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李承乾對話長孫無忌(下)

長孫無忌聽完了安靜好久之後說的,“陛下意思是在說太上皇幫着顧青對付陛下嗎?”

“不是。”李承乾搖頭。

“那陛下這麼說到底是什麼意思。”長孫無忌觀察着李承乾。

坐在長孫家的庭院裡,剛入秋的風吹的有些涼,李承乾又說道,“我也不知道我現在在說什麼,我心裡很慌亂,從父皇哪裡回來之後我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裡很亂。”

“老夫明白了。”長孫無忌又說道,“其實不是這麼難想,太上皇這麼做的原因不是因爲別的,海貿的利益大家都看在眼中,交給外人來管理不如交給自己的皇家人,三個嫡子,一個穩坐帝王,一個坐在書院,還有一個掌握海貿,是陛下和顧青之間最好也是最安全的選擇。”

“當然了,陛下想要海貿不讓晉王殿下來掌握,老夫可以想明白,可是陛下想要誰來接管,還不是一個外人來接管都不如皇家自己人來的放心。”

“可是讓稚奴掌管海貿是顧青的主意。”

“這就是顧青高明的地方。”長孫無忌笑着說話道,“有些利益捨棄對顧青來說利大於弊,不是利用晉王殿下,也不是爲了取得皇家的信任,而是晉王殿下是顧青帶大的,這麼多年了顧青是最瞭解晉王殿下的,雖然嘴上沒說,但晉王殿下就是顧青的弟子,也是顧青最關心的弟子,這個關心連狄仁傑都比不上,晉王殿下是顧青的弟子,是太上皇的兒子,陛下現在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嗎?”

李承乾沉默不語。

長孫無忌搖頭嘆息,“看來顧青是陛下的心魔。”

“他確實是朕的心魔。”李承乾低語。

“陛下總是以爲太上皇事事照顧顧青,而忽略了陛下甚至打壓陛下,不照顧自己的兒子卻事事幫着顧青這個外人,所以陛下的心裡很痛苦,也更難受是也不是。”

“舅舅以爲朕很狹隘嗎?”

“陛下以爲呢?”長孫無忌反問。

李承乾再次沉默不語。

“這一切都要從大明宮那一晚開始說。”長孫無忌接着說道,“陛下立顧青爲相國,只是爲了保住江山,妥協顧青也是爲了保護陛下。”

“保護朕?”

“沒錯。”長孫無忌又說道,“當初的事情老夫聽聞過一些,顧青會爲了高陽公主懷的孩子與陛下反目的,陛下深知顧青對家人的執念,這也是顧青最大的底線,要是皇家與顧家之間只能留其一,陛下以爲皇家有幾成勝算。”

李承乾眉頭直跳。

“顧青身懷火器製造術甚至他自己也培植勢力,誰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爲顧青賣命,但是顧家的一句話可以讓半個長安城的商貿停業,書院毀了多少寒門學子會失去一個讀書的地方,工廠毀了會讓多少人沒了飯碗,十年了!這十年讓多少人都習慣了顧家的存在,沒了顧青整個長安發展如今甚至會倒退很多很多年,從大明宮那一夜,顧青捅破了窗戶紙,也是第一次在皇家面前拿下了面具,他有可以和皇家叫板的實力。”

“這個顧青狼子野心!”李承乾咬着牙。

“說句真心話,顧青能夠活到如今這幅局面,太上皇的支持少不了,顧青立下的那些大功也是無可厚非,威服四方,殺的邊陲諸國膽寒,顧青的作爲像人屠白起又像是衛青。”

“白起落得一個什麼下場,在漢武帝手下的衛青最後又怎麼樣了,陛下心中應該知道。”長孫無忌接着說道,“可是顧青不是白起也不是衛青,他沒太多的忠君報國,還記得十年前這小子理直氣壯說着他只想做一個富家翁,這也是顧青最高明的地方,如果說顧青故意這麼說的,那小時候的顧青的心智就太成熟了,成熟的不像一個少年。”

