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賈師傅回來了

兩個老農被請了來,想叉手行禮,李治笑道:“老丈何須如此?”

尊老是傳統,哪怕是帝王也得在老人的面前微笑。

李弘問道:“二位老丈家中的地看着頗爲肥沃,想來這日子不錯。”

還學會迂迴了……

李治看了武媚一眼,那種老父親的感覺再度襲上心頭。

矮些的老農笑道:“這是長安城外呢!這等良田哪能是我等的,都是那邊……”,他指着隆積寺方向說道:“都是隆積寺的。那些高僧慈悲,把田地給了我等耕種,也不用服役……慈悲着呢!”

李勣心中一個咯噔。

別的地方都好說,長安城外的良田早就被權貴們給搶光了,平頭百姓哪有……但這個隆積寺卻輕鬆的在這裡擁有一大片良田,這是什麼意思……

許敬宗看了他一眼,目光凝重。

——這是方外逼近了帝王的意思。

五胡亂華時,整個北方大地淪爲了狩獵場。百姓變成了兩腳羊,苦苦哀嚎卻喚不回躲在江東的司馬家……苟延殘喘的小朝廷坐視着北方的漢人成爲了異族的牲畜,被血洗,被蹂躪,被……煎烤烹炸成爲胡人的美食。

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神州陸沉,無數漢人仰天嚎叫,希望神靈能挽救自己於地獄之中,可神靈只是在漫天星宿中眨了個眼。

那些憤怒和不甘,恐懼和絕望無法排遣,佛門的輪迴之說就成爲了最好的安慰。

今生你等淪爲牲畜乃是業報,那就忍,這輩子做個逆來順受的好人,下輩子就能享福……

崩潰的心被慰藉了,統治者們霍然發現百姓更好統治了,不禁大喜……原來佛家還有這個功效?

於是佛門大興。

佛門大興到了哪個境界呢?

就在南北朝短短的一百多年的歷史中,法難發生了兩次。

而根源就在於佛門的勢力龐大到了讓帝王如芒在背的地步。

他們擁有無數良田,無數信徒和人口,這只是根基,更要命的是許多權貴豪族也成爲了信徒。藉着他們的手,佛門第一次能衝着這個天下發出自己的聲音。

悚然而驚的帝王怕了。

於是刀光劍影中,雙方開始了斷。

佛門和政治之間的糾纏爭鬥一直纏綿到了數百年後,此刻正是興盛時期。

南北朝曾經的兩次法難運動並不遠,近的一次距今不足百年,可佛門在數十年內再度成爲一個龐然大物。

李弘想到了舅舅當初和自己的談話。

他問道:“這隆積寺好大的地啊!”

老人得意的道:“不多不多,長安周邊才四十多頃,外面還更多些。”

李義府的臉頰顫抖……

任雅相呼吸略微急促。

長安周邊都快沒田地分了,可這裡卻動輒數十頃田地……

另一個老人看了衆人一眼,狡黠的道:“我等不是奴隸……”

李治淡淡的道:“去隆積寺看看。”

只需知曉了基本情況就夠了,至於什麼不是奴隸……在帝王的眼中,走出自己管控範圍的都是奴隸。

數騎遠來,一路就能聽到那些農人行禮高喊佛號。

這數人乃是僧人,應當是來巡查田地。

見數百人在那裡看着自己,一個僧人用馬鞭指着衆人喝道:“哪來的?”

“好大的威風!”

武媚看了這些人一眼,“走吧。”

僧人近前盯着他們喝道:“不許在附近逗留。”

其中一個僧人用馬鞭指着剛纔和李弘說話的老人問道:“他們問了什麼?”

老人笑道:“他們就是問田地可還好……”

僧人面色稍霽,“不許胡亂說話,否則一家子全數趕到山上去。”

老人堆笑道:“是是是,不敢不敢。”

李治緩緩而行……

李勣無意間看到了皇帝那緊握的雙拳。

人口和田地之爭越演越烈,朝中這幾年一直在琢磨這事兒,移民是個好路子,可不但要開源,還得要節流。

所謂的節流就是清理關中的田地,把那些被侵吞的田地拿回來,再分配給百姓……這是府兵的根基,一旦動搖,大唐就會地動山搖。

一個僧人遠遠跟在他們的後面,等看到隆積寺時,僧人策馬從左邊超越上來。

李治淡淡的道:“聒噪!”

王忠良厲喝道:“弄下來!”

一個侍衛從護衛陣列中往外奔跑,一邊跑一邊拿出長弓,在奔跑中完成了張弓搭箭的過程。

他站在左側,長弓拉滿……

手一鬆,箭矢飛去。

嘭!

