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權衡利弊

明天就是貞觀十九年的最後一天了。

頤和園中如今是一片喜慶。

大家都在等待着過年。

不過,此時此刻,李世民卻是臨時召集了一幫大臣,商討着百騎司剛剛收到的消息。

“陛下,新羅女王金德曼已經病入膏肓,如今全面唐化的推出,意味着金勝曼的正式掌權。

過去的那麼多年,我們一直都希望各個番邦屬國能夠按照我們的規矩去管理國家,微臣覺得這個變化對我們來說是個好事。”

房玄齡作爲尚書左僕射,首先站出來表明了自己的觀點。

“玄齡說的沒有錯,新羅人起了這個頭,那麼以後可能就會有其他的番邦屬國跟進,這對我們大唐來說,沒有什麼壞處。”

蕭瑀心情也有點激動。

他沒有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能夠見到大唐周邊的屬國能夠如此全面的唐化。

這對傳統的儒學人員和官員來說,絕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事情。

雖然以前各個番邦屬國,其實也算是儒家文化圈的國家。

但是國與國之間的區別,其實還是挺明顯的。

就像是新羅王國,人家就是一直都是實行的骨品制,一般的唐人對此非常陌生。

但是全面唐化之後,就幾乎是照搬了大唐的官制了。

當天,新羅人的一品大員,跟大唐的一品大員,實際全力還是有區別的,但是你不能否認人家也是一品大員。

就像是後世非洲那些小國,雖然人家的實力可能連你的一個縣級市都比不上,但是人家的總統就是總統。

在國際舞臺上,或者是外交上面,是跟各個國家的一把手對接的。

“新羅人願意跟着我們大唐的步伐走,那自然是好事。不過我聽說金城那邊已經有一支新的使臣隊伍正在朝着長安城而來。

他們希望我們大唐能夠在各行各業都對新羅給予扶持,特別是在衣食住行等各個行業相關的作坊方面,希望大唐能夠傳授技術。

這個事情,微臣覺得還是需要慎重的。”

長孫無忌雖然跟李寬不對付,不過他說的這個話,李寬在旁邊聽了倒是頗爲認可。

金勝曼想要憑藉着一個全面唐化的噱頭,就從大唐這裡獲得各種各樣的技術,那是做夢。

但是如果朝中沒有人明確提出反對的話,很可能新羅人的這個想法,就實現了。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對技術看的那麼重的。

“長孫司空說的這個話很有道理。新羅人要向大唐學習,我們自然是支持的。

但是涉及到具體的技術轉讓,還是要慎重。像是一些畢竟常見的,只要新羅人願意出現,倒也不是不可以轉讓。

但是涉及到一些核心技術,朝廷應該也有一個標準,不能什麼都轉讓。”

李寬這話一出口,房玄齡、蕭瑀等人都有點驚訝的看着他。

很顯然,李寬的意見和長孫無忌的高度一致。

這麼多年來,這種情況出現的次數可是屈指可數啊。

“楚王殿下,歷朝歷代,就沒有一個番邦屬國願意向新羅人這麼徹底的跟這我們中原王朝學習的,這是展現我們天朝上國氣度的難得機會。

如今你在些許奇淫技巧方面太過糾結的話,完全沒有必要。

再說了,我們大唐不是已經有大唐皇家專利署嗎?頂多就是在轉讓技術給新羅人的時候,讓他們繳納一下專利費,想來這筆錢,他們還是願意出的。”

孔穎達現在是比誰都期待大唐朝廷上下支持新羅人的全面唐化。

這讓他看到了儒家在海外徹底發展壯大的希望。

之前的孔子學院,雖然也已經修建了十幾所分院,但是真正的影響力,其實還不大。

畢竟,每個孔子學院,大則容納千把號人,小則一兩百人。

這麼點人員學習儒學,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影響實在是太小了。

再說了,哪怕是沒有孔子學院,這些人可能也是會去學習儒學的。

“父皇,兒臣覺得諸位大臣說的都頗有道理,不過大家的意見又有些分歧,朝廷是否可以折中一下,設置一個門檻,或者羅列一些清單,說明那些東西是可以向新羅人轉讓,哪些是不可以的。”

一直沒有怎麼說話的李治,也難得的站出來刷了一波存在感。

“雉奴這個提議不錯,難得新羅人這麼心向大唐,我們不能打擊他們的熱情。

但是又不能一味的聽從他們的想法,全部滿足各種要求。

像是一些鍊鐵技術和鑄幣技術,還有唐元的印刷技術之類的東西,顯然就是不適合向新羅人轉讓的。

但是,像是水泥作坊和蜂窩煤作坊這些東西,如果新羅人想要的話,那我們就去支持一把,也沒有什麼大礙。

甚至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可以讓大唐的商家去到新羅區開設作坊,只要不生產製作一些受限制的東西,都沒問題。”

難得李治發言了,李世民自然要表示一下支持。

反正只是說一些方向,具體的清單肯定還是要再討論的。

“陛下聖明,藉着這個機會,要是能夠將新羅人的經濟命脈掌握在我大唐手中,那就再好不過了。”

岑文本也及時出來拍了一下李世民的馬屁。

“新羅人既然要全面唐化,那麼我覺得新羅軍隊的將領,也有必要來我們大唐皇家軍事學院接受學習,甚至可以要求他們長期聘請我們的將領和軍事學院的教諭和學院去到新羅各軍之中監督指導。

要不然到時候我們把新羅人扶持起來了,但是哪天他們要是不聽話了,反倒是給自己挖了一個坑。”

