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郭子儀和顏真卿

李然觀察着胖和尚微笑說道,“你們的筆齋已經開了七年了吧。”

“在下也不記得了。”胖和尚接着說道,“李家主若是沒有其他事情,就告辭了。”

“我不送了。”李然說話道。

“告辭。”胖和尚拱手離開。

看着胖和尚離開,李然換了一個坐姿,纖長的手指拿起茶杯喝下一口熱茶對身邊的侍女說道,“給我換一身衣服,我要去見顧青。”

“是。”一旁的侍女立刻去準備。

甘露殿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兩人心中怒火中燒,咬着牙關。

“陛下。”見李承乾久久不說話,狄仁傑呼喚道。

“把許敬宗押入大理寺!”李承乾這纔開口。

許敬宗轉身給了狄仁傑一個感激的眼神,任由宮前侍衛帶着自己前往大理寺。

“狄仁傑,你還有什麼事嗎?”李承乾冷聲說道。

“臣告退。”狄仁傑微微一笑。

李承乾坐在安靜的甘露殿中,眼神中帶着無奈與落寞,拿起一旁的毛筆想要給桌案上的奏章批覆,拿着筆的手不自主地顫抖,重新又擱下對一旁的王金說道,“把這些奏章全部交由中書省批覆,不用再送來了。”

“是。”王金低聲說道。

一切王金都看在眼中,眼下的李承乾確實不是顧青的對手,也不會是顧青的對手,李承乾對許敬宗這件事的作爲一開始的方向就已經錯了,許敬宗不能殺!這個人必須要活着。

王金把奏章交給一旁的小太監,跟上李承乾的腳步說道,“陛下,許敬宗放了吧。”

“爲何。”李承乾語氣森冷。

“顧青……”

“顧青,顧青!你們的嘴裡都只有顧青。”李承乾瞪着王金說道,“是不是你們所有人都認爲朕比不上顧青,是不是真要禪位給這個顧青,來促成一場佳話?”

“陛下,老奴不是這個意思。”王金低聲說着,“許敬宗這個人不能如此處置。”

“那你教朕該如何!”李承乾幾乎是吼出來的。

“讓許敬宗回去,如此顧青會來感激陛下的,可是如今陛下這麼做只會適得其反。”王金說話道。

李承乾看着王金,“這些話,是父皇讓你和我說的吧。”

王金躬身說道,“太上皇的意思是,陛下不需要做一個有多麼豐功偉績的君王,只要做一個有智慧的君王就可以了。”

李承乾聽到這話,轉身就離開。

王金長嘆一口氣,其實連李承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優勢是什麼,或許李承乾覺得自己是太子,是儲君只是撿了一個便宜才坐上了這個皇位,李世民知道李承乾比李治和李泰更適合做這個位置,只是李承乾要揹負的壓力也是其他皇子好幾倍,尤其是顧青這個存在。

李承乾擁有的是李治和李泰都沒有的,只是李承乾一直都沒有發現,他一直被他自己的怒火與委屈擋住了太多視線,李承乾要成爲一個成熟的帝王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褚遂良應該可以幫他。

狄仁傑走出宮門看到宮牆一角正在巡視的薛仁貴和一個將領說說笑笑的。

幾步上前問候道,“薛大哥。”

“你怎麼來了?”薛仁貴好奇。

“宮裡有些事情。”狄仁傑笑呵呵說着話,看向一旁的將領,“這位是。”

“末將王玄策見過大理寺卿。”站在薛仁貴身邊的人急忙行禮。

“薛大哥。”狄仁傑對薛仁貴說道,“有些事情和你說說。”

“好。”

見兩人有事王玄策急忙說道,“我想起來要下差了,這就告辭。”

王玄策走遠,狄仁傑小聲對薛仁貴說道,“那個王玄策你們認識?”

