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

廣州的光塔碼頭,這幾年變得愈發熱鬧了。

去年底的時候,程家聽了李寬的建議,已經安排人手去廣州購買了上萬畝良田用來種植甘蔗。

這廣州雖然是嶺南道的繁華州府,但是地價跟長安城是完全沒有辦法比。

這讓程家對甘蔗種植的前途多了幾分信心。

地價低,就爲意味着成本低,只要甘蔗的價格不是太差,就有利可圖。

“郎君,一路辛苦了。”

程處默剛剛下船,程家派去廣州負責甘蔗種植事宜的程剛就已經在碼頭上等待了。

程剛可是知道程處默今春也是會來嶺南的,所以每天都有安排下人到碼頭附近等候,一旦發現程家的船隻進港,立馬快馬回來告訴自己。

這樣一來,程處默一下船就能看到自己,也算是程剛心中的一點小心思。

不管是什麼時候,在領導面前刷存在感都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如今這種情況,程處默對自家在廣州的甘蔗種植情況瞭解非常少,程剛能夠第一時間彙報,這個功勞就先拿到了三分。

“程剛,怎麼樣,這甘蔗都已經種上了嗎?”

雖然如今的程家,也算是長安城裡有數的土豪之一,但是一下在廣州府買了一萬畝土地,哪怕是價格比關中便宜,也算是一筆大投入了,由不得程處默不關心。

“郎君,全部都已經種上了,目前長勢還不錯。這嶺南的氣候,比關中可要暖和多了,甘蔗長的很快,估摸着到六七月份就能收割了,很可能到時候還能種第二季。”

程家在廣州的產業,目前就一個甘蔗種植,程剛自然要把甘蔗種植的相關事情全部摸清楚,要不然這個管事的職位,鐵定做不長。

要知道,房府和楚王府也都有各自的管事來到廣州,大面積的買地種甘蔗呢。

大家的起跑線都是一樣的,到時候誰的表現更好一點,自然一目瞭然。

“廣州這裡,種植甘蔗的多不多?”

程處默下了船,騎上了程剛準備好的駿馬,不緊不慢的往前走着。

這可是程處默第一次來廣州,按照計劃,他至少要在這裡待上小半年,自然要好好觀察一下這座城市。

“往年種的倒也不算少,不過基本上都是零零散散的,很多農戶各自種植一些,榨成汁後曬乾,售賣給一些商家或者自己食用。也辛虧好多農戶多多少少都種植了一些甘蔗,要不然我們這幾萬畝的甘蔗地,還真是不好找到種呢。”

“幾萬畝?”

程處默回過頭疑惑的看了一眼程剛。

自家不是隻買了一萬畝地用來種植甘蔗嗎?

“是啊,我們程家的一萬畝,房相府上也種了差不多一萬畝。種的最多的是楚王殿下,許管事直接買了三萬畝地,現在還在不斷的買地。不過因爲甘蔗種的問題,有些地還沒有來得及種上甘蔗,這些可能趕不上一年兩季了。”

程剛這段時間,不管是於公於私,都跟楚王府、房府在廣州的管事保持密切的聯繫。

嶺南畢竟是馮家的地盤,程家在長安城雖然無人敢惹,但是到了廣州的話,還是要先收斂一些。

“楚王府的管事是誰?”

聽程剛這麼一解釋,程處默倒也理解了。

這種植甘蔗,本來就是李寬建議程家這麼做的。

“是許昂,楚王府許參軍的長子。”

“楚王殿下把許敬宗的獨子給派到了廣州?看來他還真是看好這廣州的甘蔗種植啊。”

程處默對於楚王府的情況比較瞭解。

那個許敬宗雖然之前的風評不算很好,但是如今在楚王府裡面卻是混的如魚得水。

特別是他負責觀獅山書院以來,許家在長安城的地位水漲船高,大小也算是一方人物了。

“這許昂的女兒去年剛剛許配給馮盎的十二子爲妻,算是嶺南第一勳貴馮家的親家。屬下估摸着楚王殿下派他來負責楚王府在廣州的一應事宜,應該有這方面的考慮。”

“耿國公馮盎?如今的廣州刺史也是馮家的人吧?”

