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長孫皇后規勸(下)

長孫皇后的一番話語像晴天霹靂一樣炸響在李泰耳邊,苦口婆心,字字真言的將李泰近年來所作所爲詳細的訴說的一遍,將李泰自以爲是的小聰明剖析的淋漓盡致。李泰突然發現自己就像一個小丑,獨自在舞臺上進行着蹩腳的演出,觀衆的喝彩不是因爲節目的精彩,而是因爲演技的拙劣,而自己卻傻傻的認爲這是歡呼的掌聲。

感到往日的孤獨,近年來的輕狂都不過是一場自憐自愛的鬧劇。

之所以孤獨,是因爲沒有融入。

之所以輕狂,是因爲沒人計較。

李泰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和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人相比,只不過多一點見識,除此之外李泰沒有任何資本與別人抗爭,和身邊那些久經宦海的人物相比,無論是心智,手段,還是權謀之計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來到唐朝七年多,竟然還沒有融入到這個社會,依然堅持這心裡那可憐的自我,對於李泰來說是一種悲哀。那可憐的孤獨,可憐的憐憫,可憐的敬畏都不過是一個笑話。

這種獨自的堅持不會換來尊重,而是衆人眼中的不合時宜。李泰一個人都無力改變社會整體的風氣,只會換來他人的嘲笑。李泰無力改變他人,想要適應這個環境只能改變自己。

李泰感覺到自己的天真,幼稚。在絕對的權利面前自己莽撞的行爲根本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李泰突然爲自己感到慶幸。慶幸自己生在帝王之家,不會有人懷疑他的立場。慶幸有呵護自己的父母,三番兩次包容自己。慶幸多年的來的病痛折磨,讓自己有足夠的緩衝時間,沒鑄下大錯。慶幸現在還年幼,有足夠的時間改變自己。

李泰長久不語,腦海裡翻天覆地,雜亂的思緒讓李泰忘記身體上的疼痛。

長孫皇后看着李泰臉上的表情不斷的變化,心中明瞭李泰這是聽進去她的話語,再次沉重的說道:“青雀,你是聰明,能考慮到別人所想不到的,你也愚蠢,別人都明白的事理到你這裡就全然不知。我不知道你怎麼想的,但你的處事實在是太不合時宜了。

你說你想做個逍遙王爺,可你的行爲呢?處處出風頭,哪有一點韜光隱晦的樣子?裝傻裝的不像,展露精明還沒那份心智。這就是你想要的結果嗎?你看看宗室裡的王爺們,要不就是滑的流油,四面見光,八面見亮,誰都不得罪。要不就是老老實實唯唯諾諾閉門家中。可有一個和你一樣作爲的?

你若想建功立業也可以,我回去和你父皇說,給你機會,你可願意?”

這點不用考慮,李泰根本沒有那些想法,立刻回答長孫皇后:“母后,我沒那個心思,就是想在父皇、母后的照顧下作個宗室王爺。”

長孫皇后盯着李泰說道:“宗室王爺不是那麼好當的,多少支眼睛在看着呢,以你現在的作爲繼續下去,你就是箭靶。目前我還有能力護着你,以後呢?早晚你會闖出來讓我維護不了的大禍。恐怕到那天你父皇也可能無能爲力。”

長孫皇后思忖了一會,繼續說道:“青雀,你記着,若想當逍遙王爺,你就要學着宗室中人,或者圓滑無比,讓人想抓把柄也抓不到。或者閉門家中,真正的韜光隱晦,讓人感覺不到你的威脅。”

“再或者……。”長孫皇后停下來,考慮片刻沒有說下去,只是規勸李泰:“我眼中的青雀做不到前者的圓滑,你還是思考下怎麼樣裝傻吧,心中委屈就做點無傷大雅的小錯,紈絝、魯莽也比你胡亂折騰要好。”

李泰明瞭這話已經是長孫皇后能說的極限了,引申開來的話長孫皇后是不能說的。母子兩人心照不宣就夠了。

看着李泰連連點頭,長孫皇后欣慰的笑笑,又說道:“青雀,你還要注意和你父皇的相處,你們是父子沒錯,當父親的照顧維護孩子也是應該的。但你要牢記他不僅僅是你的父親,他還是大唐的皇帝。他可以原諒你在東宮的無知,可以原諒你在宏義宮連番諷刺的魯莽,可以原諒你在明德殿的頂撞,並不代表下次還可以原諒你。這次是十扳,下次有可能是二十、四十、八十。你想想你的小身板能抗住多少下?

小門小戶孩子忤逆父母,都可以告官,這大唐皇宮更不允許這種孟浪的作爲。你父皇不但要維護做父親的權威,還要維護皇家的尊嚴。我的青雀只是在世事處理上丟了分寸,但人還能聰明的,應該會明白母后的意思。”

涉及到李世民,長孫皇后只能點到即止,李泰卻不得不仔細思考長孫皇后的意思,不能不檢討自己的行爲。

李泰回想自己在最近的所作所爲,心中也是後悔。在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中,還保留無謂的堅持,以曾經的觀念來作爲唐代社會的生活準則顯然是十分可笑的事情。李泰感到自己十分可笑,一次次的拿似是而非的大道理去教育別人,一次次的碰壁竟然沒有悔悟,還沾沾自喜的認爲只有自己纔是對的。

