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文宮昭文,爲許清宵立像,暗度陳倉,歹毒至極【爲最單純加更】

大魏京都。

文宮之處。

七位大儒靜靜坐在文宮大殿內。

十六位儒者則坐在後側。

他們皆然是大魏文宮最核心之人,是真正的心腹。

而大殿首座,是一位老者,他很蒼老,可眼中沒有任何渾濁。

這是大魏四品儒者,天地大儒,而且早在六十年前,他便已經是天地大儒境,一直停頓在此境界。

若他往前一步,便是半聖。

繼承朱聖之意,可惜的是,這半步一停便是九十年。

儒者的壽命一般,甚至說任何體系的壽命在前面都很一般,哪怕是武者,七品之前,最多就是強身健體,百病不侵罷了。

延長壽命很難,一般來說,一位大儒的壽命一百二十左右,修煉養氣術,再吃些靈藥續命,也就是一百五十歲極限了。

眼前這位天地大儒,目前已經一百三十九歲了,十年內不破聖境,這一世也就到頭。

大殿內。

衆人如學生一般,正襟危坐。

“正明大儒,方纔傳來消息,許清宵立意之時,有諸般異象,受天地衣袍,天地玉冠,得天地認可。”

“此事只怕對我等來說,不是一件好消息。”

有人響起聲音,道出剛纔的事情。

許清宵明意成功,大魏文宮第一時間知曉,但後續的事情,他們並不知曉,是傳來了消息。

自然要進文宮內,聽一聽這位天地大儒的意見。

許清宵與朱聖一脈,已經結下樑子,聖像自毀,此乃禍端,多少儒生在外哭泣,恨自己無能,害聖像被狂生毀之。

這仇深似海,本來還想着等許清宵進京之後,再去找許清宵麻煩。

卻不曾想到,許清宵竟得天地認可,這下子算是打亂了他們的陣腳。

畢竟這樣一來的話,許清宵順從天意,他們如何去針對?

“是啊,正明大儒,如今文壇之中,更是有人質疑,認爲五百年後的今日,大魏又要出一位聖人,據說這許清宵入學纔不過一個月有餘。”

“此等天賦異稟,如今在外,都說他是聖人轉世。

“入學余月,就七品明意,這速度的確太快了,若不是儒道沒有異術,否則我都要懷疑他修煉了異術。”

衆儒生議論,說出自身的擔憂。

然而宮殿首座上,正明大儒搖了搖頭道。

“非也,非也。”

聲音響起,衆人安靜,聽他慢慢開口。

“吾已與幾位前輩商談過此事,得出相應結論,如今一一解答。”

“如吾之前所言,許清宵明意又立言,此事是好,但他明之錯意,立志錯言,這纔是問題所在。”

“爾等認爲天地加持,就代表天地嗎?那吾也是天地大儒,是否也代表天地?”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吾不是聖人,也有犯錯之事,他許清宵也不是聖人,自然也會做錯之事。”

“他是大才,這一點不可否認,吾也欣賞其之才華,但立意不同,更是立言,就註定與朱聖一脈,背道而馳。”

“而吾等,並非是要置他於死地,而是要教化他,要讓他知曉,他明之意,是錯,他立之言,是錯。”

正明大儒出聲,他語氣平靜,闡述目前朱聖一脈要做什麼,怎麼去做。

此話一說,所有儒生都幡然醒悟。

的確,許清宵明意的一瞬間,衆人先是驚愕,緊接着是有些不服。

後來有一位真正的大人物開口,將許清宵認定爲朱聖一脈的大敵。

但這位大人物神龍不見首尾,他高高在上,如坐雲端,看不上許清宵自然是常態。

可問題是,衆人還是有些不解,有些困惑,尤其是後面,許清宵立言之後,有諸般異象加持,更是得到天地認可。

這下子讓衆人沉默了,得天地認可,就意味着自己不能訓斥許清宵不尊天意,忤逆聖人了。

畢竟天大於聖,換句話來說,許清宵所做的一切,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而正明大儒方纔所說,完全給衆人一個新思路啊。

是啊,你許清宵得天地認可,我們得承認,承認你的確是大才,承認你是個讀書人,也承認你的地位。

可這不代表,我就承認你的立意是對,承認你的立言是對。

就好像佛門與道門一般,爭吵了多少年?你能說佛門是對的嗎?你也不能說佛門是不對的。

只能說你的想法是對,但你的方向錯了,亦或者你其中某些東西有問題,不適合天下文人,這樣一來就是很好的爭辯之地。

既可以爭,那一切還好,他們儒道最擅長的是什麼?不就是爭辯?要不是佛法有些稀奇古怪,往些年的時候,道佛之爭他們都可以去參合參合。

“我等明意。”

衆人紛紛點頭,算是明白。

在場衆人都是七品之上,已經明意,明朱聖之意,所以他們對朱聖是狂熱的崇拜,不只是他們。

天下讀書人,有多少尊重朱聖?有多少讀書人將朱聖奉爲心中唯一真神?而且儒道便是這樣,只要明意之後。

那麼就算是徹底明悟,誓死追隨朱聖,無法撼動,若是撼動,那就證明你根本就沒有明白朱聖之意,而你就要重新修行了。

聽到衆人回答,正明大儒面容十分平靜,隨後繼續說道。

“至於異象之說,天縱奇才之說。”

“吾爲天地大儒,三歲識字,五歲作詩,十歲入儒道十品,半年內踏入九品,一年內踏入八品,同年明意。”

“六十年前,吾證天地大儒,亦有異象,天花亂墜,聖賢誦經,此番異象,弱於許清宵否?”

