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九章 需要時間

李治對上官儀說道:“如今我們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上官儀收回眼神看向李治,“朝中會想辦法給海貿司爭取時間,拋卻陛下的成見,朝中也不能一味的給海貿司壓力,老夫知道要怎麼做了,晉王殿下這些日子好好研究海船,我等靜候海貿司的佳音,不過朝中需要一個答覆,需要一個時間。”

“三個月。”李治對上官儀說道,“至少三個月。”

“老夫明白了。”

上官儀說完就離開了,李治站在海貿司門口送別他。

許敬宗來到李治的身邊拿出一份冊子,“這次海貿的分賬都已經做清楚了,還請晉王殿下過目。”

李治接過冊子對許敬宗說道,“薛稽差不多可以回來了,告訴薛稽,讓他安頓好一切之後回海貿司辦事,海貿司分司的事情還要他來辦。”

許敬宗點頭,李治果然把這件事情交給了薛稽,心裡也沒有太多的失望。

“晉王殿下,書院那兒要不要去交代幾句。”許敬宗說話道:“這一次建設分司書院雖說會幫助我們,可也是遲遲沒有什麼話語聲傳來,在下知道這件事魏王在辦,是在下多嘴,可事情不能一直擱置着。”

聽許敬宗說着話,李治點頭,“沒事,有什麼事情你直說就好,不用在意我和皇兄之間的關係,海貿司的分司確實要建立建立下去,以後的海貿司要囊括整個中原,海貿不斷的擴大,中原的管制也不能像是一片散沙,在中原不做好根基,以後的海貿會亂的。”

許敬宗點頭,心中慶幸李治可以這麼認爲,如今的海貿司一切都在開端,就像百年的分封,分封的弊端很明顯,各自爲政不能統一,到了最後很有可能會演變成分裂。

李治是希望海貿司和郡縣管制一樣,通過長安的總領在各個郡縣佈置分司以此可以更好的掌控,一方面可以限制各個郡縣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進行更好的管制,這種制度也是許敬宗希望。

剛剛來海貿司的時候,許敬宗以爲這裡像是一個養老的地方,可是如今看來這個也是一個大有可爲的地方,一樣可以創下一番功業,更何況這裡沒有朝中的那些爾虞我詐,也不需要面對李承乾,晉王也是一個對事不對人的人。

自己已經是朝堂的棄子,犯下這種事情的人還有什麼人會收容自己,自己幫着顧青做事,至少當初在朝中也是位列三卿,也算是成爲過人上人,風光過了,顧青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心中很感激顧青可以給自己這麼好的一個後路。

上官儀一步步走回長安城,三個月時間說短不也短,如今需要時間需要手段和人手來維持西方的局勢,拖住羅馬的腳步。

不過回頭想想,可以讓鐵船在海上航行心中確實佩服這種智慧,有時候想想自己入朝爲官爲的是什麼,爲了出人頭地,爲了以後的家世顯赫?上官儀看着長安芸芸終生,或許書院和海貿司堅守的纔是將來,顧青的整個村子都是圍繞書院來建設的,有了書院,有了工廠,有了海貿司,顧青步步爲營一步步像是走的很踏實。

這也可以明白爲什麼李世民會對書院如此看重,即使顧青想要讓書院脫離朝堂,只要書院好好運作,很多事情李世民都不會插手,會讓書院自由的發展下去。

知識?知識!多麼神奇的東西,上官儀面帶笑意地來到褚遂良的家中,此刻的褚遂良正在家中擇着野菜。

褚遂良擡頭看見上官儀說道,“海貿司這一趟如何了?”

