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貴不可言

鄭子文其實一點都不喜歡呆着京城,因爲這裡太壓抑,所以事情解決之後,他就立刻返回恆州了。

他覺得自己是一個很戀家的人,恆州有他的家,家裡有他的老婆和孩子,不回去還留在京城幹嘛?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和他的老丈人李世民關係並不是很好,當然也不能說不好。

準確的說,兩人的關係就是那種在保持一定的距離時最好,短時間見面也還行,但長時間相處的話矛盾就出來了。

李世民覺得鄭子文這種人就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那種人,而鄭子文卻覺得老李就是一個蛇精病,不但有被迫害妄想症,還是個嚴重的暴力分子。

總之,兩人現在都有了默契,李世民有事讓鄭子文來,鄭子文就來,辦完了事之後鄭子文就閃人,李世民也不介意。

而且說實話,如今的李世民也是很忙的,特別是吐番的事。

如今大唐已經派遣了十萬人前往吐渾谷駐紮,但令李世民感到震驚的是,居然只有不到兩萬人適應了那裡的氣候,於是李世民只好接二連三的又派出了三批人,才把這十萬人湊齊了。

招兵容易養兵難,供養着十萬全職軍人,對大唐的財政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幸虧李世民還有恆州的賽馬場以及新實行的商業稅制度,纔在保持着一定國庫儲備錢糧的情況下,養起了這支駐外精兵。

當然,這支精兵也確實沒有讓李世民失望。

才兩年多的時間,就完全適應了吐番的氣候,可以開始進行一般的訓練了,不到四年就深入吐番了。

在侯君集的帶領下,他們和正在和象雄國交戰的吐番軍隊打了個招呼,把松贊干布嚇了個夠嗆。

怎麼可能?大唐的軍隊居然跑到這了?天神在上,我一定是醉了!

所以,擔心大唐軍隊偷襲的吐番軍隊,也不敢放開手腳和象雄國打了,就這樣,原本按照歷史上應該在貞觀十二年被松贊干布統一的吐番,直到貞觀十四年,還是三足鼎立。

吐番、象雄國、大唐駐吐渾谷軍隊各自割據一方。

這樣的情況也是李世民願意看到的,現在吐番和象雄這兩個國家每年都來上貢,就指望着李世民幫他們滅掉對方,那條件開的讓李世民差點就心動了。

但他要是真答應了他就不是李世民了,一個沒有統一併且處於相互牽制狀態的吐番,纔是符合大唐利益的吐番。

如今的吐番對大唐已經沒有了威脅,李世民也算是高枕無憂了,而松贊干布處在弱勢,當然不敢要求李世民把大唐把公主嫁給他。

鄭子文還不知道,就因爲自己的一個主意,又讓歷史的車輪拐了個彎。

而且話又說回來,如今的駙馬黨日益壯大,作爲入門的條件,別說公主了,就連郡主都供不應求了,李世民又哪還有閨女送去和親?

總之,這幾年大唐可以說的發展得異常順利,順利得連李世民都剛到震驚,鄭子文這個來自一千多年後的男人,硬着憑着自己的一己之力,強拽着大唐這輛戰車上了“高速”。

商人的地位開始有了小幅度的提升,大唐農民的賦稅再一次降低,京兆、太原、洛陽周邊,一共三十多個州郡已經開始免賦稅。

貞觀十四年秋,大唐真正實現了萬邦來朝,李世民大赦天下,同時召集了在外的三品以上的官員回京共度佳節。

這對於很多官員來說,都是值得高興的,但鄭子文卻不覺得,因爲他每年都要帶着自己的三個公主老婆回來,而且每次回來不到半個個月,就回去了。

沒辦法,和李世民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如今的李世民已經四十歲了,鄭子文一直懷疑他是更年期到了,所以纔有了“更年期綜合症”。

而在李世民看來,鄭子文才是需要反省的那個人,馬上三十歲的人了,還是那樣沒個正形,不罵他心裡不舒服。

最重要的是,他的大兒子李承乾沒有以前那麼乖了,和二兒子李泰也是矛盾不斷,讓他有些心神俱疲,這一次讓鄭子文來,也有着想求助的意思在裡面。

於是,中秋節第二天的晚上,李世民就把鄭子文叫到了自己的御書房,然後把這事給鄭子文說了,說完之後就長長的嘆了口氣,整張臉都寫滿了疲憊。

“子文,你說當初高明是多麼乖的孩子,如今這麼變成這樣了?”

聽完了李世民的話,鄭子文卻皺起來眉頭。

按理原本大唐的歷史來推斷,李承乾之所以變壞,是因爲李世民的溺愛,再加上長孫皇后死了之後沒人管他,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但現在長孫皇后雖然身子骨還有些不好,但人卻還在啊!

爲什麼會這樣的呢?難道是青春期叛逆?

也不可能啊,這年頭的癟犢子都早熟得很,特別是李承乾這個癟犢子,他兒子李象都快8歲了,還青春叛逆個毛啊!

鄭子文想不明白,所以只能皺了皺眉。

“太子太師是誰?”