他緩緩開口,詢問衆人。

“許清宵的確大才,但吾認爲,他成不了聖,五百年內,這天地之間絕無聖人,爾等到了吾之境界,或許便能明白。”

他很篤定,語氣極其的篤定。

此話一說,衆人這纔回過神來,是啊,眼前這位正明大儒,放幾十年前也是震古爍今之才。

也被譽爲千古之奇才,甚至不要說這位天地大儒了,坐在前面的七位大儒,哪一個不是天才中的天才?

他們年少之時,何其風光?一紙定山河,文章重千斤。

能成爲大儒的,沒有一個會差,每一人都可著書,甚至個別幾個,受天下文人敬仰。

就好比嚴磊大儒,他所著法嚴治國策,也是絕世文章,不過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只不過人們喜歡忘記過去罷了。

見衆人不語,正明大儒繼續開口道。

“所謂異象,本爲資質,資質越好,異象越強,許清宵有大才,如吾方纔所說,這不可不認,但能成就大儒者,皆有不尋常之處,他許清宵是大才,勝過吾等或許是。”

“可他勝不過聖人,謹記,吾等並非是因己,而是因聖,並不是因爲吾等不願接納大才,相反吾等更願意接納許清宵這般大才。”

“只是許清宵誤入歧途,吾等既爲朱聖門徒,也尊朱聖之言,給予許清宵機會,勸他回頭是岸,勸他放棄不良之意,他不敬朱聖之意,乃是他不懂朱聖之意。”

“這是吾的意思,也是上面的意思,若許清宵願棄當下之意,成爲朱聖門徒,過去種種,一筆勾銷,吾等也願爲他立像十年,也算是彌補他棄意之傷。”

正明大儒如此說道。

在他認爲,許清宵不是逆聖,畢竟天地認可,若對聖人不敬,也說不過去,所以將矛頭轉向許清宵不懂朱聖之意。

而衆人應該給許清宵機會,只要許清宵願意,便可來大魏文宮好好學習朱聖之意,從而捨棄自己的立意立言,雖然這樣做對儒道修行有大壞處。

可也願意爲你立像,受天下文人敬仰膜拜,這樣一來的話,也算是一個天大的彌補了。

畢竟若要立像,必須要當世天地大儒,或者已故之大儒,在幾百年後其立作之學受世人敬仰,從而也會晉升天地大儒,方可立像。

所以當聽到要給許清宵立像,衆人皆然神色一變,尤其是七位大儒,他們身爲大儒都沒有資格立像,可卻讓許清宵立像?這他們多多少少內心有些不悅。

但想到許清宵立言,有害於朱聖一脈,勸他向善,當做補償也就心滿意足了。

畢竟已明意,若棄意,這可比武者自廢修爲還要可怕。

畢竟自廢修爲可以重修,這是功法與天地靈氣的問題。

而棄意,就是你自己放棄你自己的君子之意,再去學習其他的,可萬一你不明呢?那你這輩子可能都明不了意,卡在七品了。

“吾輩儒道者需知,一品一重天,儒道至七品開始,一品更勝一重天。”

“七品明意,六品立心方爲正儒,五品著書爲大儒,至於後面之說,更是難如登天,吾入學二十年,便已證大儒,而後二十年又證天地大儒之境。”

“可在此境界,吾停頓九十年,這些年來,吾飽讀詩書,博覽天下羣書,那如山如海一般的書籍之中,每一個能被記載之人,哪一個不是驚天之才?”

“哪一個不是當世大才?可到頭來呢?這天下的聖人有幾個?不過一掌之數,百姓愚昧,只看得見眼前,卻看不見未來,當年吾證大儒之時。”

“天下百姓皆說吾要成聖,可其結果呢?所以莫要將許清宵神話,也莫要輕視許清宵,他之大才,不可否認,若能爲朱聖弘揚其意,極好。”

“可若不能爲朱聖弘揚其意,非一意孤行,再三勸阻不聽,那吾等也只能任其自滅。”

正明大儒說到這裡之時,便沒有繼續再往下說了。

他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古今往來,多少驚天動地之人?翻翻書籍,看看古籍,拿出史記去看,便會發現能留名之人哪一個不是當世大才?

梟雄也好,帝王也罷,大儒也好,武王也罷,可到頭來呢?

讀書一脈,能成聖的有幾個?就五個。

無數梟雄,天下鼎立之時,皇帝有幾個?

說來說去,是世人愚昧,只看到眼前之震撼,卻看不到未來,若有異象便可成聖,那他們早已成聖了。

故此他要求朱聖門徒,千萬不要因爲許清宵有些異象,被天地認可,就覺得許清宵證以聖位,他距離聖人距離太遠太遠了。

莫說聖人,如今纔不過是明意,下一個品是立心,明意驚天動地,你立心總不可能也驚天動地吧?

立心之後還有立書,著作書籍,讓天下文人閱讀,這就是真正的難度,還真不是你天賦高就能立書,要有所經歷,有所感悟,纔可立書。

否則隨便寫的一本書,不得天地認可,你照樣成爲不了大儒。

“我等敬遵大儒之言。”

這一刻,所有儒者們露出笑容,他們的心結被打開了,而今日所聽所聞,他們也會立刻告訴其他人,直至傳到整個朱聖門徒耳中,爲他們解開心結。

許清宵是大才,可惜走了歪路,若能撥亂反正,棄暗投明,他們朱聖一脈願意接納,給許清宵改過自新的機會,可若是許清宵執迷不悟,那就不怪他們了。

在這個立意之上,就有足夠的理由,去與許清宵好好辯論辯論了。

更重要的是,若是這番言論傳了出去,那就更加顯得朱聖一脈無私。

你許清宵辱聖,你許清宵罵朱聖門徒,你許清宵更是立言,與我朱聖一較高下,然而我等不氣,反而邀請你過來看看,邀請你學習。

因爲我們知道你是大才,不過是走了歪路罷了,我們給你機會,讓你好好學習,從而棄暗投明,這樣一來豈不是顯得朱聖一脈無私高大嗎?

