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司禮監胡庸

此時此刻,在司膳監外不遠的地方,站着七八個太監,每個人都是身子挺拔,目光凌厲,身上的氣息也絲毫不比騰驤營的侍衛們弱,顯然是大內高手。

而在這些人的最前方,則是一位身子瘦瘦弱弱的老者,他眉毛和頭髮都已經雪白,臉上也是佈滿着細細麻麻的皺紋,倒是一雙眸子閃爍着精芒,給人一種不可小覷的心悸感覺,他身上穿着的更是代表着極高地位的七爪黑蟒袍子,就那麼安靜的站在那裡,淵渟嶽峙。

此人正是大魏內庭最爲權勢滔天的人物,司禮監掌印胡庸!

這胡庸乃是內庭裡的傳奇人物,十歲入宮開始,便一直跟在先帝的身邊,當時先帝年幼,朝廷之中有五位輔國大臣,把持超綱,是他陪着先帝一起,在微末之際力挽狂瀾,一舉平定朝綱,並輔佐先帝開創了大魏朝數十年太平盛世!

他深得先帝信任,先帝遺留之際,賜予其一面免死金牌,並將整個內庭以及大內高手都歸於他一人執掌,命其輔佐培養幼帝,待幼帝長成之時,能夠繼續延續大魏朝的鼎盛。

此人心思深沉似海,就連太后都忌憚不已,張太后把持朝政多年,這胡庸依然在內庭穩如泰山,僅僅是御馬監的權力被太后拿走,從這些事情,就可見一斑!

此時此刻,胡庸站在道路中間,看着騰驤營侍衛將邵大海和另外一名太監捆綁着押送出來,那佈滿皺紋的臉龐沒有絲毫的表情變化,就連眼神兒都平靜的如同深潭,好似所有的事情都無關緊要!

“胡公公,他們……”

胡庸的身後是一位魁梧的太監,他目光在遠處掃了一眼,便猜出事情已經超出自身所料,臉上露出了一絲凝重,想要說話。

“去看看!”

胡庸輕微搖頭,打斷了魁梧太監的話,然後面色平靜朝着司膳監門口走去。

“胡……胡公公!”

張重山剛剛聽到胡庸到來的聲音,心裡已經咯噔了一下,這胡庸在內庭的地位絕非一般,可不是他敢招惹的,正想着如何應對的時候,見對方已經走過來,連忙是硬着頭皮迎接了上去,躬身道,

“卑職御馬監騰驤營統領張重山,參見胡公公!”

“張統領?不在御馬監守着,來這司禮監做什麼?”

胡庸上下打量一眼,笑着問道,那語氣中聽不出絲毫的情緒。

“回稟公公,卑職接到舉報,御膳房有人意圖毒害太后,特奉太后指令,前來調查此事,剛剛正在抓捕主要案犯!”

張重山在胡庸那強大的氣場面前,覺得心跳都有些加快,他勉強硬撐着,致使自己沒有出醜,但說話的聲音裡卻有些許的顫抖。

無他,這胡庸威勢積壓已久,又是大內絕頂高手,沒有人在他面前能夠保持着平靜。

“哦?原來也是爲了這件事。說起來倒是咱家的失職,御膳房歸咱家管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咱家竟然也是今早上才知道,差點兒釀成大錯。”

胡庸說到這裡,目光又是在那邵大海還有中年太監身上掃了一眼,隱約有一絲凌厲之色掠過,然後繼續道,

“不過,既然人犯已經抓到,那咱家這心裡也就寬慰了,張統領,這件事幹繫着太后娘娘的安危,還請謹慎辦理,莫要出了岔子!請吧!”

“是!”

張重山聽到這句話,黝黑的臉龐上頓時露出如釋重負之色,他還擔心這胡庸下令要人犯,那樣的話,他可不敢和這等人物有絲毫的對抗,只能乖乖交人了!

所幸對方並沒有!

“卑職告退!”

長長的吐出一口氣,張重山又恭敬的給胡庸拱了拱手,然後帶着一衆侍衛繞開這一隊太監,朝着遠處走去,蘇善就跟在人羣之中,經過胡庸身邊的時候,後者突然扭過了頭來,笑着問道,

“聽說太后知道這件事情,是御膳房新來的小太監舉報的,是你吧?”

“是小的!”