太子太師屬於東宮三師,說白了就是太子的老師,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鄭子文開始懷疑這是不是李承乾的老師的錯。

聽到鄭子文的問題,李世民頓時笑着搖了搖頭。

“太子太師是魏愛卿,朕相信不是他的問題。”

鄭子文一聽也點了點頭,雖然他和魏徵不對付,但對於魏徵的才能鄭子文倒是不懷疑。

而且人家只有兩年可活了,還有什麼矛盾不能解開的?

於是鄭子文立刻點了點頭。

“我明白了,不過要知道太子是什麼問題,還得等我和他接觸之後才知道。”

聽到了他的話,李世民也點了點頭,然後鄭子文就退了出去,然後優哉遊哉的回了駙馬府。

剛一回去,盧敏她們就圍了上來。

“相公,陛下召你去你沒什麼事吧?”

鄭子文一聽,頓時聳了聳肩。

“還能有什麼事,對了,麗質他們呢?”

聽到他問起這個問題,鄭麗琬頓時捂着小嘴就笑了。

“廣樂公主回崔府了,長安公主和淮南長公主他們都回皇宮了,所以今天只有妾身在,要不今天晚上讓琬兒和敏兒妹妹還有棄兒妹妹一起陪相公?”

鄭子文的冷汗頓時就出來了。

鄭麗琬說的棄兒就是原本武士彠的老婆楊氏,現在成了鄭子文的妾室。

還是那句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從進了鄭子文的府邸,原本羞澀的楊氏在盧敏和鄭麗琬的帶動下,而且她本身對鄭子文又是充滿感激的愛意的,自然是熱情如火。

隨着時間的流逝,鄭麗琬和盧敏她們早已經褪去了當初的青澀,變得愈發嫵媚動人了,三個女人站在一起,經常迷得鄭子文暈頭轉向的。

所以這幾年來,鄭子文每晚都是“呂布戰三英”,結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鄭子文那是屢敗屢戰,但是卻屢戰屢敗,每次被這三個女人組團刷了之後,第二天都是扶牆走的。

爲了下次能扳回一城,鄭子文選擇了養精蓄銳,每天晚上找個藉口就和孩子睡,避開了這個三個如狼似虎的女人。

但如今卻不行了,因爲三個閨女都嫁了。

武順和武媚兩人的婚姻都是李世民開口的,武順嫁給了老李的二兒子李泰,而武媚則嫁給了他的三兒子李治。

按照歷史,被鄭子文取名爲武媚這個小女孩,正是武士彠的二女兒,也就是後世的武則天!

在鄭子文的影響下,這一次她沒有嫁給李世民,而是直接嫁給了李世民的兒子李治,這讓鄭子文不得不驚歎歷史的軌跡竟然是如此驚人。

原本有很多官員都頂着這三個女孩呢,就指望能和鄭子文沾上點關係,沒想到被李世民橫插一槓子,全都攪和了。

他們也不想想,如今鄭子文都已經可以算得上是大唐的頂樑柱之一了,像這樣的人,李世民會不把他給籠絡在自己手裡?

鄭子文本身就是大唐的兩朝駙馬,如今鄭子文的兩個繼女都已經嫁給進皇室,他身上屬於皇家的印記已經抹不去了,這是清河崔家和滎陽鄭家都感到遺憾的事。

面對這樣的狀況,他們只能退而求次,所以鄭子文的三女兒武寶兒嫁給了當今崔家家主的嫡長子崔平,而狄仁傑則取了滎陽鄭家直系的一個名叫鄭媛的女子。

這就應了那句老話,叫做肥水不流外人田。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鄭子文如今的身份已經不是一般人可以隨便結交的了,這讓太原王家感到十分慶幸,幸虧當初下手得早攀上了這條關係,否則現在真的是高攀不起了。

不過現在,鄭子文卻面臨着他人生中的另外一個小溝壑。

“那個……三位夫人,相公我今天累了,要不你們晚上打打麻將?”

鄭麗琬頓時笑了。

“妾身就聽相公的,但是相公陪我們打好不好?”

鄭子文立刻露出一臉的警惕。

“只是單純的打麻將?”

盧敏一聽,也笑了起來。

“相公,不單純的打麻將還能怎麼樣?若是相公喜歡不單純的,妾身也不介意哦!”

鄭子文的冷汗再次流了出來,連忙露出了一臉的義正辭嚴。

“相公我就是單純的人,所以就喜歡單純!”

“……”

看着三個女人一臉懷疑的樣子,鄭子文頓時心中暗怒。

“三個小妖精,等老子先養兵三日,回頭看老子不把你們收拾得你們哭爹喊孃的!”