要來廣州,程處默自然也對這裡的情況作了一番瞭解。

不客氣的說,嶺南道如今最大的勢力,就是馮家。

在這裡,馮家說的話,有時候比朝廷說的還要管用。

當然,這馮家倒也還算忠心,要不然李世民也不會容忍這種情況的發生。

“沒錯,屬下也前去拜訪過幾次,爲人倒還算方正。馮家子弟在廣州府,倒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囂張跋扈。”

程剛離開長安城去廣州的時候,可以說是充滿了擔憂的。

嶺南啊,自古以來可都是發配罪犯的地方。

聽說那個地方到處都是俚僚,天高皇帝遠的,一不小心就性命不保。

不過,真正來到廣州府之後,他發現只要別離開廣州太遠,其實跟大唐的其他州府差別倒也不算特別大。

住在廣州城裡的人,還是漢人居多。

“今晚把那許昂和房府在廣州府的管事都一起邀請過來,我也見一見他們。”

程處默不大喜歡用腦,但是廣州府如今種植甘蔗最多的就是這三家,三家在長安城裡就關係密切,他來到廣州,自然也要先見一見這裡的管事。

“沒問題,許昂和房鎮這些天也在打聽郎君你什麼時候到呢。”

“對了,這甘蔗都已經種下了,那個許昂有沒有跟你說到時候這些甘蔗怎麼處理?”

程處默知道楚王府是長安城最大的白糖生產商,但是他們的白糖也是從天竺商人那裡收購的糖霜。

這怎麼把甘蔗變成糖霜,似乎是個難題。

本來他離開長安的時候,還想去找李寬問一問的,奈何人家早就巡視天下去了。

可別到時候甘蔗都種下去了,不知道怎麼變成糖霜,那就麻煩了。

“這個問題我也問過,不過那個許昂只說到時候楚王府會在廣州建設一座甘蔗的壓榨作坊,把壓榨出來的甘蔗汁曬乾之後運到長安城去即可。”

很顯然,李寬並沒有把打算製糖技術留在廣州。

這種核心的東西,還是不要輕易外泄。

只要把曬乾的甘蔗汁,這種白糖最初的原料運輸回長安,在那裡進一步加工成白糖就可以了。

“這個甘蔗汁曬乾之後再運回長安,倒也不是不可以。”

程處默想了想,基本上認可了這種做法。

“對了,我們的地,都在廣州府哪個地方?”

“在番禺縣,廣州府最好的地都在那一片,楚王府和房府的甘蔗地,也都是在那一片。”

“行,明天帶我去看看吧。”

……

“西湖美景三月天哪。春雨如酒柳如煙哪……”

當廣州的甘蔗苗正在享受着春日的滋潤的時候,長安城周邊的不少地裡,棉花這種新鮮玩意也都紛紛被各家勳貴種植。

石養就一邊哼着歌,一邊給自家的棉花地添加一些農家肥。

去年的時候,依靠着種植新式的南洋水稻和水稻魚的養殖,石養家的收入水平,一下子上了一個新臺階。

原本他今年是想繼續擴大水稻魚的養殖規模,不過當他了解到好多鄰居都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他果斷的選擇了楚王府管事新推薦的棉花種植。

目前的棉花種子,總共也就只能種上一萬來畝,再加上李寬分了一大半出去給到聞風而上的長安城勳貴,自己種的也就三千來畝。

李寬希望楚王府成爲大唐最大的棉布商,但是並沒有興趣成爲最大的棉花種植商。

“石富,你們家石良和石文在襄州有什麼信捎回來沒?”

隔壁地裡石富也在忙着給棉田施肥,兩人是老相識了,便時不時的會一邊幹活,一邊聊天。

“就上個月收到一封信,說是已經在襄州安頓下來了,正忙着開荒,讓家裡不用擔心,其他的就沒什麼的動靜了。”

所謂的家書抵萬金。

這個年代,可沒有電話和互聯網,一旦離家,要再把消息帶回去,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當然,這個也要看誰了。

像是李寬這種,想什麼時候讓人帶信回去都是沒問題的。

“放心,聽說關中有幾萬人去到襄州開荒種植南洋水稻,朝廷非常重視,肯定會安排好的。”

石富家的兩個弟弟會報名移民襄州,還是受到石養的話語的觸發。

所以兩家人時不時的都會說到這個話題。

“楚王殿下親自離京巡視南洋水稻的種植情況,我倒不是特別擔心石良他們會種不好水稻,我就是有點擔心人生地不熟,他們會不會被當地人欺負,會不會生病什麼的。”