這個一定要宣傳。

當然至於說不氣?不氣是不可能的,大部分門徒都很氣,畢竟這涉及到了他們的信仰,可他們眼界太低了,看不到上面所看到的東西,自然覺得憤怒與不理解。

但無論如何,原本許清宵明意,對大魏文宮有所打擊,可隨着這番話說出,輕輕鬆鬆便化解一切問題,反而讓天下朱聖門徒更加相信與崇敬朱聖。

衆人離開,面上帶着笑容,而待這些人離開後,正明大儒的聲音再次響起。

“靜安,明日吾親自前往皇宮,找一趟陛下,此事到此爲止。”

他緩緩出聲,這般說道。

後者立刻一拜道。

“多謝老師。”

衆人都聽得出這是什麼意思,前日在朝中,女帝可是說過許清宵若是明意,就同意孫靜安告老還鄉。

可若真告老還鄉,對他們儒道一脈打擊太大了,這畢竟是一位大儒,在朝中有極大的威望權力。

若是他離開了,很多事情就要有所變動,相當於白費十年功夫,自然大魏文宮不會答應。

“行了,退吧。”

正明大儒開口,衆人退散。

半個時辰後,大魏文宮傳出一道信息,昭告天下。

大致意思很簡單,許清宵與嚴磊之事,現已查明,是一件誤會罷了,鬧到這個程度,雙方都有過錯,但嚴磊之過錯更大,身爲大儒,與後輩斤斤計較,實乃失德,罰其於文宮閉過三月,抄寫百份聖言,贈予長平郡各府各地之書院,視爲懲戒,而許清宵雖有狂妄,但情有可原。

只是明意立言,過於偏激,但念在許清宵過於年少,入學不過一月有餘,所以還可教誨,希望許清宵放棄當前之意,當前之言,來大魏文宮,好好學習聖人,多多閱讀聖人之書,從而改過自新,若許清宵願回頭是岸,大魏文宮也願爲其立像,以作補償。

昭文發出,一時之間,瞬間在大魏文壇炸鍋了。

許多朱聖門徒得知此事之後,第一反應不是驚訝,而是憤怒。

“許清宵何德何能,竟可立像?”

“他污衊聖人,更是狂妄立言,如今給他立像?我等不服。”

“若是如此的話,那我也污衊聖人,可否給我立像?”

“這許清宵,立言威脅我等一脈,害的上面不得不做出退讓,當真是心機如海。”

“大魏文宮之中的那些先生,一個個太過於善良,許清宵都騎在臉上,卻還希望他知錯能改,唉,朱聖一脈過於心善,若我證儒,我絕不可能同意。”

“是啊,那些大儒一個個太過於心善了,區區許清宵,還怕他不成?”

這是大部分文人第一反應,極大的憤怒,認爲給許清宵立像實在是過於討好,根本沒必要。

許清宵配嗎?

根本不配。

● тт kān● ¢O

但很快,隨着上面的意思傳達下來,頓時天下朱聖一脈的文人明白了。

“原來是如此,這些大儒意境就是不一般,他人毀我,辱我,謗我,我一笑泯之,反而給予好處,念其才華,希望對方知錯能改,當真不愧是大儒啊。”

“是啊,我之前有些偏激,如今想了想,的確是如此,許清宵立像自然不配,但這是朱聖大儒給我等上的一堂課,對聖人不敬,但有才華,願給機會,而我等尊重聖人,若有才華,那好處無窮。”

“大儒不愧是大儒啊,我等理當一拜。”

“我就說,爲何這般,原來是有這個原因,朱聖一脈,當真是聖人一脈,我等佩服。”

“佩服,佩服。”

天下文人知曉之後,頓時議論紛紛,他們明白其中道理,對朱聖一脈的大儒更加欽佩了。

至於對許清宵,則帶着一些其他看法。

“我朱聖一脈的大儒,如此給許清宵面子,用心良苦,也希望他能有自知之明。”

“恩,希望許清宵莫要辜負大儒之意,若他願意棄意,我等也願意接納他。”

“希望如此吧。”

這是天下朱聖門徒的想法,他們認爲大儒如此讓步,盡顯聖人門徒之風範,可若是許清宵不知好歹,那就......呵呵了。

消息傳出,第一時間收到的是大魏京都。

畢竟文宮就在京都之中,各大國公,各大王府之內,皆然得知了這個訊息。

安國公府內。

安國公坐在太師椅上,其餘族人分別落座兩旁,第三代站在身後。

“大魏文宮當真有些噁心,這幫儒生竟然能想出這樣的辦法來解決此事。”

“明明就是他們有錯在先,許清宵被迫明意,如今在他們口中,說是說嚴磊有問題,但就輕避重,還讓許清宵棄意。”

“美曰其名給予立像補償,以退爲進,將朱聖一脈,說的人人如聖一般,可卻無形當中將許清宵貶低,讓世人誤會,更是令許清宵再入絕境中。”

“若許清宵答應棄意,沒了骨氣,若許清宵不答應,到時給了他們藉口,怒斥許清宵不懂進退,不知好歹,狠,狠,狠!”

大堂內,一位年輕男子忍不住開口,他也年輕乃是國公之孫,自然懂得一些是是非非,一眼看穿大魏文宮發的昭告藏着什麼意思。

得知其中意思,他不由勃然大怒,氣的不行,也被這篇昭文噁心到了。

“是啊,沒想到這幫儒生竟然如此狠毒,將自身的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雖然沒有再說許清宵不敬聖意。”

“可其中之言,動不動就是誤入歧途,歪門邪道,希望許清宵知錯能改,自己化作聖人,而許清宵反倒成了壞人?厲害厲害!”