“是一個聊的來的人,這些天才認識,這個傢伙一直想出去打仗卻苦苦等不到機會出去建立軍功。”薛仁貴微笑說道,看起來對這朋友很滿意。

“薛大哥,波斯的使者已經到了,這些日子可以爲出征天竺的事情準備起來。”狄仁傑小聲說着話,“看來朝中是想要裴行儉去安排,如果有什麼不知道,可以去問問裴行儉。”

“我知道了。”薛仁貴使勁點頭。

書院中,孔穎達面前站在兩個孩子,看起來如今都只有七歲,這兩個孩子一個字寫的好,還有一個寫了一份兵法韜略。

“你們叫什麼名字。”孔穎達微笑着問道。

“回孔老夫子,學生顏真卿。”

“學生,郭子儀。”

兩個孩子禮貌地說道。

孔穎達微微點頭,“從今以後你們每日下課之後就更在老夫的身邊,老夫有更多的學識要傳授你們。”

兩個孩子連忙再次行禮。

“你們以後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孔穎達再次問道。

“學生想做一個大將軍!”郭子儀說道。

“學生想……”顏真卿猶豫了好一會兒說道,“學生想要做官。”

孔穎達看過兩個孩子的身份,顏真卿是琅琊顏氏的人,書院中就有琅琊顏氏的人,當年因爲晉王殿下的婚事安排進來的,這個顏真卿確實有行文的天賦,寫得一手好字,說不定以後的在行文一途比褚遂良更好。

而郭子儀出身太原郭氏,郭子儀的父親郭敬之是渭州的刺史,也算是良臣之後。

只有顧青知道郭子儀這個人物,就是當年當年平定安史之亂,大破後來的吐蕃和回紇的大將軍。

書院的另一邊,房承先和張九齡坐在一起。

“孔穎達老夫子,看中兩個孩子,一個郭子儀還有一個叫顏真卿,房兄知道嗎?”張九齡開口問着。

“知道。”房承先微微點頭。

“你說孔老夫子要教他們什麼呢?”

“還不是儒家的學識。”房承先說話道,“聽我父親說過這個孔穎達老夫子,是儒家正統的後人,只是當年始皇帝大一統之後儒家不少書籍幾乎被毀殆盡,幸好秦三代就亡了,這才留下了孔穎達老夫子這一脈。”

“好生羨慕。”張九齡感嘆道。

“你也不差,咱們書院中幾個最德高望重的夫子之中,岑文本夫子很看重你。”房承先說話道,“你的幾個關於朝堂中的策論做的非常好,而且你也十三歲了,再過三年說不定你就可以在書院出師,進入朝堂。”

“書院有這麼多優秀的學子,哪裡輪得到我。”張九齡微笑着說道,“要說科舉考試,你也是一個競爭對手。”

“我不會參加科舉。”房承先說道,“做官有什麼意思,我更加加入書院的研究之中,造出更多可以改善生活,可以讓中原人日子過得更好的東西。”

