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撤出天竺

看着老邁的大食國王,松贊干布又說道:“中原有句話叫做狡兔死走狗烹,我知道你恨中原人,我也同情你,我不站在大唐這一邊,如果我是你不如現在回到大食重新圖謀發展,中原還有一句話叫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如今拼命,不如讓大食好好修生養息幾年,等到大食有了足夠的實力,想要在找中原報仇也不晚。”

看着這個大食國王沉默下來,松贊干布知道自己有些說動他了,接着說道:“大食就剩這些兵力了,不要輕賤自己士兵的性命,你走出去看看你的士兵,他們都已經成了什麼樣子,他們真的還有戰鬥力嗎?他們真的還想繼續打下去嗎?”

大食國王繼續沉默着。

松贊干布又說道:“我就說這麼多,你好好思量到底繼續要死磕還是撤回去,我也告訴你這一次大唐準備比你我想的多,大唐圖謀西方已經很久了,這一站大唐是抱着必勝的決心,一切都還來得及。”

說完一切之後,松贊干布冷眼看了這個羅馬使者一眼離開這裡。

府正一夜沒睡,派出去的使者徹夜沒回心中的不安越加濃重,直到天亮之後,大食沒有任何回覆,反而反過來防守羅馬。

戰場之外,薛稽看着戰場上的情況對身邊的王玄策說道:“奇怪了?”

“怎麼了?”王玄策疑惑。

“大食怎麼反過來防守羅馬了。”薛稽把望遠鏡交給王玄策說道。

王玄策也看了許久,心中疑惑着:“好像是出事了,戰事有變。”

一整天過去,一切都是風平浪靜,沒有衝突,沒有排兵佈陣,大食安靜了下來,羅馬束手無策。

“報!”一個士兵來到王玄策身邊說道:“找到了薛將軍的斥候。”

“薛將軍的斥候?”王玄策聽了心中激動人在何處。

士兵帶着王玄策來到斥候的面前。

王玄策問着這個斥候說道:“薛將軍可還好?”

“薛將軍很好。”斥候點頭說道:“知道羅馬和大食的異動,大理寺卿和薛將軍都覺得不對勁,想來應該是天竺出了問題,就派末將前來查探。”

“太好了,我們終於可以兵合一處了。”李義府長出一口氣。

“天竺不能久留了,諸位還請移步到吐蕃邊界,暫時也不能兵合一處。”斥候說道。

“現如今吐蕃的戰況如何?”王玄策接着問道。

衆人也看着這個斥候。

“現如今河西走廊的三十萬援軍已經到了,大食如今的作爲可以看得出松贊干布已經說服了大食,這些日子裡大食不會再向吐蕃進犯。”

“聽這話,戰事是要結束了?”李義府小聲問道。

“不。”王玄策搖頭,“現如今是大戰要來了,大唐要和羅馬打起來一定是場硬仗。”

斥候也點頭說道:“大食不再進犯,羅馬也沉寂下來,羅馬人心中也一定知道他們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因爲河西走廊的三十萬援軍隨時會到,這段時間羅馬會好好準備接下來和我們大唐的對戰。”

“這個時間羅馬一定會掃除後患,如果羅馬知道諸位的存在,還請諸位離開天竺的地界,羅馬一定會重新蒐羅天竺,處理了後患他們纔會全心全意去來對付我們大唐。”

“那爲什麼不能兵合一處呢?”李義府問道。

王玄策示意李義府不要多問。

斥候躬身說道:“這些都是薛將軍讓在下傳的話,還請諸位抓緊離開天竺地界。”

說完這個斥候就離開了,伍老七好奇的問着,“他又要讓我們撤出天竺,又不讓我們兵合一處,這是什麼意思?怎麼不上不下的。”