“怪不得寧惹小鬼,莫惹儒生,一張嘴死的也能說成活的,當真是氣人,也當真是爲許清宵打抱不平。”

年輕一代開口,憤憤不平,自從他們知曉自己爺爺在朝堂上幫過許清宵。

而許清宵也明意,甚至鬧出如此大的動靜之後,他們便對許清宵產生了好感。

其一,許清宵爲人直爽,怒斥大儒,他們本身就看不慣儒生,許清宵的所作所爲,他們十分滿意,很符合胃口。

其二,安國公幫了許清宵,自然許清宵也會記恩,未來必會來他們安國公府上,很有可能會成爲自己人,所以提前產生好感也正常。

正是因爲這兩點,當他們看到大魏文宮發出來的昭告之後,他們纔會如此憤怒,如此生氣。

爲許清宵打抱不平。

可當他們說完這些之後,大堂內一片安靜,過了一會,安國公的聲音響起。

“說夠了沒有?”

“說完了沒有?”

他開口,聲音平靜,可卻讓所有人不敢說話了。

待衆人徹底安靜,安國公的聲音繼續響起。

“你們自幼在皇宮,而且大部分已經有了要職,我本以爲你們應該知曉一些朝中規矩。”

“可沒想到的是,你們還是如此愚笨。”

安國公開口,怒斥衆人,罵的他們更加沉默,但也有一些不解,只是不敢提問。

“你們方纔說,這幫儒生狠毒?不擇手段?”

“我反而覺得他們做的對,再者你們是第一次認識這幫儒生嗎?”

“記住,在朝廷當中,在大魏京都內,永遠沒有什麼對錯,只有利益。”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立場,這件事情若是他們承認錯誤,那反過來說,天下文人會怎麼辦?”

“他們會不會服氣?他們不會服氣,因爲聖人不可辱。”

“而這件事情,他們的確有錯在先,可錯有如何?只要不是大錯,就沒有任何問題。”

“用這種辦法,將敵人逼進絕境,這纔是真正的聰明人,總不至於說,讓自己深陷絕境?”

安國公開口,一字一句,斥的這幫三代兒孫更加沉默了。

但他說的話,也沒有一點錯。

的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許清宵有許清宵的立場,他安國公有他自己的立場。

幫你,或者是不幫你,看的是什麼?看的是利益,朝堂之上,幫助許清宵,不是因爲許清宵對自己有多重要。

而是借許清宵來打壓這幫儒臣,至於許清宵如此大才,這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他展現出自己的實力,展現出自己的利益。

那自己可以結交許清宵,可以指點指點許清宵,因爲許清宵未來可以給他這一脈帶來好處。

僅此而已。

這天底下哪裡有一眼的朋友?哪怕是男女之間,所謂的一見鍾情,不過是覺得對方長相俊俏,或者長相俊美罷了。

朝堂當中,去談朋友?去談是非?去談對錯?這可笑嗎?極度的可笑!甚至說極度的愚蠢。

爲官者,不一定說非要不擇手段,但一定要看清楚每一件事情,不要拿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來衡量。

因爲很多事情,沒有對錯,只有立場與利益。

“爺爺教訓的是,孫兒們明白了。”

待安國公訓斥完衆人之後,有人開口,低着頭認錯,其餘人也跟着認錯。

“父親,您說這麼多,那您的態度是什麼?我等不碰許清宵嗎?”

終於第二代有人開口,他們能夠理解安國公的心思,可卻不明白安國公到底是什麼想法。

是幫許清宵呢?還是不幫許清宵呢?

安國公看了一眼對方,而後緩緩開口道。

“這件事情,已經被這幫儒生化解過去了,若是爲父沒有猜錯的話。”

“想來已經有人入宮去了,找陛下說情,大魏文宮可捨不得一個孫靜安告老還鄉。”

“所以此事,到此爲止,唯一麻煩的就是許清宵,他再一次陷入危機,不過好在他已經明意立言,尋常文人沒有資格與他談論什麼。”

“過些日子他肯定會來大魏京都,這樣,景兒,你派人給我千里加急,備好一份賀禮,記住賀禮不要太多,就說是我給的。”

“在邀請他到了京都,來我安國府坐一坐。”

“許清宵是大才,可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在沒有見到之前,也不用想的太清楚。”

“若他真的有能耐,老夫不介意將他拉來,大不了找個孫女嫁給他,聯個姻就行了。”

“若他只是有才無智,那就算了,就當做是萍水相逢一場。”

安國公說出自己的想法。

事情到了這裡,已經算是徹底結束了,大魏文宮也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也懲罰了嚴磊,雖然做法讓人覺得噁心,但站在大魏文宮的立場上,這是對的,而且是極對的事情。

能在朝廷待的人,沒有一個蠢人,大家也不會就糾結什麼,到此爲止最好。

無非就是許清宵又面臨着一個選擇罷了。

但這些都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一切的一切,還是得等許清宵來了再說。

“明白了,父親您的意思是,明日在朝堂上,不會去爭了。”

對方點了點頭,領悟其中意思。

但下一刻,安國公眉毛一豎,看着自己這個兒子道。

“誰說我不會爭?”

“我不但會爭,我還要痛罵這羣破儒,如此天賜良機,要是不罵,豈不是白白錯失?”

“這幫狗東西,陰險狡詐,把自己僞裝成聖人,明明是自己輸了,還非要說成是他們寬宏大量原諒許清宵?”

