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眼看他起高樓

都說宋朝是歷朝歷代當中商業最繁華的朝代。

其實,唐朝也一點都不差。

有些商人,本身就是世家勳貴的子弟,成爲長安城中有頭有臉的角色。

有些商人,依靠着玲瓏手段,周全在勳貴官員之間,自有自己的存活之道。

要說誰的鼻子最靈敏,非得數東西兩市的商人。

城南馬車行雖然不在東西兩市,但是作爲長安城最大的馬車售賣鋪子,它最近的火紅局面,自然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西市裡開牙行的安州商人彭志筠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商家雖然也眼紅馬車售價不斷走高,銷量卻是不降反升的情景,但是卻沒有實際行動。

但是彭志筠不一樣。

“老任,今天城南馬車行的馬車,你買到了幾架?”

“掌櫃的,今天買到了十一架呢。”

“這麼多?”

彭志筠心中一喜。

“是啊,韋家的馬車作坊,最近招募了大量的木匠,採辦了大量的木材,所以能夠提供的馬車自然也就變多了。”

“好。做的很好!老任,你記住了,我們在各個牙行出售的馬車,每天都得漲點價格。也不用很多,一天漲個兩百文、三百文就行。”

彭志筠自己不生產馬車,但是並不表示他不能賣馬車。

而城南馬車作坊的韋寶,也是早就發現了彭志筠的存在。

任誰作爲一個鋪子掌櫃,如果有人接二連三,幾乎每天都來購買自己的東西,也會留意一下。

大客戶,享受一些優待是很正常。

稍微調查一下,就發現每天來馬車行買車的老任,是彭志筠牙行的老夥計。

再瞭解到彭志筠通過長安城各個牙行在高價轉售自家馬車。

韋寶就樂見其成了。

這就像是後世的炒房客。

有些人三五成羣的來到一個樓盤掃貨,開發商能不知道他們是炒房的嗎?

但是有什麼關係呢?

自己掙到了自己想要掙的錢,剩下的就留給別人掙吧。

反正,水漲船高之下,以後自己還會掙的更多。

彭志筠對於韋寶來說,就像是炒房客跟開發商的關係差不多。

要不然,長安城最近幾個月的馬車價格,怎麼會一直在上漲?

要知道,水泥路的修建,固然是方便了沿途各種貨物運輸,但是馬車的價格,也不應該上漲的這麼快啊。

“掌櫃的,你放心。這幾天,不僅城南馬車行的馬車被我們買下了大半,其他馬車作坊的馬車,也有很多在我們手中,只不過,每天耗費的錢財有點多啊。”

老任從來沒有感受到像今天這樣意氣風發,揮手之間,就是幾架幾十架馬車的生意。

“嗯,我在西市經營牙行這麼多年,各個坊的牙行我基本上都認識,這些人看到販賣馬車有利可圖,都自發的加入其中。你不用擔心,長安城這麼多牙行,每個牙行跟風囤積幾架馬車,能夠提供的錢財就不少了。”

彭志筠從來不吃獨食,這也是他能將西市的牙行做成長安城第一牙行的重要原因。

特別是牙行的性質,決定了它是需要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這個時候,口碑就很重要。

不吃獨食的彭志筠,在長安城各個坊都能找到合作伙伴。

“那我就放心了,明天再去各個馬車行看看,爭取把所有的馬車都買下來。”

