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你不會讓本王失望

那個時候朝廷害怕桓溫篡位,不得不對謝安百般拉攏。就像唐朝長孫無忌一樣,論才能他遠不如房杜,可是人家聖眷隆,一時風光無比。在李世民後世,諸皇子相爭過程,力挺李恪的岑文本,儘管比長孫無忌更聰明,可是他仍然失敗,因爲聖眷不同。

別說謝安了,就連和郗超齊名的王坦之,其實也是金玉其外,雖然不算敗絮其中,至少是名不符實。政治就是這個樣子,在魏國謝道韞的侄女是皇后,按說他也要聖眷正隆。可是顯然,謝安的屁股沒有坐正,皇帝不喜歡你這一套,你怎麼會得到朝臣的支持,沒有人願意跟你玩火,特別是一個強勢的皇帝面前。

“自古以來殺士不祥。”謝安還極力勸諫“況且晉失其道,痛失人心。王師初至,雖爲蠱惑,但去其首惡,便可去危就安。若縱兵屠戮,不僅士民失望,且長江以南無復向化了。”

這時,聽到這話,冉明的臉色這才緩和一點。政治家的眼光果然是老辣的,謝安絕對不是爲了一已之私,勸諫雖然明着是爲了江南士紳豪強,實際上是擔心軍隊失控。動物園裡的老虎從小不吃生肉,自然不會傷人,但是若是讓它償到鮮血的味道,就會激發它內心裡的野性。軍隊也是一樣的,一支軍隊要想養成秋毫無犯的軍紀,這非常難。可是要墮落,那只是一瞬間的事情。或許冉明的本事是好的,可是在下面執行過程中,卻容易產生一些差池。就像後世的打土豪分田地,無辜枉死的人也非常多,不過誰叫人家是勝利者呢,反正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這個時候,冉明這才冷靜下來。太祖的辦法,不一定適合這個時代。特別是兔死狐悲之下,肯定讓統一大業受到影響。因爲這個時代,軍隊就是一隻魔獸。要想養成後世那種軍紀,肯定很難。因爲百姓的覺悟很低,別指望他們做出聖人一樣的事情。

當兵吃糧賣命,這是他們認爲天經地意的事情,誰給他們軍餉,讓他們吃飽飯,他們就聽誰的指揮,讓他們打誰,他們就會打誰。至於國家和民族的觀念,基本上非常模糊。

冉明想了想,最終還是沒有像中二少年那樣,腦袋一熱,拍板就決定了。儘管反感士族門閥,不可否認,士族門閥形成還是有他們的獨到之處。若非南北朝時期,士族門閥自身墮落,而且又內鬥激烈,庶族根本沒有機會出頭。

冉明只得命令石越加強防備,同時加強輿論宣傳,同時頒佈了三條政策。其一勸諭各地士紳、豪強富戶,要做護境安民,穩定生產的作用。準確的說是要下調田租,恢復魏國統一三十稅一的標準,永不加賦,廢除除兵役之外的所有雜役。”

“二是,參與魏軍的士族豪強,一律廢除士族身份,家族子弟不得爲官。至少三代之內,這個禁令不會廢除。”

“其三是,魏國會對在統一戰爭中所有士族、豪強的表現,會列入冊。有功者入紅冊賞,有功過者入黑冊罰。”

這一條也是冉明看到後世鐵道游擊隊裡的一個故事,不怕你現在鬧騰,咱們秋後算帳。

冉智的五萬大軍突然出現在鄴城城下,城內恐懼籠罩了無數流動居民,而定居居民則陷入一種無奈之中。

“爹爹啊,我們不如快逃吧!”

“逃?能逃到哪裡去?”

“去洛陽!”

“你現在看看四面八方都是賊兵,能往哪裡逃?”

“陛下呢,陛下現在在哪啊?若是陛下在此,五萬大軍駐在鄴城,何懼區區十萬賊兵?”

“我就說過,怒而興兵,於國不利。陛下現在南征,搞得我們現在沒有任何還手之力了”也有馬後炮在那裡大放厥詞。

不過,鄴城出現了質疑冉明的聲音,而且這種聲音像瘟疫一樣快速蔓延全城。

此時皇宮中的御花園中,五六個孩子正在玩耍着,突然一個內傳慌張的將十萬賊兵圍城的消息告訴了他們。其中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留着黃頭髮,卻穿着漢家小兒服飾,突然間舍了玩伴,跑入一間院子,叫道:“媽媽,媽媽,不好了!敵人殺到了,敵人殺到了!”

