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討價還價

衆人退下後,甘露殿又陷入了沉寂,連殿內燃燒的火燭聲都能聽見。

銅鼎內炭火燒得正旺,熱氣驅趕着寒冷,整個大殿溫暖如春,其間夾雜着陣陣檀香,讓人不由昏昏欲睡。

看着耷拉着腦袋快要睡着的楊帆, 李二陛下氣就不打一處來。

這混蛋真把自己的甘露殿當成寢臥不成?

不過卻也知道,如果自己不發話,這個混蛋真有可能打起鼾來。

拿起案几上的茶水輕輕呷了一口,說道:“你這混小子滿意了?”

“不滿意咱又能怎地?”楊帆緩緩擡頭,憋了憋嘴說道。

李二陛下直接氣笑了,騰的一下站起身來, 遙手一指,罵道:“得了便宜還賣乖, 真以爲朕不知道你的小心思?”

即使隔着兩三米遠,李二的吐沫星子都差點飛濺到楊帆臉上,可見其心中的不爽。

“微臣不敢!”楊帆打了一激靈。

這纔想起,現在可是獨裁的封建社會,天子一怒,真有可能血流成河。

自己是來自於後世的靈魂,爲人處事帶着後世的散漫和隨性。

若真觸及到了李二的虎鬚,這位霸王龍真有可能會發飆。

李二陛下嘴角一挑,露出一個毫無笑意的笑容,看得楊帆一陣膽寒:

“不敢?呵呵,朕倒是覺得你膽子大的很,不僅把朕套了進去,便是段志玄那般英雄多智之輩,不也是被你玩弄於股掌之間?”

李二這陰仄仄的話語,讓楊帆冷汗頓時溼透了後背,渾身一陣發冷。

不由自主嚥了口唾沫,楊帆燦燦一笑,說道:“微臣實在愚鈍,不知陛下此言何意, 再說,微臣哪敢算計您呀?”

李二陛下再次冷笑:“呵呵,你明明有理在先,卻故意出手毀了段瓚,不就是想借段志玄之手找出幕後指使之人嗎?”

“其次,你進宮告狀就告狀,爲何要敲擊登聞鼓?不就是想讓朕丟臉,以泄朕不履行當初給你承諾之氣?”

“微臣從沒敢這麼想。”楊帆心頭一跳,

趕緊否認。

故意讓皇帝出昊這個帽子扣下來,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雖然心中有一些這樣的想法……

隨即滿是疑惑:“既然知道自己是故意毀了段瓚,那又爲何如此處置段瓚和段志玄?而對於故意的自己,卻又毫不追責?”

不用楊帆發問,李二陛下卻已經微微一嘆,語重心長的繼續說道:“你以爲朕看不出段瓚之所以敢上門找你麻煩是有人指使的?”

“朕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幕後之人是世家。”

“今天你如此魯莽的作爲卻恰好陷入了他們的算計,世家就是想讓你陷入爭鬥而無暇四顧。”

“何況,你以爲段志玄能從一介微末變成國公,真的只是靠與朕的私情麼?”

“即使朕罷了他的大將軍之職, 你可知道這些年他在軍中提拔的將領有多少?”

“朕看似一國尊, 富有四海,實則不知有世家、門閥在暗地裡給朕下絆子。”

“朕之所以能夠與這些世家、門閥抗衡,靠的就是與朕共同打天下的勳貴。”

“因爲此事,朕責罰於段家,定會給勳貴們帶來一種錯覺,認爲朕是一個薄情之人,定會有一些勳貴倒向世家,你可知道其中的厲害干係?”

楊帆越聽心頭越發寒,沒想到自以爲是的小聰明卻是落入了對方的陷阱。

看來還是順風順水慣了,以至於沒有去仔細思量。

本來以楊帆的見識是能夠想到這些的。

這與後世西方的黨爭有些相似,就是抓住執政黨的錯處予以痛擊。

在暗中,又刻意收買對方的人馬爲自己所用,其實套路是一樣的。

想到這兒,楊帆默然了!