蘇善眉頭皺了一下,恭敬的停在了胡庸的對面,身子也是彎了下去,行了自己應該行的禮節。

不過他並沒有像張重山那般緊張,剛剛胡庸出現的時候,他已經已經料定,後者不會開口要人,像胡庸這等人物,不可能直接和自己還有張重山這種角色正面交鋒的,自己和張重山根本沒這個資格。

而正因爲如此,他對後者也沒什麼忌憚,就算對方恨自己,想對付自己,也不會是現在,更不會親自出手!

“嗯,不錯!”

胡庸見着蘇善這般從容淡定,佈滿皺紋的臉龐上露出了一絲驚詫,能夠在自己面前保持這種狀態的人,他已經很多年都沒有見過了,尤其是一個剛剛還得往死裡得罪了自己的人,這個傢伙,不簡單啊!

淡淡的笑了笑,他又是輕輕的拍了拍蘇善的肩膀,說道,

“發現有人毒害太后,敢於舉報,忠心可嘉,當賞!”

“不過,這件事情你卻是做的欠考慮,公然攔截太后座攆,驚擾太后,又將這等事情告知太后,讓太后分心,萬一太后鳳體因此欠安,你這小太監可擔當不起。”

“再者說,內庭司責一貫由司禮監負責,你發現這種事,也應該首先到司禮監來舉報,而不是直接去找太后娘娘,你這樣做,可是壞了宮裡的規矩。”

“咱家看你不錯,提醒你一句,在任何地方,規矩都是應該遵守的,僭越規矩,做自己不該做的事,會惹上是非的!”

“小的謝胡公公提醒,日後定當謹遵公公教誨,不敢違背!”

蘇善往後退了半步,躲開了胡庸的手掌,然後格外恭敬的躬身說道。

胡庸的話裡有明顯的威脅,顯然這件事已經讓他暴怒,雖然蘇善確定胡庸不會在大庭廣衆之下對付自己,但後者可是絕頂的大內高手,如果趁着拍自己肩膀的機會下黑手,自己也承受不住!

他不敢有絲毫的冒險,只能儘量遠離!

胡庸當然看得出蘇善的意圖,目光裡的驚詫之色更濃,這小太監進退有致,心思縝密,更讓他高看不少,他點了點頭,揮手道,

“去吧!”

“小的告退!”

蘇善再度拱手,隨着騰驤營的侍衛們緩緩退去。

“這個小太監,是個人物啊!”

胡庸盯着蘇善遠去的背影,眼中露出了一絲淡淡的凝重,然後帶着人們走進了司膳監內,陳庭早就在門口後者,見到後者出現,急忙是連滾帶爬的跑了過來,

“胡公公,小的……”

砰!

不等他話說完,胡庸身上爆發出了一陣難以形容的強橫氣息,陳庭如遭雷擊,直接是朝着後方倒飛了出去,重重的撞在了遠處的石階上,而那臉色也是變得更加慘白,一口夾雜着內臟碎塊兒的鮮血也哇的噴了出來。

胡庸看都沒看他一眼,徑直走進了司膳監大殿,而那名身材魁梧的張公公,則是恭敬的爲他倒上了一杯茶水,又命人將半死不活的陳庭給拖拽了進來。

“怎麼回事?讓你拖住他們?連胡公公的手令都給你了,這點兒事都辦不到?還讓他們把人活着帶走了?”

張公公陰沉着臉,抓住了陳庭的頭髮,森然問道。

“胡公公,張公公,這事不能怪我啊,原本我已經攔住張重山了,但是那個叫蘇善的小太監,他竟然……他公然藐視內庭規矩,他直接把小的,還有那些小太監全給打了,都打殘了,他硬生生把人搶走了……”

“夠了!”

一直平靜的胡庸臉上涌過一絲暴怒,冷聲打斷了陳庭接下來的話,後者嚇的臉色慘白,瑟瑟發抖,腦袋貼在地上不敢出聲,就連周圍的那些太監,包括張公公在內,都低下了頭,連大氣也不敢出。

“咱家方纔就覺得奇怪,以張重山那膽小謹慎的性子,你拿了咱家的手令,他應該不敢硬闖搶人,攔住他還是不成問題的,沒想到,是壞在了這個小太監的手裡!”

“好啊,蘇善,橫空出世,就毀了咱家半年多的辛苦籌劃,好,很好!”

啪!

陰沉的話音落下,胡庸眼中的森然之色更濃,手中的茶杯也是突然之間爆炸開來,徹底的變成了碎末,那茶水順着他的手指緩緩的流淌了下去。

“胡公公息怒!”

