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試一試?

因爲技術的不成熟和密封材料的缺陷,一罈六十五度以上的烈酒,需要耗費數十斗的糧食。

一個無菌包,還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無菌包,不光是需要布匹、棉球,還需要蒸煮消毒,所以必須有特製的工具和設備。

縫合傷口用的針線也是如此,一是必須要用最好的材料來精心製作,另外還必然蒸煮後才能使用。想要做到這一點,同樣需要特製的設備和弓鋸。

但凡是特製的,肯定都不便宜。

尤其是用來消毒的酒精和製作無菌包使用的棉花,前者需要用到鐵質的整套設備,造價高昂,後者在大唐更是隻有一百畝的產量——沒有皇帝的首肯,李元嘉始終都沒有突破一百畝這個紅線!

就連鹽水這玩意兒,用起來也讓人心疼的很。

“我讓他們使用過粗鹽,效果很差!”

說到最後的時候,李元嘉一臉的無奈:“所以想要最大可能的防止化膿,就必須要用精鹽……二哥,必須是精鹽!如果用那種粗鹽的話,還不如直接用清水!而且沖洗完了傷口,這些鹽可就徹底廢掉了!”

“……”

聽了他的話之後,無論李世民還是程知節,臉皮子全都抽抽了起來。

沒別的,都被驚到了!

本來以爲馬原他們的操作看起來都很簡單的樣子,無非就是用一點鹽水,用一點酒,然後用一點布和一些針線而已,但是兩位大佬怎麼也沒想到竟然會如此的麻煩——鹽水是特製的,酒是特製的,布和針線也全都是特製的!

這他麼的要花多少錢?!

當然了,身爲皇帝和盧國公,哪怕再貴的東西他們都不至於皺眉頭,可那是指數量少的時候,數量一多皇帝也怕啊!

光是李元嘉所說的精鹽,整個大唐一年才能產多少?

一時間,皇帝和盧國公的表情都有些遲疑。

如果時間提前個十年二十年的,他們絕對不會有任何猶豫,肯定立刻下令讓李元嘉大量釀造這種烈酒,同時大肆收購精鹽,鼓勵種植棉花,不管砸進去多少錢都不會猶豫。因爲那個時候大唐每年都在征戰不休,如果有了這些東西,可以救回成千上萬個軍士的性命!

那不光是人命,同時還意味着士氣、軍心,戰鬥力,還有節省的大量撫卹金。

但是現在……

每年就那麼幾起叛亂,還有就是吐蕃這樣連大軍主力都沒見到就趕緊撤軍的敵人,還有必要花費那麼多錢,費這麼大力氣麼?

大唐建國不過二十年,還沒那麼富裕呢。

而看到皇帝和盧國公那凝重的表情之後,李元嘉絲毫不覺得意外,只是苦笑着搖了搖頭。

放在一千多年以後,這點兒東西算個毛啊!

無論哪一樣東西,隨便找個公司就能供應全國,而且成本還低的可怕!

一瓶一百毫升的酒精只要幾毛錢,一包無菌紗布幾塊錢——這只是零售價,如果批發……或者計算成本的話更加低廉,而針線什麼的也是便宜的要命!

但是放在貞觀十二年的大唐,那就是一個天價!

光是酒精和生理鹽水,就能愁死個人。

酒精的成本李元嘉最清楚,前前後後他砸了多少錢進去,一個月才能釀造這麼幾罈子而已。至於說生理鹽水的話需要精鹽,而大唐一年才能產出多少精鹽?更別說普通老百姓們連粗鹽都不捨得多用了。

所以聽了李元嘉的解釋之後,皇帝和盧國公的表情纔會那樣的難看。

而且他們也從馬原口中得知了傷兵們這幾天的待遇,按照他的說法,受傷了之後還應該每天多吃肉、蛋之類的東西,加快癒合的速度,那就意味着李元嘉的這個方法更加的花錢,需要撥付的款項更加嚇人!