以個人來說,楊帆的這番作爲確實沒有錯,可這樣卻讓李二陛下很爲難。

作爲皇帝,他不可能只考慮一面,需要把控全局。

其實李二陛下這個皇帝當得並不是太順心,因爲世家的勢力太大了。

李二陛下本身就屬於門閥出身,當然清楚的知道世家、門閥對社會的危害。

可他又不能不用世家來治理朝政,畢竟這些人掌握着知識和財富。

這也是爲什麼李二陛下對科舉改革如此重視的原因,就是爲了打破世家對知識的壟斷。

雖然現在已顯盛世之景,內裡卻是波濤兇涌,稍一不注意盛世就會如泡沫一般破裂。

前朝遺貴、關中世家、江南華族,五姓七宗……

這些勢力一個個看似都臣服於李二陛下腳下,實則皆是心懷鬼胎。

如果皇帝能夠保證他們的利益,這些勢力當然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但李二陛下想虎口奪食,甚至想讓他們退出歷史舞臺,即使李二陛下貴爲皇帝,這些人也會將李二從帝位上拉下來!

最多再換一個適合他們利益的皇帝坐上去就行,反正歷朝歷代都是這麼幹的。

要說李二陛下目前的處境是如坐鍼氈,這絕對不誇張。

就如前朝皇帝楊廣,隋煬帝爲何非得遠征高句麗,置百姓的苦難於不顧,一意孤行?

難道他不知道東征高句麗的難度有多大?

他比誰都清楚!

可他更清楚的是,只有東征高麗才能削弱世家和門閥的力量。

也只有依靠蓋世的功績,才能將所有不同的聲音都牢牢壓制住。

其實李世民與楊廣有很多的相似之處。

他們都致力於削弱世家和門閥的勢力。

雖然現在的世家和門閥勢力比前朝弱了一些,但也是能夠左右朝局的。

難道李二陛下就怕了世家這些人麼?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李二敢逼父讓位、敢殺兄弒弟,這世上還有什麼是他不敢的?

他只是不願見百姓生靈塗炭,不願讓他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盛世受到戰亂的吞噬。

說到底,李二不是不敢舉起屠刀面對世家,而是不願!

在這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比楊帆更瞭解李二陛下的心態。

因爲李二陛下的一切行爲,都已經記錄在史料上,被無數的專家學者分析解讀過。

雖然楊帆不是研究歷史的,但也聽到過一些見解和分析。

得益於此,所以他才能摸準李二陛下的性格,掌握他的處事方式。

無論楊帆怎麼胡來,每一次都在觸及到李二陛下的底線之前撤退,得以從容應對。

見楊帆進入了沉思,李二陛下似乎感到很欣慰,又繼續說道:

“在朝堂上,不是一切都是能用刀槍來解決的,很多事情都比真刀真槍更可怕。”

“雖然朕不說文德武功,是千古一帝,但自認還是兢兢業業爲百姓做了一些實事的。”

“只是這些世家太討厭了,因爲世家只顧自己的利益,他們大多都是一些自私自利之輩!”

“別看這些口口聲聲詩書傳家,可他們乾的事情,何曾將古之聖賢的爲國爲民放在眼裡?”

“當然,朕也知道不可能完全把世家消滅,朕只是恨那些無良的世家罷了!”

說到這兒,李二陛下有些頹廢,有些感慨,甚至情緒都略微有些激動。

楊帆不敢插話,只好乖乖聆聽着,當一名合格的聽衆就行。

其實心頭還是有些佩服李二的。

不管李二的德行有多差,但這傢伙的眼界和爲民請命之心在歷史所有皇帝之中是可以排在前列的。

見楊帆一聲不吭的聆聽受教,李二陛下很是欣慰的點了點頭:

“楊帆啊,朕很看好你!年紀輕輕不僅見識廣闊,還勇於擔事,是朕生平僅見的年輕才俊。”

“你做人做事看似行爲無狀,但朕看得出,你小子實則心有錦繡。”

“不拘小節、率性而爲的行爲舉止之下,卻是對局勢的精準把控,這一點很難得,我很欣慰!”

