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六章 弟兄們都回來了!

冬日的清晨有些清冷,初升的太陽一點一點往天空上攀爬,但是它撒下的光芒卻沒有讓人感覺到絲毫的溫度,就連那層薄薄的霧氣,都沒有絲毫要散去的意思。

在這種清晨,大部分人還躲在家裡,被溫暖的被窩所封印,但是苦逼的唐時的大臣卻早已經等候在了宮門前,等待着雷打不動的早朝。

隋唐時候的皇帝是敬業的,一年365天,也就是初一到十五這幾天能休息一下,其餘的時間都要老老實實上朝,聽政!

只不過皇帝每天上朝都有事做,但是這少則幾十,多則幾百的朝臣隊伍裡,其中得有五分之四純粹就是陪襯的!

這性質麼,就跟之前的蕭寒差不多!屬於往自己的位置一坐,就繼續與周公夢遊的角色。

太陽一點一點升起,只是這時辰未到,門禁自然也不會放開。

在以往,前來上朝的羣臣在等待宮門開啓時,相熟認識的人不免要寒暄幾句,順便探聽一些官場風聲!可是今天有些奇怪,宮門那裡明明聚集了一堆人,卻是沒有一個人出口說話。

有剛到的大臣看見這幅場景頗爲不解,也奇怪的順着他們的目光看過去!

只見,在護城河的拱橋上,一個隱隱約約的人影正立在上面。

這不是有人想不開要跳河!而是一個身着紅袍的少年正站在霧中努力眺望四處。

毫無疑問。

能在這般年紀身着紅袍,而且有上朝權利的,滿大唐就唯有蕭寒一人!

今天的蕭寒,難得的把自己梳理的整整齊齊,頭戴雙翅官帽,腳蹬雲錦軟靴,一身嶄新的大紅官袍穿在身上,看着就有一種貴氣逼人的感覺!

這不是開玩笑,蕭寒現在真的是貴氣逼人!

這一點,從他今天的手裡握着的那柄快有三尺長的象牙勿板就能看出來!

別說唐時的大臣沒見過,就算是爛到家的爛片裡,也從沒出現過這樣的道具!有誰看見過拿根扁擔一樣的勿板去上朝過?

勿板,又稱笏板,手板、玉板或朝板。

它的起源,已經不可查詢!不過它的作用倒是很一致,那就是臣子奏對時,記錄事情的工具。

當然了,蕭寒之前從不帶這玩意,因爲他也沒有事要奏對,拎着還怪彆扭的。

不過,自從蕭寒從秦嶺回來,拿着它在朝堂上打過襄城候之後。這就開發了它第二個作用!

這玩意雖說拿着彆扭,可它打人很好用啊!

尤其是象牙製成的,不光堅韌,而且掄起來那手感,可比木棍子強多了!更重要的是用它跟動刀的性質完全不一樣,這簡直就是朝堂打架之不二選擇!

所以自從薛盼一天天變好之後,放下心的蕭寒立刻就打發小東滿長安找到這麼長一根象牙原料,最後連哄帶騙,花了大價錢才從一個店掌櫃手中買下!

把象牙抗回薛盼家裡,蕭寒立刻就找人把它給做成了這根加長的勿板!

至於做完勿板剩下的象牙,已經沒有大料了,只能做了幾雙筷子來用。

四周霧氣騰騰,雖說並不太濃厚,但是超出百米,那也是什麼都看不清!不過提着勿板的蕭寒卻毫不顧忌,依舊不住的往四處張望。

其實,他本來不想來上朝!這兩天,天天跟薛盼日夜相伴,蕭寒都快忘了還有上朝這碼事情!

可是就在昨天晚上,突然有長安城門官捎來的口信,說是秦王,柴紹,劉弘基,程咬金等人終於從秦嶺裡趕回了長安。

蕭寒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就坐不住了!這些人可都是爲了尋找自己才一直待在秦嶺,哪怕是自己回來的消息傳了出去,深在秦嶺腹地的他們也是直到如今才趕了回來!

城門官來送信的時候已經是深夜,因爲他們回到長安的時候就已經晚了。在那時,長安的城門已經關了!

再加上長安的城門可不比漢中,一旦關門,沒有特殊手令,就算是秦王在夜裡想進來,那也是相當麻煩的!

秦王不想爲難城門官,也不想弄的太麻煩,索性就去城外的村莊裡借宿一宿,臨走只是讓守城的人通知蕭寒,說好今天上朝的時候再見。

對於這些兄弟,蕭寒那是極爲感激的!於是乎,天不亮就提着他那嶄新的扁擔…呃,不!是提着勿板守在了朱雀街盡頭等着迎接他們。

原本,蕭寒還想親自去城門處迎接他們!

可是由於昨天晚上太興奮的緣故,他壓根就忘了問城門官小李子是在哪個城門!

至於到後來想起這一茬的時候,那送信的城門官早走的沒影了。

唐時的長安城是實在是太大了!光是城門,就足足有十二個之多!任憑蕭寒再厲害,那也猜不到他們會在哪個門外,所以也就只能老實在宮門這裡準備迎接。

太陽還在慢慢往天空上攀爬,嫋嫋的鐘聲開始在宮內響起,就在沉重的宮門打開之際,朱雀大街上頓時也響起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終於來了!”站在橋頭,差點變成望夫石的蕭寒聽見這清脆的馬蹄鐵踏擊地面的聲音,立刻就知道這是秦王他們來了,不禁激動的踮起腳朝遠處望去!

“噠噠噠……”清脆的馬蹄聲越來越近!蕭寒睜大了眼睛往聲音發出的地方看去!