一旁的張公公急忙湊上來,從懷裡掏出潔白絲絹想要爲其擦拭茶水,但剛彎腰,卻發現胡庸身上的升騰起了一股淡淡的波動,那些茶水都是飛快的蒸發了起來,很快便消失不見,像是什麼也沒發生過一般。

張公公嚥了口吐沫,又退了下去。

“呼……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

沉默了許久,胡庸臉上的暴怒逐漸消失,又恢復了之前的平靜,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起身來到了陳庭的面前,低聲道,

“這件事,你知道後果,所以,到你爲止,明白嗎?”

“胡公公……小……小的……明……明白!”

陳庭聽到這句話,那瘦削的身子猛地打了個哆嗦,臉色也徹底的絕望了起來,他幾乎是癱軟的趴在了地上,深深的給胡庸磕了個頭,顫抖的道,

“還請胡公公代爲照顧宮外的老家之人。”

嘩啦! Wωω ●тt kán ●¢〇

胡庸揮袖離開。

司膳殿裡只剩下陳庭一人,他渾身顫抖的癱倒在地上,兩行眼淚忍不住的流淌了出來,少許,他又是絕望的抱住了自己的腦袋,喃喃自語,

“完了啊……完了啊……”

而又瞬間之後,他的眼神兒變的怨毒,甚至猙獰了起來,他咬牙切齒的說道,

“蘇善,都是你害的,都是你啊……”

“我就算是做鬼,都不會放過你的,我要去找你索命……”

“啊……嗚嗚嗚嗚……”