石富這話倒是說得很實在。

這年頭,宗族觀念是非常強的,在大部分的地方,都是幫親不幫理的。

你一個外地人,要是和本地人起了衝突,十有八九是要吃虧的。

“你放心,觀獅山書院的好多學員都跟着移民隊伍一起出發的,有他們在,沒有人敢亂來。再說了,楚王殿下到時候也是要去襄州的,襄州離長安也不算特別遠,你就等着他們的好消息過來吧。”

石養這話雖然有一定的安慰成分在裡頭,不過倒也算是他的真心話。

趁着朝廷大力推廣南洋水稻的機會,去到襄州把每戶一百畝的永業田給開荒出來,以後子子孫孫都受用無窮。

再說了,石富家兄弟多,石良、石文兩兄弟在那還有照應,再加上一起去的還有石家村的其他好幾戶人家,這個風險和收益比起來,實在是不算什麼。

“借你吉言了,希望如此吧。”

……

渭南縣林家村。

林狗蛋看着一筐筐被裝上馬車的茶葉,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這幾年,林家村可謂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子裡家家戶戶都種上了茶葉。

雖然渭南縣離長安城還有點距離,不過只要上了官道,就有水泥路可走,倒也不耽誤新茶的售賣。

“娃他爹,今年這春茶賣完,家裡頭找大唐皇家錢莊借貸的那些銀幣就都可以還上了呢,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啊。”

林三娘子如今早已嫁給了林狗蛋,大兒子都已經三歲多了。

作爲林家村最先嚐試到種茶好處的林狗蛋,在聽了茶商呂掌櫃的建議之後,就向大唐皇家銀行借了兩百個銀幣,將自家的茶園規模擴大了一倍。

如今,林狗蛋已經是林家村最大的茶葉種植戶了,家中單單購買的幫忙種茶的奴隸就有三個,大小也算是一個小地主,實現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階層跨越。

“不着急還,那些貸款都是有期限的,只要到期歸還就行了。我前段時間也去長安城西市裡走了一趟,那茶磚的售賣很是火熱,有不少外地客商都在西市賣茶磚,我準備今年再買幾十畝地,全部種上茶樹。”

林狗蛋已經不是當初那個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的窮小子了。

眼光也比當初強了不知道要多少。

“那……那……”

林三娘子那了半天,也沒有說出個所以然來。

家裡一直都是林狗蛋當家,從最近幾年的情況來看,擴大茶園的做法,一直都是正確的。

就連她的孃家也因爲及時學習林狗蛋的做法,種了幾畝茶樹,收入水平大大的改善。

如今的茶葉價格,雖然不像剛開始種植那幾年那麼貴,但是種茶和種粟米比起來,還是要掙錢很多。

再加上他們家也有種茶的豐富經驗,林三娘子實在是想不出反對的理由。

“三娘子,你放心。這種茶的事情啊,我跟呂掌櫃和宋掌櫃都是聊過的,他們都覺得可以繼續擴大,因爲現在不但是關中人喜歡喝茶,就連草原上的胡人,好多也開始喝茶了。據說長安城每年運往涼州的茶磚就不知道有幾萬斤呢。”

林狗蛋當年很講信義的將茶葉賣給了宋掌櫃,不僅沒有讓他失去呂掌櫃這另外一個茶商,反而得到兩人的青睞。

現在,林狗蛋的茶園,所有的新茶都是一半賣給宋掌櫃,一半賣給呂掌櫃。

他們兩個依靠着販賣茶葉發家致富的商人,倒也把林狗蛋當起了朋友,時不時的會藉着收購茶葉的機會,坐下來小酌幾杯。

“好吧,不過我覺得這欠的錢,還是要儘快的還請,要不然這睡覺都睡的不踏實呢。”