沉默了一會兒之後,程知節終於開口問道:“大王,難道就沒有更簡單的辦法麼?”

權貴們用這種辦法當然沒問題,但是如果想要普及道全軍,甚至於全國使用的話,未免就太不現實了。

“呵呵,當然有啊。”

猶豫了一下,李元嘉的臉上綻放了一絲笑容:“其實很簡單,受傷了之後只用鹽水……如果沒有的話,甚至用燒開的清水也可以!把傷口徹底的清洗乾淨,然後用蒸煮過的布料……隨便什麼布料都行,把傷口包紮起來就好了。這樣做的效果可能會差一些,但是比起他們用的方法肯定要強很多的。”

瞥了陳風一眼,李元嘉微笑着說道。

“……”

微微的低下頭,陳風不敢出聲。

如果是十幾天之前,哪怕對方是一位親王,陳風說不定都敢反駁兩句,但是現在的話他還能說什麼?

不過聽了弟弟的話之後,李世民卻頗爲驚喜,一拍雙手道:“如果只是如此的話,那就沒問題了,哈哈!”

精鹽很寶貴,但是抽出一些來應該問題不大。

而他的話音剛一落,李元嘉就趕緊補充道:“陛下,此外還需要讓傷兵所在的環境乾乾淨淨的,日常要保持通風!唔……最好每天有人專門的照料,吃的喝的也要跟上……如果陛下想要在軍中試一下的話,可以讓他們兩個去幫忙的。”

隨手一指馬原和黃仁兩個人,李元嘉的表情絲毫看不出猶豫的樣子。

“哦?”

李元嘉的話讓皇帝頗爲意外,同樣瞧了兩人一眼之後,意味深長的笑道:“老十一,你還真是捨得?”

在他看來,馬原和黃仁現在已經屬於“高端”人才了!

李元嘉卻渾不在意,只是笑了笑說道:“只要必須需要,儘快用就是了,臣弟這邊還有人呢。”

高端人才?

只是簡單學會了如何處理傷口而已,李元嘉對這樣的“高端”人才可沒什麼興趣!而且他也需要有人能幫忙打進軍方,向他們宣傳消毒、縫合等“新技術”!

在李元嘉看來,馬原和黃仁只是一個過渡的人才而已。

他甚至都沒指望兩人能做出什麼,能夠推廣一下消毒、縫合的概念,就已經是巨大的成功了。

至於說後面的東西,自然要靠現在王府小學堂裡的那幫孩子。

那些從小培養起來的,纔是李元嘉需要的人才。

所以在確定程知節的表情是有些心動之後,李元嘉忍不住笑道:“要不然,這兩人就先到盧國公那裡試一試?”

