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寬兒的這個建議,也太……

禮部尚書李道宗這幾天有點煩。

作爲李世民的堂弟,李道宗的軍功在宗室裡頭只有李孝恭可以比擬。

他很聰明,知道功高震主不是好事。

所以在貞觀十一年遷禮部尚書,改封江夏郡王之後,便開始自污。

因爲明目張膽的收人錢財,被人彈劾,一度被抓緊大理寺的天牢裡待了一陣子。

“朕擁有四海之富,士馬如林,如使車轍之跡周遍天下,遊觀而不止息,採取絕域之奇玩,海外之珍饈,難道不能得到嗎?只因勞累民衆而自我作樂,因而不爲。人心不知滿足,應當以義加以節制。如今道宗已封王爵,稟賜甚多而貪求不止,豈不令人鄙棄!”

李世民在發出如此感嘆之後,罷免了李道宗的官職,並且還削掉了他的封邑,只留下一個郡王的身份閒賦在家。

不過,李道宗只不過是在家閒賦了兩年,還沒來得及好好的含飴弄孫,就在貞觀十三年被重新起用。

到了貞觀十四年,更是官復原職,重新擔任禮部尚書。

“阿耶,新羅左右不過是一個小國,隨便安排一個侍郎接待就夠了,您沒有必要這麼煩惱呢。”

李道宗的二兒子李景仁看到自己阿耶下值回來之後,又愁眉不展的樣子,忍不住勸說道。

“景仁,話不是這麼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陛下既然安排我來做這個禮部尚書,我自然不能讓人在禮節上挑了大唐的不是。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我大唐乃是番邦屬國的表率,自然不能禮儀上惹人笑話。”

李道宗作爲宗室子弟,自然很清楚維護禮儀的嚴肅性,對於李家統治大唐的重要性。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禮就是讓大家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不要做出格的事情。

更加直白一點的說,你是臣子,就安安分分的做個臣子,不要有不該有的心思。

“阿耶,但是這新羅使臣是個女子,古禮上面從來沒有說過如何接待啊。與其在那裡糾結,不如直接把這個難題交給別人來解決。她們不是一直還沒有覲見陛下嗎?那就儘快安排咯,到時候宮中肯定會有一些指示給到禮部的。”

李景仁沒有太大的抱負,只希望能夠安安心心的過一輩子。

要不然作爲李道宗的嫡次子,他在長安城的存在感也不會那麼低。

看看那程處默、房遺愛……

人家的爹也不見得比他的強,可是兒子的知名度卻是差了十萬八千里。

“哎,這也未嘗不是一個辦法。”

……

“姐姐,聽說王爺正在見一個絕美的女子?”

楚王府別院裡頭,武媚娘挺着個大肚子,跟程靜雯在百草園中散佈。

李寬每天要見不少人,一般情況下武媚娘都不會那麼八卦。

但是今天聽說來的是一個大美女,還是一個尚未婚配的異國女子,身份地位據說還很尊貴,這就由不得她提高警惕了。

她可不想楚王府裡頭自己多一個妹妹呢。

“你說的是新羅使臣金勝曼吧?今天一大早就來了,到現在還沒有離開,倒是着實有點讓人感到意外。”

程靜雯知道李寬也不是那種看到美女就挪不開腳的人,要不晴兒、杏香她們就不至於現在還沒有被收入房中了。

“是啊,聽說這新羅的國王是個女人,而這個金勝曼還有可能是下一任的女王。也難怪王爺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啊。”

武媚娘那酸酸的語氣,程靜雯哪怕是耳聾了也聽的出來。

“噗呲!”

她忍不住笑了出來,“媚娘,我倒是跟你的看法有所不同呢。”

“哦?那姐姐是怎麼看的呢?”

武媚娘倒也沒有覺得不好意思。

她跟程靜雯的關係,比較特別,但是畢竟有着同一個丈夫,有都是聰明人,所以整體來說關係還是很融洽的,絕對比一般的閨蜜要來的靠譜。

“新羅地處高句麗和百濟之間,而陛下一直都有徵討高句麗的心思,王爺一直看高句麗不順眼。眼下大唐已經把薛延陀給解決了,身邊就剩下西突厥和高句麗兩個比較拿得出手的對手。依我看,朝廷已經在開始考慮出征高句麗的事情了。”

程靜雯不是傻白甜,只不過平時很低調,不輕易的表達自己對朝政的看法。

但是並不表示她不懂。

作爲楚王府的女主人,她能夠看到的許多信息,她掌握的許多秘聞,比一般的大臣還要多。

特別是李寬在私下一點掩飾都沒有的表達過要滅高句麗。

再結合今天的情況,她很快就猜測出了李寬接見金勝曼的心思。

“這麼說來,王爺見金勝曼,會討論對付高句麗的事情?”