“好在我們已經和薛將軍聯繫上了。”薛稽說道。

“我明白薛將軍的意思。”王玄策低聲說道:“戰況到了如今,羅馬和大唐一定會打,即然河西走廊的援軍隨時會到,大食就已經不是威脅了,我以爲薛將軍不讓我們兵合一處是爲了讓我們站在羅馬的側面,讓我們成爲羅馬人心中一顆拔不出的釘子,只要我們在關鍵的時候殺向羅馬可以給羅馬人非常致命的一擊。”

“薛將軍是要我們先保存自己的實力,不要輕舉妄動,羅馬人知道自己錯過了拿下吐蕃的好時機,現如今只能和大隊唐軍硬碰硬,他們要面臨一場大戰就要除去後顧之憂,我們這些人的存在就是羅馬人的後顧之憂,我們還是要繼續留在羅馬的後方,但是不能留在天竺,也不能和薛將軍兵合一處,薛將軍希望我們可以給羅馬致命一擊。”

“你覺得呢?”李義府看向伍老七。

“先撤出天竺吧,今天就撤。”伍老七思考着說道。

薛稽鋪開地圖指着羅馬人現在駐紮的河谷一帶說道:“我們可以後撤到吐蕃與天竺的交界處,這樣我們進可攻退也可守,一旦事情有變我們不會找不到地方後撤。”

“可是那一帶不是說有大食人守着。”李義府說道。

王玄策搖頭,“現在大食兵力就剩下這麼點,就算是那一片和大食人在看守也不足爲慮,他們顧不上我們也顧不上自己了,咱們先動身吧,等羅馬人包抄過來我們真就什麼地方都去不了了。”

衆人決定下來收拾着輜重離開這片營地。

隊伍再次開始行進李義府對王玄策說道:“我們新冊立的天竺王怎麼辦,要不要派人通知他讓他小心點,羅馬人就要殺回來了。”

“羅馬人應該不會爲難這麼一個老頭子吧。”伍老七說道。

王玄策打了一聲唿哨招手叫來一個士兵囑咐道:“讓新任天竺王先躲起來,羅馬人要殺回來了。”

“實在不行可以先去我們來時的那個漁村,若是羅馬人殺人他可以上船去求救,船上我們留下了不少人。”薛稽也說道。

一行人走了大半日來到一處山溝中,這裡就是吐蕃和天竺的交界處,原本這裡應該有大食的士兵在看守,眼下一個都看不到,王玄策主持着駐紮和防禦,薛稽也派出人去四周查探情況。