李靖這個提議,出發點跟剛剛大家討論的頗爲不同。

不過,細想一下,卻是很有必要。

“衛國公說的很有道理,不過大唐皇家軍事學院裡面有許多我們大唐的秘密,直接讓新羅人進去顯然是不大合適的。

我們可以在長安城外專門成立一說學院,用來容納各個番邦屬國的將領和勳貴子弟學習如何作戰。

並且,我們可以參考南北高句麗王國的情況,在新羅人的軍中安插只屬於大唐的官員,讓新羅人的軍隊在對外作戰的時候,聽從我大唐的指揮。”

李寬在一旁補充了一下自己的觀點。

一手抓經濟,一手抓軍隊。

這兩個東西,但凡是有一個沒有抓穩,就會出現意外。

金勝曼如今這麼大膽的決定全面唐化,那麼新羅的經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幾乎是必然的。

藉着這個機會,大唐將新羅人的經濟命脈掌握在手中,應該也是問題不大的事情。

但是,如何將新羅的軍隊也掌握在大唐手中。

這就比較有難度了。

一直以來,新羅軍隊都是比較獨立的,大唐對他的影響力微乎其微。

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1573章 意外的獲獎人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261章 臉面全無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880章 西明寺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335章 車禍引起的攻擊第610章 家大業大也吃不消第1174章 利潤表第1331章 新的韭菜來了第1363章 響起了海螺號聲第157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41章 小日子第613章 一個新行業的誕生第983章 不講武德的李世民第776章 想不通的局面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67章 首次交鋒第491章 孔穎達的怒火第665章 到底有多少人?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31章 長孫的壽辰第1344章 緊俏的銅管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1193章 狄仁傑攤上大事了第1059章 繼續宰肥羊?第1119章 工業革命第761章 什麼纔是對大唐最有利的?第1458章 過敏第61章 特殊準備第1414章 朝會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535章 楊本滿的抉擇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24章 惡人還要惡人磨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623章 彈劾永不停第1381章 改革第823章 什麼時候怕過彈劾了?第584章 萬獸園第967章 變化中的遼東道第849章 塵埃落定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88章 接了個大活(九更,你懂得)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763章 週二福的意外之喜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147章 遣唐使要回國第292章 莫非是故弄玄虛?(五更,求月票)第761章 什麼纔是對大唐最有利的?第445章 開了外掛一樣的武媚娘第1336章 辭職炒股的賀昌毅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1497章 只要解決了李寬,很多問題其實就解決了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602章 造不如買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1414章 朝會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10章 誰是傻瓜第624章 人多了,麻煩也多第15章 手術成功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1480章 心結第1039章 李世民的獨寵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1506章 新的治理體系第72章 不可置信第1258章 看不見的手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247章 班師回朝第1582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360章 金山港第488章 一心向往大唐的小田切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107章 三觀就是用來刷新的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196章 局勢惡化第503章 一代女神醫的冉冉崛起第1071章 你以爲這樣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嗎?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401章 哼,生孩子你會嗎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第12章 人離鄉賤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994章 準備救市?第195章 東方平在行動第1231章 這麼快就回來了,難道出事了?第1567章 友商的反應
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1573章 意外的獲獎人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261章 臉面全無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880章 西明寺第945章 重大失誤第335章 車禍引起的攻擊第610章 家大業大也吃不消第1174章 利潤表第1331章 新的韭菜來了第1363章 響起了海螺號聲第157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41章 小日子第613章 一個新行業的誕生第983章 不講武德的李世民第776章 想不通的局面第1067章 誰纔是兇手?第242章 不走尋常路第67章 首次交鋒第491章 孔穎達的怒火第665章 到底有多少人?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31章 長孫的壽辰第1344章 緊俏的銅管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1193章 狄仁傑攤上大事了第1059章 繼續宰肥羊?第1119章 工業革命第761章 什麼纔是對大唐最有利的?第1458章 過敏第61章 特殊準備第1414章 朝會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535章 楊本滿的抉擇第290章 格物大廈第24章 惡人還要惡人磨第1259章 金勝曼:這不是好事嗎?第623章 彈劾永不停第1381章 改革第823章 什麼時候怕過彈劾了?第584章 萬獸園第967章 變化中的遼東道第849章 塵埃落定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188章 接了個大活(九更,你懂得)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763章 週二福的意外之喜第654章 狄仁傑人設奔潰的開始第147章 遣唐使要回國第292章 莫非是故弄玄虛?(五更,求月票)第761章 什麼纔是對大唐最有利的?第445章 開了外掛一樣的武媚娘第1336章 辭職炒股的賀昌毅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1497章 只要解決了李寬,很多問題其實就解決了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602章 造不如買第87章 羊毛線的推廣第1414章 朝會第515章 這個誤會有點大啊第1479章 風雨欲來的感覺第566章 啞口無言孔穎達第10章 誰是傻瓜第624章 人多了,麻煩也多第15章 手術成功第75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1499章 李治在登州第1480章 心結第1039章 李世民的獨寵第1242章 別樣的營生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1506章 新的治理體系第72章 不可置信第1258章 看不見的手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247章 班師回朝第1582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1581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大章,求訂閱,求月票)第1360章 金山港第488章 一心向往大唐的小田切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1532章 看看他有什麼好建議?第107章 三觀就是用來刷新的第875章 奇怪的案子第1196章 局勢惡化第503章 一代女神醫的冉冉崛起第1071章 你以爲這樣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嗎?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401章 哼,生孩子你會嗎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第12章 人離鄉賤第380章 吐蕃國的使臣第994章 準備救市?第195章 東方平在行動第1231章 這麼快就回來了,難道出事了?第1567章 友商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