“你看我明天上朝會不會噴這羣狗東西。”

安國公罵道。

一直以來基本上都是儒官訓斥他們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只要他們這羣武官說錯句話,就要被拿出來無限鞭屍。

如今好不容易有這個機會,他還不罵?留着過年?

衆人:“......”

也就在此時,有家丁極速跑來,氣喘吁吁道。

“老爺,老爺,剛纔小的在外面看到好幾個國公派人去購買禮物,一車車的拖走,說是給許清宵送禮去了。”

隨着這聲音響起,安國公不由頓時起身。

“好啊,這羣王八蛋,早上之時還跟我,讓我不要送禮,要擺一擺國公姿態,沒想到一個個自己去送禮了?”

“快,景兒,多去準備點禮物,給許清宵送過去,加快速度,用飛舟去送,別晚了這羣老王八蛋。”

一聽這話,安國公頓時懵了。

他剛纔之所以這麼說,完全是因爲他與其他國公商談好了,大家的意思就是說。

不要對許清宵太好,也不要送禮之類的,畢竟他是國公,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官員。

許清宵再好能好到哪裡去?

當時安國公還覺得很有道理,可還是留了個心眼,讓自己兒子備一份禮物,不要太多,就當做是客氣客氣。

可沒想到這羣王八蛋居然揹着自己,一個個自己搶先去送?

好啊,好啊,好啊,真是一羣王八蛋啊。

安國公氣到了,他是真的氣,原因無他,許清宵是什麼人?一首滿江紅他就可以斷定,許清宵未來主掌兵伐,是他們五官的人。

你說不想拉攏?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恨不得直接拉攏許清宵過來。

然而今日早上,與幾位國公和王侯談論了一番,大家的意思都是說,不能太直接拉攏,免得人家看輕自己。

想想也是,故此纔會在兒孫面前如此裝嗶,顯得自己高大上。

可沒想到的是,這幫傢伙竟然做出這樣的事情。

把自己給陰了。

果然兵不厭詐,這羣匹夫。

想到這裡,安國公不由直接走出大門,怒氣衝衝。

“爹,您去哪裡?”

“爺爺,您這是要去哪裡?”

安國公頭也不回道。

“去講道理!”

聲音響起,衆人再次沉默,因爲他們知道安國公的道理是怎麼講的。

與此同時。

南豫府。

待許清宵明意過後,所有百姓也皆然回去了,是許清宵主動開口,讓衆人回去。

自古以來,民變之事,可不是小事,不管你有什麼理由,聚民衆鬧事,可都是砍頭的大罪。

不過自己明意,再加上百姓們也沒有鬧事,而是聚集在一起,爲他伸冤罷了。

以當今朝堂各種局勢來看,不可能會做出太過於嚴法之事。

所以許清宵第一時間,讓衆人回去,也算是及時挽救,免得惹出更大的麻煩。

百姓們也十分聽從許清宵所言,皆然回去,該如何就如何,但他們知道,皇帝的旨意一日不下來,這件事情一日就不算完。

李府當中。

許清宵靜靜在房中休息。

可實際上卻進入了天地文宮之中。

既已經七品明意,就要鑄新器,以及鑄新文了。

天地文宮內。

“許兄,明聖人之意,當真是震古爍今,朝歌佩服。”

見到許清宵,朝歌行禮,誇讚許清宵的資質。

“只是七品,朝歌兄過譽了,儒道一品一重天,此時我才明白,這句話的意義,這般資質縱然再好,若是未來沒有細細領悟,只怕一生難晉一品。”

許清宵回禮,同時也有自知之明。

七品明意,他已經做到。

可六品立言,他還沒有做到,並且立言更加困難,這個立言,不是說我要做什麼做什麼,我的人生要做什麼做什麼,就算是立言。

而是發自內心的立言,否則你爲何立言,就是你想幹嘛就幹嘛?

“許兄如此天賦,且又能如此沉穩,愚兄都有些羨慕了。”

朝歌感慨道,他這句話是實話,的確有些羨慕許清宵,入學一個多月就已明意。

而且明的還是聖人之意,如此這般,居然還有了不得的心性,實實在在讓人不得不感慨啊。

不過也就在此時,朝歌繼續說道。

“許兄是來刻新文,鑄新器的吧?”

朝歌詢問道。

“恩,已經晉升七品,怕有些來不及,所以安心下來,打算刻文鑄器。”

許清宵也不含蓄,直接說道。

“賢弟先不急,已經到了七品,可以緩一緩。”

“你現在要好好想清楚,明意文章是什麼,以及鑄何等文器,到了這個程度,不用太急。”

朝歌認真說道,告知許清宵現在不用太急,想清楚之後再來。

“可以拖延嗎?”

許清宵有些好奇,畢竟之前都不可以拖延。

他也是怕耽誤時間,所以纔會急急忙忙回到李府休息。

“沒有關係,明意之後,不用如此着急,重點是明與意,之前養氣,開竅,修身,皆然是基礎,到了明意之境,就不能如此了。”

朝歌回答道。

許清宵明白了,之前急是因爲剛剛入品,鑄造任何文器,包括刻印任何文章都無所謂,因爲在儒道當中,你只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一般。

可如今明意,就代表你長大了,長大了你就知道你想要什麼,不是說你隨便鑄造出來的東西,就一定適合你。

適合,纔是王道。

“那既如此,愚弟就先行離開,外面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就不打擾朝歌兄了。”

許清宵開口道,同時又朝着朝歌行禮。

後者回禮,當下許清宵便消失在文宮中。

待離開文宮後。

房間內,許清宵睜開眸子,便聽到外面細細之聲。

是李鑫與陳星河等人的聲音。

從牀榻上走下來,許清宵推開房門,面上帶着溫和笑容,看向三人。

“見過李兄,見過王兄,見過陳師兄。”

三人聚集在門外,唸叨着一些朝廷文宮的事情,怕打擾自己所以不敢入內。

故此許清宵直接走了出來。

“師弟,有件事情師兄與你說,不過你知曉後,也莫要生氣。”

陳星河開口,同時怕許清宵生氣,提前讓許清宵做好準備。

“何事?”

