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子文抗旨

在追上他們的時候,爲首的校尉就高聲喊了起來。

“前方可是中山國公和司徒大人?”

聽到這個聲音,鄭子文立刻擡起了手。

“停下!”

隨着他的聲音,車隊也停了下來,鄭子文這纔回頭看向對方。

“我是鄭子文,請問你是哪位?”

聽到他承認了,對方立刻翻身下馬,然後來到他的馬下朝着他一抱拳。

“卑職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來請中山國公和司徒大人回京的。”

鄭子文一聽這話,頓時皺了皺眉。

“奉了陛下的旨意?聖旨呢?”

鄭子文這一句話頓時就把對方給問懵了。

他是聽了劉炳的話來追鄭子文的,而劉炳則說是李世民的口諭,所以並沒有聖旨,現在鄭子文和他要聖旨,他怎麼拿得出來?

所以這個時候他也只能實話實說。

“國公大人,末將不敢假傳聖旨,這確實是陛下的旨意,不過只有口諭,沒有聖旨。”

聽他這麼一說,鄭子文立刻從懷裡把當初李世民讓他去嶺南做都督的聖旨拿了出來,然後朝着那千牛衛的校尉揮了揮。

“看到沒有,這是陛下給我的聖旨,我是奉了陛下的旨意前去嶺南上任的,我只認聖旨不認人,你走吧!”

說完,就扭過頭去,然後下令隊伍出發。

而就在這個時候,長孫無忌立刻就把腦袋從馬車裡伸了出來。

“哎哎哎,停下停下。”

等馬車停下之後,他立刻就從馬車上跳了下來,然後一臉詫異的看着鄭子文。

“子文啊,既然陛下都讓你回去了,有沒有聖旨都是一樣的,咱們現在就回去吧!”

長孫無忌的話音剛落,鄭子文就立刻搖了搖頭。

“不行,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沒有聖旨我是不會回去的,長孫大人還是快上車吧,我們已經耽誤了這麼多天了,不加快腳步是不行了。”

長孫無忌發現自己是越來越看不懂鄭子文了,看着鄭子文堅決的樣子,他頓時嘆了口氣,然後重新爬上了馬車。

鄭子文的車隊再一次出發了,而幾個千牛衛的士兵沒有辦法,也只能騎着馬返回長安。

他們想不明白,爲什麼鄭子文這麼一個大唐的頂級勳貴,會這麼執意的去嶺南那個窮地方當官。

鄭子文當然不願意去嶺南當官,否則他也用不着絞盡腦汁想了那麼多鬼點子,他之所以現在不回去,目的就只有一個。

那就是平平安安的回去。

千牛衛士兵急急忙忙的趕來,那說明自己的計策已經生效了,否則李世民也不可能派人來叫他回去。

同時鄭子文也知道,這時候的李世民心裡肯定是有火的,如果他這麼一回去,恐怕自己就得承受李世民的怒火了,到時候恐怕也要受一些罪。

雖然要受一些罪,但是和去嶺南比起來,卻也不算什麼,不過既然有更好的辦法,自己又何必去受這些罪呢?

鄭子文已經打定了主意,所以就讓人加快了行程,披星戴月的就往嶺南趕,看那架勢,似乎鄭子文真的是迫不及待想去嶺南上任了。

至少長孫無忌就是這麼想的。

經過了半個多月的顛簸,長孫無忌也稍微適應了一些,路上叫休息的次數也少了。

www_ ⓣⓣⓚⓐⓝ_ ¢ ○

此時長孫無忌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儘快到嶺南,然後儘快完成李世民交代他的任務,然後儘快回長安。

當千牛衛的士兵再次追上鄭子文他們的時候,已經是十天之後了,這次他們是帶着聖旨來的。

唯一比較遺憾的是,聖旨裡李世民的語氣並不是太好,鄭子文覺得如果這時候回去,恐怕沒有自己的好果子吃,所以他再一次拒絕了。

“正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鄭子文作爲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唐好男兒,一定要相應陛下的號召,上山下鄉,把貧苦的嶺南變得我大唐第二個聚寶盆,你們回去吧!”

聽到鄭子文這麼說,幾個千牛衛的士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好騎上馬回去了。

他們不回去也沒辦法,比較鄭子文作爲一個國公,身份比他們高貴了何止百倍,他們自然是不敢動粗的,所以也只能回去把這事告訴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聽到千牛衛的回報,頓時也有些傻眼。

從心裡來說,當聽到鄭子文說要把嶺南變成大唐的第二個聚寶盆的時候,他的心裡也有些期盼,他也想看看鄭子文到底能不能再創造一個奇蹟。

但是李世民也知道這個期盼註定得不到迴應了,因爲現在朝堂裡已經開始出現麻煩了。

在鄭子文去嶺南的第十天,就開始有官員上表,希望能去嶺南做官,到了第二十天之後,上表的官員就突破了三位數。

最可惡的是,這些傢伙還做出了不同意就辭官的架勢,讓李世民恨得直咬牙。

這些官員,百分之九十都是出自皇家學院的,而且最麻煩的是,這些官員中絕大部分都是六品以下的基層官員。

也就是說,如果他們真的辭官了,那麼大唐將陷入上百個縣沒有縣令的尷尬境地。

要知道,上百個縣那就是二十多個州,那可是大唐的一道之地了,這已經不是簡單的開一個科舉就能解決的問題!