馬兒中箭撲倒,馬背上的僧人飛了出來。幸而馬速不算快,所以只是摔斷了胳膊。

侍衛左手持弓,右手摸着腰間箭壺中的一支箭矢,目光鷹隼般的盯住了後續的兩騎。

“止步!”

他厲喝道。

那兩騎心悸勒馬。

“他們竟然敢在此地放箭……是誰?”

到了隆積寺前,知客僧來迎,見到了李弘不禁大喜,“見過殿下,殿下昨日纔將來祈福,今日竟然又來,這孝心感天動地吶!”

住持聞訊趕來,他的目光一轉,就盯住了便裝的李治等人。

這便是經驗……

“殿下請。”

知曉是貴人,但貴人不主動報身份你就別問……問了自討沒趣,別人還覺得你鑽營。最好的法子就是不卑不亢,又能讓貴人感受到無微不至的尊重。

這是一門學問,人類爲此鑽研了數千年,大成者很少。少數的大成者們在史冊中的描述也褒貶不一,有的被描述成了大奸大惡的奸佞,有的被描述成了忠心耿耿的忠臣……

一行人在室內緩緩而行,把隆積寺裡面看了個透徹,甚至還去飯堂看了一眼,詢問了飯食的情況,堪稱是無微不至。

出了飯堂,衆人神色不一。

“很好的飯食,看得老夫都想在此吃一頓。”任雅相感慨的道:“許公覺着如何?”

他突然想死:老夫問誰不好,問許敬宗……這位實話實說不知道坑了多少人,老夫這是作死!

許敬宗不負衆望的道:“老夫看了看……有錢人!”

住持的面色不變,笑道:“只是侍奉佛祖罷了,不敢怠慢。那些善信施捨了不少……都是慈善人。”

李治不置可否的點點頭,回身道:“僧人們整日都在侍奉佛祖?”

住持點頭,“是啊!隆積寺上下虔誠。”

李治負手看着他,饒有興趣的問道;“都去侍奉佛祖了,那飯食從何而來?據我所知,你等一人得了朝中三十畝地,都不去耕地,米糧從何而來?”

這話味道不對,住持笑容不變,“有些善信施捨了不少奴僕,都是他們在種地。”

許敬宗尖刻的道:“你等侍奉佛祖,於是還得找人來侍奉你等,倒也是上下分明。”

衆人都在忍笑。

李治頷首,“不錯。”

住持鬆了一口氣,不禁堆笑道:“廚房那邊整治了些好齋飯,貴人們若是腹飢,可隨意用些。”

“回去了。”

李治覺得這裡悶得慌。

衆人回城,那幾個僧人才敢進來。

“住持,那些人兇狠,先前放箭差點射殺了咱們的人。”

住持笑眯眯的道:“可是你等錯了規矩?嗯?”

笑容猛地收了,旋即就是聲色俱厲,“那是貴人!你等跋扈慣了,今日竟敢當着他們的面囂張,不但是自己作死,更是牽累了寺裡!”

衆人愕然,有人問道:“是何貴人?”

住持捂額,“那是陛下和宰相們。”

衆人不禁歡喜,“這竟然連陛下和宰相們都來咱們這裡禮佛,大慈恩寺都比不過咱們了吧。”

“愚蠢。”住持覺得心累,“陛下爲何便衣?此次兇吉未卜,這幾日都安分些。”

一個僧人笑道:“住持何須擔憂,大唐優待方外,每建寺廟朝中必然撥給錢糧助力,更是劃分不少田地……”

“是啊!住持多慮了。”

衆人一陣想勸,住持面色稍霽,嘆道:“佛門廣大,無所不度。”

“阿彌陀佛!”

……

宰相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地方。

任雅相卻有些神思不屬的尋了李勣說話。

“陛下今日是何意?”任雅相指着眼皮說道:“老夫今日一直覺着眼皮子跳,有些心慌,就擔心陛下一改立場……英國公,帝后一直以來可都是崇信佛門,錢糧田地施捨的從不吝嗇,今日這不對。”

“當然不對。”

沉穩如李勣也有些心慌,“高祖皇帝和先帝對佛門扶持中亦有壓制,他們都目睹過前隋崇佛帶來的後果……所以相安無事。陛下登基後,對佛門多有扶持,卻忘記了先帝的手段……如此十餘年下來,佛門昌盛……”

李勣謹慎,可任雅相卻無所謂,“這便是陛下自己造成的後果。”

李勣緩緩點頭。

“太子這一下……揭開了陛下犯下的大錯,就怕宮中反覆啊!”