第五十章 開心的李元嘉第十三章 再見太子第十五章 不好辦啊第三十八章 一個大目標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十七章 沒什麼卵用的活字印刷第二十四章 自有計較第十八章 好的開始第二章 拜帖第十五章 海鹽第九章第四十二章 賞!第二十二章 你想差了第九十六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十九章 皇帝的好奇心第十八章 賺錢的和賠錢的第三十章 鬥雞第十一章 陪讀第十一章 棉花的未來第十二章 韓王府第五十七章 好事兒第三章 還要更多!第四章 驚喜第八十六章 隨口說出答案第九十二章 忘不了的火炕第九十二章 倔強的魏淑月第十二章 好處第二十四章 多買一些第二十三章 無題第一百零五章 五千冊第三十六章 三件事情第十七章 太慢了第一百零三章 盧氏的擔心第五十一章 張柬之的想法第二十五章 偶然所得第七十五章 想多了第二十六章 十貫第五十六章 擔心第八十六章 運氣特別的好第四十九章 鏡子啊!第三十七章 馬車工廠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二十八章 閹割第五十四章 全都是鹽第十五章 海鹽第十六章 你們自己來?第六章 新的水泥路第九十三章 玻璃工坊搬遷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七十一章 兩千臺第四十二章 幹唄第八章 完全學會了第二十八章 是你的風格第六十八章 帶上一點彩頭第七章 教師與管事第四十九章 新茶第三十九章 預防針第三十五章 圖紙第四十章 專職教書第四十三章 必須做下去第十八章 好的開始第十一章 興趣第八十六章 隨口說出答案第一百零四章 哭笑不得的猜測第十一章 白紙第七十章 入宮第六十九章 山谷第八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八章 閹割第九章 原因第五章 頭疼的老房第五十三章 圖紙第六十三章不夠第一百零八章 十套第二十六章 下次第三十四章 兩條路第七十四章 狩獵第三十八章 告訴他們第五章 書第六十六章 只是爲了好看?第八十五章 限制第四十四章 最信任的人第六十章 翼國公薨第五十九章 茶葉和民夫第七十一章 兩千臺第九十二章 忘不了的火炕第三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盧國公第十九章 試驗第二十五章 小夥伴第三章 計劃書第九十五章 隨軍第二十一章 玻璃鏡第七章 禮物第四十一章 死亡率第六十章 大唐第一條水泥路第三十七章。李元嘉的這一生第二十一章 醫書第九章 縮水版字典第四章 進度第七十七章 各大工坊
第五十章 開心的李元嘉第十三章 再見太子第十五章 不好辦啊第三十八章 一個大目標第四十四章 突厥商人第十七章 沒什麼卵用的活字印刷第二十四章 自有計較第十八章 好的開始第二章 拜帖第十五章 海鹽第九章第四十二章 賞!第二十二章 你想差了第九十六章 最後的準備第八十九章 皇帝的好奇心第十八章 賺錢的和賠錢的第三十章 鬥雞第十一章 陪讀第十一章 棉花的未來第十二章 韓王府第五十七章 好事兒第三章 還要更多!第四章 驚喜第八十六章 隨口說出答案第九十二章 忘不了的火炕第九十二章 倔強的魏淑月第十二章 好處第二十四章 多買一些第二十三章 無題第一百零五章 五千冊第三十六章 三件事情第十七章 太慢了第一百零三章 盧氏的擔心第五十一章 張柬之的想法第二十五章 偶然所得第七十五章 想多了第二十六章 十貫第五十六章 擔心第八十六章 運氣特別的好第四十九章 鏡子啊!第三十七章 馬車工廠第十二章 預料之中?第二十八章 閹割第五十四章 全都是鹽第十五章 海鹽第十六章 你們自己來?第六章 新的水泥路第九十三章 玻璃工坊搬遷第三十五章 一百畝第七十一章 兩千臺第四十二章 幹唄第八章 完全學會了第二十八章 是你的風格第六十八章 帶上一點彩頭第七章 教師與管事第四十九章 新茶第三十九章 預防針第三十五章 圖紙第四十章 專職教書第四十三章 必須做下去第十八章 好的開始第十一章 興趣第八十六章 隨口說出答案第一百零四章 哭笑不得的猜測第十一章 白紙第七十章 入宮第六十九章 山谷第八章 各懷心思第二十八章 閹割第九章 原因第五章 頭疼的老房第五十三章 圖紙第六十三章不夠第一百零八章 十套第二十六章 下次第三十四章 兩條路第七十四章 狩獵第三十八章 告訴他們第五章 書第六十六章 只是爲了好看?第八十五章 限制第四十四章 最信任的人第六十章 翼國公薨第五十九章 茶葉和民夫第七十一章 兩千臺第九十二章 忘不了的火炕第三十三章 一臉懵逼的盧國公第十九章 試驗第二十五章 小夥伴第三章 計劃書第九十五章 隨軍第二十一章 玻璃鏡第七章 禮物第四十一章 死亡率第六十章 大唐第一條水泥路第三十七章。李元嘉的這一生第二十一章 醫書第九章 縮水版字典第四章 進度第七十七章 各大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