楊帆有些無語了!

李二這傢伙明顯是在給自己灌迷魂湯。

真當自己是十幾歲小孩子麼?

幾句好話捧一下,便嗷嗷叫着爲你賣命?

咳咳……雖然咱確實是十幾歲,但見識卻有幾十年啊!

更何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問題,那能這麼容易被忽悠?

見楊帆一副‘任爾口綻蓮花,我自巍然不動’的模樣,李二陛下有些鬱悶。

這小子怎麼一點都沒有年輕人的朝氣?

不是應該嗷嗷叫的拍着胸脯保證爲國爲民死而後矣麼?

都說這貨屬驢的,牽着不走打着倒退,果然如此。

年紀輕輕就鬼精的很,真是一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傢伙。

楊帆翻了一個白眼,權當是樂子聽一下就好!

雖然不懂得搞政治,但他又不笨,沒好處的事情像打雞血似的往前衝,吃力不討好,誰幹呀?

心中卻納悶,李二陛下對自己故意把他套進去並非一無所覺,怎麼看起來不是生氣的樣子?

這番話算是心靈雞湯,顯然是打算要自己爲他衝鋒陷陣。

果不其然,只見李二陛下嘖嘖嘴:“你啊,以後無論做人做事,切記一點,不要魯莽,要三思而後行。”

“哪怕算計別人,也要將這份算計擺在明處,讓別人就算輸,也輸得心服口服!”

“整日裡偷雞摸狗盤算着算計,長此以往,人也就心胸狹隘,陰險小氣,這如何成得大事?”

“好了,坐下吧,先喝杯茶,朕有事要說。”

站在一旁的老太監王煥貴趕緊在案几一邊添了一張椅子,同時爲楊帆續上了一杯茶。

楊帆憋了憋嘴,心裡暗哼一聲,早不給坐晚不給坐,要說正事才如此對自己展示信任和禮遇,不覺得晚了嗎?

真把自己當小孩哄了,打個巴掌給個甜棗,是不是還要讓自己來個謝主隆恩?

不過,楊帆剛纔乾嚎了大半天,又聽了李二陛下這麼一番心靈雞湯,確實有些口渴。

於是一屁股坐下,咕嚕咕嚕幾下直接乾掉一杯茶水,自己又自個續上。

對於楊帆這般隨性的行爲,李二並沒喝斥,反而等到楊帆牛飲了幾杯以後纔開口問道:

“是不是對朕把你推到前臺去主持科舉改革有些不忿,對朕沒有履行承諾而心有怨言?”

若放在以前,楊帆當然會直楞楞說是。

但經過李君羨的提點,知道事情已成定局,便沒有了胡鬧的心思。

心裡雖然還是有些憋屈,但還是坦然的說道:“科舉改革是由微臣提出來的,陛下讓主持乃是對微臣的信任,是對微臣的栽培。”

“至於領左衛軍之諾,微臣年少散漫,確實不適合在軍中發展。”

李二陛下微微一愣,似乎很是意外於楊帆這般謙遜低調。

按常理,這貨不是應該不依不饒、爭功討賞麼?

難道這小子已經被自己剛纔的一頓心靈雞湯所折服。

若是如此好弄,這混球也不會那麼氣人了。

怔怔的看了楊帆好一會兒,覺得有些不對勁。

這小子看上去也實在太平靜了,完全不像他的風格。

沉吟半晌,李二陛下問道:“對於朕不允你代領左領軍,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是。”楊帆並沒有否認,反而一臉淡然。

李二陛下試探地問道:“想來你心中定然很是不忿吧?”

