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衝榜了,求收藏,鮮花,推薦!)

半個月前,就在劉闢要走出山溝的時候,李誦的案上擺放着兩堆奏章,一堆是好的,一堆是壞的。

好的大多和今年的收成有關,風調雨順,關中各地的糧食產量都高於往年,而且由於免稅,糧價也有所下降,府庫依然充盈——按照計劃,官府用現錢和實物換購了大量糧食。陸續送來的河南、河東、河西等地的消息也不錯。李誦很感謝老天爺,雖然把他一腳踹到這裡,卻沒有趕盡殺絕。

而壞的是他的計劃出了紕漏。而出紕漏的原因不在於他和他的信臣們考慮不周,而在於他剛感謝過的老天爺。

玩了他一把把他送到唐朝來的老天爺又玩了他一把。

病根還在劉闢身上。

李誦的計劃裡,是放劉闢出京,讓俱文珍楊志廉和舒王麻痹,然後讓李愬部署追殺,拖延劉闢返川的時間,同時派出大臣入川去見韋皋。整個計劃可以說天衣無縫,俱文珍、楊志廉、和舒王費了好大心思終於把劉闢安全的送了出去,幾個人在長安就安分了許多,專心等藩鎮上表,同時訓練軍隊,安插腹心。李愬對劉闢的追殺也很順利,一進秦嶺就把劉闢追到了深山裡。李誦的使臣禮部侍郎、劉禹錫和柳宗元的老師權德輿也依期從長安出發前往成都。本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可是這個時候,老天爺覺得不好玩了。

於是老天爺就下了一場大雨。下雨本來沒有什麼,可是這雨下得實在太大了。大得使一路追到巴山的李愬手下失去了劉闢的蹤跡,也使得秦嶺山洪爆發,阻擋了權德輿的行程。

於是李誦在焦急的等待裡,收到了權德輿的奏章;於是在權德輿等待山洪退去的時間裡,劉闢找到了回川的路。

看着眼前的奏章,李誦暗暗想道:難道這一場刀兵真的無法阻止嗎?

李誦長吁一口氣,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他知道歷史上韋皋死後劉闢就佔據兩川,唐憲宗派遣大將高崇文歷時九個月才平定這次叛亂。李誦知道,如果權德輿不能趕在劉闢之前到西川之前勸說韋皋,那麼回到了西川的劉闢就足以影響韋皋的判斷,按照歷史原來的軌跡發展下去,這一場戰事就無可避免。李誦不想自己旨在固本培元的新政被這一場叛亂所耽誤。

如果這一場戰事無可避免,就讓它的破壞減少到最小吧!深吸了一口氣的李誦作出了決定,沉聲道:

“李忠言!”

“在。”

“宣當值的中書舍人來見!”

“遵旨。”

第二天上午,幾匹快馬衝出明德門,只往秦嶺方向而去,這是去宣權德輿回京的使者。

不久之後,又有幾匹快馬衝出明德門,不過這次去的方向卻是忠州。出去的原因是兩個時辰之前杜黃裳的進諫。

杜黃裳對李誦說:“老臣以爲陛下多慮了,即使劉闢有異心,但是韋太尉對朝廷卻是忠心耿耿。韋太尉治蜀將近二十年,若要謀反何必等今日?陛下只消命令權德輿待官道修通,再前往蜀中宣旨,韋太尉必定會把劉闢這逆賊綁縛長安。”

杜黃裳這話一半是寬慰李誦,一半也是事情確實如此。雖然其他幾個宰相也這麼認爲,只是李誦心情卻依然高興不起來。他知道韋皋不會謀反,可是劉闢會,而且很快就會,但是難度就在於怎麼讓這些宰相們明白,同意他的調兵計劃。宰相們雖然皇帝,但是也有自己的思想。連李淳、李愬都以爲皇帝之所以要殺劉闢而後快,只是因爲劉闢大逆不道,何況這些宰相呢?