上官儀坐在褚遂良身邊說道,“你的這些野菜倒是不不錯。”

“纔開春,外面的野菜也不多。”褚遂良笑呵呵說道,“苦日子過習慣了,冬日去得慢,小時候就是吃着野菜長大,心心念念就想着吃一口野菜,這不天不亮我媳婦就去外面摘菜了,一場春雨野菜也長回來了。”

“多擇一些,我也帶一些回去。”上官儀說道。

“自己去。”褚遂良瞧着上官儀,“你也是都快三十歲的人了,也不找個家室。”

“朝中事情多。”上官儀尷尬笑着,“海貿司這一趟倒是沒有白去,如今海貿司已經研製出了鐵船,只是現在需要時間,晉王殿下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三個月啊。”褚遂良停下手中的動作,“不好辦。”

“確實不好辦。”上官儀也點頭,“可我們總不能一味的讓海貿司出力。”

“也對。”褚遂良又是點頭。

上官儀接着說道,“所以我們朝中想想辦法,怎麼讓西方的戰局拖住這三個月,只要這三個月,對我們大唐來說可以準備很多事情。不僅僅是海貿司,這三個月也是春種時節,這個時候大規模徵兵也不是一件好事,多少農家要在這個時節種田。”

“好,只要晉王殿下可以給一個答覆就好,餘下的事情可以我們來辦。”褚遂良想着說道,“可以先讓天竺,波斯,吐蕃聯合防守羅馬?”

“他們守的住嗎?”上官儀心中帶着擔憂。

褚遂良冷笑道,“肯定守不住。”

見到上官儀一臉無奈的表情,褚遂良接着說道,“你也先別苦着臉,我們都知道波斯天竺吐蕃三方爲了商路就已經鬧得不可開交,我們從一開始的佈局就是爲了讓他們之間有分歧,不用指望他們會齊心防守,可是人心是一個很奇妙的東西,他們都會想着從中謀取最大的利益,可是最大的利益永遠不是在他們手中。”

“在我們手中。”上官儀說道。

“沒錯。”褚遂良點頭,“和我們討價還價,他們沒有資格,只要我們擺出一幅事不關己的樣子,着急的永遠是他們,就算他們都和羅馬聯手我們還有河西走廊這個戈壁作爲天然的屏障。”

“真要過三個月,對我們大唐來說三個月後我們就要面臨西方,更爲複雜的局勢,但是他更會爲了最大的利益互相爭鬥。”