“太上皇是一位帝王,他當初得到這個位置不容易,他殺了自己的親兄弟,威脅了自己的父親才坐上了那個位置,他深知這個悲劇不能重蹈覆轍,大業末年天下大亂,多少人流離失所,多少人死在疆場,這也是他不想再看到的,不想中原大地再次戰火紛飛,說多了他就是一個父親,爲了保護自己孩子的父親,他不想顧家與皇家反目成仇,不想自己最得意的臣子於自己的兒子們再次在中原大地掀起腥風血雨。”

“陛下終究還是年輕,他知道陛下你不會是顧青的對手。”

李承乾緊緊握着雙拳。

“讓顧青做上相國,讓顧青隻手遮天,讓顧青架空陛下,這都是他允許的,爲的不是什麼,爲的就是保住陛下你的位置,爲的就是保護自己的孩子,顧家一旦造反,陛下覺得皇家真的能贏嗎?陛下覺得自己是顧青的對手嗎?世家門閥已經倒了,就等於整個中原勢力大傷元氣,顧家儼然是中原第一世家,趙郡李家和顧青是什麼關係,我們心知肚明!縱使顧青不贏也是兩敗俱傷,就是生靈塗炭,又有誰會知道顧青還有什麼大殺器,比之炸藥更厲害的火器,吐蕃一戰八十萬大軍被顧青打的潰不成軍,陛下以爲太上皇不忌憚顧青嗎?”

“這是一場很大的陽謀,不是太上皇不幫陛下,是太上皇寧可妥協也不想讓顧青與皇家對立,天下不能再亂了,中原人的血早就流的夠了。”長孫無忌說的很激動,不停咳嗽着。

“舅舅注意身體。”

長孫無忌喝下一口熱茶,“太上皇這麼做只是出於一個父親的苦心,希望陛下明白,希望陛下珍惜太上皇給予的機會,老夫再多嘴一句,顧青的這個相國做不了多久的,總有一日要離開,顧家的子弟以後也不會再入朝爲官,在顧青離開之前陛下要做好準備,做好可以接手朝政的準備,這也是陛下唯一的機會。”

“機會?顧青會走,什麼時候走,十年?二十年?還是更久。”

“不會太久。”長孫無忌意味深長的笑笑,“陛下該離開了,老夫就不送了。”