偏偏這事李世民還生氣不起來,想想看,這麼多官員都奮不顧身的想去大唐最窮最苦的地方去,李世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這些官員都是政績很不錯的官員,而且都很年輕,是李世民打算留給自己兒子班底,他自然不可能把他們派到嶺南去,所以他只能選擇把鄭子文這個“罪魁禍首”給叫回來。

但是問題卻出現了,原本他以爲一叫就回來的鄭子文,這時候居然沒有回來,而且看樣子還打算長期在嶺南駐紮,這些李世民開始發愁了。

還有一件事讓李世民很在意,那就是原本每個月都會鬧出一點動靜的駙馬黨,在鄭子文出發去了嶺南之後,頓時就偃旗息鼓了。

李世民可不相信大唐沒有貪官污吏了,那麼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鄭子文走了以後,駙馬黨沒有了主心骨,開始消極怠工了。

同時,新羅駐大唐的使臣也離開了,而且根據他受到了消息,最後那批准備前往歐洲戰場的新羅士兵,也在半道就返回了新羅,理由是新羅女王滿四十歲大壽。

四十歲哪來的大壽,難道新羅人的大壽比較早?這不是瞎扯淡嗎?

再加上現在鄭子文的幾個妻子已經不再侷限在府裡哭了,她們會成羣結隊的去城外的寺廟燒香拜佛,然後再狠狠哭一場,哭完了纔回來。

而李麗質更是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身道袍,每天都把道袍穿在身上,有一次甚至都準備拜袁天罡爲師,說要出家,把長孫皇后都給嚇到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只能咬咬牙,然後再次寫上一封聖旨,讓千牛衛的士兵帶去給鄭子文。

但結果還是還往常一樣,千牛衛怎麼帶着聖旨出去,又

怎麼帶着聖旨回來,一來二去的,三個多月的時間就過去了,而鄭子文也到達了嶺南。

鄭子文到達了嶺南之後,護送他們的衛兵們任務也算是完成了,所以他們就打算離開嶺南迴長安去了。

長孫無忌也想回去,但是按照李世民給他下的命令,他需要嚇唬嚇唬鄭子文,然後再帶着他一起回去,但是現在看來這個任務是完不成了。

鄭子文現在的這個情況還能嚇唬嗎?他根本就已經樂在其中了好不?

而且李世民三張聖旨都沒有把他召回去,他長孫無忌又有什麼辦法把他帶回去?

難不成告訴他——其實李世民只是想給你上上眼藥,其實也就嚇唬嚇唬你,現在嚇完了,你跟我回去吧。

長孫無忌不用想就已經知道,如果他真的這麼說了,就算鄭子文不說什麼,回去之後李世民也不會饒了他。

不說,回不去,說了,也回不去,眼看着護送他們來的衛兵已經準備啓程回長安了,一時間,長孫無忌陷入了躊躇之中。

不過他很快就不用躊躇了,因爲他病了。

嶺南是溼熱氣候,鄭子文年輕所以很快就適應了,但是長孫無忌卻不行,一方面他是久居北方,一方面年紀也大了,所以來到嶺南才幾天,長孫無忌就病倒了。

他得的是感冒,而且還是那種最麻煩的熱感,伴隨着咳嗽,正是要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生了病的長孫無忌是不能回長安了,鄭子文估計李世民應該很快就會派人來接他們,所以就直接讓護送他們的衛兵們直接回去了。

幾天之後,長孫無忌的病開始好轉,但是因爲之前的咳嗽把嗓子弄傷了,加上鄭子文讓衛兵們回去了,他回不了長安,所以對鄭子文感到很不滿,所以他也不和鄭子文說話。

對於長孫無忌生病這點,鄭子文也感到有些理虧,所以每次看到他都是笑臉相迎,知道他心情不好,還主動帶他出去散心。

可惜有句老話說得沒錯,叫做“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他們纔剛走出所在的鎮子,就遇到麻煩了。

“站住,打劫,把錢都交出來!”