武媚娘自從懷孕之後,就比較少關注外面的事情,難得的安靜了下來。

如今程靜雯這麼一提,以她的聰明才智,自然也很快就猜出了事情的緣由。

“我要是沒有猜錯,新羅在這個時候派出使臣來大唐,哪怕不是爲了對付高句麗,也是爲了堤防高句麗。東海漁業據說在新羅等地都有人員在活動,等會問問王爺,很多事情就更加清楚了。”

“嗯,我還擔心王爺是不是看到金勝曼那樣身份獨特的女子……”

“新羅婢可是在長安城有諾大的名聲,你會這麼想也不奇怪。”

……

李寬見完金勝曼的當天,就被李世民叫到了大明宮。

作爲新羅使臣,她的一舉一動自然有人專門監視。

李世民聽說金勝曼去了楚王府,便想聽一聽她跟李寬說了什麼,李寬有什麼建議。

“寬兒,這麼說新羅人這一次來大唐,是想跟我們結盟?”

“陛下,結盟是他們一廂情願的事情,或者說是他們希望的理想局面,實際上他們就是被高句麗和百濟壓迫的狠了,想要借我們大唐的力量,保住新羅。”

“朕遲早是要討伐高句麗的,有新羅這麼一個國家在半島幫忙,倒也不是一個壞事。”

李世民對新羅的印象還是不錯的,歷史上唐朝和新羅在後面也着實聯盟了。

不過,他估計沒有想到新羅後面會變成另外一個薛延陀。

同盟的時候,攻打攻打當年的東突厥和後面的高句麗,出力最大的是大唐,但是戰果收穫最多的卻不是大唐。

戰爭結束之後,大唐雖然名義上消滅了一個強大的對手,但是又培養起來了一個新的對手。

若干年之後,再次陷入了死循環。

中原王朝在這種事情上吃過了無數的虧,不過似乎沒有幾個王朝真正的吸取了教訓。

“陛下聖明,攻打高句麗的過程當中,如果有新羅幫忙,自然對大軍作戰有所好處,也能牽制高句麗的一部分兵力。”

李世民這話,也不能說就有問題,李寬也沒有那麼頭鐵的什麼都這個不行,那個不好。

“這麼說,你是同意跟新羅結盟咯?不會是今天上午收新羅老山參收多了的原因吧?”

李世民難得的笑着開了一個玩笑。

金勝曼拜訪李寬,這不是什麼秘密。

李寬知道李世民肯定會知道,李世民也知道李寬知道自己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李寬還敢收禮,自然是不怕李世民有意見。

“陛下說笑了,這些新羅使臣帶來的老山參,比商人販賣到大唐的要好不少。不僅百年老山參有幾十根,更有幾根是千年老參。微臣進宮的時候已經一併把這些參讓人送給楚王太妃娘娘了。”

“你倒是動作夠快的,借花獻佛玩的比誰都溜。”

李世民感覺李寬就像是一隻泥鰍,滑不溜秋的,要抓他個把柄都不容易。

“陛下,要攻打高句麗,微臣覺得有必要加強水師的建設,登州水師這幾年雖然增加了一些海船,但是速度實在是太慢了。如今我大唐各個造船作坊的生產能力提高了不少,是時候給水師增加船隻了。”

從長安城走陸路去高句麗,路途遙遠不說,道路也不好走。

冬天下雪不好走,夏天下雨也不好走。

爲了儘可能的提高作戰的效率,李寬覺得水陸兩棲同時進攻是最合適的方案。

而這個時候的大唐,可能還不大習慣從海里面進攻。

“水師?從登州出發的話,倒確實是很快就進入高句麗腹地了,但是利用水師攻打高句麗,也頂多只能解決沿海的問題,船又上不了岸。”

“陛下,船是上不了岸,但是船上的人可以上岸啊。雖然馬匹的運輸比較麻煩,但是隻要海船夠多,登州到平壤和漢城的距離都不遠,還是可以試一試的。”

