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弩騎兵的設想

大唐這一次對西域三十六國的戰爭,耗時將近一年,不論是在大唐民衆,抑或是在李世民看來,這都是一次了不起的勝利了,但是鄭子文卻不這樣想。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老是拿運氣當福氣的人,都是笑不到最後的人。”

鄭子文的思路就是這樣,凡事先往壞處想,這樣才能做到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甚至李世民都不知道,在大唐對西域三十六國的戰爭處於膠着狀態的時候,鄭子文就開始考慮一個問題了,那就是西域三十六國的背後是不是有大食國的影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鄭子文才做出了讓李世民向大食國派出使者的決定。

按照鄭子文的想法,如果大食國接受了大唐的友誼自然最好,如果沒有接受,那就說明事情已經向壞的一面轉變了,這時候鄭子文會給李世民一個選擇。

第一,撤兵。

這個辦法比較簡單,而起損失也不會太大,唯一掉的就是面子了,畢竟戰爭是大唐挑起的,而且沒有什麼正當理由,要是還打不贏,那麼以後大唐在西域就沒什麼臉了。

第二,讓人去進入土番,讓象雄國和土番出兵從後方攻打西域三十六國。

這個辦法比較難,而且如果大食國公然插手這場戰爭,那麼恐怕大唐還得付出一些代價,才能全身而退。

值得慶幸的是,這兩種情況都沒有出現,大食國二話不說就和大唐結盟了,而且還乾淨利落的派出了軍隊和大唐共同作戰。

在鄭子文看來,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肯定是大食國早就存着想要吞下西域三十六國的心思了,這一次大唐算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純粹是運氣罷了。

不過鄭子文也不打算把以後的勝利都寄託在運氣上面,所以他一直在想怎麼加強大唐的軍事實力。

鄭子文不是軍事家,也不是政治家,更不是經濟學家,但是他卻是一個“坐家”,俗稱“宅男”。

作爲新時代的宅男,自然都會玩遊戲,而玩過遊戲的人都知道,要提升角色的能力,要麼就是升級,要麼就是弄一身好裝備。

大唐的軍人不是遊戲角色,他們升不了級,畢竟身體素質擺在那裡,提升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辦到的,而且古語有云,叫做“窮文富武”,大唐註定不可能拿出多少錢來培養他們,所以就剩下提升裝備這一條路可走了。

在這個時代,軍人的裝備無非就是兩種,武器和防具,因爲戰馬也是武器的一種,騎兵衝鋒過去的時候,被騎兵砍死的人,一般都沒有被戰馬踩死的多。

這已經屬於深入人心的作戰方式了,但是鄭子文卻不這樣想。

特別是這一次大唐對西域三十六國的戰爭,讓鄭子文看到了大唐軍隊的劣勢。

步兵速度慢,而且死亡率高,弓兵缺乏防護和近戰能力,一旦被人圍了基本上有死無生。

而騎兵雖然能打能跑,但一旦對方人數太多,也容易被人家用人海戰術堆死,畢竟這個時代的人命可不值錢。

但是鄭子文卻認爲人命非常值錢,不是因爲他婦人之仁,而是因爲沒有人口,一切強國之路都是空談。

當初鄭子文就很喜歡玩戰略爭霸遊戲,他和很多人的打發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對內發展經濟和科技,對外進行戰爭掠奪,用大量的資源堆出一個強國來。

如今他也打算把這樣方法用在大唐上面,幸運的是大唐有一個野心勃勃的皇帝和一大批的能臣武將,可以很大程度的幫助他實現這個計劃。

來到大唐之後,讓鄭子文非常用心的也只有兩個計劃而已,第一個就是當初他的“土豪計劃”,如今這個計劃已經成功了,作爲中山國公的他,擁有良田千畝,食邑千戶。

既然第一個計劃已經實現了,那麼現在鄭子文就開始實行第二個計劃了,他將這個計劃命名爲“軍事強國計劃”。

鄭子文很清楚,現在的他已經把根深深在紮在大唐這塊土地上了,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鄭子文也希望大唐能越來越好,越來越強盛。

那麼,既然要實現自己的軍事強國計劃,首先就需要士兵,而且還是想要強大勇猛的士兵,這個時代的戰爭,就是那種“以人爲本”的戰爭。

既然知道這一點,鄭子文就不能讓李世民把十年來好不容易攢下的人口給敗光了。

按照鄭子文的思路,那就戰需要打,但是要儘量避免戰爭帶來的人口損耗,儘量避免士兵在戰爭中的傷亡。

可能在很多將領看來,鄭子文的這個想法不切實際,但是鄭子文自己卻知道是可行的。

雖然論謀略他比不過大唐絕大部分的將領,但是論見識,他敢說大唐沒有人比得過他。

要知道,鄭子文可是來自一千多年以後的信息大爆炸時代,從見多識廣這一點,他足以碾壓大唐任何一個人!