這個孩子不是別人,正是羅馬皇帝尤利安的兒子,跟着皇后海倫娜逃亡的羅馬皇太子瓦倫斯。

海倫娜此時卻沒有惶恐不安。作爲君士坦丁的女兒,羅馬帝國的公主,她從小就見慣了皇族內部的鬥爭。此刻魏國面臨的還是和羅馬帝國一樣的內鬥。此時她這個皇帝丈夫的親哥哥,帶着兵馬試圖把冉明拉下臺。“瓦倫斯,我親愛的孩子,你不要害怕。你要好好學習,將來你也要回到羅馬當皇帝的。現在這種機會對你將來非常重要。”

瓦倫斯茫然若懂的點點頭。

此時位於東明門的冉智也是騎虎難下了,鄴城此時沒有投降的意思,特別是冉明留下的心腹王猛,居然下令堵死了所有的城門,這可是不是用沙袋堆起來了事,而是用水泥鋼筋澆築的,就算有內應,也休想打開城門。而且王猛還下令,城門三百步之內,閒雜人員不得靠近,違令者格殺勿論。

強攻這麼一座都城,冉智可沒有把握。

國家和人一樣,也有她的獨特胸襟氣質。當然這個氣質和他的開國君主有關。開國君主強硬,那麼他的後代就算再次,這個國家氣質卻不會改變。漢高祖劉邦記仇,所以硬拼着國力,把匈奴熬死了。

當然洪武大帝夠狠,所以他的子孫敢死社稷。當然趙光義屁股中箭狼狽而逃,所有才有靖康之恥。

考驗一個民族的韌性,是看她在滅亡時的表現。看一座城池的是否堅強,是看她在臨戰時的表現。鄴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八大古都之一,雖然不是洛陽雄偉壯觀,但是作爲歷史名城卻向來以堅韌稱著。

在歷史上國破家亡,困守孤城的冉智,硬是死守了一百多天。若非叛徒出賣,鄴城也不會淪陷。當然南北朝時期,北周滅北齊的鄴城之戰中,同樣爲北齊最後一座孤城的鄴城堅守了六十八天,令楊堅怒而下令遷其民,拆除鄴城城牆,可想而知,面對士氣如虹的北周軍隊,鄴城表現出了足夠的頑強。

到了唐朝安史之亂時,史思明十三萬軍隊依靠鄴城抵禦六十萬唐軍圍攻四個月之久,然後趁唐軍師老勢屈,轉而反攻,並獲得大勝。

還好,冉明留下了後手王猛。

除了冉明,幾乎沒有人重視王猛這個冉明的心腹。偏偏王猛在第一時間封死了鄴城所有的城門,就是想獻城投降也失去了機會。當然,鄴城經過冉閔和冉明父子的擴大,雖然規模仍不如漢唐時的長安、洛陽,但是卻比原本大得太多了。

城大人多,自然什麼想法的人都會有。有人惶恐不安,有人痛哭流涕,也有人倉皇失措,但是這些人絕對佔不了主流。

所有鄴城人,包括文武百官和軍眷,軍屬,都看着皇太后董氏以及皇后謝道韞的表現,讓衆百姓心安的是,皇太后也好,皇后也罷,哪怕是謝皇后的嫡長子,也表現得非常穩定。看到皇室如此鎮靜,百姓惶恐的情緒也慢慢平復了不少。特別是謝皇后,居然在王猛封城的當天,帶着皇長子冉昀,次子冉昐,在鸞衛將軍王芷、鸞衛軍司馬白鳳、鸞衛軍參軍王寶寶以及數百名女兵護衛下,巡視全城。

特別是皇長子冉昀,雖然他沒有太子之名,可是在衆文武百官的眼中,他就是太子不二的人選。自幼癡肥的冉昀,如今長得虎頭虎腦,身上穿着精緻的皮甲,站在馬車前向衆人不時的揮手。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有其父必有其子,父親其實是兒子最好的老師,冉昀也好,冉昐也罷。他們二人自小雖然與冉明聚少離多,但是卻不妨礙他們崇拜冉明,學習冉明。冉明是從底層小兵開始慢慢成長起來的,冉昀和冉昐二人,也是嚮往像冉明一樣,帶領將士,搏戰沙場。只是可惜,二人太小,冉明並沒有下放二人從軍的意思。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這個機會,冉昀不僅沒有露出惶恐不安的表情,反而異常激動。