看着前方衣衫襤褸的十幾個人,鄭子文和長孫無忌頓時就傻眼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承乾的領悟第四十七章 君子六藝第四百二十三章 兄弟和睦(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鞭炮轟隆第二百四十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王而王第一百八十章 好女婿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動的家長們第三百九十三章 所謂君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嚇唬長孫無忌第三百章 出征高麗第四十二章 長安四虎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國講完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拜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征服的腳步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黑齒常之第四十八章 小婢女的危機感第三百八十七章 貴妃醉酒第六十四章 老李的壞心眼第一百五十七章 文縣的未來三巨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厥問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拾張玄素第三百五十五章 房玄齡病重第三百七十七章 皇家學院校慶第二十七章 鄭子文傻眼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淮南長公主第四百六十三章 局勢的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財神之名第四十六章 玄武門熟睡事件第七十五章 昂貴的酒水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木貴(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滎陽鄭家過中秋第四百二十章 上當了第三百章 出征高麗第二百零六章 大唐聚寶盆第三百九十五章 貶到嶺南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滎陽第二百七十九章 鄭子文的威懾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人的門檻第五十三章 養生之術第二十三章 李世民的關注第二百七十九章 鄭子文的威懾第四百四十一章 封王第四十章 駙馬爺的特權第四百四十九章 紙幣狂潮(上)第二十二章 進京完婚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人衛隊(上)第九十四章 好心腸的老爺第三百六十四章 裝瘋高手(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拍馬屁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李欲成仙第二百一十六章 兩位公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唐皇家學院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四百四十九章 紙幣狂潮(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平定歐洲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言兇猛(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披星戴月來揍你第二百九十五章 經濟制裁第四十章 駙馬爺的特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嵐縣發展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悲催的王家父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夏天到了(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袒護第三百零一章 家書抵萬金第六十六章 處置第二百三十二章 丟失的紅肚兜楔子 禍不單行第四百零五章 激動的鄭福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幣狂潮(下)第二百七十章 東讚的玩具第四百一十四章 又見野人(下)第十九章 離奇之事第五十章 神兵利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恃無恐第四百四十章 禪位(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摺扇第一百四十三章 朝廷來人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九十五章 取名第一百四十章 鄭子文的野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一章 斯文掃地第四百三十章 辦喜事第一百三十章 殘忍的野人第一百零七章 大家滿意了吧第四十一章 武侯的變化第三百六十五章 裝瘋高手(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孫放炮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言兇猛(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情聖第三者 如魚得水第五十五章 大忽悠(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斯諾克作坊第五十六章 金丹風波(上)第二百零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十六章 金丹風波(上)第八十五章 麗琬歸來第一百零七章 大家滿意了吧第二百零三章 認親
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承乾的領悟第四十七章 君子六藝第四百二十三章 兄弟和睦(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鞭炮轟隆第二百四十章 以德服人第四百六十六章 不王而王第一百八十章 好女婿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動的家長們第三百九十三章 所謂君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嚇唬長孫無忌第三百章 出征高麗第四十二章 長安四虎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國講完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拜師第三百八十三章 征服的腳步第三百三十二章 收黑齒常之第四十八章 小婢女的危機感第三百八十七章 貴妃醉酒第六十四章 老李的壞心眼第一百五十七章 文縣的未來三巨頭第一百七十六章 突厥問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收拾張玄素第三百五十五章 房玄齡病重第三百七十七章 皇家學院校慶第二十七章 鄭子文傻眼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淮南長公主第四百六十三章 局勢的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財神之名第四十六章 玄武門熟睡事件第七十五章 昂貴的酒水第四百零八章 長安木貴(上)第二百一十二章 滎陽鄭家過中秋第四百二十章 上當了第三百章 出征高麗第二百零六章 大唐聚寶盆第三百九十五章 貶到嶺南第二百一十一章 到達滎陽第二百七十九章 鄭子文的威懾第一百七十一章 商人的門檻第五十三章 養生之術第二十三章 李世民的關注第二百七十九章 鄭子文的威懾第四百四十一章 封王第四十章 駙馬爺的特權第四百四十九章 紙幣狂潮(上)第二十二章 進京完婚第一百八十八章 私人衛隊(上)第九十四章 好心腸的老爺第三百六十四章 裝瘋高手(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拍馬屁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李欲成仙第二百一十六章 兩位公主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唐皇家學院第一百二十九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四百四十九章 紙幣狂潮(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平定歐洲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言兇猛(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披星戴月來揍你第二百九十五章 經濟制裁第四十章 駙馬爺的特權第一百三十二章 雲嵐縣發展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悲催的王家父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夏天到了(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袒護第三百零一章 家書抵萬金第六十六章 處置第二百三十二章 丟失的紅肚兜楔子 禍不單行第四百零五章 激動的鄭福第四百五十一章 紙幣狂潮(下)第二百七十章 東讚的玩具第四百一十四章 又見野人(下)第十九章 離奇之事第五十章 神兵利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有恃無恐第四百四十章 禪位(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摺扇第一百四十三章 朝廷來人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趕人(上)第九十五章 取名第一百四十章 鄭子文的野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圖窮匕見第二十一章 斯文掃地第四百三十章 辦喜事第一百三十章 殘忍的野人第一百零七章 大家滿意了吧第四十一章 武侯的變化第三百六十五章 裝瘋高手(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孫放炮第一百二十六章 流言兇猛(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情聖第三者 如魚得水第五十五章 大忽悠(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斯諾克作坊第五十六章 金丹風波(上)第二百零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十六章 金丹風波(上)第八十五章 麗琬歸來第一百零七章 大家滿意了吧第二百零三章 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