許清宵有些好奇,自己如今明意,按道理不應該會有什麼麻煩啊?

即便是大魏文宮不想放過自己,那又如何?許清宵有自信,皇帝會保他。

“師弟,你先看。”

陳星河沒有多說,將一張告示遞給許清宵。

這是大魏文宮的昭文。

接過昭文,許清宵一眼看去。

只是一眼,許清宵便看完了其中內容。

到了他這個境界,一目十行都顯得有些侮辱。

“知道了。”

許清宵面容上沒有任何表現,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句,知道了。

“許兄,您不生氣?”

“是啊,許兄,若是生氣的話,大可以說出來,沒關係的,我們都是你的人,根本不會傳出去,罵就罵幾句。”

李鑫與王儒有些好奇。

他們沒想到許清宵看完昭文之後,居然一點都不生氣?

“我已經猜到他們會如何做,與我猜想一般,沒什麼生氣。”

“不過,幫我傳句話,我許清宵雖尊重朱聖,但道不同,不相爲謀,不會棄意,也無需爲我考慮,立像之事,有些託大,當不起。”

許清宵很淡然道,他壓根不在乎。

朱聖一脈這樣做,無非就是噁心噁心自己,把他們形容成聖人,再把自己形容成一個誤入歧途之人。

上演一場聖人救贖之事,成與不成,他們都不吃虧,都能贏得一個好名。

但許清宵也不在乎。

準確點來說,不是不在乎,而是先記住了。

自己早晚要去朝廷,早晚要跟這幫人見一見,與其在這裡無實質的怒罵和憤恨,倒不如好好計劃,做好準備。

等到了京城,讓他們一個個開心不起來,這不是很好嗎?

一時口舌之爭沒有任何必要。

要看的長久一點。

自己當世聞名,完全有資格鬥一斗。

更主要的是,自己年輕,退一萬步來說,就算鬥不過這些人,把他們熬死還不簡單?

到時候自己就朝堂無敵手了。

“許兄氣量當真是大啊,佩服佩服。”

“師弟不愧是師弟,不錯,不錯。”

三人開口,忍不住誇讚許清宵這氣量。

“行了,李兄,王兄,陳師兄,我打算寫一篇文章,讓府君派人送去宮中,這幾日發生的事情太多了。”

“我擔心百姓受到牽連,就先不閒聊了。”