看着百姓情緒漸漸穩定,城內的防務也有條不紊的進行着。魏國自上而下,無論是誰,都不禁止擁有武器,但是這種武器,都是自衛性質,像弓箭、弩擊在進入鄴城時,必須摘掉弓弦。鄴城居民還需要登記造冊,外來人員則需要加貼封條,鄴城期間,限制動用。魏國給魏國百姓擁有兵刃的權力,當然也會有相應的義務,就像現在,大敵當前或重大治安案件,就必須接受管理。王猛雖然抽調了幾乎所有商賈的夥計和工人,但是對於普通農民和軍屬以及士紳則沒有動員,不過在這個時候,他們也會按照所居住的坊、街、道進行歸建。

民營、護軍營各自歸建,在這個時候,王猛才鬆了口氣。

此時各種守城物資都已經搬上了城牆,隨着科技的發展,魏國的鄴城也拋棄了原始的火油、灰瓶、金汁這些傳統的守城武器。像從希臘火發展出來的可以採取三百六十度旋轉的猛火油櫃,各種輕重弩炮、牀子弩、八牛弩、火箭彈當然也少不了火藥包。

作爲魏國前太子,還當了幾個月皇帝的冉智,對於鄴城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可是時隔多年再回到鄴城,他還是忍不住的猛吸了一口涼氣。要說護城河之類的傳統防禦工事,鄴城還真不太重視,不過城牆之外,卻密佈了四十六座碉堡。這個碉堡和後世的炮樓非常相似,但是卻是有八個角,其中是四個凹,每一座碉堡上面都佈置了可以組成交叉火力打擊點的弩炮和火箭彈以及猛火油櫃。

要想攻打鄴城,率先要拔除的就是這四十八座碉堡。讓冉智非常頭疼的是,這每一座碉堡,都高達三丈六尺,而且主體還是用鋼筋水泥澆築而成的,雖然說這個時期的水泥質量太次,遠不如後世高標號的水泥堅固,可是卻比夯土而成的堅固多了。

這些年,冉智過得太順利了。在夷州時,他面臨的敵人充其量也就依靠山勢,建立一座營壘,這種說是城,恐怕連魏國邊鎮的村莊都不如。特別是在倭國,他們最大的城池,在冉智看來,充其量也就較大一點的鎮子。

冉智這一次其實打的目的也就是奇襲,如果讓魏國有了準備,他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雖然他依靠內線情報,拿住了軍器監火藥直的直長黃浩,也逼着黃浩爲他製造火藥,可是火藥雖然簡單,可是原材料卻在倉促之間難以尋找。

就在冉智巡視鄴城的時候,也被在城牆上的王猛用望遠鏡看到了,冉智毀容了,別人不認識他,可是楊運都是王猛安排的人,他又如何能不認識冉智。這個時候,王猛對身邊一個小校輕聲低語一陣,不一會兒。王猛讓人把這個小校用吊籃吊下城牆。

這個小校也是膽大包天的人物,面對冉智數萬大軍居然從容的走向冉智的方向。

冉智看到城裡出來了一個人,不用問也知道是一個使者。即使冉智不用吩咐,冉智軍也自有人上前迎接。那個魏軍小校被幾名冉智軍將士推搡着,來到冉智面前。冉智冷聲喝道:“你是什麼人,來這裡幹什麼?”

小校笑道:“我是我家將軍的使者,替我家將軍傳一句話給前太子殿下!”

聽到前太子這個稱呼,冉智就像是被撕開了舊疤再被撒上鹽。

冉智怒道:“你家將軍是誰?”

小校道:“我家將軍自然是王猛王將軍!”

冉智不怒反笑道:“王景略好像只是一個鄴城令吧,什麼時候成了將軍?”

“哦!”小校道:“皇后娘娘奉命監國,以監國的身份封王使君爲討逆大將軍。”

“討逆大將軍?”冉智恨得牙癢癢,一字一頓的道:“他有什麼屁,趕快放!”

小校道:“我家將軍說前太子殿下,何以有膽造反,卻無膽攻城。”

聽到這話,冉智反而悠悠的笑道:“不過雕蟲小計,休想騙本王!”