說着,時刻留意着楊帆的神情,怎麼總覺得這小子表現得有點與往常不同。

“微臣不敢。”楊帆並未顯露出一絲半點的不滿神色。

整個人平靜得就像是在說別人的事情,與他無關。

正當李二陛下覺得奇怪之時,又聽楊帆繼續說道:“君爲臣綱,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何況只是陛下區區一個承諾,陛下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您實在太多心了。”

聞聽這話,李二陛下差點被咽死,還以爲這小子轉性了呢?

原來心裡還是有火氣重得很,看樣子火氣還不小。

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都搬出來了,得委屈到什麼地步啊?

李二陛下確實鬱悶。

誰叫你去死了?

只不過是想讓你把心思全放在科舉改革上面罷了。

更何況,雖然朕失言,但也會給你小子補償,哪來那麼多怨念。

沒好氣的瞪了楊帆一眼,李二陛下惡狠狠說道:“不讓你代領左衛軍,是朕反覆斟酌之後才做出的決定。”

“朕當然知道是我失言再先,但如今你主持科舉改革,此乃國之基石,不準半點出錯和失誤,你必須全身心的投入。”

“要知道,雖然表面看起來波瀾不驚,其實內裡阻力重重,若讓你分心……”

話未說完,楊帆便站起身來,有些無禮的打斷李二陛下的話,躬身道:“陛下乃是一國之君,何須向臣下解釋這些?”

“對於陛下的決定,微臣都會絕對的服從,不會有半點怨言。”

“只是此次微臣被刺殺,傷勢還未痊癒,兼之被段瓚上門挑釁,讓微臣傷上加傷。”

“微臣感覺身體虧空的厲害,得要好生靜養,所以微懇請陛下,允准微臣辭去所有官職,待身體痊癒以後再爲陛下盡忠,爲朝廷盡力。”

李二陛下直接傻眼了!

這完全不是楊帆的行事風格啊!

腦中一轉,頓時知道這小子是玩一套以退爲進的手法。

哼,跟朕玩這一套?

這都是朕早些年玩剩下的,還在老子面前搬門弄斧,簡直是找死。

說實話,一開始李二陛下心裡還是有些惱火的。

畢竟他是皇帝呀。

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那輪得到你一個毛小子反對?

即使你小子心懷不滿,也只能忍着,如今直接撂挑子,這算什麼事兒?

是在表達對於朕的不滿麼?

即使不爽,可是這股火李二陛下還真就發不出來。

畢竟,這是自己違約在先,也無怪這個膽大包天的臭小子有怨言。

李二陛下這人的行事風格確實很霸道。

對於不聽話的臣子,對於反抗的人,向來決不容情,該出手就出手。

但是李二陛下下又是一個很講原則的人,因爲他這人很講理。

自己出爾反爾,對於楊帆來說,確實很不公平,所以李二陛下做不出誰不聽話就收拾誰的態度。

而且他也知道,楊帆這小子的倔脾氣,簡直就是一頭牛,如果倔脾氣上頭,纔不管你是不是皇帝。

說不得這小子真就撂挑子回家,啥都不幹了!

如此一來,滿朝文武豈不是都得傳言朕言而無信,故意苛待功勳?

這對於極度珍惜名聲的李二陛下來說,這個後果他是絕對不願意承擔的。

發怒也不是,安撫也不是,畢竟這事已經跟幾個朝中重臣通氣了。

一時間,李二陛下罕見的爲難了!

瞪着眼前正悠閒的喝着茶水的楊帆,覺得那張臉真是實在太可惡。

真恨不得一腳將這混蛋踹飛以消心頭之氣。

不過,敢與自己這麼說話的,滿朝文武也只有這小子了,還真覺得有些新奇!

於是,李二陛下長長吸了一口氣,沉聲說道:“不讓你代領左衛軍之事,朕已然做出決定,並知會了幾個朝中重臣,已不可更改,自己說說該怎麼補償你?”

