解除第187章 李龜年賺錢的套路第218章 挑戰自我的精神第255章 傳播務實思想第163章 搞定外援第61章 大唐的基本面第14章 演出任務第63章 枉凝眉第357章 撲空第18章 東市第274章 哥舒練兵第128章 香與浪第182章 樂器行第331章 什耶第356章 遇刺第28章 邱劍清的二次裝逼第180章 大勢第105章 大考改革第73章 又是一個清晨第105章 大考改革第66章 長安城的乞丐第236章 兄弟齊上陣第340章 啦啦啦啦啦第155章 開撕(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51章 開場第49章 又出幺蛾子第168章 挖掘商業價(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306章 吐蕃人的真正目標第383章 反轉第25章 被盯上了第105章 大考改革第79章 禮部官員們的小九九第255章 傳播務實思想第52章 望江亭的談話第103章 公孫大娘登門第255章 傳播務實思想第74章 回李府第337章 聚龍齋第103章 公孫大娘登門第132章 獻藝又獻犁第84章 茉莉花第84章 茉莉花
第31章 人肉回放機第241章 新宅改造第48章 先坑一筆錢第374章 享受齊人之福第141章 召見第87章 郭府奏樂第63章 枉凝眉第196章 乳虎嘯谷第106章 裴思雨的決定第267章 李景伯的底線和堅持第279章 教訓藝人第45章 Gay氣王維第140章 又見鳳凰圖案第43章 各自出門第210章 第三輪挑戰第184章 螺紋鋼釘第243章 設計抓捕第336章 宋繫上道了第91章 學習做貪官第362章 楊三胖的新形象第197章 清查開始第94章 玉牌的效果第338章 舞臺衝突第266章 原來娶了富婆第173章 火鍋宴第202章 龍骨水車第319章 大招工第285章 做的太好了第395章 坑人第257章 有問題第93章 東市衝突第395章 坑人第64章 梁祝第251章 開始行動第273章 秘密舉告第228章 唱出自己的心意第240章 獨眼巴音第289章 李龜年的志向第286章 李龜年的政治觀第250章 慈善小學(騎豬虎爺萬賞加更)第68章 準備建茅房發家的安祿山第14章 演出任務第10章 貼身丫鬟第37章 李龜年的危機感第75章 李景伯和裴光庭的計劃第172章 離奇的故事第65章 表演結束第91章 學習做貪官第308章 朝議第363章 迦葉逛東市第159章 決勝第7章 相鄰而居第46章 抽籤第388章 夫妻同心第20章 哥舒翰的戰鬥力第105章 大考改革第247章 早朝(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324章 李龜年的日常辦公第359章 誤會解除第187章 李龜年賺錢的套路第218章 挑戰自我的精神第255章 傳播務實思想第163章 搞定外援第61章 大唐的基本面第14章 演出任務第63章 枉凝眉第357章 撲空第18章 東市第274章 哥舒練兵第128章 香與浪第182章 樂器行第331章 什耶第356章 遇刺第28章 邱劍清的二次裝逼第180章 大勢第105章 大考改革第73章 又是一個清晨第105章 大考改革第66章 長安城的乞丐第236章 兄弟齊上陣第340章 啦啦啦啦啦第155章 開撕(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51章 開場第49章 又出幺蛾子第168章 挖掘商業價(終於有時間了萬賞加更)第306章 吐蕃人的真正目標第383章 反轉第25章 被盯上了第105章 大考改革第79章 禮部官員們的小九九第255章 傳播務實思想第52章 望江亭的談話第103章 公孫大娘登門第255章 傳播務實思想第74章 回李府第337章 聚龍齋第103章 公孫大娘登門第132章 獻藝又獻犁第84章 茉莉花第84章 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