林三娘子的這個想法,應該是很多農戶的想法。

不習慣欠人錢啊。

其實,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

第679章 又看走眼了第1149章 主人,您要的東西,沒有買到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1047章 誰的宣傳效果好?第1554章 大格局(萬字求月票)第440章 不一樣的刺殺第1590章 小玉米的大作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405章 這個案子怎麼破?第763章 週二福的意外之喜第1496章 怪異的結果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第1133章 簡單粗暴的解決第1293章 對火油的理解第189章 對楚王有所誤會啊(十更,感謝盟主天海祥雲)第1244章 洪六買車記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768章 援軍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15章 手術成功第160章 佈局倭國第852章 放血療法第752章 稀裡糊塗的勝利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868章 顧盼盼:這幫男人是不是故意欺負我?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296章 這個地方,怎麼看都不像是銀山啊?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1490章 看不開也沒辦法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881章 大展狗威第223章 拉不下面子第257章 戴胄好氣啊第383章 知道的越多越膽小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880章 西明寺第386章 推廣南洋水稻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267章 春闈第405章 這個案子怎麼破?第209章 三日內查明真相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1334章 有點過熱的股市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1089章 我應該站在誰那邊呢?第1542章 不一樣的創新(又是大章,求月票)第374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993章 長安城四害齊聚首第659章 不一樣的巡街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833章 王富貴這是要搞事了啊第794章 韋杜聯手第68章 鎖定敵蹤第1049章 一步領先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1212章 工業化的切入點第1577章 李諺師徒差點氣吐血了(日常萬字,求訂閱)第1434章 衆人的猜測第1376章 發難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687章 翰林院第678章 產業鏈的帶動作用第1523章 輿論爭奪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32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258章 看不見的手第692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860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1243章 掙錢,沒有那麼難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923章 發現之旅第1270章 沒理由不看好啊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1517章 抽菸第140章 登州熱第1391章 房玄齡的顧慮第1109章 史上最不一樣的蝗災(求月票)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1196章 局勢惡化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693章 一窩子的狠人
第679章 又看走眼了第1149章 主人,您要的東西,沒有買到第622章 在讓人意外的地方火起來了第1047章 誰的宣傳效果好?第1554章 大格局(萬字求月票)第440章 不一樣的刺殺第1590章 小玉米的大作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405章 這個案子怎麼破?第763章 週二福的意外之喜第1496章 怪異的結果第583章 瑞獸現身了?第1145章 揭開畝產神秘的面紗第77章 奇葩的訓練第322章 瞌睡遇到枕頭(又是三合一)第1133章 簡單粗暴的解決第1293章 對火油的理解第189章 對楚王有所誤會啊(十更,感謝盟主天海祥雲)第1244章 洪六買車記第720章 不爽也沒有辦法第768章 援軍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15章 手術成功第160章 佈局倭國第852章 放血療法第752章 稀裡糊塗的勝利第1375章 雙管齊下第868章 顧盼盼:這幫男人是不是故意欺負我?第234章 戰爭的殘酷第781章 嗅覺靈敏的商家第1471章 許敬宗的毒計第296章 這個地方,怎麼看都不像是銀山啊?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1490章 看不開也沒辦法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881章 大展狗威第223章 拉不下面子第257章 戴胄好氣啊第383章 知道的越多越膽小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880章 西明寺第386章 推廣南洋水稻第1105章 蝗災沒有那麼可怕?第267章 春闈第405章 這個案子怎麼破?第209章 三日內查明真相第245章 薛仁貴三箭定勝局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1334章 有點過熱的股市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1447章 王爺,你說的是真的嗎?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1089章 我應該站在誰那邊呢?第1542章 不一樣的創新(又是大章,求月票)第374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993章 長安城四害齊聚首第659章 不一樣的巡街第1215章 時代拋棄你,連招呼都不會打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1398章 武媚孃的擔憂第586章 呂強的人生轉折第833章 王富貴這是要搞事了啊第794章 韋杜聯手第68章 鎖定敵蹤第1049章 一步領先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1212章 工業化的切入點第1577章 李諺師徒差點氣吐血了(日常萬字,求訂閱)第1434章 衆人的猜測第1376章 發難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1605章 戰爭的紅利第687章 翰林院第678章 產業鏈的帶動作用第1523章 輿論爭奪第705章 昂貴的價格第323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1258章 看不見的手第692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026章 崩盤前夕第860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1243章 掙錢,沒有那麼難第1150章 王有才的新任務第185章 閒了果然會搞事(六更送上)第923章 發現之旅第1270章 沒理由不看好啊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第319章 暴怒的侯君集?第1517章 抽菸第140章 登州熱第1391章 房玄齡的顧慮第1109章 史上最不一樣的蝗災(求月票)第707章 都在等着看笑話第1196章 局勢惡化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693章 一窩子的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