這話等於在說,小子,君無戲言,我話已經傳出去了,不可更改,有什麼其他條件儘管提,提完後給我老老實實去做事。

楊帆心頭一喜,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是古之不變的道理。

咱既不忍氣吞聲的認命,也不大吵大鬧的反抗,來一招以退爲進,簡單而實用,只要適當的顯示出自己的不滿就行。

你看,這不有好處拿了嗎?

有便宜不佔,簡直天打雷劈。

雖然心頭得意,面上卻絲毫不敢顯露:“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給什麼都是微臣的榮幸。”

李二陛下微眯着眼睛,忍着心中的怒意,似笑非笑的說道:“說的可是真話?”

呃?

當然不是!

楊帆爛爛一笑,覺得跟李二陛下這種老狐狸,還是不要耍太多的手段。

稍微賣點慘,李二陛下覺得無所謂,畢竟自己是受害者。

可若是真惹惱了這位皇帝,那可就吃不了兜着走。

這傢伙翻起臉來,那可是六親不認的。

於是整理了一下思緒,肅然的說道:“陛下,此次科舉考試進行了諸多的改革,已經觸及到世家權貴的利益,必然會受到他們的阻攔。”

“微臣底蘊淺薄,這些人就會毫無顧忌,此次段瓚敢上門挑釁顯然就有從中作梗的嫌疑。”

“隨着科舉考試越來越近,這種事定然不少,爲了能夠保證此次科舉準備工作以及科舉考試的順利進行,微臣斗膽懇請陛下從左衛軍中劃拔一個大營讓蘇定方、王孝傑率領,以便配合微臣開展工作。”

李二陛下微微一怔:“王孝傑是誰?”

蘇定方是衛國公李靖的弟子,記得楊帆在奏摺中說過,蘇定方在平定吐蕃過程中可是出了不少力。

讓這樣一位有戰功的人擔任一個大營的將領,倒也能服衆。

但那個王孝傑是什麼鬼?

即使是作爲左衛軍一個大營的副將,那也是五品大員,豈能讓一介白身擔任?

楊帆毫無畏懼,坦然的解釋道:“這個王存傑本是微臣護衛統領,在吐蕃一戰中,是他帶領一衆護衛把吳王殿下從萬軍之中救出來,並斬殺了祿東贊父子。”

“能夠如此快解決吐蕃餘孽,此人功不可沒,依微臣看來,王孝傑頗有軍事才能,更適合在軍中發展,所以斗膽請陛下給他一個抱效朝廷的機會。”

“哦,此事朕倒是聽恪兒說過,沒想到一個護衛居然有如此之能。”聽完後,李二陛下一副瞭然之色, 大手一揮:“既然如此,朕準了,你把此人的軍功如實上報,政事堂議後,會盡快宣旨。”

楊帆頓時大喜,趕緊起立:“謝陛下恩典!”

見楊帆這種勢利的樣子,李二直接氣笑了,眼睛一瞪,詫道:“這下你小子滿意了?”

楊帆呵呵一笑,並沒有反駁。

如果再去頂扛,豈不是太頭鐵了!

李二氣呼呼的呷了一口茶水,問道:“正事談完了,那你說娶高陽公主之事怎麼辦?”

楊帆直接楞住了。

前世今生加起來幾十年,還真沒有正兒八經的結過婚。

古代的婚禮繁雜無比,更何況是迎娶一名公主。

“父皇,高陽來看您了!”

