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安魂

段志玄大軍既然已經趕到,此番吐谷渾的大敗便已經不可避免了,尊王被俘,天柱王橫刀自盡,吐谷渾被斬殺者又近萬之數,其中有一部分是收拾戰場的時候,見到有人重傷,便直接殺死,大唐可沒有那等好心替他們治傷,還不如給他們一個痛快,剩下的人很小的一部分人逃逸,剩下的都被俘虜了,將會被押回中原,成爲奴隸。

這次涼州被圍很大一部分要歸結與段志玄的考慮不周,但是李承乾倒也不想讓他因爲這件其實沒有造成多大後果的事情影響了日後的前途。而且段志玄一直以來跟隨者李世民征戰,在軍方也很有影響力,卻又不是李靖那種可以說是大唐軍神的會引起君王忌諱的角色,交好他既能給軍方留下好印象,也不會讓李世民感到不快。於是,他讓長孫衝執筆的戰報,將段志玄率領大軍追擊吐谷渾無果的事情說得含含糊糊,輕描淡寫,卻着重強調了他回援涼州,與涼州守軍裡外相應,將吐谷渾打殘了的戰績,加上活捉尊王的戰功,這次,段志玄不但沒什麼過錯,不會吃什麼責難,反而有大功,可以更進一步了。本來段志玄還有些忐忑不安,自己此次自以爲是的將太子留在涼州,差點造成不可挽回的結果,太子估計要記恨自己,給自己小鞋穿,豈知柳暗花明,太子不但沒有打壓自己,反而白送了自己那個本來是想將功折罪的功勞,這份恩情實在是大了去了。

戰報傳到長安,這份戰果可是實實在在的,本來還有一些人覺得太子此去純粹是跟臣下奪功的,但是,戰況傳來,太子可是完完全全以自身的力量,僅僅靠五千御林軍,還有兩千只能算是後勤人員的兵馬,在近十萬吐谷渾軍隊的圍攻下,守住了涼州,並且一直堅持在城牆之上,與軍士共同殺敵。原本還覺得太子過於柔弱,喜文厭武的衆多開國將軍們喜笑顏開,果然是虎父無犬子啊,當年聖上還是秦王的時候,帶兵打下了這個江山,如今,太子同樣不是庸才啊!戰報裡的貓膩自然也有明眼人看了出來,李承乾等於說是給段志玄抗下了作戰不利,陷儲君與險地的罪名,說明,這位也不是什麼刻薄寡恩的人,有足夠的心胸,將來日子也會好過很多。很輕易的,李承乾得到了大多數實權人物的好感。

至於李世民,雖然對他陷入險地,險些遇險有些不滿,但還是很給這個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的長子面子,下發了詔書,明裡暗裡的敲打了一下段志玄,還是給他算了軍功,讓他追剿吐谷渾餘孽,到時候回長安一併封賞。另一份聖旨是給李承乾的,只說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話,最重要的是,作爲一國儲君,不該長年在外,該回京了。長孫皇后捎來了一份家書,上面也有李世民的話,意思是既然滿足了你征戰沙場的願望,還差點把性命丟在那裡了,所謂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你也胡鬧夠了,就要早點回來,免得讓父母操心。長孫皇后則更加婉轉一點,就是你爲國出力的心是好的,但是也要保護好自己,自己當初爲你父親操心,現在又要擔心你,你還是要體諒一下做母親的心情。

李承乾看完家書,心頭涌上感動來,不管怎麼說,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確實是真的對他好,自己也已經過了任性的年紀了,確實該回去了!

臨走之前,李承乾提出應該要祭拜一下戰死的士卒,契丹、党項人雖然依附於大唐而存在,但是他們內心的歸屬依然是他們自己的民族,趁此機會,也可以收攏一下民心。

草原上多了一座座新墳,到了明年,墳上就會長出茂盛的水草來,很多人連名字都沒能流下來,連塊碑都沒法立,只能在木製的墓碑上刻上:“貞觀八年,西海道將士與吐谷渾決戰於此,無名勇士戰死沙場,英靈與天地長存!”

用土石搭建起來的簡易祭壇上,李承乾一陣戎裝,高高站着,揚聲道:“今日,我等在此,祭奠保衛家國,爲國捐軀的勇士們!上酒!”

邊境裡沒有什麼好酒,這些酒是李承乾自己出錢,從那些往來於邊境的商人那裡收購的。侍衛抱着巨大的酒罈將條案上的一排海碗一一斟滿,長孫衝、房遺直、杜荷、段志玄紛紛上前,各自伸出雙手,端起一碗。

李承乾也端起一碗酒,朗聲說道:“第一碗,敬爲國捐軀的將士們,諸位將士生爲人傑,死亦爲鬼雄,他們的英靈將永鎮大唐邊關,與大唐同在!”

說完,他向那排新墳深施一禮,將滿滿一碗酒傾倒在地上。長孫衝等人同樣深施一禮,將酒灑在地上。

“大唐萬歲!”下面的將士們喊了起來,起初稀稀拉拉,很快匯聚成了一道洪流,“大唐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二碗,敬活着回來的將士們!”李承乾沉聲道,“你們打敗了吐谷渾人,懲治了他們的背信棄義、反覆無常,爲大唐遭受吐谷渾劫掠屠戮的子民報了仇,揚我大唐神威,你們是大唐的英雄!”