……

長安城居住的人口近百萬,並且還在不斷的增加。

每天,這座城市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等物資。

這就爲周圍州縣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巨大市場。

一馬車一馬車的各色貨物,從早到晚的被運輸到這座古城當中。

特別是楚王府開始修建作坊城,對各種材料的需求達到了一個讓長安城各個商家興奮不已的程度。

青磚、水泥、沙石、木料……

除了鋼鐵及一部分水泥,絕大多數的材料,李寬都是安排王富貴從市面上購買。

這麼大的採購量,幾乎將長安中各家作坊的庫存一掃而空。

附近州縣的商家聽聞這個消息之後,立馬也都紛紛將自己的貨物送過來售賣。

當然,由於運輸和成本的問題,主要是長安到涼州的水泥路沿線的一些商人才真正的得到了好處。

水泥路的開通,本來就刺激了馬車銷量的暴漲。

作坊城的開始大規模的展開土地平整和修建,就更是刺激了馬車的需求。

遠離長安城二十來裡,但凡是要採辦什麼東西,沒有馬車都是不方便的。

由於王富貴採辦物資的時候,都是要求大家送到作坊城指定地點的,所以,想要做作坊城生意的商家,都得趕緊多購置幾輛馬車。

哪怕最近長安城的馬車價格已經比去年上漲了一倍,他們也捨得花錢購買。

捨不得小錢,掙不到大錢啊。

……

楚王府馬車作坊。

經過了幾個月的整改,作爲作坊城第一家實現生產的作坊,今天總算是迎來了第一輛馬車下線。

說是下線,自然就要提到李寬特意設置的流水線。

往常,不管是製作馬車也好,其他器具也好。

往往都是一個匠人負責一架馬車,從頭到尾把它做好。

頂多也就是車軸和車輪這些特別的東西,會由專門的匠人負責製作。

但是,在楚王府的馬車作坊裡面,李寬卻是一改常態,要求每個工匠只製作一個零件,由專門的人員搬到指定的工位之後,由負責組裝的匠人安裝在特定的位置。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比較原始的流水線。

“王爺,一刻鐘就就能製作一架馬車,還是這種複雜的四輪馬車,實在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了。”

看到一架接着一架的馬車被人拉出作坊,戴全發出了驚訝之聲。

在此之前,李寬要求馬車作坊每天至少要生產五十架馬車的時候,戴全還覺得不可能。

除非僱傭上千名匠人,晝夜不停的製作,纔有可能達到這個水平。

誰知道,楚王殿下只不簡單的提了幾個建議,馬車作坊的一百多個匠人,居然就能做到日產五十架四輪馬車。

實在是太奇妙了。

王爺之前要求搞那麼多款式的馬車,自己還擔心很難管理,如今看來,這根本不算是個事啊。

……

五合居。經過了幾輪波折,五合居總算是慢慢的坐穩了長安城第二酒樓的交椅。

依靠着一些老顧客的慣性,生意倒也還不錯。

韋思仁跟鄧峰今天就在雅間品嚐着五合居最新的菜式。

作爲韋家馬車作坊最大的木材供貨商,鄧峰也是多次邀請才約到了韋思仁。

最近城南馬車行的銷售一片火熱,韋思仁心情好,要不然今天還不見得願意出來跟一個商人吃飯。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商人。

“郎君,這馬車如今已經成爲了長安城炙手可熱的貨物了,據說這幾天價格就漲了將近一成,實在是可喜可賀啊。”

馬車賣的好,自己的木材銷量也會變高。

當初被大明宮修建傷了一把的鄧峰,總算是緩過氣來了。

“同喜同喜!”

韋思仁心中很是的得意,年初自己就堅持不斷的擴大馬車作坊的規模。

到了如今,自家的作坊已經僱傭了超過一千名匠人,作坊的規模更是擴大了好幾倍。

要不是最近看着馬車價格還在不斷上漲,那些跟風囤貨的牙行都掙了不少錢,韋思仁扣下了一半的馬車沒有對外售賣,每天的銷量一定可以創造一個新紀錄。

“聽說朝廷在考慮年後修建長安到洛陽的水泥路,這麼一來,對於馬車的需求將變得更多呢。”

鄧峰彷彿看到了無數的銅錢在朝自己飛奔而來。

韋思仁把製作出來的馬車拿到市面上售賣也好,囤起來以後價格上漲了再賣也好,都不影響鄧峰的木材售賣。

“嗯,據說楚王殿下已經跟陛下提過了,不僅要修建長安到洛陽的水泥路,還要修建洛陽到晉陽,洛陽到登州的。”

韋思仁作爲韋氏子弟,消息自然要比鄧峰靈通很多。

要知道,大明宮內,地位僅次於長孫皇后的韋貴妃,就是他的堂姐。

韋貴妃能夠在後宮中坐穩二把手的位置,自然也是因爲能夠隨時獲得韋家的各種支持。

宮裡頭的娘娘,要維持住自己的位置,時不時的給各色人等一些賞賜,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除了個別極受帝王寵愛的妃子,其他在宮裡頭有頭有臉的妃子,背後都有孃家人的支持。

相對應的,她們也會給予各種回報。

“郎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最近還真不着急賣馬車,可以等修路的消息公佈之後再賣,那時候,價格估計還能漲個一兩成呢。”