許清宵開口。

大魏文宮的這份昭文噁心自己。

那自己也有必要在朝堂先噁心噁心回去了。

知行合一嘛。

想到就做。

而此時。

南豫府外,兩道身影也極速穿梭在山脈中。

是程立東的身影。

第二百三十二章:天雷轟的缺陷,煉器之術第五十三章:三件文器?遁入元神第二十三章:師弟,你爲何不問,程立東懼我否?第二百二十三章:慧正神僧,初見佛門,強行度化?文宮邀請第二百四十五章:王博通之謎,與大聖人有關?蠻族入侵十月結束,展望十一【月初求月票!!!!!!!】第十一章:周秀才,儒家之說第五十五章:文武青睞【爲最單純大佬加更】第一百六十九章:朕以大魏國運助你成就天地大儒,大魏宣戰!第一百二十八章:毀水車,滅清宵,京都風雲,危機再顯第二百零五章:聚賢館,天工閣,科舉到來,卯十之日,大魏文宮脫離!第一百一十一章:朝皇室動刀?藩王震怒,女帝威嚴!第五十二章:許清宵入睡【爲最單純大佬加更】第二百章:百萬妖魔,正氣歌顯,驚動聖器,來自一品的震驚第二十四章:五天內離開平安縣第一百五十五章:不會真有人覺得許清宵是仙道天才吧?第二百二十六章:暴躁朱聖,大義滅親,廢天下讀書人,聖威滔天第二百九十一章:事態嚴重,三朝宣戰,一萬門神武大炮第十三章:再次入品,儒道十品第一百一十六章:一石三鳥,女帝宣旨,許清宵掌兵權第八十章:府試揭榜,南豫樓宴第二百八十章:龍鼎之爭,諸帝復甦,聖人出,天地文宮顯第六十二章:去武興樓玩,當做本郡主賠罪第一百五十五章:不會真有人覺得許清宵是仙道天才吧?第二百零六章:科舉之日,強國試題,大才顯,鬧事了?第九十章:天啊,國公,你孫兒有大儒之資啊第五十七章:吾乃九天客,到此授長生第八十五章:朝堂之爭,激烈洶涌,三日明意,決定生死【爲最單純大佬加更】第一百九十五章: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二十五章:許某可以保證,五年內,大魏國稅十萬萬兩!第二百三十八章:古今往來第一經,三生元神,仙道三品第二百二十七章:朱聖天威,殺光門徒,天怒!幕後黑手第二百四十九章:大魏辯法,如來無相,金剛經顯,天變了第二百零二章:殺儒!半聖算什麼狗東西?也敢在老夫面前叫囂?第二百七十五章:首戰既終戰!一炮泯恩仇!天下震驚!第二百三十七章:聖孫恩賜,文宮異象,道德經顯,比異象?第一百五十五章:不會真有人覺得許清宵是仙道天才吧?第三十七章:回府君,此人名爲許清宵第四十四章:突破口,儒者降魔【給最單純盟主加更】週一求數據!說點事吧。第一百八十三章:橫推陳國!諸國破膽!大人物登場!照殺不誤!第二百一十三:問心之劍,絕世半聖,文宮亞聖,登場!第一百三十三章:千古!千古!又顯千古!第六十五章:原是相思無解第一百八十六章:和談十大條款,陛下,大魏這次真的賺瘋了第二章:破局之法,旁門異術第四十七章:安國策第二百七十五章:首戰既終戰!一炮泯恩仇!天下震驚!第一百九十一章:封侯之日,蓬儒大鬧,怒斥昏君,大魏受辱第二百五十八章:季元入京,衝突矛盾,陳正儒受傷,神武大炮鑄好第一百三十八章:可怕的幕後!【必看】第一百四十二章:原告是許清宵,審案是許清宵,判案的也是許清宵第一百二十七章:朝堂水太深,工部尚書你把握不住啊!第一百七十五章:蓬儒入牢,第二戰起,五日內,拿下唐國!第一百三十一章:鎮國詩!快去守仁學堂請許清宵來!第一百八十章:百萬勞工,大魏鼎盛,第三關,毒殺百萬第九十五章:刑部針對,冷板凳,永平世子調節,三封信!第九十五章:刑部針對,冷板凳,永平世子調節,三封信!第二百六十五章:大乘佛法出,慧心一品,七大魔神朝拜許清宵第五章:一刻入品,逃犯殺來第三十二章:府君押題第一百零九章:出大事了,許清宵要叛國?女帝宣許清宵入宮!第二百二十三章:慧正神僧,初見佛門,強行度化?文宮邀請第二百五十一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慧覺認輸,誦經辯法第四十八章:安國之策,文宮五響【爲最單純大佬加更】第二百五十八章:季元入京,衝突矛盾,陳正儒受傷,神武大炮鑄好第二百一十二章:朕以大魏國運,助許儒成聖!大魏龍鼎顯!第八十二章:赴宴,爭與不爭【爲最單純盟主加更】第二百一十九章:白衣門猜想,遺孤是陳星河?再次對話朱聖【第一更求月票】第一百八十四章:宣戰威脅?大魏應戰!國運聖旨,民意之龍!突邪怕了!第五十七章:吾乃九天客,到此授長生第一百九十八章:女帝吃醋,許清宵晉五品,大魏一品歸來第一百四十一章:殺伐之劍!天子之劍!民心之劍!官商之路!第一百五十四章:廢儒!賜爵!一品!兵聖!第一百五十二章:朱聖虛影!聖人拜許清宵!天下懼驚!許清宵著書!第二百八十六章:臨西洲,平丘府之難,懷寧郡王有蹊蹺?第二百四十三章:武帝遺孤?煉器,打破陣界千古不變之體系第二百一十章:今日,吾許清宵!頓悟聖道!君子之劍!第二百八十四章:你是什麼時候將三魔印種入我體內的?第六十九章:交接人!一切的謎題!【六千字大更,爲黑色21大佬加更】第二百五十三章:如來真身,無量天神,許清宵爲佛門世尊【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不尊半聖?敬蠻族?那就殺儒,殺蠻!第二百七十三章:懷寧親王,老夫只想贏一次,哪怕一次!第二百二十九章:回大魏,定國策,聖人圖謀【第四卷完】第二十八章:吃人妖魔,危機第九十九章:千古名言!許清宵爲萬古妖孽!吏部上下的恐慌!第一百三十七章:七詩千古!才氣東來三千里!第六章:交易,南豫府來人第一百七十五章:蓬儒入牢,第二戰起,五日內,拿下唐國!第一百五十六章:仙道第一,一個月入品!許清宵一個時辰入品?第二百三十章:佛門再啓辯法,許清宵之憂,戰爭殺器研發第一百四十九章:本王懷寧,今日狀告許清宵修煉異術【雙倍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三章:全面宣戰,犯我大魏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六十七章:仁義之師,殺光一切異族,許清宵的驚天佈局第一百一十一章:朝皇室動刀?藩王震怒,女帝威嚴!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個人,一直藏在大魏暗中!第一百七十三章:全面宣戰,犯我大魏者,雖遠必誅!第二百八十二章:龍鼎斬一品,絕世之威,西洲再無佛國第一百一十章:戶部稅收,皇權特許,大內龍符,許清宵又要開始搞事了!第一百三十五章:三商邀請,再顯鎮國,鬥詩之爭