難道要我告訴你們我是從21世紀穿越來的,因此我知道韋皋活不過八月,然後劉闢一定會謀反?

頭疼不已的李誦看着等待他回話的幾位宰相,清一清喉嚨道:

“各位相公,朕自然知道韋太尉不會謀反,可是韋太尉今年已經六十歲了,常年征戰,身體必定有隱疾,朕害怕韋太尉萬一有個什麼閃失,劍南西川就會爲小人所趁。”

李誦這麼一說,幾位宰相臉上可就掛不住了。這四個宰相里,最年輕的杜黃裳都已經六十五了,杜佑都過七十了。皇帝這麼說,是在嫌我們老麼?

好在李誦馬上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言,補口道:

“韋太尉從軍數十年,大小數百戰,雖幼於諸位相公,但身體必定有隱疾。朕這些日子讀太宗實錄,想起當年胡國公秦叔寶,雖然九十高齡,但是早早就不能上馬征戰,萬年氣血不旺,自述說是年輕時征戰失血過多所致。朕由此想到韋太尉,不知韋太尉會否和胡國公一樣。”

李誦這些日子倒是在讀歷朝皇帝實錄,但秦叔寶的事卻不是太宗實錄上記載的,乃是李誦在大學裡讀唐朝筆記小說,在張文成的《朝野載》上讀到的。這幾位宰相都是飽學之士,如何能不知道,但這時候卻不是指責皇帝讀野史的時候。還好杜佑老成,知道只是皇帝無心之言,解圍道:

“陛下思慮果然周全,韋城武(韋皋字)倒是真未必如老臣康健。老臣聽說韋城武每年都要去峨眉山靜養一段時間呢。”

口頭上的承認只是給大家臺階下,並不代表宰相們同意皇帝的判斷。尷尬場面過去後,杜黃裳依然說道:

“年上韋太尉遣使入朝,老臣還打聽了一番,說道韋太尉如今身體極好,騎得烈馬,開得硬弓。”

雖然沒有明說,但言下之意再明白不過。聽得李誦極爲鬱悶,太無知了,太愚昧了,身強力壯突然心肌梗塞、中風的多了,你怎麼就沒看見呢?可惜李誦不是真的李誦,如果是真的李誦,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難道朕中風前騎不得烈馬,開不得硬弓嗎?”李誦的時代唐代的史料已經缺失很多了,他不知道李誦究竟如何。(繞暈了吧?嘿嘿)於是,李誦就只好另闢蹊徑,說道:

“萬一韋太尉被劉闢矇蔽,不肯縛劉闢進京怎麼辦?”

這倒是個問題。杜黃裳沉思一陣,道:“有了,韋太尉素與陸相公(陸贄)友善,今陛下雖召還陸相公,但陸相公還在忠州,使臣前往忠州不久,不如現在再遣使往忠州去,或可路上截住,命陸相公修書一封勸說韋太尉,此事必諧。”

陸贄文章的威力天下聞名,其他幾個宰相也連連稱善,李誦也覺得這是一條可行之計,於是立即命令李吉甫擬詔,不多時,詔書一揮而就,用印之後,就命人宣詔去了。但是李誦還是堅持召回了權德輿,他可不想讓這樣一位三次知貢舉,門生遍天下的一代文宗失陷在蜀中。

