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實踐

果然,黃德彰身體力行。

不到三日,他就找來了鐵匠,木匠等,進行了一番操作。

皇帝也頗爲欣喜,趕過來湊一份熱鬧。

這下子,就彷彿捅了馬蜂窩,幾個皇子公主,以長公主李薇兒爲首,齊刷刷地趕過來,滿臉新奇地觀看着。

皇帝見此,也不趕走,就讓他們一同參觀。

黃德彰也不顧自己知府的身份,親自進行下場研究,灰頭土面的,毫不嫌棄髒亂。

“陛下,馬車先不提,木軌則有待商榷。”

黃德彰皺起眉頭,較真的模樣,對着皇帝說道:“提起木軌,微臣更覺得,挖一條凹進去的車轍,讓馬車沿着車轍而行進,怕是更便宜一些。”

生活在農村的人可能注意到:,雨後車輛,沿着車轍行走輕鬆多了,同樣道理,在地面上挖出轍道,讓後路車沿着走,與木軌有異曲同之妙。

皇帝聞言,也覺得是個好主意,自己不應該被拘束思想,嘗試一番也很不錯。

所以,工匠們挖好了車轍,長達一里左右,讓馬車奔馳。

果然,馬車速度相較之,快了數成。

黃德彰喜形於色。

“不對勁!”

皇帝也是一喜,但隨之有皺起眉頭道:“你這是平地,自然方便,但要是坡路,怕不是比平地還難跑?”

車轍在平地阻力少,而上坡,車輪就陷入轍道,自然就阻力大,更加難跑了,初中物理。

“這——”黃德彰立馬實驗,果然,馬車在下坡,平地,速度快了數籌,唯獨在上坡,則頗爲艱難,比無轍還難。

車輪還不時地刮蹭車轍,一下子就帶歪了,非常容易奔馳而出。

這下子,孩子們倒是看的非常認真。

車速快時,他們拍掌歡呼,車速慢時,他們有氣無力。

這樣新奇地體驗,是書本從來沒有的,讓他們極爲好奇。

“車轍的劣勢很明顯!”

黃德彰無可奈何道:“地面溼滑,以及鬆軟的,都不可行,只有堅硬的地面,如石路,開鑿車轍,纔可行。”

所以,車轍道,直接被拋棄了。

古希臘人就是這樣,在石板鋪就的地面上鑿出車轍,這要是短距離還行,幾百裡的地界,如此的長度,財政絕對吃不消。

而且,車轍對於上坡,並沒有優勢,更是成爲了雞肋。

既然如此,那麼黃德彰就沒有糾結了,直接開始使用木軌道。

而木軌道,使用的木材,又成了關鍵。

而,木軌道的木材選用,也是很講究。

如香樟木太軟,易開裂變形。

衫木抗壓性能穩定,不易被蟲蛀,但自重較輕,不適合擔任木軌。

而松木,抗腐性能和抗壓性能穩定,不易被蟲蛀,且木材自重輕不易變形,是較爲理想的材料。

松木是極爲適合的。

所以,黃德彰略微思考,就打起松木的主意。

而且,松木的又一大優勢在於,全國各地都廣泛的分佈,採伐起來很方便,成本非常的低廉,隨時可以替換。

“每段松木,長一丈,兩根即錢一貫又三百。”

黃德彰拿起算盤,開始計算起來,鋪就了一里的地,也就是二十根,就差不多耗費二十六貫。

唐時,以唐太宗李世民的雙步(左右腳各邁一步)爲尺寸標準,叫作“步”,並規定三百步爲一里.一“步”的五分之—爲一尺.唐代—尺合現在0.303米,一里合454.2米。

當然,這只是材料費,人工什麼都沒算。

而如果初步估算,一里三十貫,那百里,起碼就三千貫。

兩根軌木之間的距離,差不多是五尺,也就是1.5米,所有的木軌,都要是這個距離。

而如果在其他地方很難,但軍械司,早就有了尺子,一尺的標尺,一寸的,十分之一寸的分,十之一分的釐,差之毫釐的釐。

所以,距離量好,但困難又來了。

如此讓其固定呢?馬車行駛奔馳時,不會鬆動?