第四百一十七章破三十六招,極盡羞辱第六百八十六章怪異第七十六章杜鵑山下(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九章兩條路(第四更,爲逍遙道天打賞加更)第五百三十章決戰時刻第三百四十六章血刀老祖第六百七十一章病危第十四章接骨續筋第五十七章親自出馬第二百五十七章強力斬殺(第二更)第二百九十八章張重山之悲歌第四百一十三章瘋子也有利用的價值第七十七章戰劉瑾(第三更)第二百一十章懸崖之上(保底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你沒擋住第三百七十章千軍萬馬,一人擋,一半陰雲,一半光第二百二十一章何以信你(第二更)第三百七十章千軍萬馬,一人擋,一半陰雲,一半光第一百六十六章夜訪大內武庫(保底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三章你現在其實就是羔羊第二百一十七章再入明月教(保底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八章沈通山(爲留下看書,喜歡本書的書友加更,謝謝)第五百九十三章氣運風暴第二百五十三章殺護丹(第三更)第六百一十五章留下第五章司膳領班第八十九章上任司禮監(均訂破五十加更)第五百八十一章約談第四十二章吸取內力第二百一十三章潛入涼亭之下(保底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七章困獸之鬥(保底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打蛇三寸(保底第一更)第三章報仇第六百零六章開城門第五百零二章治世,刀鋒需隱第三百一十七章等天亮第六百九十三章往東瀛第四百二十九章懸空寺的決定第八十九章上任司禮監(均訂破五十加更)第一百七十五章打蛇三寸(保底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四章息命刀(保底第二更)第二百九十五章真相第二百零一章關門(保底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七章困獸之鬥(保底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二章半龍半人第五百八十章計劃得逞第六百五十八章徹底結束第五百八十九章準備好了第五百九十九章三日後第五百六十一章闖新燕城第二百零九章登白駝山(保底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一章約談第五百三十八章草原上的江湖人第三百零三章不可收拾第三百七十一章三問誅心,震退陰雲第四百一十八章百花莊上第三百二十五章全部杖斃第七十三章一切將開始第三百五十六章計謀成第一百一十章硬闖金吾衛第三百六十六章時辰已到第二百七十八章廢掉趙文良(第二更)第二百五十一章拼命護主(第一更)第五百三十章決戰時刻第三百二十一章坤寧殿下第一百二十二章別想走(感謝逍遙道天打賞加更)第三百一十七章等天亮第六百一十章嚴衝,嶽無雙救援第五百八十二章受創第四百九十七章正面之戰第四百九十九章殺天尊,滅天宮,從此天下無敵第五百一十二章嚴刑逼供第四百八十七章蓬萊之刺殺第二百零三章非同小可(保底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三章中計第四百四十七章下山和離開第三百零六章盡在掌握第一百二十九章蘇善的算計(感謝逍遙道天,尾號“4884”打賞,加更)第二百八十九章勢不兩立第三百一十四章殺文公公第五百三十五章入主王庭第六百四十六章兵臨鮮城第七百零五章真正的交手第一百七十七章張星禮的刺激(第三更,感謝逍遙道天打賞)第一百九十一章許榮眉孤身前來第八十一章車頂生擒(第七更)第七十五章跟蹤(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四章三件事第三百三十一章清理(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三章退兵第二百三十五章力戰劉現宗(保底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太后的動作(保底第二更)開個單章第六百二十八章南疆陸雪明第六百零五章屍兵徹底大成三百一十二章秦定安的好消息第三百三十七章除趙家第二百五十五章孤身攔截(第二更)第七百零六章各施手段第二百六十二章安排陸雪明和西行嶺
第四百一十七章破三十六招,極盡羞辱第六百八十六章怪異第七十六章杜鵑山下(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九章兩條路(第四更,爲逍遙道天打賞加更)第五百三十章決戰時刻第三百四十六章血刀老祖第六百七十一章病危第十四章接骨續筋第五十七章親自出馬第二百五十七章強力斬殺(第二更)第二百九十八章張重山之悲歌第四百一十三章瘋子也有利用的價值第七十七章戰劉瑾(第三更)第二百一十章懸崖之上(保底第二更)第六百八十二章你沒擋住第三百七十章千軍萬馬,一人擋,一半陰雲,一半光第二百二十一章何以信你(第二更)第三百七十章千軍萬馬,一人擋,一半陰雲,一半光第一百六十六章夜訪大內武庫(保底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三章你現在其實就是羔羊第二百一十七章再入明月教(保底第一更)第一百一十八章沈通山(爲留下看書,喜歡本書的書友加更,謝謝)第五百九十三章氣運風暴第二百五十三章殺護丹(第三更)第六百一十五章留下第五章司膳領班第八十九章上任司禮監(均訂破五十加更)第五百八十一章約談第四十二章吸取內力第二百一十三章潛入涼亭之下(保底第二更)第一百五十七章困獸之鬥(保底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五章打蛇三寸(保底第一更)第三章報仇第六百零六章開城門第五百零二章治世,刀鋒需隱第三百一十七章等天亮第六百九十三章往東瀛第四百二十九章懸空寺的決定第八十九章上任司禮監(均訂破五十加更)第一百七十五章打蛇三寸(保底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四章息命刀(保底第二更)第二百九十五章真相第二百零一章關門(保底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七章困獸之鬥(保底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二章半龍半人第五百八十章計劃得逞第六百五十八章徹底結束第五百八十九章準備好了第五百九十九章三日後第五百六十一章闖新燕城第二百零九章登白駝山(保底第一更)第五百八十一章約談第五百三十八章草原上的江湖人第三百零三章不可收拾第三百七十一章三問誅心,震退陰雲第四百一十八章百花莊上第三百二十五章全部杖斃第七十三章一切將開始第三百五十六章計謀成第一百一十章硬闖金吾衛第三百六十六章時辰已到第二百七十八章廢掉趙文良(第二更)第二百五十一章拼命護主(第一更)第五百三十章決戰時刻第三百二十一章坤寧殿下第一百二十二章別想走(感謝逍遙道天打賞加更)第三百一十七章等天亮第六百一十章嚴衝,嶽無雙救援第五百八十二章受創第四百九十七章正面之戰第四百九十九章殺天尊,滅天宮,從此天下無敵第五百一十二章嚴刑逼供第四百八十七章蓬萊之刺殺第二百零三章非同小可(保底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三章中計第四百四十七章下山和離開第三百零六章盡在掌握第一百二十九章蘇善的算計(感謝逍遙道天,尾號“4884”打賞,加更)第二百八十九章勢不兩立第三百一十四章殺文公公第五百三十五章入主王庭第六百四十六章兵臨鮮城第七百零五章真正的交手第一百七十七章張星禮的刺激(第三更,感謝逍遙道天打賞)第一百九十一章許榮眉孤身前來第八十一章車頂生擒(第七更)第七十五章跟蹤(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四章三件事第三百三十一章清理(第一更)第三百七十三章退兵第二百三十五章力戰劉現宗(保底第一更)第一百三十五章太后的動作(保底第二更)開個單章第六百二十八章南疆陸雪明第六百零五章屍兵徹底大成三百一十二章秦定安的好消息第三百三十七章除趙家第二百五十五章孤身攔截(第二更)第七百零六章各施手段第二百六十二章安排陸雪明和西行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