和封建專制社會的古人去談什麼平的、自由,去灌輸那份本就不成熟的思想,沒被稱之爲瘋子已經是僥倖了。還在幽怨委屈念念不忘的惦記落在身上的板子。李泰真的爲自己的不知所謂感到羞愧。同時再次佩服李世民的大度,易地而處,李泰自己恐怕都不能忍受這一次次的挑釁。

李泰萬分感謝長孫皇后這番費盡心思的開解,來到唐朝最關心,照顧李泰的就是長孫皇后了,作爲母親能爲孩子做的一切長孫皇后都做到了。

沒有長孫皇后苦口婆心的勸導,李泰還不一定什麼時候才能明白自己的錯誤。

李泰清楚的知道自己最大的錯誤,就是忘記了適應生活纔有機會改變生活。弄錯次序的不斷強行改變生活,試圖讓唐朝的生活適應現代人的思想,滑稽至極。

李泰越想越感覺自己是在不斷做着傻事,滿心慚愧的看着長孫皇后。

蘭心蕙質的長孫皇后看出來李泰已經從牛角尖鑽了出來,欣慰的一笑,扶着李泰趴好,笑道:“青雀明白就好,我說的已經夠多了,剩下的你自己悟吧,要學會處事,做人啊。”

長孫皇后看着天色已經很晚,囑咐李泰安心養傷後,略帶擔心的離開。

第30章 敬畏之心(下)第171章 上達天聽..第96章 長孫安業謀反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67章 爛好人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227章 兄弟對話第200章 故人來訪第198章 強項令第149章 房府賀壽第99章 初次打探第70章 回到長安第94章 享受親情第102章 出題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68章 不能花的金子第135章 承乾認錯第33章 嫣兒心事第240章 舊事第197章 買糧第140章 弟弟妹妹第189章 離開陝州第131章 李元昌第104章 震懾第142章 母子談心第58章 處事與送禮第3章 承乾受屈第180章 求官(上)第171章 上達天聽..第66章 好自爲之第1章 一夢千年第55章 初見長孫衝第23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4章 太宗試子第65章 要債和要命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89章 兩難(下)第97章 謀反餘波..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102章 河南府刺史(上)第34章 承乾算計第11章 皇上駕到第198章 強項令第136章 雷霆之怒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231章 診治第88章 兩難(上)第36章 拜師風波(上)第72章 李世民召見第23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02章 出題第34章 承乾算計第113章 盧國公有請(0)第193章 達成默契(上)第52章 長孫皇后規勸(上)第175章 姐妹花第198章 強項令第132章 李恪低頭第185章 冤屈..第191章 難進的門(上)第73章 麗正殿(上)第116章 程府赴宴第91章 李世民的縱容第10章 解脫魔障第64章 何人猖狂第48章 孔穎達告狀第43章 繞來繞去第102章 出題第93章 李泰病倒第8章 解毒迷霧第94章 享受親情第43章 繞來繞去第183章 初到河南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89章 兩難(下)第95章 心放下就是領悟第34章 承乾算計第17章 引蛇出洞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135章 承乾認錯第24章 兵圍宏義宮第91章 找茬生事第54章 擔憂與醒悟第189章 離開陝州第116章 程府赴宴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153章 離席第122章 藉機警告第5章 宴前歡愉第207章 高潮(上)第40章 貞觀討論第103章 要人第69章 安頓喬家第35章 拜師前奏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240章 舊事第204章 送禮第86章 干卿何事(下)
第30章 敬畏之心(下)第171章 上達天聽..第96章 長孫安業謀反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67章 爛好人第126章 楊妃忠告第227章 兄弟對話第200章 故人來訪第198章 強項令第149章 房府賀壽第99章 初次打探第70章 回到長安第94章 享受親情第102章 出題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68章 不能花的金子第135章 承乾認錯第33章 嫣兒心事第240章 舊事第197章 買糧第140章 弟弟妹妹第189章 離開陝州第131章 李元昌第104章 震懾第142章 母子談心第58章 處事與送禮第3章 承乾受屈第180章 求官(上)第171章 上達天聽..第66章 好自爲之第1章 一夢千年第55章 初見長孫衝第23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4章 太宗試子第65章 要債和要命第168章 喬崢受傷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89章 兩難(下)第97章 謀反餘波..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102章 河南府刺史(上)第34章 承乾算計第11章 皇上駕到第198章 強項令第136章 雷霆之怒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231章 診治第88章 兩難(上)第36章 拜師風波(上)第72章 李世民召見第235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102章 出題第34章 承乾算計第113章 盧國公有請(0)第193章 達成默契(上)第52章 長孫皇后規勸(上)第175章 姐妹花第198章 強項令第132章 李恪低頭第185章 冤屈..第191章 難進的門(上)第73章 麗正殿(上)第116章 程府赴宴第91章 李世民的縱容第10章 解脫魔障第64章 何人猖狂第48章 孔穎達告狀第43章 繞來繞去第102章 出題第93章 李泰病倒第8章 解毒迷霧第94章 享受親情第43章 繞來繞去第183章 初到河南第211章 欺人如欺天第89章 兩難(下)第95章 心放下就是領悟第34章 承乾算計第17章 引蛇出洞第86章 干卿何事(下)第135章 承乾認錯第24章 兵圍宏義宮第91章 找茬生事第54章 擔憂與醒悟第189章 離開陝州第116章 程府赴宴第101章 承乾探訪第153章 離席第122章 藉機警告第5章 宴前歡愉第207章 高潮(上)第40章 貞觀討論第103章 要人第69章 安頓喬家第35章 拜師前奏第229章 離開之前第240章 舊事第204章 送禮第86章 干卿何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