第六十六章 處置第四百六十八章 鄭龍成親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動的學員們第十三章 崔盧氏的賞賜第三百三十五章 回家快樂第四十二章 長安四虎第三百三十五章 回家快樂第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三十四章 提拔第一百八十章 好女婿第三百六十一章 子文省親(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關鍵是酥油茶第一百零三章 子文論商(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傳授煉丹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孫渙到嶺南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堂課第三百零二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七章 君子六藝第三百七十五章 坑爹(下)第九十九章 奏摺第二百一十七章 淮南長公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拜師第四百六十五章 上官家之變(下)第四百零六章 心情各不同第四百二十四章 美妙的誤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債子償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兕子李明達第二百七十九章 鄭子文的威懾第一百八十三章 賽馬場開放(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匆匆十年第九十六章 曹二狗娶媳婦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驚有喜第一百零四章 幕後推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幸運的王福疇第八十二章 沒錢了第三十四章 子文當官(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朝廷來人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孫皇后病危(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收蝗蟲(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六十一章 回到長安第一百五十九章 帶狗一起走第三百三十七章 默契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官們的機會第三十三章 子文當官(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精明的尉遲恭第十八章 賢婿第七十六章 震驚的劉縣丞第二百四十三章 送別(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孫離世第六十四章 老李的壞心眼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賞風波第三百七十七章 凌亂的李承乾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堂上的嘎吱聲第二百九十四章 老李欲出兵第十二章 鄭子文在行動(下)第四百四十章 禪位(下)第二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下)第十七章 尷尬的崔盧氏第四百五十四章 撕破盟約第二十章 宣紙事件第一百一十六章 鞭炮轟隆第二百二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神棍鄭子文第十二章 鄭子文在行動(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娃娃親第二百二十二章 悠閒生活第二十二章 進京完婚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士彠捱揍第三百零四章 大逃亡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族徽記(下)第二百零八章 腦筋急轉彎第五十三章 養生之術第四章 小姐落水第十九章 離奇之事第四百零五章 激動的鄭福第一百五十章 勝負第二百八十三章 安靜的美男子第九十三章 買奴隸第二百九十七章 子文裝病第六十四章 老李的壞心眼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蝗蟲(上)第十四章 女人的武器第二百二十五章 駙馬黨的威勢第四十章 駙馬爺的特權第一百三十九章 門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玩遊戲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動的學員們第一百五十二章 斯諾克作坊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李的決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悶聲發財第三百九十二章 皇宮赴宴第八十三章 商業奇才鄭麗琬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動的家長們第一百零五章 二貨兄弟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八十章 儲君之論第二十章 宣紙事件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動的學員們
第六十六章 處置第四百六十八章 鄭龍成親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動的學員們第十三章 崔盧氏的賞賜第三百三十五章 回家快樂第四十二章 長安四虎第三百三十五章 回家快樂第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一百三十四章 提拔第一百八十章 好女婿第三百六十一章 子文省親(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關鍵是酥油茶第一百零三章 子文論商(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傳授煉丹第四百一十七章 長孫渙到嶺南第二百五十七章 第一堂課第三百零二章 火中取栗第四十七章 君子六藝第三百七十五章 坑爹(下)第九十九章 奏摺第二百一十七章 淮南長公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拜師第四百六十五章 上官家之變(下)第四百零六章 心情各不同第四百二十四章 美妙的誤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債子償第四百二十五章 小兕子李明達第二百七十九章 鄭子文的威懾第一百八十三章 賽馬場開放(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匆匆十年第九十六章 曹二狗娶媳婦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驚有喜第一百零四章 幕後推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幸運的王福疇第八十二章 沒錢了第三十四章 子文當官(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朝廷來人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長孫皇后病危(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收蝗蟲(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六十一章 回到長安第一百五十九章 帶狗一起走第三百三十七章 默契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官們的機會第三十三章 子文當官(上)第一百一十七章 精明的尉遲恭第十八章 賢婿第七十六章 震驚的劉縣丞第二百四十三章 送別(下)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孫離世第六十四章 老李的壞心眼第一百一十八章 封賞風波第三百七十七章 凌亂的李承乾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堂上的嘎吱聲第二百九十四章 老李欲出兵第十二章 鄭子文在行動(下)第四百四十章 禪位(下)第二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下)第十七章 尷尬的崔盧氏第四百五十四章 撕破盟約第二十章 宣紙事件第一百一十六章 鞭炮轟隆第二百二十一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德服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神棍鄭子文第十二章 鄭子文在行動(下)第三百四十二章 娃娃親第二百二十二章 悠閒生活第二十二章 進京完婚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士彠捱揍第三百零四章 大逃亡第四百四十五章 家族徽記(下)第二百零八章 腦筋急轉彎第五十三章 養生之術第四章 小姐落水第十九章 離奇之事第四百零五章 激動的鄭福第一百五十章 勝負第二百八十三章 安靜的美男子第九十三章 買奴隸第二百九十七章 子文裝病第六十四章 老李的壞心眼第一百六十四章 收蝗蟲(上)第十四章 女人的武器第二百二十五章 駙馬黨的威勢第四十章 駙馬爺的特權第一百三十九章 門生第三百五十六章 玩遊戲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動的學員們第一百五十二章 斯諾克作坊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李的決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悶聲發財第三百九十二章 皇宮赴宴第八十三章 商業奇才鄭麗琬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動的家長們第一百零五章 二貨兄弟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八十章 儲君之論第二十章 宣紙事件第一百四十七章 激動的學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