第二百三十二章:天雷轟的缺陷,煉器之術第五十三章:三件文器?遁入元神第二十三章:師弟,你爲何不問,程立東懼我否?第二百二十三章:慧正神僧,初見佛門,強行度化?文宮邀請第二百四十五章:王博通之謎,與大聖人有關?蠻族入侵十月結束,展望十一【月初求月票!!!!!!!】第十一章:周秀才,儒家之說第五十五章:文武青睞【爲最單純大佬加更】第一百六十九章:朕以大魏國運助你成就天地大儒,大魏宣戰!第一百二十八章:毀水車,滅清宵,京都風雲,危機再顯第二百零五章:聚賢館,天工閣,科舉到來,卯十之日,大魏文宮脫離!第一百一十一章:朝皇室動刀?藩王震怒,女帝威嚴!第五十二章:許清宵入睡【爲最單純大佬加更】第二百章:百萬妖魔,正氣歌顯,驚動聖器,來自一品的震驚第二十四章:五天內離開平安縣第一百五十五章:不會真有人覺得許清宵是仙道天才吧?第二百二十六章:暴躁朱聖,大義滅親,廢天下讀書人,聖威滔天第二百九十一章:事態嚴重,三朝宣戰,一萬門神武大炮第十三章:再次入品,儒道十品第一百一十六章:一石三鳥,女帝宣旨,許清宵掌兵權第八十章:府試揭榜,南豫樓宴第二百八十章:龍鼎之爭,諸帝復甦,聖人出,天地文宮顯第六十二章:去武興樓玩,當做本郡主賠罪第一百五十五章:不會真有人覺得許清宵是仙道天才吧?第二百零六章:科舉之日,強國試題,大才顯,鬧事了?第九十章:天啊,國公,你孫兒有大儒之資啊第五十七章:吾乃九天客,到此授長生第八十五章:朝堂之爭,激烈洶涌,三日明意,決定生死【爲最單純大佬加更】第一百九十五章:帝王一怒,伏屍百萬!第一百二十五章:許某可以保證,五年內,大魏國稅十萬萬兩!第二百三十八章:古今往來第一經,三生元神,仙道三品第二百二十七章:朱聖天威,殺光門徒,天怒!幕後黑手第二百四十九章:大魏辯法,如來無相,金剛經顯,天變了第二百零二章:殺儒!半聖算什麼狗東西?也敢在老夫面前叫囂?第二百七十五章:首戰既終戰!一炮泯恩仇!天下震驚!第二百三十七章:聖孫恩賜,文宮異象,道德經顯,比異象?第一百五十五章:不會真有人覺得許清宵是仙道天才吧?第三十七章:回府君,此人名爲許清宵第四十四章:突破口,儒者降魔【給最單純盟主加更】週一求數據!說點事吧。第一百八十三章:橫推陳國!諸國破膽!大人物登場!照殺不誤!第二百一十三:問心之劍,絕世半聖,文宮亞聖,登場!第一百三十三章:千古!千古!又顯千古!第六十五章:原是相思無解第一百八十六章:和談十大條款,陛下,大魏這次真的賺瘋了第二章:破局之法,旁門異術第四十七章:安國策第二百七十五章:首戰既終戰!一炮泯恩仇!天下震驚!第一百九十一章:封侯之日,蓬儒大鬧,怒斥昏君,大魏受辱第二百五十八章:季元入京,衝突矛盾,陳正儒受傷,神武大炮鑄好第一百三十八章:可怕的幕後!【必看】第一百四十二章:原告是許清宵,審案是許清宵,判案的也是許清宵第一百二十七章:朝堂水太深,工部尚書你把握不住啊!第一百七十五章:蓬儒入牢,第二戰起,五日內,拿下唐國!第一百三十一章:鎮國詩!快去守仁學堂請許清宵來!第一百八十章:百萬勞工,大魏鼎盛,第三關,毒殺百萬第九十五章:刑部針對,冷板凳,永平世子調節,三封信!第九十五章:刑部針對,冷板凳,永平世子調節,三封信!第二百六十五章:大乘佛法出,慧心一品,七大魔神朝拜許清宵第五章:一刻入品,逃犯殺來第三十二章:府君押題第一百零九章:出大事了,許清宵要叛國?女帝宣許清宵入宮!第二百二十三章:慧正神僧,初見佛門,強行度化?文宮邀請第二百五十一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慧覺認輸,誦經辯法第四十八章:安國之策,文宮五響【爲最單純大佬加更】第二百五十八章:季元入京,衝突矛盾,陳正儒受傷,神武大炮鑄好第二百一十二章:朕以大魏國運,助許儒成聖!大魏龍鼎顯!第八十二章:赴宴,爭與不爭【爲最單純盟主加更】第二百一十九章:白衣門猜想,遺孤是陳星河?再次對話朱聖【第一更求月票】第一百八十四章:宣戰威脅?大魏應戰!國運聖旨,民意之龍!突邪怕了!第五十七章:吾乃九天客,到此授長生第一百九十八章:女帝吃醋,許清宵晉五品,大魏一品歸來第一百四十一章:殺伐之劍!天子之劍!民心之劍!官商之路!第一百五十四章:廢儒!賜爵!一品!兵聖!第一百五十二章:朱聖虛影!聖人拜許清宵!天下懼驚!許清宵著書!第二百八十六章:臨西洲,平丘府之難,懷寧郡王有蹊蹺?第二百四十三章:武帝遺孤?煉器,打破陣界千古不變之體系第二百一十章:今日,吾許清宵!頓悟聖道!君子之劍!第二百八十四章:你是什麼時候將三魔印種入我體內的?第六十九章:交接人!一切的謎題!【六千字大更,爲黑色21大佬加更】第二百五十三章:如來真身,無量天神,許清宵爲佛門世尊【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不尊半聖?敬蠻族?那就殺儒,殺蠻!第二百七十三章:懷寧親王,老夫只想贏一次,哪怕一次!第二百二十九章:回大魏,定國策,聖人圖謀【第四卷完】第二十八章:吃人妖魔,危機第九十九章:千古名言!許清宵爲萬古妖孽!吏部上下的恐慌!第一百三十七章:七詩千古!才氣東來三千里!第六章:交易,南豫府來人第一百七十五章:蓬儒入牢,第二戰起,五日內,拿下唐國!第一百五十六章:仙道第一,一個月入品!許清宵一個時辰入品?第二百三十章:佛門再啓辯法,許清宵之憂,戰爭殺器研發第一百四十九章:本王懷寧,今日狀告許清宵修煉異術【雙倍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三章:全面宣戰,犯我大魏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六十七章:仁義之師,殺光一切異族,許清宵的驚天佈局第一百一十一章:朝皇室動刀?藩王震怒,女帝威嚴!第二百八十三章:一個人,一直藏在大魏暗中!第一百七十三章:全面宣戰,犯我大魏者,雖遠必誅!第二百八十二章:龍鼎斬一品,絕世之威,西洲再無佛國第一百一十章:戶部稅收,皇權特許,大內龍符,許清宵又要開始搞事了!第一百三十五章:三商邀請,再顯鎮國,鬥詩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