“朕知道了,此事再議。後天朕將正式召見新羅使臣,你再把今天瞭解到的情況說一說。”

擴建水師,這不是小事。

李世民自然不能因爲李寬的幾句話就做判斷。

“這金勝曼是新羅的聖骨,女王金德曼的堂妹,很可能也是未來的新羅女王。雖然她年紀輕輕,但是爲人處世很有心計,對我們大唐也算是比較瞭解。這一次,她們應該是受到了高句麗和百濟聯盟的壓力,高句麗東部大人淵蓋蘇文頻繁在邊疆上挑釁,大有吞併新羅的心思。別看新羅國內也勉強算是兵強馬壯,但是跟高句麗比起來還是不夠看的……”

事關大唐未來在朝鮮半島的戰略,李寬自然要把自己瞭解的信息給李世民詳細介紹一下。

楚王府情報調查局多年前就開始佈局漢城等地,自然不是吃乾飯的。

可以說,長安城裡,沒有誰比李寬更瞭解半島局勢。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既然新羅跟高句麗有這麼深的仇恨,那朕遂了新羅使臣的心願了。到時候大軍出征,多路夾擊,看看他們高句麗怎麼應付。”

李世民想到楊光折騰了三次都沒有打敗的高句麗,將要滅在自己手中,心中很是興奮。

“陛下,微臣還有一個建議。”

“說!”

“結盟是可以,但是盟約本身就是用來撕破的。高句麗滅亡之日,也就是我們大唐進攻新羅之時。微臣建議朝廷制定攻打高句麗的方案的時候,順便把新羅也放進去。”

李世民:???

什麼情況?

今天上午剛收人家金勝曼的禮物,下午就提議到時候要一起幹掉新羅?

這也太……

以後誰敢跟大唐結盟啊。

“寬兒,我大唐乃是仁義之邦!”

李世民面色複雜的看着李寬,心中雖然知道這樣的方案纔是對大唐最有利的,但是又有點難以接受。

“陛下,仁義是對大唐子民的。再說了,攻打新羅並不表示不仁義。這戰場上打起來,難免會有一些誤會和衝突,只要想動手,理由總是有很多的。哪怕是沒有理由,我們也可以創造藉口。微臣還是那句話,凡是有利於我大唐的事情,就是可以做的事情。至於史書上會怎麼說?陛下,歷史是有勝利者書寫的!”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李世民聽到這話,兩眼放光。

此時此刻,他想到的反而不是高句麗和新羅,而是玄武門。

這是他心中的一個結。

如今李寬這話,比什麼話起到的安慰作用。

“好!你這個提議,朕原則上同意了。畢竟薛延陀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要是接着又在新羅那邊扎個跟頭,大唐就貽笑大方了。”

李世民能夠坐穩皇位,自然也不是真的那種食古不化的人物,要不然也不會有玄武門之變了。

“既然陛下有心討伐高句麗,微臣覺得朔州到幽州的水泥路就要加快進度了。同時幽州往遼東城的水泥路,也可以開始修建。”

“朔州到幽州的水泥路修建,自然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幽州到遼東城的水泥路,是不是意義不大?雖然修建了能夠加快行軍速度,但是成本也太高了吧?”

“不,一點也不高。要把遼東納入大唐的實際統治,這條水泥路本來就是要修建的,如今只不過是把修建的時間提前了一下而已。”

“遼東一年四季,有將近一半的時間都被冰雪覆蓋,也不像是草原上能夠養馬,要不要實際統治,意義不是非常大吧?”

李世民的這個觀點,應該是代表了大唐這個時候很多人的觀點。

雖然說開疆拓土是將士們的追求,但是是否實際統治,又是另外一碼事。

“雖然遼東冬天比較長,但是那裡的土地其實非常肥沃,種植水稻也好,其他的作物也好,收成比關中可能都要好。既然費了這麼大力氣滅掉高句麗,不利用起來就可惜了。指不定過個幾年,這裡又誕生了新的對手。”

“此事容朕再想一想!”

