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吃錯藥了(三更求訂閱)

魏國打敗了燕國,獲得了暫時的和平環境,他們就開始跳出來了。

事實上正是因爲他們的存在,正是因爲士族這顆毒瘤,中國才一次又一次的面臨蹂躪。

沒有張賓的鞠躬盡瘁,就沒有石勒的君臨天下。

沒有高詡、皇甫真等一些忠臣的皆力輔佐,鮮卑慕容部也入主不了中原。

沒有範長生的指點江山,氐族成漢也無法在巴蜀立國。

說到底,五胡亂華都是這些識實務的漢人精英博弈的結果。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異胡沒有一次是不依靠這些漢奸的幫助,才成功入侵了中國。造成漢奸倍出,前赴後繼的這種現象,就是因爲士族掌握了國家的文化,而培育的一羣漢奸。

戰亂年代,面對屠刀,這些人會安份一些,但是隻要和平,他們都會跳出了興風作雨。

“殺戮雖然是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但是,卻有行之有效的手段!”

冉明剛剛想到這裡,不由得爲之氣餒。國家的治理離不開人才,只好是人才,幾乎九成以上都出現在士族門下,除非,他有足夠的官員儲備,否則離開士族,國家就沒有辦法運轉。冉明說到底還沒有資本來挑戰整個天下的士族。

除非他的學而書院可以培養出足夠成熟可靠的官員。

冉明在爲自己的前途躊躇時,身在鄴城的冉閔卻非常擔憂。

自從冉閔擊退燕代聯軍,繳獲了牛羊百萬計,冉閔在回師時對魏國百姓也不吝賞賜。每一戶賜兩張羊皮,一頭牛按照人頭,三五隻羊。百姓生活非常艱難,正值嚴冬,他們正愁如何過冬呢,結果冉閔的賞賜從天而降,正解百姓所需,可謂之雪中送炭。

這樣以來,冉閔在魏國百姓間的聲望再次升高。

哪怕是冉閔已經回過鄴都一個多月了,可是百姓對冉閔的讚美之詞卻一直沒有停息。

雖然宮外依舊歡呼聲如雷。可是冉閔卻高興不起來。

儘管桓溫氣勢洶洶。

對於桓溫的北上,冉閔卻根本沒有放在心上,作爲兵法大家,冉閔可是深知桓溫的死穴。冉閔或許沒有冉明那麼多鬼點子,但是冉閔絕對不會搞什麼伏擊,如果洛陽之戰是冉閔在打,他絕對是選擇一力降十會的簡單辦法,直接率軍直接進攻桓溫的中軍,給他來一個王見王。依靠冉閔的武勇和他那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鐵血雄師,桓溫絕對會望風而逃。

只是冉閔內心中也在掙扎,也在不停的反思。自己是不是錯了……

對於桓溫的奇兵也好,滎陽郡的小動作也罷,冉閔都通過他的“天聾地啞”獲得了第一手的情報,不過他並沒有動作。

不過,這也不能說冉閔懼怕晉朝,說穿了冉閔是不忍心與晉朝兵鋒相見。

經過八王之亂的十六年戰亂,漢民族因爲戰火摧殘,死傷慘重。加上胡人的殺戮,整個中國的漢人只剩下四百多萬人,漢人流了太多的血,冉閔實在不忍心看到漢人在如此流血,特別是流着同樣鮮血的漢人,自相殘殺。

司馬氏還是天下的希望嗎?

冉閔不停的問自己,事實上,司馬氏從來沒有讓天下人失望過,因爲司馬氏自從篡位以來,就沒有給天下百姓過任何希望。

冉閔身後的張平,用手指輕輕的在案頭敲打了幾下,冉閔擡頭。

四目對視,冉閔不用開口,就知道張平肯定有要事說談,果然,張平從懷中掏出一個密封的信封。

冉閔拆開一會,嗤笑道:“呵呵,好大的手筆啊!爵魏王,進大將軍,都督幽、冀、兗八州軍事!”

冉閔想了一會兒,將手中的信放在案上。用手語道:“去請鍾申、條攸、劉羣三位令公進宮!”

一個時辰後,鍾申、條攸、劉羣來到皇宮外卻被宦官攔住了“三位老令公且慢!”