在大唐結束了對西域三十六國的戰爭之後,鄭子文一回到長安就開始考慮以少勝多的方案,用了三天的時間,他終於把這個方案考慮周全了。

在鄭子文的認識中,要說自唐往後的幾個朝代裡,軍事最強大的時代,莫過於元朝初期了。

元朝剛剛崛起那時,可以說是勢不可擋,逮誰就虐誰,征服之路浩浩蕩蕩,直接就把歐亞大陸都當成了自己的後花園。

但古話說得好,沒有馬上打天下,但是卻不能馬上治理天下,而且還有一句老話,叫做“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他們老大掛了之後,這個統治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不到一百年就滅亡了。

元朝雖然滅亡了,但鄭子文卻從元朝的征服之路中看到了自己想要找的東西——那個以少勝多的戰術。

很多人都知道,在那個時代,元朝的國力並不算強盛,元朝之所以能征服那麼多國家,而是他們採用了一種很特別的戰爭策略——遊擊!

說到遊擊,就得說說元朝的兵種了。

元朝的主要兵種是弓騎兵,這些弓騎兵可以說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他們的武器都是一石左右的硬角弓,弓馬嫺熟的他們,在對敵的時候,可以在交戰之前就用手裡的弓箭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傷害。

幾萬人的弓騎兵,如果遇到的是比自己人少的對手,恐怕只需要一兩輪箭雨,就能把對方送回老家去,就算遇到和自己旗鼓相當的對手,也有一戰之力。

當然,他們也會遇到比自己多幾倍的敵人,這時候弓騎兵的特性就出來了,那就是可以打也可以跑。

對於幾倍於自己的敵人,元朝的弓騎兵一般都是先放箭射他們,等他們靠近了,就拉開距離,然後再射他們。

如果對方是騎兵,那麼元朝的弓騎兵就會直接跑路了,如果對方追上來,然後就邊跑邊回過頭射他們,如果他們不追,就停下來射他們,如果他們跑了,就追上去射他們。

總之,當時元朝之所以能打敗那麼多國家,用的就是這個字——射!

而元朝弓騎兵所使用的硬角弓的射程遠,威力大,往往是對方的弓手還沒有進入射程,元朝的弓騎兵都開始射了。

這些元朝弓騎兵的士兵都會在輕甲外面披上一件絲質斗篷,可以有效的防禦那些因爲射程不足而威力大減的箭雨。

這樣就形成了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是我能射你,但你卻射不了我,既能有效的殺傷對方,自己卻沒有多少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元朝的弓騎兵自然越戰越猛。

有時候鄭子文都會惡意的想,元朝的壽命之所以那麼短,就是因爲前期射多了,所以後來都虛脫了。

儘管如此,卻不妨礙鄭子文那它來進行學習,用元朝的經驗來武裝大唐。

大唐的騎兵大多數都是半路出家,別說弓馬嫺熟了,能在胳膊底下夾着一根長槍往前衝就算是合格的騎兵了,所以完全照搬元朝的經驗是不行的。

但這並不能難倒鄭子文,經驗不足,可以用裝備來補嘛!

大唐出不了弓騎兵,李世民和鄭子文也沒那個閒情雅緻,用十幾二年的時間來從小培養一批弓騎兵出來,所以鄭子文提出了另外一個設想。

那就是弩騎兵。

弩比弓更容易掌握,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基本上可以射得準,而且最重要的是,弩的威力非常大!

曾經有人測試過,一把複合硬弩的威力,在五十米之內,相當於一把五四手槍!

唯一的缺點就是這樣的弩很重,想要拉開想要加裝滑輪組,否則一般人是絕對拉不開的。

當然,這個問題就更難不倒鄭子文了,因爲他一開始就已經把這個問題想好了。

“不就是一個滑輪組嗎?老子造不出強迫,也弄不出玻璃,但是弄個滑輪組卻是沒有問題的,再次感謝中學的物理老師,哈哈哈哈。”

爲了說法李世民,鄭子文不但把弩騎兵的設想都寫在了奏摺上,甚至連當初蒙元的打發都寫在了奏摺上,讓李世民越看越驚喜,最後甚至忍不住拍案叫絕。

“好!好一個游擊戰,好一個遊擊四十六字策略,沒想到朕還是低估了鄭子文這小子!”