小校又道:“好吧,即然前太子殿下無膽攻城,卑職這就回去覆命。”

小校大模大樣的走到城牆下,然後又被吊籃吊了上城牆。不一會兒城牆上的魏軍士兵皆大吼道:“有膽選擇,無膽攻城。”

聽到這話,冉智好像被打了一巴掌。這是王猛的聰明之處了,冉智如果按照王猛所說,直接怒而攻城,就中了他的激將法。如果不攻城,反而坐實了冉智無膽的事實。

奪嫡戰鬥,向來都是秉承着成王敗寇的規矩。冉智能當九年的太子,顯然也不是一無是處,如果秦朝皇位被公子扶蘇得到,那麼不見得會二世而亡。同樣隋朝楊勇坐上皇位,也不會掀起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塵煙。就是李建成坐上皇位,也不見得會比李世民差。身爲皇子,在優秀基因改良之下,哪會有那麼多傻子。

冉智既使再奸再惡,他也不會毀掉魏國的社稷。魏國是冉明他爹建立的,是冉氏的基業。冉智身爲皇子,他的職責不是毀掉這個基業,而是守住這個基業。雖然這個時候,冉智成功奪回皇位的希望很小,可是冉智仍不放棄,他還想着做最後的努力。

每一個皇帝選擇繼承人的時候,都是有一個宗旨,就是更好的守住自己的江山。如果只有一個兒子別無選擇,冉智哪怕心智不全,冉閔也會把江山交給他手上,大不了大費點心思。可是一旦有更好的選擇時,自然是選擇更優秀的兒子。冉智其實大部分政治觀點是和冉閔一致的,特別是在對異胡的態度上。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這是冉智格守的東西,要想攻陷鄴城,按照鄴城的防禦設施和準備情況,要想用智取的方式,幾乎沒有希望,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拿命去填。冉智不會拿自己的嫡系部曲去當炮灰,而是選擇了等待。

“你會不會讓本王失望?”冉智望着得到命令匆匆趕來的冉元傑道:“這一次攻擊,傷亡肯定會非常大,但是你放心。倭國還有很多武士,你的人死掉一個,我給你補兩個。如果你能攻破城池,親魏倭王就是你的。”