李勣坐在那裡微微嘆息,斑白的鬚髮微微擺動。

……

“朕一個人靜靜。”

李治拒絕了皇后的陪伴,獨自一人站在了殿前。

秋風吹拂,吹的人倍感愜意。

皇帝的眼眸平靜,直至許敬宗急匆匆的跑來。

“陛下……”

“說。”

“高祖時有令:京城留寺三所、觀二所。其餘天下諸州各留一所,餘悉罷之……”

許敬宗偷窺了皇帝一眼,見他面色平靜,就繼續說道:“先帝破洛陽時有令:廢諸道場,城中僧尼留有名德者各三十人,餘皆返初。”

“先帝剛繼位就有敕令……有私度者處以極刑。時嶧陽山多有逃僧避難,資給告窮。”

李治閉上眼睛。

“貞觀三年,天下大括義寧私度,不出者斬,聞此鹹畏。”

李治雙手握拳。

“如今天下寺廟多不勝數,僧尼衆多……私下剃度的不計其數,還有那些冒充僧尼逃避賦稅的更是……多不勝數。”

再這般下去……動搖江山了!李治的身體搖晃了一下。

側面,武媚悄然而來。

她回身擺擺手,示意內侍們避開。

許敬宗額頭見汗了,“前隋時天下有寺廟三千九百八十五所,僧尼二十三萬餘,到了貞觀初時,天下二百萬戶,供養了……供養了二十萬僧尼……”

他躬身倒退,數步後才轉身離去。

“陛下何必自苦。”

武媚的聲音傳來。

李治淡淡的道:“從監造大慈恩寺開始,朕就對佛門開了方便之門,這些年朕就坐視着佛門不斷擴張,他們極盡奢華,建造了無數廟宇,朕亦覺着尚有餘力……”

“上次賈平安提及了方外之事。”

武媚頷首,“平安那次說信仰能使人心神安寧,但方外萬萬不可侵蝕世俗。佛祖慈悲,但侍奉佛祖的卻是凡人,凡人渾身都是心眼子,有幾個能真正超脫了紅塵?

佛門侵吞田地和人口,這便是與世俗在爭奪天下。前朝兩次法難殷鑑不遠,可如今佛門再度捲土重來……他私下和臣妾說,若是一切照舊,後世子孫怕是又要舉起法難的大旗,和佛門爭奪錢糧田地和人口了。”

李治點頭,“朕覺着錢糧足夠多,卻忘記了這些都是高祖和先帝苦心孤詣經營而來。前漢時,沒有文景之治,哪來武帝的縱橫捭闔?可到了朕這裡,錢財田地人口都大大方方的給了佛門,卻忘記了這些都是高祖和先帝積累而來……”

武媚含笑道:“陛下可是想到了武帝?武帝雖說武功赫赫,可卻也是揮霍無度,把府庫的錢糧當做是流水隨意揮灑,到了後面難以爲續,就改弦易轍,做起了斂財的帝王……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李治回身,微微皺眉。

這個悍婦在暗喻朕是隻知曉耗費祖宗積累的紈絝帝王嗎?

“高祖和先帝都用佛門來安定人心,可卻頗爲警惕佛門擴張,朕不以爲然,登基不過十餘載,佛門已然尾尾大不掉……”

武媚嘆道:“臣妾這些年也施捨了許多錢財田地給佛門,那些爲公主皇子祈福建造的寺廟也不少,說起來臣妾也是罪魁禍首之一。”

李治苦笑道:“你我夫妻今日卻是捫心自問,愧疚不已……但更令朕愧疚的是五郎這般小都看到了危機,朕和你卻怡然自得,不知這是在給子孫埋下禍端……”

武媚眼中多了笑意,“五郎純孝,看到這等危機並未隱瞞,而是說了出來。他的這份眼光……來人,讓太子來此。陛下,今日一起用飯可好?”

李治點頭。

有內侍急匆匆的去了。

李弘正在愁眉苦臉的被勸諫。

蔣峰嘆道:“殿下仁慈,心懷天下是好事,可佛門……廣大,殿下何苦出聲去得罪他們?”

張頌負手轉圈,嘴角都長了泡,他止步說道:“殿下可知那些僧人和多少權貴高官交好?殿下此番話就在方外留下了惡名,此後會帶來多少壞處,哎!”

李弘終究忍不得,說道:“可方外人不該是清心寡慾的嗎?他們爲何要這麼多的田地奴隸,還要那麼多錢糧……還和那些高官權貴交好,這可是清心寡慾?”

“咳咳!”

蔣峰乾咳着,“殿下啊!這等事……可知,卻不可說。”

張頌低聲道:“殿下,都是人吶!”