劉羣道:“陛下急召我等三人入宮面聖,肯定有緊急的要事,爾不過一介閹奴,承擔得起嗎?”

不論劉羣還是鍾申,他們都對宦官沒有什麼好臉色。宦官在歷史上可是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始皇帝的趙高、漢靈帝時期的張讓、唐朝的高力士,至於大明更是層出不窮,什麼魏忠賢、劉謹,還有慈禧的李連英。

宦官至所以能有這麼大的權勢,主要是和皇帝的性格有關。

冉閔並不喜歡宦官,但是皇宮任用宦官這已經成了定例。

所以,冉閔也沒有辦法。

這個宦官被劉羣一頓喝斥,帶着哭腔道:“陛下已經三天三夜不曾閤眼,這樣下去陛下的龍體怎麼能吃得消。現在陛下好不容易纔睡着,還望三位老令公捎待片刻。”

劉羣還想出聲。

條攸卻攔住劉羣道:“無防!宮裡還有清茶嗎?老夫口渴了!”

宦官的眼力最活,他知道條攸這是替他解圍呢。宦官立即笑道:“清茶,這個有,有,請條司空稍待片刻,奴卑這就讓人準備,不,奴婢親自去!”

等宦官走了,劉羣道:“條司馬,國事要緊!”

鍾申卻笑道:“劉大人尚書省最近可有什麼要務?”

尚書省是是魏晉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機構,爲中央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之一。相當於今天的國務院,政務,無論大小事全都先經過尚書省初步處理,才能傳達給皇帝。

劉羣一怔,說道:“尚書省一切正常,並無大事發生啊?”

鍾申撫摸着鬍子笑道:“這不就結了,尚書省既無大事發生,陛下召見我等,肯定是會洛陽的戰事而讓我等分析。”

劉羣點點頭,沉默不語,三人隨宦官進入皇宮的一個小偏廳,裡面有糕點和茶水,更爲難得的是裡面居然放了幾張沙發,這個是冉明從後世剽竊而來的,雖然沒有後世的精美,但是坐着卻非常舒服,特別對於老人家來說,這簡直是莫大的恩賜!

劉羣進入偏廳,拱手道:“太尉請!”

“尚書請!”

三人落坐,美美的小品了一杯清茶。

條攸眼珠子轉,“鐘太尉,對於洛陽的戰事?您怎麼看?”

鍾申淡淡的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恐怕這一次桓溫要吃虧嘍!”

劉羣也道:“羣以爲,恐怕不一定!”

“何以見得?”條攸眉毛一挑,冷冷的問道。

條攸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有一點特護短。原本條攸倒和冉明沒有什麼瓜葛。可是,偏偏條攸有一個孫女,今年只有十五歲。

古代的女子比現在更早熟,十二三歲嫁人都是常事,所以十五歲的女孩早已情竇初開。冉明來鄴城時,舉辦了花魁大賽,被條攸的孫女條紋看上了。

經過五胡亂華,中原的傳統禮樂崩潰,這個時代,也不是後世,程朱理學尚未創立,女人也並非我們熟悉的那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現在倒沒有那麼多的拘束。

條攸有七個兒子,二十五個孫子。但是孫女,只有一個。

有道是物以稀爲貴,人也是如此。女兒多了,兒子是掌中寶。但是兒子多了,女兒少,也就成了掌上明珠。條紋就是條氏的掌上明珠,一家之寶。

條攸耐不住孫女的肯求,就捨出老臉,向皇后求親。

條氏在百家姓中雖然少見,可是他們也不是賤姓。《左傳·定公四年》:“殷民六族:條氏、徐氏、蕭氏、索氏、長勺氏、尾勺氏,使帥其宗氏,輯其分族,將其醜類,以法則周公,用即命於周。

條氏和冉氏一樣,都是殷商遺民後裔。也算門當戶對。

董皇后把這個事情和冉閔一說。

冉閔見冉明沒有納正妃,況且條攸在魏國百官中聲望不低,君臣聯姻,也不是什麼罕見的事,冉閔鬆了口,董皇后就把冉閔的意思透露給了條攸。

此事雖然沒有最終拍板,但是條攸卻認爲冉明就是他的孫女婿。

聽着條攸話語中充滿火藥味,劉羣反而奇怪了“何時得罪這個老頑固了?”