第二章第四十一章第八十九章 無 言第四十四章 官和錢第一百零九章 家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第八十章 生 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七)第九十三章 李愬出馬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十)第九十九章 偉 大第四十七章 算 盤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三)第一章 秋風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七)第二十六章 鹿頭關第五十章第七十七章 誤會 曖昧第十五章 劍門關(下)第五章 登樓望月第二十一章 墮 落第九十二章 擊 槊第六十四章 流 言第三章第四十七章 大漠沙如雪第三十二章 各有各話第四十八章 財賦線到軍事線第八十三章 說不得第二十六章 內 部第二十四章 貞元二十一年的結束第一百章 朕還怕他沒什麼動作呢!第七十四章 遇 險(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偉 大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第三十九章 另一種原因(下)第三十三章第十三章 鬧劇第七十一章 沸 騰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八)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 政(下)第六十六章 暗流洶涌第八十一章 洛陽屋貴第二十三章 孝子第六十九章 雞鳴狗盜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六)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二)第四十八章 吃 肉(下午上架了,最後一章免費章節,請大家多多支持!)第八十五章 打破曹州,一個不留!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五)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第二章第二十二章 幕僚有話說第一章 秋風第三十五章 萬勝堆第六十七章 九王會議第十一章 炮灰 光棍第五十四章 甜 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三)第四十三章 柿子要揀硬的捏(上)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八)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陣(上)第四十八章 財賦線到軍事線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二)第二十六章 鹿頭關第五十五章 侯惟清的鐵與血第七十章 勸農五策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二)第九十章 馬 匪第二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六十二章 冬雷震震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上)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三卷 第十四章第九十五章 強 勢第三十五章 橐 鞬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六)第二章第六十三章 李孝忠第七十三章 前世恩怨第一百零二章 定鄆州第十章(上) 過山車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二章 還是淮西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 局(下)第五十九章 大刀闊斧第十章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三)第三章 丁士良第四十四章 又狠又毒又臭又硬第四十章 天下還是姓李第七十七章 誤會 曖昧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一)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一)第十七章 攻不破的雄關第八十章 御駕東行第三十三章 格殺勿論
第二章第四十一章第八十九章 無 言第四十四章 官和錢第一百零九章 家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第八十章 生 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七)第九十三章 李愬出馬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十)第九十九章 偉 大第四十七章 算 盤第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三)第一章 秋風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七)第二十六章 鹿頭關第五十章第七十七章 誤會 曖昧第十五章 劍門關(下)第五章 登樓望月第二十一章 墮 落第九十二章 擊 槊第六十四章 流 言第三章第四十七章 大漠沙如雪第三十二章 各有各話第四十八章 財賦線到軍事線第八十三章 說不得第二十六章 內 部第二十四章 貞元二十一年的結束第一百章 朕還怕他沒什麼動作呢!第七十四章 遇 險(求訂閱!)第九十九章 偉 大第一百一十八章 暗流(下)第三十九章 另一種原因(下)第三十三章第十三章 鬧劇第七十一章 沸 騰第一百二十二章 河州攻略(八)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論 政(下)第六十六章 暗流洶涌第八十一章 洛陽屋貴第二十三章 孝子第六十九章 雞鳴狗盜地一百二十五章 玉門雪(六)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二)第四十八章 吃 肉(下午上架了,最後一章免費章節,請大家多多支持!)第八十五章 打破曹州,一個不留!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五)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第二章第二十二章 幕僚有話說第一章 秋風第三十五章 萬勝堆第六十七章 九王會議第十一章 炮灰 光棍第五十四章 甜 心第一百二十四章 霜晨月(三)第四十三章 柿子要揀硬的捏(上)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八)第七十八章 魏王田季安第一百一十二章 雁行陣(上)第四十八章 財賦線到軍事線第四十五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二)第二十六章 鹿頭關第五十五章 侯惟清的鐵與血第七十章 勸農五策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一百二十一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二)第九十章 馬 匪第二章 乘他病,要他命第六十二章 冬雷震震第一百零五章 皇帝的陰謀(上)第七十九章 死 地第三卷 第十四章第九十五章 強 勢第三十五章 橐 鞬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六)第二章第六十三章 李孝忠第七十三章 前世恩怨第一百零二章 定鄆州第十章(上) 過山車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二章 還是淮西第一百一十七章 布 局(下)第五十九章 大刀闊斧第十章第二十一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三)第三章 丁士良第四十四章 又狠又毒又臭又硬第四十章 天下還是姓李第七十七章 誤會 曖昧第一百二十章 交 鋒(一)第三卷 第二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八聲甘州(一)第十七章 攻不破的雄關第八十章 御駕東行第三十三章 格殺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