李弘恍然大悟,“舅舅曾說過,心中有佛,販夫走卒亦是高僧。心中無佛,深山寺廟中苦修的只是枉然。”

“此言大妙!”

雖然和新學不對付,但蔣峰和張頌卻對賈平安教給太子的這番話大加讚賞。

“可殿下卻讓陛下陷入了兩難境地。”蔣峰有些糾結,“佛門勢大,今日揭開了許多影響大唐之弊端,陛下管不管?不管就是坐視弊端擴大,管了……佛門勢大啊!殿下!會反噬!”

李弘皺眉,“如今不管,可子孫也能不管嗎?”

你說的好有道理,老夫竟然無言以對……

蔣峰和張頌面面相覷。

“此刻不管,以後弊端只會越來愈大;此刻不管,就是把弊端難題丟給子孫,阿耶不是那等人!”

李弘很是篤定的道。

“殿下,陛下召喚。”

內侍傳達了指令,回去後把太子的話說了。

“奴婢剛好聽到殿下說……此刻不管,此後弊端越來越大,就是把弊端丟給了子孫,阿耶不是那等人。”

李治負手看着武媚,嘴角微微翹起。

武媚笑道:“五郎倒是信任陛下,不過陛下此刻心中卻無法愜意吧?”

“朕好不容易愉悅片刻,你卻要來揭傷疤。”

要想削了佛門的好處談何容易?

“看看玄奘出行時那些信徒之多,之虔誠,朕就知曉此事難辦。”

李治頗爲愁苦,等李弘來後,就問道:“方外的弊端你如何看?”

“五郎還小呢!”

武媚馬上就護犢子。

李治看了她一眼,微微搖頭。

李弘想了想,“佛道都有用,能安定人心。可用,但卻不能讓他們侵蝕世俗,一開了口子,以後就封不住了。”

李治默然良久。

“用飯。”

一家三口難得的聚餐。

當夜,皇帝的寢宮內燈火通明,直至丑時末才熄滅。

任雅相年歲大了,早飯吃不了多少。

老僕在嘀咕他吃的越發的多了,可見身體康健。

在上馬時,任雅相的動作緩慢了許多。

“老了,腿腳不靈便了。”

緩緩策馬在朱雀街上,任雅相看着那些熟悉的坊牆不禁嘆道:“那些高挑超出坊牆的飛檐少,老夫原先都認得,如今越來越多,老夫看着眼花,可見大唐越發的有錢了。”

馬蹄聲傳來。

任雅相聽着馬蹄聲急促,就回頭看了一眼。

“任相。”

馬背上的人衝着他咧嘴一笑。

黝黑的臉就此多了些白,任雅相一怔,“你……賈郡公?”

“哈哈哈哈!”

任雅相捧腹大笑,“你……你昨夜可是在城外住了一宿?就等着開城門好進來……不對,你這是想先回家中看看……罷了,趕緊去。”

賈平安揮揮手,帶着人一溜煙消失在前方。

任雅相捂額,“恰逢佛門之事他回來了,此事……麻煩了。”

……

晚安!