直接攤在地面,震動一下就鬆了,即使用了鉚釘。

於是,在皇帝的建議下,又在下面鋪上枕木,而且,不再用木釘,也就是“榫卯”。

對此,黃德彰提出異議:“陛下,鐵釘太過於昂貴,且長久用之,容易鬆動,榫卯用之,則便宜一些。”

而看到木匠們熟練的使用榫卯,李嘉就放下心,心中也認可起來。

此時此刻,鐵定還真的不如榫卯,成本與結構上,都不如。

如今這個時代,鐵釘不像現在用機器批量生產,它必須由鐵匠一根一根鍛,雖然鍛造的過程並不複雜,但是鍛造的週期十分漫長。

而且,還基本上是巨型鐵釘,配合木釘使用。

即使是窮奢極欲聞名歷史的隋煬帝也沒捨得大量採用鐵釘,只是用在龍牀上,而且也不是直接拿錘子釘進木頭裡,而是事先在木頭上鑿出一個孔,再把鐵釘嵌入裡面。

枕木,加木釘,一番敲打鑲嵌後,一里長的木軌成功了。

上面凸起,而馬車的車輪而正好凹進去,兩者覆蓋貼合,如同現在的火車軌道。

馬車跑起,嘩啦啦,由於阻力大減,速度比車轍道還要快些。

一衆歡呼。

而黃德彰則皺起眉頭,看着快速摩擦,而修建變形的軌道,他不由得摸了摸,又捏了捏,說道:“陛下,木軌卻沒有鐵皮,即使是松木這般的硬木,也難以大量的承載。”

“如果這般,不出十來日,就會磨損殆盡。”

“另外,車軸如此運轉,也需要用鐵製,不然這樣奔馳,一日間,就可磨損完。”

說白了,木軌車,最大的損耗,就是在木軌,以及車軸上。

車軸倒是無所謂,但木軌,數百里路,用到的鐵,難以計量,如今的鐵產量,肯定難以滿足。

更關鍵是,即使滿足,鐵皮包裹木軌,安全就沒法子了。

要知道,即使新中國前,鐵一直是戰略資源,放置在道路上,不是讓人犯罪嗎?

到了這裡,一切就陷入了問題中。

歸根結底,還是錢財損耗的問題。

這也是爲何,軌道交通在工業化後才發展起來的。

“可以先試行十里路,看看效果如何!”

ps:求票,求訂閱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1253章教訓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1288章父子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1268章總兵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無題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1221章第1340章落下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1201章唐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1223章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114章利刃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九章(重發)第1403章教子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九百八十三章第1402章宗藩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七百一十章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1181章天可汗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1120章哭泣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1167章驚喜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1172章準備第1345章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1266章宣揚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1326章第1226章取暖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1336章鼓動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1226章取暖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謝師第四百四十三章餘波第七百三十七章茶稅第三百四十章收割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流不止(中下)第兩百零三章又做好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七百七十三章密摺制度第三十一章觀中細談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九百三十二章拼殺第一百一十二章嶺南不安(下)第八百九十二章謀劃第四百二十章學政第七十四章霍然而起第六百一十九章命總算保住了第七十三章關懷備至第兩百九十三章湖南之名第五百四十三章心細如髮第三百七十四章天寒第一千零五十一章無題第一百二十七章坐鎮番禺(中)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1334章王庭大點兵第六百零一章終結第九百四十六章第七百零一章問策第1253章教訓第一百九十四章長白山畔第1288章父子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四百八十七章爭論第三百二十九章全軍大比第1268章總兵第一百九十二章菱刈金礦第五百九十四章羞辱第一千零三十八章無題第九十章水力鍛錘第九百六十八章江豬第1221章第1340章落下第三百一十七章拆分湖南第1201章唐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李繼勳第1223章第四百六十六章水賊第一千零五章諡號第九百三十八章大勝第五十三章閒棋子第四十五章繪製信仰第六百一十六章殺——第五百四十七章滅蜀前的猶豫第1114章利刃第四百八十九章皇甫繼勳第一百七十二章意外意外第九章(重發)第1403章教子第八百八十四章法師第九百九十七章勝之第八十五章精神振奮第九百八十三章第1402章宗藩第五十八章欽州血案第七百一十章第七百九十七章恐懼第1181章天可汗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兩百九十七章桀驁之兵第兩百五十八章獨斷專行第1120章哭泣第四百二十五章韓載熙(求票,求訂閱)第1167章驚喜第兩百零四章梅山之亂(中)第六百一十八章一語中的第1172章準備第1345章第一百五十八章攻伐目標第1266章宣揚第兩百零三章賤業變樣第四百七十五章大肚子病第1326章第1226章取暖第九章第十章在作品相關裡第八百三十六章告廟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五百七十四安江南第1336章鼓動第一百五十九章以夷制夷第六百五十四章出宮第五百四十二章警惕第一百五十五章信仰整合(中)第四百三十一章心狠第1226章取暖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心思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九百零一章拿下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