劉羣還沒有說話。

條攸不依不饒的道:“今天把話說明白,否則老夫和你沒完!”

劉羣是西晉司空,著名的愛國詩人,大將軍劉琨的兒子,正兒八經的西漢中山靖王之後,典型的士家子弟。一看條攸居然翻臉,也不示弱。正準備吹鬍子瞪眼大幹一場呢。

鍾申一看二人針鋒相對,就起身打圓場。

“二位,年紀都不小了,何必因一言不合而惡語相向?”

劉羣卻一字一頓的道:“羣以爲,楚王殿下有勝,亦有不足。楚王殿下士卒皆倉促成軍,殿下雖然智勇兩全,然經驗不足,而溫軍則經滅蜀之戰,挾大勝之威,則溫奉王命北伐,義之所在。而殿下則不足矣。溫麾下人才輩出,郗超、孟嘉、孫盛、王坦之皆高才。反觀殿下身邊則只有一個聲名不顯的楊暉,有道是一人短,三人計長。溫以衆家之長搏殿下之短,則智勝………”

接着,劉羣從軍士,天時、地利、人和、謀士、聲望、人脈、裝備、機變等多個方面分析了桓溫與冉明的得失,如果再多說一方面,就幾乎成了桓溫和冉明的十勝十敗論。

說得條攸臉沉入水。

條攸正準備反駁,就在這時,宦官道:“陛下醒了,請三位令公見駕!”

條攸狠狠的瞪了一眼劉羣。

鍾申也在奇怪:“這個老東西,今天吃錯藥了?”