第255章尋訪梁祝(六更)第218章昨日黃花(四更求訂閱)第131章敵人狡猾第200章利益至上(四更求訂閱)第572章魏國統一天下還缺火候(一更)第362章無能爲力(五更)第441章崽賣爺田不心疼(一更)第597章生米恩鬥米仇(二更)第655章歲月流淌靜對夕陽第180章煞費苦心(七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七)第456章有心無力空嘆奈何(四更)第090章燭火晚餐第1068章魚龍荊襄第316章趁機勒索(三更)第1120章試驗武器第078章紫面神童第365章法不責衆(八更求訂閱)第417章冉閔不死大燕難興(二更)第1090章是不可不弘毅第189章心細如髮(七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一)第474章垂死掙扎迴光返照第038章命運轉折第188章伏兵龍門(六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第299章明攻燕國(三更)第332章似曾相識(一更)第982章成立責任內閣第631章攘外必先安內第839章鎮遠土著暴亂第987章命運之輪開始轉動第263章生死時速(六更爲堂主sofia若冰萬賞加更)第804章皇帝的女兒也愁嫁第1014章你的屁股坐歪了第477章主弱臣強非社稷之福第1114章除夕之夜第981章以法治國變法圖強第912章人豈可逆天第388章城管在手天下我有(五更)第182章一頓胖揍(九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九)第417章不服那好繼續打第725章這位爺不好惹第1015章羅馬使節第870章沒有輸贏只有生死第081章復聖後裔第273章冉明碰瓷(一更)第1056章誰會關心炮灰第315章油炸雞爪(二更)第1010章以血肉殉國第1120章試驗武器第522章彼其娘之你是找死(二更)第575章殺一人爲罪屠萬人爲雄(四更)第1053章計中計局中局第328章一夫三妻第497章不止你會演戲我也會(一更)第859章踏上歸程第789章人口膨脹帶來的問題第025章軍功酬田第1022章安西軍來了第1010章以血肉殉國第265章妙不可言(五更)第1141章陰謀只能是陰謀第502章無論風雨暢通無阻(六更)第327章啓明書院第1032章去魏國尋找答案第916章一道選擇題第009章剋制騎兵第509章驕奢淫逸亡國之道(一更)第1050章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第839章鎮遠土著暴亂第521章遙想當年伏波定遠(一更)第132章王猛初戰(一更求訂閱)第464章拖延時間還有用嗎(六更)第548章傾國北伐無疾而終(一更)第1065章如此勁敵我輩之幸第1008章族不爲已天誅地滅第185章國之利器(三更求訂閱)第356章亂世根源第518章魏國欲強不能置海洋不顧(四更)第286章以子之矛(二更)第957章秘密消息第986章城下之盟第592章魏國五年發展綱要(三更)第178章私通敵國(五更求訂閱)第388章城管在手天下我有(五更)第472章有心殺敵無力迴天(二更)第847章順之皆昌逆之皆亡第896章疑雲重重第574章東晉乞和(三更)第665章用金子堆起來的軍隊第771章笈多帝國也敢虎口奪食第255章尋訪梁祝(六更)第950章袖手旁觀還是干涉第071章三十六計第021章下馬揚威第65章試着享受第929章手心手背都是肉第033章天聾地啞第586章給冉閔做一隻假手第1101章謠言滿天飛第780章關鍵時刻還是要比拳頭第157章血債血償(六更求訂閱爲舵主仁者無敵87加更)
第255章尋訪梁祝(六更)第218章昨日黃花(四更求訂閱)第131章敵人狡猾第200章利益至上(四更求訂閱)第572章魏國統一天下還缺火候(一更)第362章無能爲力(五更)第441章崽賣爺田不心疼(一更)第597章生米恩鬥米仇(二更)第655章歲月流淌靜對夕陽第180章煞費苦心(七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七)第456章有心無力空嘆奈何(四更)第090章燭火晚餐第1068章魚龍荊襄第316章趁機勒索(三更)第1120章試驗武器第078章紫面神童第365章法不責衆(八更求訂閱)第417章冉閔不死大燕難興(二更)第1090章是不可不弘毅第189章心細如髮(七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一)第474章垂死掙扎迴光返照第038章命運轉折第188章伏兵龍門(六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十)第299章明攻燕國(三更)第332章似曾相識(一更)第982章成立責任內閣第631章攘外必先安內第839章鎮遠土著暴亂第987章命運之輪開始轉動第263章生死時速(六更爲堂主sofia若冰萬賞加更)第804章皇帝的女兒也愁嫁第1014章你的屁股坐歪了第477章主弱臣強非社稷之福第1114章除夕之夜第981章以法治國變法圖強第912章人豈可逆天第388章城管在手天下我有(五更)第182章一頓胖揍(九更求訂閱爲盟主藍色的吃貨刺蝟加更九)第417章不服那好繼續打第725章這位爺不好惹第1015章羅馬使節第870章沒有輸贏只有生死第081章復聖後裔第273章冉明碰瓷(一更)第1056章誰會關心炮灰第315章油炸雞爪(二更)第1010章以血肉殉國第1120章試驗武器第522章彼其娘之你是找死(二更)第575章殺一人爲罪屠萬人爲雄(四更)第1053章計中計局中局第328章一夫三妻第497章不止你會演戲我也會(一更)第859章踏上歸程第789章人口膨脹帶來的問題第025章軍功酬田第1022章安西軍來了第1010章以血肉殉國第265章妙不可言(五更)第1141章陰謀只能是陰謀第502章無論風雨暢通無阻(六更)第327章啓明書院第1032章去魏國尋找答案第916章一道選擇題第009章剋制騎兵第509章驕奢淫逸亡國之道(一更)第1050章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第839章鎮遠土著暴亂第521章遙想當年伏波定遠(一更)第132章王猛初戰(一更求訂閱)第464章拖延時間還有用嗎(六更)第548章傾國北伐無疾而終(一更)第1065章如此勁敵我輩之幸第1008章族不爲已天誅地滅第185章國之利器(三更求訂閱)第356章亂世根源第518章魏國欲強不能置海洋不顧(四更)第286章以子之矛(二更)第957章秘密消息第986章城下之盟第592章魏國五年發展綱要(三更)第178章私通敵國(五更求訂閱)第388章城管在手天下我有(五更)第472章有心殺敵無力迴天(二更)第847章順之皆昌逆之皆亡第896章疑雲重重第574章東晉乞和(三更)第665章用金子堆起來的軍隊第771章笈多帝國也敢虎口奪食第255章尋訪梁祝(六更)第950章袖手旁觀還是干涉第071章三十六計第021章下馬揚威第65章試着享受第929章手心手背都是肉第033章天聾地啞第586章給冉閔做一隻假手第1101章謠言滿天飛第780章關鍵時刻還是要比拳頭第157章血債血償(六更求訂閱爲舵主仁者無敵87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