說完,他將碗中的酒一飲而盡。

“萬勝!萬勝!”下面的軍隊再次呼喊起來,戈矛在地面上有節奏地敲擊着,響徹了天地。銘刻在華夏一族骨子裡的榮耀,馳騁宇內,開拓疆土,八荒六合,唯我獨尊的自豪感涌上了心頭,萬丈豪情在心頭激盪不已。

“第三碗!”李承乾等到下面漸漸安靜下來,才高聲叫道,“敬大唐的所有將士!願諸位秉承先烈遺志,爲國殺敵,衛我大唐江山社稷!明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

等李承乾一飲而盡,下面的所有士兵也都端起了一碗酒,一飲而盡:“明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

李承乾高聲吟道:“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家邦。身既歿矣,歸葬山阿。人生苦短,歲月蹉跎。生有命兮死無常,魂兮歸來,以瞻山河。身既沒矣,歸葬山麓。天何高高,風何蕭蕭。執干戈兮靈旗矗,魂兮歸來,永守家國。”

底下一片靜默,終於有人跟着吟唱起來:“身既死矣,歸葬山陽。山何巍巍,天何蒼蒼。山有木兮國有殤,魂兮歸來,以瞻家邦。身既歿矣,歸葬山阿。人生苦短,歲月蹉跎。生有命兮死無常,魂兮歸來,以瞻山河。身既沒矣,歸葬山麓。天何高高,風何蕭蕭。執干戈兮靈旗矗,魂兮歸來,永守家國。”

“魂兮歸來,永守家國!”潮水一般的葬歌在天地間迴盪,氣勢沖天,悲壯的感覺瀰漫開來,耳邊似乎聽到了金戈鐵馬的聲音,袍澤的死亡帶來的不是悲哀,而是勇氣。

第141章 小女兒心事第222章第238章 魔心宗第110章 情思第30章 合浦第146章 意亂情迷第210章 黑幕的一角第55章 得子第174章 安市之戰第181章 達成一致第235章 遇刺第172章 父子論戰第233章 霧容第25章 金縷衣第111章 上元日第130章 佛門之劫第53章 幣制第60章 驚馬第212章 風雨欲來第194章 海盜第158章 覆滅第250章 浮生第183章 歸途第90章 風華院第174章 安市之戰第143章第173章 立功第23章 餘波第66章第202章 醒來第185章 又見命案!第37章 守城第133章 對策第233章 霧容第227章 紛亂第115章 立政殿第80章第16章 沒有開始的初戀第83章 王燕兒第95章 微服 第96章 暗訪第70章第170章 薛仁貴第30章 合浦第232章 開始第156章 變故第41章 暗箭第212章 風雨欲來第133章 對策第85章 脫身第55章 得子第143章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169章 英雄救美第16章 沒有開始的初戀第22章 墜馬事件第59章 蕭皇后第166章 蓋牟城破第50章 太上皇病重第12章 兄弟鬩牆第26章 紅袖第250章 浮生第31章 曲水流觴第160章 衝突第232章 開始第243章 分歧第139章 平叛第208章 傾絕天下第17章 詩會第34章 日食第200章 江南風波第116章 事敗第111章 上元日第180章 傾聽第166章 蓋牟城破第254章 躊躇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210章 黑幕的一角第81章 淨土寺第167章 水師建功第131章 各方反應第8章 事後第62章第107章 處置第253章 落幕第139章 平叛第208章 傾絕天下第236章 試探第229章 相邀第215章 浮生半日閒第80章第194章 海盜第140章 餘波第243章 分歧第126章 再見武麗娘第39章 回援第175章 七夕第51章 駕崩第209章 勝出者!?第116章 事敗
第141章 小女兒心事第222章第238章 魔心宗第110章 情思第30章 合浦第146章 意亂情迷第210章 黑幕的一角第55章 得子第174章 安市之戰第181章 達成一致第235章 遇刺第172章 父子論戰第233章 霧容第25章 金縷衣第111章 上元日第130章 佛門之劫第53章 幣制第60章 驚馬第212章 風雨欲來第194章 海盜第158章 覆滅第250章 浮生第183章 歸途第90章 風華院第174章 安市之戰第143章第173章 立功第23章 餘波第66章第202章 醒來第185章 又見命案!第37章 守城第133章 對策第233章 霧容第227章 紛亂第115章 立政殿第80章第16章 沒有開始的初戀第83章 王燕兒第95章 微服 第96章 暗訪第70章第170章 薛仁貴第30章 合浦第232章 開始第156章 變故第41章 暗箭第212章 風雨欲來第133章 對策第85章 脫身第55章 得子第143章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169章 英雄救美第16章 沒有開始的初戀第22章 墜馬事件第59章 蕭皇后第166章 蓋牟城破第50章 太上皇病重第12章 兄弟鬩牆第26章 紅袖第250章 浮生第31章 曲水流觴第160章 衝突第232章 開始第243章 分歧第139章 平叛第208章 傾絕天下第17章 詩會第34章 日食第200章 江南風波第116章 事敗第111章 上元日第180章 傾聽第166章 蓋牟城破第254章 躊躇第164章 對高麗的態度第210章 黑幕的一角第81章 淨土寺第167章 水師建功第131章 各方反應第8章 事後第62章第107章 處置第253章 落幕第139章 平叛第208章 傾絕天下第236章 試探第229章 相邀第215章 浮生半日閒第80章第194章 海盜第140章 餘波第243章 分歧第126章 再見武麗娘第39章 回援第175章 七夕第51章 駕崩第209章 勝出者!?第116章 事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