鄧峰也是經商多年的老人,對於一些貨物價格的漲跌規律,也是很有自己的一套判斷手法。

“這個我自然清楚。爲此,馬車作坊旁邊,我專門還新買了一塊地,用來存放新制作出來的馬車呢。”

韋思仁並不覺得自己這樣囤積居奇有什麼不可,在他看來,但凡是這個馬車作坊在其他勳貴手中,他們也都會作出跟自己一樣的選擇。

……

勞漢三是長安縣的土著來着,祖孫幾代人都居住在長安城中。

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是小日子過的也比一般人要好很多。

勞家祖上是勳貴人家的馬伕,到了勞漢三這一代,已經自己出來單幹了。

年輕的時候,勞漢三就自己駕着馬車,每天接些商家或者街坊的運輸活,掙點運費。

馬是駑馬,車是舊車,但是勞漢三每個月也能掙個七八百文錢,運氣好的時候能夠有一貫錢。

這已經比大部分的普通百姓要高了。

就像是後世農村裡面自己買輛小卡車的農戶,每天到處跑跑運輸,一年下來的收入,肯定比種地強好幾倍。

“駕!”

拉着一車的碎石,勞漢三用馬鞭輕輕的敲打了一下馬腹,驅趕着馬車朝作坊城方向而去。

長安城中,像是勞漢三這樣的車伕,還是有不少的。

畢竟,作爲整個星球最大的城市,長安城對貨物運輸的需求還是非常強烈的。

駑馬吃力的拉着碎石往前走。

雖然走在水泥路面上,比之前的石板路,甚至是黃泥路要好走很多。

但是,勞漢三也不敢裝太多的碎石,既是怕駑馬拉不動,也是怕自家的馬車承受不了。

做了這麼多年的車伕,勞漢三對馬車可以承受的最大裝載量,以及駑馬可以拉動的重量,心中有着自己的一杆稱。

作坊城中,土地平整並不是全部一起動工,而是先把其中一個區域的給平整了。

更具體的說,就是先把楚王府馬車作坊周邊的土地平整了。

所以,水泥路上行走的拉貨馬車,大部分都是往同個地方而去。

“勞老三,你這是一天都不休息啊,每天都能看到你。”

“嘿嘿,你不也差不多嘛,每天起得比我還早,回去的比我還晚,至少比我多拉了一車貨呢。”

勞漢三不愧是長安城的老車伕,很多路上的馬車伕都跟他相熟。

“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天天都有活幹的日子,不賣力點,還等什麼時候啊?”

水泥路夠寬敞,兩駕馬車並駕齊驅是一點問題都沒有,所以旁邊的車伕牛柱乾脆跟勞漢三並排駕駛着馬車。

一天到晚駕車,也是挺無聊的,能夠有個說話的人,也不至於坐着犯困。

“說的也是,這多運一車貨,就能多掙幾十文錢,誰願意錯過呢?”

勞漢三也不否認牛柱的解釋。

事實上,他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哎,可惜就是這一架馬車,每次裝的東西很有限啊,要不然,水泥路這麼平整,完全可以多拉一些貨,馬匹也不會感受到累的。”

牛柱回頭看了看自己馬車上的貨物,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你知足吧,就這麼一架馬車,除掉每天耗費的馬料,你不得掙個百來文錢?這可是比以前好幾天掙的還要多呢。”

勞漢三雖然也想多運一點,但是對於現在這種局面,其實也還算滿意。

跟自己的鄰居們比起來,自己的日子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一天頂的上人家兩天,甚至是三四天掙的錢。

“話是這麼說,但是誰會嫌錢多呢,你說是不是。”