正當楊帆支支吾吾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黃鵬似的聲音傳來。

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三百一十八章救死扶傷(下)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一百八十八章懲治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五百二十七章勝負已分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把歌唱第六百二十三章武媚孃的天賦第七章 心態的轉變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五百六十一章區別對待第三百八十八章交鋒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五百一十六章交好第四百一十八章 你誰啊?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二百五十五章 討要公主?第四百六十九章 欺軟怕硬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四百八十六章 設套第三百六十四章 秘密暴露,半路截殺第二百四十四章調戲第三百一十一章立威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三百四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七十四章逸緻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七百二十一章針鋒相對第三章 入長安第五百二十七章勝負已分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五百四十六章有名堂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百六十六章 名聲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六百三十章螳螂捕蟬第三百八十章誰是棒槌?第四十六章 蛋蛋的擾傷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六百六十三章上門挑釁第七百二十章文武之爭第二百七十章 賭注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第五百五十章嚇尿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五百八十五章困境第六十章 被給紅包的老手第五百五十八章長孫衝的末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帆被嘲笑第五百四十九章賭局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態轉變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時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第二十六 京兆韋氏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奇第八十四章打了小的來老的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人才第三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手術第五百七十五章 又嗑藥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六百七十九章狡猾的魏王第三百一十一章立威第四百三十二章 腦筋急轉彎整治無賴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八十二章 宿命相遇第二百一十八章 衆女齊聚第四十二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沒有本事?第六百二十三章武媚孃的天賦第四十五章 武士道精神呢?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六百三十章螳螂捕蟬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二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二百八十五章會不會練兵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六百七十三章以夷制夷
第三百五十二章 爭執不休第三百一十八章救死扶傷(下)第一百三十章 傾城佳人第七百四十四章曬鹽之法第一百八十八章懲治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五百二十七章勝負已分第七百四十一章準備再次下套第一百二十五章 翻身把歌唱第六百二十三章武媚孃的天賦第七章 心態的轉變第一百四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朝議爭鋒(下)第六百七十章石見銀曠第六百三十一章死戰不退第五百六十一章區別對待第三百八十八章交鋒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險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五百一十六章交好第四百一十八章 你誰啊?第八十八章 不要臉的許敬宗第五百八十八章變故第二百五十五章 討要公主?第四百六十九章 欺軟怕硬第九十七章 半吊子也能革新第三百三十四章威逼恐嚇第四百八十六章 設套第三百六十四章 秘密暴露,半路截殺第二百四十四章調戲第三百一十一章立威第一百八十二章 討賞第三百四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五百七十四章逸緻第六百八十七章立威第七百二十一章針鋒相對第三章 入長安第五百二十七章勝負已分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一百三十八章按律懲處第五百八十四章九死一生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五百四十六章有名堂第六百九十八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三百六十六章 名聲第一百六十六章 女人換和平,無恥!第六百三十章螳螂捕蟬第三百八十章誰是棒槌?第四十六章 蛋蛋的擾傷第一百七十章 選夫標準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六百六十三章上門挑釁第七百二十章文武之爭第二百七十章 賭注第四百二十八章 謀劃第五百五十章嚇尿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第三百二十三章火燒連營第六百五十三章分化江南士族第五百八十五章困境第六十章 被給紅包的老手第五百五十八章長孫衝的末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楊帆被嘲笑第五百四十九章賭局第六百四十二章江南士族的末日?第三百一十五章 心態轉變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時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當官了第六百零四章救人第四百四十八章親近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七百四十七章猜忌第二十六 京兆韋氏第四百一十七章 辯機的糾纏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奇第八十四章打了小的來老的第三百八十六章情報人才第三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手術第五百七十五章 又嗑藥了第三百八十七章 證據指向第六百七十九章狡猾的魏王第三百一十一章立威第四百三十二章 腦筋急轉彎整治無賴第四百一十六章 遊樂第八十二章 宿命相遇第二百一十八章 衆女齊聚第四十二章 有人喜有人憂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沒有本事?第六百二十三章武媚孃的天賦第四十五章 武士道精神呢?第四百六十二章 發榜第六百三十章螳螂捕蟬第一百八十三章 揚眉吐氣第二十五章 青年才俊第二百八十五章會不會練兵第五百四十章妥協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迷妹第六百七十三章以夷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