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士彠捱揍第三百零八章 封賞進行時第二百三十三章 時光匆匆第六章 機智的崔大人(上)第十五章 狗腿子的正確用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子文進城第十二章 鄭子文在行動(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賽馬場開放(上)第四百四十章 禪位(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賀壽第八十五章 麗琬歸來第五十九章 二婚快樂第二百零三章 認親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德服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抽獎第九十三章 買奴隸第二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趕人(下)第三十八章 武侯威武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李欲成仙第一百五十六章 擊劍第二十一章 斯文掃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刀歸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悶聲發財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國講完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世民的判斷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動的家長們第一百零四章 幕後推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坑爹(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重感情第三百八十二章 日不落帝國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堂上的嘎吱聲第三百九十二章 皇宮赴宴第三百七十七章 凌亂的李承乾第四百三十四章 摺扇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的待遇第四章 小姐落水第二百一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四百六十八章 鄭龍成親第一百零五章 二貨兄弟第二十七章 鄭子文傻眼了第三百七十章 戰棋推演第三百四十二章 娃娃親第四百二十六章 兕子的駙馬人選第二十六章 賭約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黨派第五十九章 二婚快樂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后病了第三十四章 子文當官(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八十五章 算計第三百一十章 點絲成金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王而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青天高三尺第二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經濟制裁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動的家長們第三百八十七章 貴妃醉酒第三百八十七章 貴妃醉酒第四百三十一章 公不離婆第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三百零九章 撫卹措施第三百零八章 封賞進行時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學院第四百四十一章 封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三章 寶寶心裡苦第六十九章 做客王府第一百九十章 私人衛隊(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帶狗一起走第四百三十一章 公不離婆第四百一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章 勝負第八十七章 財神老婆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驚有喜第三百四十二章 娃娃親第九十四章 好心腸的老爺第一百九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征服第一百一十七章 精明的尉遲恭第一百零四章 幕後推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精明的尉遲恭第四十章 駙馬爺的特權第二百零六章 大唐聚寶盆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世民的判斷第二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孫離世第二百一十二章 滎陽鄭家過中秋第四十九章 應對考校第一百七十章 鄭麗琬出手第八十五章 麗琬歸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兒第二百七十九章 鄭子文的威懾第一百九十七章 普及種牛痘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六十七章 抽獎第八十章 幸福
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士彠捱揍第三百零八章 封賞進行時第二百三十三章 時光匆匆第六章 機智的崔大人(上)第十五章 狗腿子的正確用法第一百七十三章 子文進城第十二章 鄭子文在行動(下)第一百八十三章 賽馬場開放(上)第四百四十章 禪位(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賀壽第八十五章 麗琬歸來第五十九章 二婚快樂第二百零三章 認親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德服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抽獎第九十三章 買奴隸第二十五章 大婚進行時(下)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二百六十二章 趕人(下)第三十八章 武侯威武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李欲成仙第一百五十六章 擊劍第二十一章 斯文掃地第一百三十三章 老刀歸來第一百五十四章 悶聲發財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國講完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世民的判斷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動的家長們第一百零四章 幕後推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坑爹(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重感情第三百八十二章 日不落帝國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朝堂上的嘎吱聲第三百九十二章 皇宮赴宴第三百七十七章 凌亂的李承乾第四百三十四章 摺扇第三百一十五章 像狗一樣的待遇第四章 小姐落水第二百一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四百六十八章 鄭龍成親第一百零五章 二貨兄弟第二十七章 鄭子文傻眼了第三百七十章 戰棋推演第三百四十二章 娃娃親第四百二十六章 兕子的駙馬人選第二十六章 賭約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黨派第五十九章 二婚快樂第三百一十八章 皇后病了第三十四章 子文當官(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準備第三百八十五章 算計第三百一十章 點絲成金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王而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青天高三尺第二十四章 大婚進行時(上)第二百九十五章 經濟制裁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動的家長們第三百八十七章 貴妃醉酒第三百八十七章 貴妃醉酒第四百三十一章 公不離婆第十六章 人心險惡第三百零九章 撫卹措施第三百零八章 封賞進行時第一百四十四章 參觀學院第四百四十一章 封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六十三章 寶寶心裡苦第六十九章 做客王府第一百九十章 私人衛隊(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帶狗一起走第四百三十一章 公不離婆第四百一十五章 逃出生天第一百五十章 勝負第八十七章 財神老婆第二百九十三章 有驚有喜第三百四十二章 娃娃親第九十四章 好心腸的老爺第一百九十三章 皆大歡喜第一百五十八章 征服第一百一十七章 精明的尉遲恭第一百零四章 幕後推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精明的尉遲恭第四十章 駙馬爺的特權第二百零六章 大唐聚寶盆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一十六章 李世民的判斷第二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孫離世第二百一十二章 滎陽鄭家過中秋第四十九章 應對考校第一百七十章 鄭麗琬出手第八十五章 麗琬歸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個女兒第二百七十九章 鄭子文的威懾第一百九十七章 普及種牛痘第三百六十二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六十七章 抽獎第八十章 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