第986章城下之盟第566章執行力纔是最關鍵的(一更)第101章暗夜驚變第228章你要娶我(一更求訂閱)第438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四更)第055章遠交近攻第316章趁機勒索(三更)第138章以直抱怨(七更求訂閱)第871章戰略佯動第689章拿下高昌飲馬嬀水第482章羨慕嫉妒恨(四更)第305章無法拒絕(三更)第1103章中亞開發公司內亂第167章破陣破陣(三更求訂閱)第419章滍水絕地反殺(四更)第047章長跑將軍第878章難啃的硬骨頭第786章這還是漁船嗎第241章不計民力(五更求訂閱)第111章上下通吃第018章滿腔悲憤第793章軍事售多好利國利民第865章爵位改革第753章衆叛親離窮途末路第522章彼其娘之你是找死(二更)第839章鎮遠土著暴亂第577章一個得道雞犬升天(二更)第278章顛倒黑白(六更)第183章不好相與(一更求訂閱)第918章天子之怒第849章把壞事變成好事第457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五更)第804章皇帝的女兒也愁嫁第594章要想富先修路(二更)第144章統一戰線(十三更求訂閱爲盟主桐棠加更三)第258章東山野炊(三更)第487章喪家之犬何足爲慮(三更)第795章錯過之後絕對不想再錯過第096章刁蠻公主第1018章宣戰第476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47章真命天子能殺嗎(一更)第915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第474章垂死掙扎迴光返照第245章撿到美女(一更求訂閱)第396章一手孔孟一手鋼刀(四更)第608章任何理志在黃金面前都不值一提第1026章內聖而外王第203章兵貴神速(七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五)第205章五鬼搬運(二更求訂閱)第286章以子之矛(二更)第029章投降不殺第202章慧眼如炬(六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四)第260章才女令姜(五更)第791章惹不起我躲得起第327章啓明書院第350章去繁爲簡(七更爲盟主陳應萬賞加更)第440章虎落平陽遭犬欺(六更)第547章免費的勞力來了(三更)第408章聖駕西巡長安(一更)第933章子之錯父之過第081章復聖後裔第228章你要娶我(一更求訂閱)第846章幹得漂亮第997章大象大象你的鼻子那麼長第627章背水一戰先滅北漢第188章伏兵龍門(六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第897章堡壘都是從內部打破的第767章開發嶺南第155章死戰不退(四更求訂閱)第586章給冉閔做一隻假手第473章不勝則亡困獸之鬥(三更)第438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四更)第548章傾國北伐無疾而終(一更)第963章天下一統華夏復興第589章外行指導內行行業大忌第495章男少女多這是大問題(五更)第926章你是將門之恥第1129章請告訴我怎麼抗第876章不要僥倖這是全面戰爭第283章半買半送(四更)第122章瞞天過海第376章冉明的絕戶之計(五更)第901章爛泥扶不上牆第526章謝艾奇襲大散關(六更)第962章封爵鎮南王第199章吃錯藥了(三更求訂閱)第308章欺人太甚(一更)第1121章不毛之地第1045章冊立太子第1053章計中計局中局第1088章國家發展新戰略第069章分散投資(爲護法20171017105859573加更)第1036章孩子大了不由娘第314章捉拿妖孽(一更)第326章華夏九服第654章冉智欲作妖啊(十更)第159章出使長安(八更求訂閱爲舵主尋找愛你的路萬賞加更)第1009章寸土不讓死戰不退第411章涼國太后身懷六甲(四更)
第986章城下之盟第566章執行力纔是最關鍵的(一更)第101章暗夜驚變第228章你要娶我(一更求訂閱)第438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四更)第055章遠交近攻第316章趁機勒索(三更)第138章以直抱怨(七更求訂閱)第871章戰略佯動第689章拿下高昌飲馬嬀水第482章羨慕嫉妒恨(四更)第305章無法拒絕(三更)第1103章中亞開發公司內亂第167章破陣破陣(三更求訂閱)第419章滍水絕地反殺(四更)第047章長跑將軍第878章難啃的硬骨頭第786章這還是漁船嗎第241章不計民力(五更求訂閱)第111章上下通吃第018章滿腔悲憤第793章軍事售多好利國利民第865章爵位改革第753章衆叛親離窮途末路第522章彼其娘之你是找死(二更)第839章鎮遠土著暴亂第577章一個得道雞犬升天(二更)第278章顛倒黑白(六更)第183章不好相與(一更求訂閱)第918章天子之怒第849章把壞事變成好事第457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五更)第804章皇帝的女兒也愁嫁第594章要想富先修路(二更)第144章統一戰線(十三更求訂閱爲盟主桐棠加更三)第258章東山野炊(三更)第487章喪家之犬何足爲慮(三更)第795章錯過之後絕對不想再錯過第096章刁蠻公主第1018章宣戰第476章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47章真命天子能殺嗎(一更)第915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第474章垂死掙扎迴光返照第245章撿到美女(一更求訂閱)第396章一手孔孟一手鋼刀(四更)第608章任何理志在黃金面前都不值一提第1026章內聖而外王第203章兵貴神速(七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五)第205章五鬼搬運(二更求訂閱)第286章以子之矛(二更)第029章投降不殺第202章慧眼如炬(六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四)第260章才女令姜(五更)第791章惹不起我躲得起第327章啓明書院第350章去繁爲簡(七更爲盟主陳應萬賞加更)第440章虎落平陽遭犬欺(六更)第547章免費的勞力來了(三更)第408章聖駕西巡長安(一更)第933章子之錯父之過第081章復聖後裔第228章你要娶我(一更求訂閱)第846章幹得漂亮第997章大象大象你的鼻子那麼長第627章背水一戰先滅北漢第188章伏兵龍門(六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第897章堡壘都是從內部打破的第767章開發嶺南第155章死戰不退(四更求訂閱)第586章給冉閔做一隻假手第473章不勝則亡困獸之鬥(三更)第438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四更)第548章傾國北伐無疾而終(一更)第963章天下一統華夏復興第589章外行指導內行行業大忌第495章男少女多這是大問題(五更)第926章你是將門之恥第1129章請告訴我怎麼抗第876章不要僥倖這是全面戰爭第283章半買半送(四更)第122章瞞天過海第376章冉明的絕戶之計(五更)第901章爛泥扶不上牆第526章謝艾奇襲大散關(六更)第962章封爵鎮南王第199章吃錯藥了(三更求訂閱)第308章欺人太甚(一更)第1121章不毛之地第1045章冊立太子第1053章計中計局中局第1088章國家發展新戰略第069章分散投資(爲護法20171017105859573加更)第1036章孩子大了不由娘第314章捉拿妖孽(一更)第326章華夏九服第654章冉智欲作妖啊(十更)第159章出使長安(八更求訂閱爲舵主尋找愛你的路萬賞加更)第1009章寸土不讓死戰不退第411章涼國太后身懷六甲(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