第二十八章 大雨第六百零五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舌戰百官(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雁門關驚變第五百三十二章 絲路戰爭(三)第一千二十一章 軍中情況第五百五十三章 河流與大食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玄奘問答第四百七十六章 在架子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接連的手段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官的好料子(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勢在必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黑暗朝堂(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做一回惡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城外事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李承乾學政(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智商問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對手的名字第三百三十二章 出征路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老對壘三百七十二章 魏徵罵李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蘇定方的成長第一百五十四章 執意拿人第三章 進學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命要緊第三百四十二章 血戮遼東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揹負第六百六十二章 墨家交鋒第四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五百四十一章 肅清第三百四十六章 拿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難得平安第六百四十九章 李承乾學政(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方關注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只是死要錢第六百零九章 再次談話第二百四十三章 權衡第二百五十二章 打雪仗第四百八十二章 講故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繼承(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李承乾的學政(一)第五十一章 賜婚風波(一)第一千六十八章 顧青來長安第十二章第一千三十二章 酒膽第八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的猶豫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來掌舵第四百六十六章 遊中秋(二)第九十三章 父子反目(晚上還有好幾更)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西方開戰第九百九十五章 天下局勢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儉出獄第一百八十二章 智鬥長孫無忌(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鋃鐺入獄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雨山海關(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悔悟第一千八十七章 南海情況第二百二十二章 吐蕃的血淚(一)第三百十三章 風雨山海關(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派鬥老臣第九百一十章 褚遂良到訪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任戶部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官儀的功勞第一百零六章 碰瓷松贊干布(今天第三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誤會大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理寺拿人第八章 一人一文錢(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李然的生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崔家蟄伏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泰大婚第一百六十六章 血光溫馨第六百八十一章 李治很煩惱第六百零五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三)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仁慈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關隴的眼淚(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手屠刀一手玉璽第六百二十四章 好武器第五百七十九章 安置姑娘第六百九十三章 事涉皇后第三百三十九章 博弈(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方士交代第二百五十三章 紅拂女相見李靖第一百零一 章 駕臨九成宮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賬第九百九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波斯戰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技術爆炸第一百九十七章 挫骨揚灰(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方動第九百九十九章 基建狂魔第五百三十三章 絲路戰爭(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用兵的詭詐第四十六章 釀酒風雲(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拒絕邀約第七百二十二章 會盟安排第三百四十八章 房府話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誘捕侯君集(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理寺拿人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走向太極殿
第二十八章 大雨第六百零五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舌戰百官(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雁門關驚變第五百三十二章 絲路戰爭(三)第一千二十一章 軍中情況第五百五十三章 河流與大食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玄奘問答第四百七十六章 在架子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接連的手段第一百四十六章 做官的好料子(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勢在必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黑暗朝堂(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做一回惡客第五百九十八章 城外事變第六百四十九章 李承乾學政(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智商問題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對手的名字第三百三十二章 出征路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新老對壘三百七十二章 魏徵罵李二第五百五十四章 蘇定方的成長第一百五十四章 執意拿人第三章 進學第二百六十一章 狗命要緊第三百四十二章 血戮遼東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揹負第六百六十二章 墨家交鋒第四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五百四十一章 肅清第三百四十六章 拿下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難得平安第六百四十九章 李承乾學政(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各方關注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只是死要錢第六百零九章 再次談話第二百四十三章 權衡第二百五十二章 打雪仗第四百八十二章 講故事第五百六十一章 繼承(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李承乾的學政(一)第五十一章 賜婚風波(一)第一千六十八章 顧青來長安第十二章第一千三十二章 酒膽第八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的猶豫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來掌舵第四百六十六章 遊中秋(二)第九十三章 父子反目(晚上還有好幾更)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西方開戰第九百九十五章 天下局勢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儉出獄第一百八十二章 智鬥長孫無忌(四)第一百五十四章 鋃鐺入獄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雨山海關(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悔悟第一千八十七章 南海情況第二百二十二章 吐蕃的血淚(一)第三百十三章 風雨山海關(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派鬥老臣第九百一十章 褚遂良到訪第一百八十九章 上任戶部第三百二十三章 上官儀的功勞第一百零六章 碰瓷松贊干布(今天第三更)第七百五十六章 誤會大了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理寺拿人第八章 一人一文錢(二)第七百四十七章 李然的生意第二百三十八章 崔家蟄伏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泰大婚第一百六十六章 血光溫馨第六百八十一章 李治很煩惱第六百零五章 整個長安要瘋了(三)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仁慈心第四百八十二章 關隴的眼淚(一)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手屠刀一手玉璽第六百二十四章 好武器第五百七十九章 安置姑娘第六百九十三章 事涉皇后第三百三十九章 博弈(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方士交代第二百五十三章 紅拂女相見李靖第一百零一 章 駕臨九成宮第九百三十二章 舊賬第九百九十三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四百五十六章 波斯戰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技術爆炸第一百九十七章 挫骨揚灰(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各方動第九百九十九章 基建狂魔第五百三十三章 絲路戰爭(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用兵的詭詐第四十六章 釀酒風雲(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拒絕邀約第七百二十二章 會盟安排第三百四十八章 房府話事第六百四十九章 誘捕侯君集(三)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理寺拿人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走向太極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