第662章 福星第184章 賈參軍是個有福之人第375章 翻臉第256章 這個大唐必將長盛不衰第1005章 情義第211章 奴好歡喜第641章 我覺得還能再搶救一下第962章  平安隨我來第1059章 這是一次毒打第810章 領軍人物第930章  堵門自薦第523章 此人……可交第539章 因爲我喜歡他啊第889章 帝王的心都是鐵石做的第123章 老許,你有多少仇人第625章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第783章 李義府炸了第559章 夫君,發財了第1020章  朱元璋的貢獻無人能及第1119章  最喜坑人的便是賈平安第597章 我家有兒初長成第133章 陌刀手……第294章 炒菜,還是飛天第31章 薅老許的羊毛第191章 打得好第187章 野球大佬第974章  大唐已死第655章 大勝,烏龜第865章 低調奢華,刮目相看第43章 月半彎,不浪漫第740章驅虎吞狼第260章 得意,低頭求饒(爲盟主“東東包”加更)第740章驅虎吞狼第995章 飛鳥城在顫抖第985章  我只說一次第440章 好像爆了第103章 不留活口第208章 殺之無罪第945章 道第862章 形勢不妙啊第250章 五福臨門第566章 你殺了誰第639章 知道什麼叫做營銷嗎第1034章  默然第894章  高風亮節,臨淄縣君第638章 社會毒打第4章 發達了第463章 皇后,你聽臣解釋啊第974章  大唐已死第585章 輿論戰,殿下仁慈(感謝新盟主‘臥龍三人’)第283章 痛快的一戰第459章 寧可站着死第772章 斬斷線索,美人低頭第65章 腸子悔青了第173章 投鼠忌器祿東贊,文武全才賈平安第884章 以身爲餌第918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1081章  外藩人也配教訓我的兒子第1039章 這種情緒叫做幸福第711章 奸賊,看拳第961章 我怎地又有了第95章 謝大哥不殺之恩第422章 好歹讓他看看自家舅舅的威風第857章 尖底船震動工部第557章 陛下,何不撲殺此繚第466章 本王以前只是渣了一點第953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157章 膨脹了第285章 萬勝第280章 年輕人,要穩第783章 李義府炸了第502章 因爲這是大唐第515章 我是先幹正事,還是(感謝“正版風隨行”的盟主打賞)第643章 你很博學嗎第497章 她們也是人第872章 我危矣第120章 別打臉啊第357章 某記住你了第247章 小賈,救命啊第342章 做好事的感覺真不錯第957章  你竟然還敢劫持人質?第536章 人贓俱獲第569章 武陽侯是個好人第542章 帝王不狠站不穩第343章 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第139章 奸細第450章 帝王都是負心漢第44章 大長腿妹紙第12章 老許,你就是俺的那口鍋第357章 某記住你了第266章 某就是一頭豕第1182章 大唐男兒,當縱橫無敵第189章 輕視,偷香竊玉第89章 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第580章 許多事總得有人去做第622章 不對勁第64章 狗內侍第756章 羊了肚肚手巾喲第1003章  我的道第1121章  三月三
第662章 福星第184章 賈參軍是個有福之人第375章 翻臉第256章 這個大唐必將長盛不衰第1005章 情義第211章 奴好歡喜第641章 我覺得還能再搶救一下第962章  平安隨我來第1059章 這是一次毒打第810章 領軍人物第930章  堵門自薦第523章 此人……可交第539章 因爲我喜歡他啊第889章 帝王的心都是鐵石做的第123章 老許,你有多少仇人第625章 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光寒十四州第783章 李義府炸了第559章 夫君,發財了第1020章  朱元璋的貢獻無人能及第1119章  最喜坑人的便是賈平安第597章 我家有兒初長成第133章 陌刀手……第294章 炒菜,還是飛天第31章 薅老許的羊毛第191章 打得好第187章 野球大佬第974章  大唐已死第655章 大勝,烏龜第865章 低調奢華,刮目相看第43章 月半彎,不浪漫第740章驅虎吞狼第260章 得意,低頭求饒(爲盟主“東東包”加更)第740章驅虎吞狼第995章 飛鳥城在顫抖第985章  我只說一次第440章 好像爆了第103章 不留活口第208章 殺之無罪第945章 道第862章 形勢不妙啊第250章 五福臨門第566章 你殺了誰第639章 知道什麼叫做營銷嗎第1034章  默然第894章  高風亮節,臨淄縣君第638章 社會毒打第4章 發達了第463章 皇后,你聽臣解釋啊第974章  大唐已死第585章 輿論戰,殿下仁慈(感謝新盟主‘臥龍三人’)第283章 痛快的一戰第459章 寧可站着死第772章 斬斷線索,美人低頭第65章 腸子悔青了第173章 投鼠忌器祿東贊,文武全才賈平安第884章 以身爲餌第918章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第1081章  外藩人也配教訓我的兒子第1039章 這種情緒叫做幸福第711章 奸賊,看拳第961章 我怎地又有了第95章 謝大哥不殺之恩第422章 好歹讓他看看自家舅舅的威風第857章 尖底船震動工部第557章 陛下,何不撲殺此繚第466章 本王以前只是渣了一點第953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第157章 膨脹了第285章 萬勝第280章 年輕人,要穩第783章 李義府炸了第502章 因爲這是大唐第515章 我是先幹正事,還是(感謝“正版風隨行”的盟主打賞)第643章 你很博學嗎第497章 她們也是人第872章 我危矣第120章 別打臉啊第357章 某記住你了第247章 小賈,救命啊第342章 做好事的感覺真不錯第957章  你竟然還敢劫持人質?第536章 人贓俱獲第569章 武陽侯是個好人第542章 帝王不狠站不穩第343章 欲練此功,必先自宮第139章 奸細第450章 帝王都是負心漢第44章 大長腿妹紙第12章 老許,你就是俺的那口鍋第357章 某記住你了第266章 某就是一頭豕第1182章 大唐男兒,當縱橫無敵第189章 輕視,偷香竊玉第89章 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第580章 許多事總得有人去做第622章 不對勁第64章 狗內侍第756章 羊了肚肚手巾喲第1003章  我的道第1121章  三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