第二百三七章 鄭家倒第六百章 鳳鳴長安(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擊第三十六章 看望秦瓊第五百三十二章 絲路戰爭(三)第八百九十七章 小顧曉看村子第三十六章 看望秦瓊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是算計(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開導李治第四百五十七章 夜間交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凌煙閣第一百八十五章 娘子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報應第一千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四十二章 出兵波斯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海事第二百零三章 唐玄奘歸來(下)之高陽拒婚(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手屠刀一手玉璽第七百一十八章 吐蕃策論第一千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遇郎中令第一百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二)第三百零三章 少年城府第六百七十三章 顧青教李治(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挖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絲路戰爭(三)第八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的猶豫第五百三十二章 絲路戰爭(三)第十九章 死要錢的第三百六十八章 開導李治第四百五十一章 吃空他們第一千七十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四十章 弟子相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揹負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錯要認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是惡當第一百四十六章 球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議第三百章 程咬金要銀礦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鬥長孫無忌(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人生的藝術品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劃清界限第四百九十一章 朝中兩派第四百八十一章 秋日膽寒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嫌隙第九百四十章 顧曉的結拜第九百二十章 錢莊爭論(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弟子護短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拍賣第六百四十五章 唐儉入獄第一千三十六章 一清二楚第二百七十五章 看破虛妄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不要做昏君第二百六十五章 先吃盧家第六十一章 入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吐蕃的血淚(二)第九十五章 不付錢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第一學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再見老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智鬥長孫無忌(二)第一百零七章 使節到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農夫與蛇之間的故事第五百六十章 醒悟不晚第九百五十六章 至少善終第九百零一章 傳承第二百三十九章 脫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仁慈心第九百三十六章 李二的失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懶着不走第一百九十六章 挫骨揚灰(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窮了第三十八章 還我狗命第九百二十三章 小顧曉的知識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儉出獄第七百七十五章 唐玄奘與顧青第三百六十六章 劍南道論第一千八十三章 不得出江南第三十六章 看望秦瓊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嫌隙第三十二章 武媚相求第二百三十章 鬼火鬧長安第三百一十章 長孫皇后的苦心第一千八十四章 李承乾的心思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大食戰況(三)第一千三十二章 全城相告(三)第六百零八章 書院成果第九百九十九章 基建狂魔第一千一十七章 測試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讀書人(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相遇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理寺出手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殺大食(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王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明達一個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官儀的功勞再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智鬥長孫無忌(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默爲何又捱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很多年以前的畫像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議
第二百三七章 鄭家倒第六百章 鳳鳴長安(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擊第三十六章 看望秦瓊第五百三十二章 絲路戰爭(三)第八百九十七章 小顧曉看村子第三十六章 看望秦瓊第一百二十八章 都是算計(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開導李治第四百五十七章 夜間交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凌煙閣第一百八十五章 娘子軍第五百五十八章 報應第一千六十九章 與虎謀皮第五百四十二章 出兵波斯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海事第二百零三章 唐玄奘歸來(下)之高陽拒婚(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手屠刀一手玉璽第七百一十八章 吐蕃策論第一千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遇郎中令第一百三十三章 微服私訪(二)第三百零三章 少年城府第六百七十三章 顧青教李治(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太子挖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絲路戰爭(三)第八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的猶豫第五百三十二章 絲路戰爭(三)第十九章 死要錢的第三百六十八章 開導李治第四百五十一章 吃空他們第一千七十章 磨刀霍霍第二百四十章 弟子相見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揹負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錯要認第六百三十三章 這是惡當第一百四十六章 球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議第三百章 程咬金要銀礦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鬥長孫無忌(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人生的藝術品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劃清界限第四百九十一章 朝中兩派第四百八十一章 秋日膽寒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嫌隙第九百四十章 顧曉的結拜第九百二十章 錢莊爭論(三)第六百一十五章 風雨飄搖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弟子護短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拍賣第六百四十五章 唐儉入獄第一千三十六章 一清二楚第二百七十五章 看破虛妄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不要做昏君第二百六十五章 先吃盧家第六十一章 入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吐蕃的血淚(二)第九十五章 不付錢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唐第一學府第二百三十一章 再見老師第一百八十二章 智鬥長孫無忌(二)第一百零七章 使節到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農夫與蛇之間的故事第五百六十章 醒悟不晚第九百五十六章 至少善終第九百零一章 傳承第二百三十九章 脫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仁慈心第九百三十六章 李二的失望第三百四十五章 懶着不走第一百九十六章 挫骨揚灰(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窮了第三十八章 還我狗命第九百二十三章 小顧曉的知識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儉出獄第七百七十五章 唐玄奘與顧青第三百六十六章 劍南道論第一千八十三章 不得出江南第三十六章 看望秦瓊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嫌隙第三十二章 武媚相求第二百三十章 鬼火鬧長安第三百一十章 長孫皇后的苦心第一千八十四章 李承乾的心思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大食戰況(三)第一千三十二章 全城相告(三)第六百零八章 書院成果第九百九十九章 基建狂魔第一千一十七章 測試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下讀書人(一)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相遇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理寺出手第五百四十八章 大殺大食(二)第五百五十三章 小王子第三百七十五章 明達一個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官儀的功勞再續第一百八十二章 智鬥長孫無忌(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默爲何又捱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很多年以前的畫像第六百六十七章 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