牛柱和勞漢三一路閒聊着,倒是很快就來到了作坊城中,存放各種材料的貨棧。

這裡已經絡繹不絕的有許多馬車出出入入,一派繁忙的景象。

突然,幾架奇怪的馬車從水泥路上往貨棧而來,立馬就吸引了勞漢三和牛柱的眼光。

第153章 用等重的銀子換第261章 臉面全無第473章 再一次被擼羊毛的天竺商家第731章 臨別第274章 算出來了第1232章 魚飯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1404章 衝突源於利益第739章 唐軍來了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1053章 捕奴船第741章 危和機並存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1468章 朕也有點失望啊第1章 真是他寫的?第1139章 愈演愈烈第827章 風起雲涌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80章 變廢爲寶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48章 憤怒的女人們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1362章 風雨欲來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434章 奇葩夫婦的奇葩出行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1232章 魚飯第272章 出一道題就夠了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640章 確定沒有算錯?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227章 李淵大壽第1538章 引領風潮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1340章 股災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23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429章 怎麼報復?第1434章 衆人的猜測第1203章 蒸蒸日上的涼州第1239章 當成飲料喝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1209章 錢從天降(五更奉上,求月票)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1306章 不是你想仿製就能仿製的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1283章 鬱悶的長孫衝第1144章 讓人恍惚的數據第1508章 林邑書屋第1059章 繼續宰肥羊?第1373章 忌憚第1091章 楚王府的對策第1571章 震懾第1439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903章 君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1550章 阿牛特殊鋼作坊技術展覽會(繼續大章)第1120章 日不落帝國(大章,求月票)第1569章 好的突厥人?第229章 犯大唐者,雖遠必誅第1075章 衝着你來的(求月票哦)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197章 殺雞儆猴(中)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004章 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第114章 不可置信第1448章 難以下定決心第840章 終究是邁出了這一步第1305章 東方樹葉第1427章 油鍋裡灑水第155章 別樣的款待第943章 商機第48章 憤怒的女人們第937章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357章 爲衝突和內亂埋下了伏筆第1520章 蓋棺定論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1160章 瘋狂的通貨膨脹第123章 王爺莫非是海神?第1147章 何去何從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602章 造不如買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1335章 過熱的資本第44章 報仇不隔夜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
第153章 用等重的銀子換第261章 臉面全無第473章 再一次被擼羊毛的天竺商家第731章 臨別第274章 算出來了第1232章 魚飯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1404章 衝突源於利益第739章 唐軍來了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1053章 捕奴船第741章 危和機並存第753章 高句麗的未來第1468章 朕也有點失望啊第1章 真是他寫的?第1139章 愈演愈烈第827章 風起雲涌第636章 不是一個境界第80章 變廢爲寶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1136章 吃人的機器第48章 憤怒的女人們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1362章 風雨欲來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434章 奇葩夫婦的奇葩出行第565章 科學大旗冉冉升起第1232章 魚飯第272章 出一道題就夠了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640章 確定沒有算錯?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227章 李淵大壽第1538章 引領風潮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1340章 股災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23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429章 怎麼報復?第1434章 衆人的猜測第1203章 蒸蒸日上的涼州第1239章 當成飲料喝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1209章 錢從天降(五更奉上,求月票)第1492章 做對了一次選擇第1276章 烏合之衆也有用處第1306章 不是你想仿製就能仿製的第258章 戶部的氣氛都變緊張了第1603章 一戰決勝負?(一萬八,日子不過了)第1249章 財富的本質是什麼?第1283章 鬱悶的長孫衝第1144章 讓人恍惚的數據第1508章 林邑書屋第1059章 繼續宰肥羊?第1373章 忌憚第1091章 楚王府的對策第1571章 震懾第1439章 李世民的態度第903章 君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205章 小正太是算學天才第1550章 阿牛特殊鋼作坊技術展覽會(繼續大章)第1120章 日不落帝國(大章,求月票)第1569章 好的突厥人?第229章 犯大唐者,雖遠必誅第1075章 衝着你來的(求月票哦)第1521章 彈劾的影響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197章 殺雞儆猴(中)第127章 這是精鹽啊?第1273章 讓更多的人受到刺激第217章 居然真的完工了第1004章 不僅有綠水青山,還有金山銀山第114章 不可置信第1448章 難以下定決心第840章 終究是邁出了這一步第1305章 東方樹葉第1427章 油鍋裡灑水第155章 別樣的款待第943章 商機第48章 憤怒的女人們第937章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357章 爲衝突和內亂埋下了伏筆第1520章 蓋棺定論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1160章 瘋狂的通貨膨脹第123章 王爺莫非是海神?第1147章 何去何從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637章 恍如隔世第602章 造不如買第537章 熱鬧的渭水碼頭第1335章 過熱的資本第44章 報仇不隔夜第406章 楚王殿下,您可不可以去別的地方練手啊?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