片刻過後,在一層薄薄的白霧中,一頭毛色有些蒼白駁雜的馬,如同天神下凡一樣猛的衝了出來!而在它上面,赫然就是已經有半年未見的李世民!

“秦王!”

看到來人,蕭寒立刻大喊一聲,興匆匆的迎了上去!

騎在馬上的小李子此時也看到了蕭寒,一張還掛着點點霧水的臉上不禁露出了一個由衷的笑容!

“蕭寒!”驅馬跑到蕭寒身邊,李世民翻身下馬,緊接着一把抓住蕭寒,上下打量了他一眼,這才鬆了一口氣。

雖然信息裡說蕭寒安然歸來,但是想到他遭逢大難,又在這秦嶺裡徒步行了數百里,李世民這心裡不免有些後怕!

此時的秦嶺,那絕對是洪荒之地!別說文弱的蕭寒了,就算把他扔到秦嶺裡,估計也不會毫髮無損的走出來!

“到了,到了!蕭兄弟!”

就在蕭寒李世民相視而笑的時候,在李世民後面,又響起了一陣雜亂的馬蹄聲。

蕭寒探頭從小李子身側看過去,一張臉不禁笑的更加燦爛!

滿臉興奮的劉弘基,絡腮鬍子的程咬金,帥氣的秦叔寶,等等等等一堆人都接連到了這裡!一時間,那寬敞的橋面全部被這些人擠的滿滿當當。

2381 神仙?妖怪?2437 李石回船1858 漂亮的女人天生就會騙人第五百八十章 兇悍的小奇1314 長安2054 化妝第三百三十七章 回家第1008 不走了第726章 中毒第二百零二章 論功行賞2957 冷箭第四百三十一章 無題1513 窮途末路第786 破案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銅針第663章 喝第726章 中毒第三百九十四章 落定1417 戰1518 人善被人欺1522 陰差陽錯1863 海上情況第二百七十六章 怪病有解第二零九章 下馬威?第三百九十四章 落定第659章 閒散事第768 山谷見聞第850 攪混水1479 釘子2051 少監府2671 胡攪蠻纏1442 撫卹1983 又嚇跑一個第947 便是生死兩相忘第三百零一章 殺生第826 捷報傳來2089 扮豬2613 尹再興1927 準備1477 瓦解1547 敦煌,西涼2351 丟車保帥2324 看信1158 僞裝1198 大勝第925 這世界上沒有傻瓜第十五章 馬蹄鐵21354 準備1916 戰後第二百一十七章 走近科學第一五四章 小奇的快樂生活2686 證據第926 穿幫了2796 身體倍棒1637 醫院1569 倒黴的永遠是外人2025 又是一年元日2399 上門2960 深夜長安1286 全城轟動1279 當初的倭寇2623 點火第六十一章 內心的煩惱無人可以訴說第一零八章 大建設的開始第一六八章 薛盼的決斷2754 敲竹槓第721章 漁網怎麼吃1332 藍田公主2000 諫言第二百三十七章 李靖2450 發現1933 黃花煙第675章 燈謎1652 登場2393 殺上門來第825 長安第970 雛形第四百七十八章 最難消受1807 參觀2945 攻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交鋒1475 又是復仇2453 大敗第五百零二章 解釋第903 人生何處不相逢2310 神秘之城1205 尿褲子2037 收之東隅第五百四十章 下山2184 堡寨1067 解刨第九十一章 發財大計2364 小二1477 瓦解第986 閒事第四百七十四章 熟悉的配方2915 收網第一四四章 一種莫名的憂傷第十五章 馬蹄鐵22407 採辦
2381 神仙?妖怪?2437 李石回船1858 漂亮的女人天生就會騙人第五百八十章 兇悍的小奇1314 長安2054 化妝第三百三十七章 回家第1008 不走了第726章 中毒第二百零二章 論功行賞2957 冷箭第四百三十一章 無題1513 窮途末路第786 破案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銅針第663章 喝第726章 中毒第三百九十四章 落定1417 戰1518 人善被人欺1522 陰差陽錯1863 海上情況第二百七十六章 怪病有解第二零九章 下馬威?第三百九十四章 落定第659章 閒散事第768 山谷見聞第850 攪混水1479 釘子2051 少監府2671 胡攪蠻纏1442 撫卹1983 又嚇跑一個第947 便是生死兩相忘第三百零一章 殺生第826 捷報傳來2089 扮豬2613 尹再興1927 準備1477 瓦解1547 敦煌,西涼2351 丟車保帥2324 看信1158 僞裝1198 大勝第925 這世界上沒有傻瓜第十五章 馬蹄鐵21354 準備1916 戰後第二百一十七章 走近科學第一五四章 小奇的快樂生活2686 證據第926 穿幫了2796 身體倍棒1637 醫院1569 倒黴的永遠是外人2025 又是一年元日2399 上門2960 深夜長安1286 全城轟動1279 當初的倭寇2623 點火第六十一章 內心的煩惱無人可以訴說第一零八章 大建設的開始第一六八章 薛盼的決斷2754 敲竹槓第721章 漁網怎麼吃1332 藍田公主2000 諫言第二百三十七章 李靖2450 發現1933 黃花煙第675章 燈謎1652 登場2393 殺上門來第825 長安第970 雛形第四百七十八章 最難消受1807 參觀2945 攻城第一百六十三章 交鋒1475 又是復仇2453 大敗第五百零二章 解釋第903 人生何處不相逢2310 神秘之城1205 尿褲子2037 收之東隅第五百四十章 下山2184 堡寨1067 解刨第九十一章 發財大計2364 小二1477 瓦解第986 閒事第四百七十四章 熟悉的配方2915 收網第一四四章 一種莫名的憂傷第十五章 馬蹄鐵22407 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