第四十五章 釀酒風雲(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氣第四百七十三章 等待出發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是算計(一)第七十五章 請假條(二)別誤會,這不是我的請假條第三十章 入獄第一百四十四章 微服見李靖第一千八十章 追查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撤出天竺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二猜測第六百五十四章 他自己說的第六百八十章 李治求教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靡長安(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會盟(中)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儉出獄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靡長安(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唐儉入獄第三百三十三章 魔王賴賬第七章 一人一文錢(一)第九百一十一章 海港場面第五百七十一章 成像第十八章 民風彪悍第七百七十八章 裴行儉的歸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唐玄奘與顧青第八十九章 新家落成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安動靜第一千零三章 李承乾見顧青第二十六章 當值第七百四十二章 爆炸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是壞事第三百章 程咬金要銀礦第六百六十章 到訪第七百二十二章 會盟安排第一百五十四章 鋃鐺入獄第一千七十八章 古怪之人第一前五十六章 李治要貨第七百零九章 顧青的秘密第四百六十九章 切莫大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加把火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顧曉威嚴?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劃清界限第三章 進學第一百四十八章 反撲第三百四十章 邊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價份子(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誤會大了第七百零八章 第二次海貿準備第一百三十八章 拭劍揚眉第一百八十七章 只做富家翁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治挖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松贊干布的決斷第七百二十一章 再聞二賢莊第一千七十章 磨刀霍霍第十九章 死要錢的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公告縣候第四百八十一章 斷崖塌陷第六十六章 不收禮第三百四十二章 你沒資格第五百三十一章 絲路戰爭(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試第一百零二章 十三封國書第三百六十章 顧青鬥權貴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喜可賀第四章 藥王發威第二百二十四章 吐蕃的血淚(三)七百七十一章 再次會盟第三百三十九章 渡江第四百八十八章 古卷第一百四十七章 松贊干布的決斷第八十章 太子大婚(二)第四十五章 釀酒風雲(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勢在必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理寺的警惕第五百五十一章 血飄黃土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廝殺第九十八章 迎接牛進達第九百九十五章 天下局勢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殺馬第五百八十章 愈演愈烈第九百六十一章 書院立規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天是雨第一千九十章 不緊不慢第六百一十章 李二到來第四章 藥王發威第九百九十一章 李象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安置姑娘第四百五十六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二十二章 學經濟第二百六十一章 先知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宮牆外的皇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過新年第七百五十九章 會盟(中)第二百三十章 太極宮質問第一百九十五章 挫骨揚灰(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心中石頭落地第二十三章 前方妖孽第一千二十三章 褚遂良逼宮?(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西方古國第四章 藥王發威第一千八十五章 顧曉的想法
第四十五章 釀酒風雲(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氣第四百七十三章 等待出發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是算計(一)第七十五章 請假條(二)別誤會,這不是我的請假條第三十章 入獄第一百四十四章 微服見李靖第一千八十章 追查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撤出天竺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二猜測第六百五十四章 他自己說的第六百八十章 李治求教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靡長安(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會盟(中)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儉出獄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靡長安(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唐儉入獄第三百三十三章 魔王賴賬第七章 一人一文錢(一)第九百一十一章 海港場面第五百七十一章 成像第十八章 民風彪悍第七百七十八章 裴行儉的歸路第七百七十五章 唐玄奘與顧青第八十九章 新家落成第三百三十六章 長安動靜第一千零三章 李承乾見顧青第二十六章 當值第七百四十二章 爆炸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是壞事第三百章 程咬金要銀礦第六百六十章 到訪第七百二十二章 會盟安排第一百五十四章 鋃鐺入獄第一千七十八章 古怪之人第一前五十六章 李治要貨第七百零九章 顧青的秘密第四百六十九章 切莫大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加把火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顧曉威嚴?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劃清界限第三章 進學第一百四十八章 反撲第三百四十章 邊城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價份子(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誤會大了第七百零八章 第二次海貿準備第一百三十八章 拭劍揚眉第一百八十七章 只做富家翁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治挖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松贊干布的決斷第七百二十一章 再聞二賢莊第一千七十章 磨刀霍霍第十九章 死要錢的第一百八十六章 國公告縣候第四百八十一章 斷崖塌陷第六十六章 不收禮第三百四十二章 你沒資格第五百三十一章 絲路戰爭(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武試第一百零二章 十三封國書第三百六十章 顧青鬥權貴第六百二十七章 可喜可賀第四章 藥王發威第二百二十四章 吐蕃的血淚(三)七百七十一章 再次會盟第三百三十九章 渡江第四百八十八章 古卷第一百四十七章 松贊干布的決斷第八十章 太子大婚(二)第四十五章 釀酒風雲(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勢在必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理寺的警惕第五百五十一章 血飄黃土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廝殺第九十八章 迎接牛進達第九百九十五章 天下局勢第一百零八章 城門殺馬第五百八十章 愈演愈烈第九百六十一章 書院立規第一百一十四章 漫天是雨第一千九十章 不緊不慢第六百一十章 李二到來第四章 藥王發威第九百九十一章 李象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九章 安置姑娘第四百五十六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二十二章 學經濟第二百六十一章 先知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宮牆外的皇帝第二百六十三章 過新年第七百五十九章 會盟(中)第二百三十章 太極宮質問第一百九十五章 挫骨揚灰(上)第八百九十九章 心中石頭落地第二十三章 前方妖孽第一千二十三章 褚遂良逼宮?(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西方古國第四章 藥王發威第一千八十五章 顧曉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