雖然李世民也覺得李寬說的有點道理,但是要實際統治遼東,需要花費的人力物力可是非同小可。

投入和產出是否值得,李世民自然是需要掂量掂量。

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550章 夷男先出手了第263章 賜婚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74章 假傳軍情?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120章 脫貧致富的思路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1317章 快速的市場化第1072章 鎖定目標(求月票)第279章 沒理由不賣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1416章 武舉第1220章 李世民見聞錄第1017章 女王的末路第226章 美食的威力第640章 確定沒有算錯?第235章 不一樣的打法第292章 莫非是故弄玄虛?(五更,求月票)第236章 斬首行動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648章 帝王耳中的煙火氣第1174章 利潤表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1332章 觸動第357章 爲衝突和內亂埋下了伏筆第1424章 這次真的是意外?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第1000章 長孫衝:太過分了!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155章 別樣的款待第31章 長孫的壽辰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608章 物美價不高第1144章 讓人恍惚的數據第85章 因爲熱啊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913章 機智無雙武媚娘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1524章 狄仁傑大婚第1234章 有錢掙的地方,就會有人涌入第52章 意外的結果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623章 彈劾永不停第263章 賜婚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327章 蜜桃村的脫貧第330章 都覺得佔了大便宜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還有人性嗎?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089章 我應該站在誰那邊呢?第601章 學員們的怒火,來的快去的也快第327章 蜜桃村的脫貧第166章 再回長安第1455章 大唐藥業第62章 真的昇天了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1355章 聰明人不少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354章 這個姓氏很少見,莫非是他?第1031章新的出海熱潮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1046章 有樣學樣第730章 水陸並進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1241章 開心又不開心第1334章 有點過熱的股市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1502章 選擇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491章 孔穎達的怒火第1194章 天花第280章 送什麼好呢(求月票,更新有驚喜)第990章 恐慌和踩踏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752章 稀裡糊塗的勝利第632章 專賣店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1162章 離廢紙的距離不遠了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675章 錢來的太容易了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469章 格物書院號的榮光時刻第997章 船隊迴歸
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550章 夷男先出手了第263章 賜婚第1177章 對付吐蕃國的方法第21章 就這麼簡單第297章 總算是找到你的影子了第113章 哪裡有賣?第74章 假傳軍情?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120章 脫貧致富的思路第479章 長孫皇后在追更第1317章 快速的市場化第1072章 鎖定目標(求月票)第279章 沒理由不賣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496章 李寬又要準備擼人家的羊毛了第1416章 武舉第1220章 李世民見聞錄第1017章 女王的末路第226章 美食的威力第640章 確定沒有算錯?第235章 不一樣的打法第292章 莫非是故弄玄虛?(五更,求月票)第236章 斬首行動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648章 帝王耳中的煙火氣第1174章 利潤表第651章 衆位大佬的煩惱第462章 真的被嚇死了嗎?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1332章 觸動第357章 爲衝突和內亂埋下了伏筆第1424章 這次真的是意外?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1227章 無知者無畏(求月票)第1000章 長孫衝:太過分了!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155章 別樣的款待第31章 長孫的壽辰第1528章 意外的助攻(萬字大章再現)第111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608章 物美價不高第1144章 讓人恍惚的數據第85章 因爲熱啊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913章 機智無雙武媚娘第911章 大唐皇家錢莊的危機第1524章 狄仁傑大婚第1234章 有錢掙的地方,就會有人涌入第52章 意外的結果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623章 彈劾永不停第263章 賜婚第612章 就這樣拿走了八成的利潤第327章 蜜桃村的脫貧第330章 都覺得佔了大便宜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還有人性嗎?第1061章 登州海事學院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089章 我應該站在誰那邊呢?第601章 學員們的怒火,來的快去的也快第327章 蜜桃村的脫貧第166章 再回長安第1455章 大唐藥業第62章 真的昇天了第193章 怎麼還沒動工第1355章 聰明人不少第1390章 火紅的季節第354章 這個姓氏很少見,莫非是他?第1031章新的出海熱潮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1046章 有樣學樣第730章 水陸並進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413章 我的武郎君,實在是太穩健了第1241章 開心又不開心第1334章 有點過熱的股市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1502章 選擇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259章 觀獅山書院第491章 孔穎達的怒火第1194章 天花第280章 送什麼好呢(求月票,更新有驚喜)第990章 恐慌和踩踏第1188章 又見妖言惑衆楊本滿號第752章 稀裡糊塗的勝利第632章 專賣店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1162章 離廢紙的距離不遠了第1041章 摩拳擦掌第675章 錢來的太容易了第1547章 爲科學獻身?(繼續萬字大章求月票)第981章 青雀葡萄酒的另類價值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469章 格物書院號的榮光時刻第997章 船隊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