第二百四十三章 權衡第一千八十八章 痛恨第九十九章 前往九成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雁門關驚變第二十三章 前方妖孽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承乾憤怒了(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鋃鐺入獄第一千零九章 海船歸來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儉出獄第九章 一人一文錢(三)第一百二十章 物理第三百五十九章 借不借?第三十九章 起死回生術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突厥得病(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風雨山海關(二)第五十五章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危險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鬥長孫無忌(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玄奘問答第二百七十二章 糧倉第七章 一人一文錢(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你歸來(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承乾憤怒了(上)第一千五十二章 皇后託付第八百九十七章 小顧曉看村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執意拿人第一百零七章 使節到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李二的那雙招子第九百二十二章 學經濟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公子的話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走狗烹第二百四十五章 最官的好料子(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陽被俘(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切莫大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挫骨揚灰(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八里二賢莊第五百七十五章 給李二一家做飯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來程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征前夕第六百七十四章 海圖第一千五十五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狄仁傑大婚(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吏部風雲第三百五十二章 全面施壓第二百六十三章 論東征第一千四十章 快遞事業的開端第三百五十二章 全面施壓第一百八十二章 智鬥長孫無忌(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事涉皇后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讀書人(二)第一千八十章 追查第六百一十一章 人心各異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造第一千一百章 火候差不多第九十六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雨山海關(三)第二百三十章 鬼火鬧長安第三百五十章 舊去新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來程府第五百六十章 醒悟不晚第二百零二章 唐玄奘歸來(中)之高陽拒婚(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解答第七百二十五章 會盟使者人選第七百一十六章 吐蕃動靜第九百九十七章 難言之隱第七百八十二章 李恪警告李承乾第五百三十八章 思路戰爭(八)第二百九十章 科舉開考第七百三十四章 李承乾憤怒了(下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狼羣第二百六十二章 閒情第九百四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造第二百九十九章 又論東征第一百八十七章 只做富家翁第二百六十章 小方是誰第六百四十五章 唐儉入獄第六百五十四章 他自己說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遇郎中令第八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的猶豫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顧曉威嚴?第一千零九章 海船歸來第五百七十五章 給李二一家做飯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碗就倒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食戰況(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糧倉第六十三章 慘狀第一千零四章 顧青的警告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靡長安(一)第一千六十七章 送別第一千零二章 回禮是個煩惱第三百六十章 隔了許久的豪飲第六百九十七章 科舉揭榜(二)第七十四章 請假條(一)第一千八十七章 不過俗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只是死要錢第七百四十七章 李然的生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都是算計(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黑暗朝堂(二)第八十八章 狄仁傑拜師(開更)
第二百四十三章 權衡第一千八十八章 痛恨第九十九章 前往九成宮第一百三十六章 雁門關驚變第二十三章 前方妖孽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承乾憤怒了(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鋃鐺入獄第一千零九章 海船歸來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儉出獄第九章 一人一文錢(三)第一百二十章 物理第三百五十九章 借不借?第三十九章 起死回生術第一百四十一章 給突厥得病(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風雨山海關(二)第五十五章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危險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鬥長孫無忌(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玄奘問答第二百七十二章 糧倉第七章 一人一文錢(一)第二百二十七章 等你歸來(二)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承乾憤怒了(上)第一千五十二章 皇后託付第八百九十七章 小顧曉看村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執意拿人第一百零七章 使節到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李二的那雙招子第九百二十二章 學經濟第四百六十一章 二公子的話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走狗烹第二百四十五章 最官的好料子(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高陽被俘(一)第四百六十九章 切莫大意第一百九十六章 挫骨揚灰(中)第二百四十一章 八里二賢莊第五百七十五章 給李二一家做飯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來程府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征前夕第六百七十四章 海圖第一千五十五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狄仁傑大婚(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吏部風雲第三百五十二章 全面施壓第二百六十三章 論東征第一千四十章 快遞事業的開端第三百五十二章 全面施壓第一百八十二章 智鬥長孫無忌(四)第六百九十三章 事涉皇后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下讀書人(二)第一千八十章 追查第六百一十一章 人心各異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造第一千一百章 火候差不多第九十六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雨山海關(三)第二百三十章 鬼火鬧長安第三百五十章 舊去新來第六百七十八章 再來程府第五百六十章 醒悟不晚第二百零二章 唐玄奘歸來(中)之高陽拒婚(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解答第七百二十五章 會盟使者人選第七百一十六章 吐蕃動靜第九百九十七章 難言之隱第七百八十二章 李恪警告李承乾第五百三十八章 思路戰爭(八)第二百九十章 科舉開考第七百三十四章 李承乾憤怒了(下一)第五百四十五章 狼羣第二百六十二章 閒情第九百四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造第二百九十九章 又論東征第一百八十七章 只做富家翁第二百六十章 小方是誰第六百四十五章 唐儉入獄第六百五十四章 他自己說的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遇郎中令第八百八十九章 薛仁貴的猶豫第八百九十一章 小顧曉威嚴?第一千零九章 海船歸來第五百七十五章 給李二一家做飯第六百七十五章 一碗就倒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大食戰況(一)第二百七十二章 糧倉第六十三章 慘狀第一千零四章 顧青的警告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靡長安(一)第一千六十七章 送別第一千零二章 回禮是個煩惱第三百六十章 隔了許久的豪飲第六百九十七章 科舉揭榜(二)第七十四章 請假條(一)第一千八十七章 不過俗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不只是死要錢第七百四十七章 李然的生意第一百二十九章 都是算計(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黑暗朝堂(二)第八十八章 狄仁傑拜師(開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