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打破鐵律,奸雄稱王(二)

《中庸》有云:國家將亡、必有妖孽,國家將興、必有祥瑞,如今曹操意欲打破‘異姓不得封王’的鐵律,把魏公國變成魏王國,自然也要製造……不對,是天降一些祥瑞之兆,才能讓人心服口服,恰好‘天遂人願’,祥瑞很快就出現了……

建安十一年-冬,十月十七日,鄴城留守官員上報:‘有炎黃之氣數十丈,呈飛龍在天之狀,飄入銅雀臺宮殿之中,一連數日不散去……’

十月十九日,沛國-譙縣官員上報:‘有神獸現身荒野中,龍頭、虎眼、麋身、牛尾……其聲如雷,踏雲而行,似古書所記之麒麟,須臾消失不見!’

十月二十三日,琅琊郡-開陽縣官員上報:‘有山民見青鸞棲於梧桐樹上,羽分五彩、其姿翩翩,望北鳴叫四十餘聲而去!’

緊接着,各地官府皆有上報,什麼白虎、龍龜、赤兔、騰蛇……三條腿的蛤蟆、長綠毛的王八都出現了,數量之多已不能用雨後春筍來形容,簡直比狗尿苔還要茂盛呢!

……………………………………

“昔日商湯代夏稱王,有天命玄鳥降臨,武王伐紂渡孟津,有白魚躍入舟中,如今有麒麟出世,亦是大大的吉兆,將有王者興起也!”

“各位聽說了嗎,渤海郡出現一隻龍龜,大如山嶽、力大無窮,揹負八卦神圖,還能噴吐火焰呢!”

“會噴火的龍龜沒見到,穿衣服的綠毛龜到有一隻……你媳婦跟個小說家跑了!”

“啊--打死寫小說的!”

一時之間,朝堂上下、街頭巷尾議論紛紛,國人本就相信天人感應,一下子出現這麼多祥瑞,肯定有大事要發生了,而在有心人引導下,丞相大人成了話題中心……

因爲各地出現的祥瑞,都與曹操有着密切關係,鄴城是其封地、譙縣是其祖籍……開陽縣到與曹操無關,卻是卞夫人的家鄉,前者飛龍在天、後者有鳳來儀!

憑心而論,曹操執掌國政十幾年,上欺天子、下壓百官,還大肆排除異己,壞事做的不少,人更是殺了很多!

可另一方面,曹操平定戰亂、安撫百姓,打擊士族豪強,提拔寒門子弟,讓他在民間擁有極高威望,而各種祥瑞的出現,讓這種威望直接爆棚了。

十月三十日,眼見時機已經成熟,侍中-華歆第一個上奏:‘自魏公執政以來,上奉天子、下討諸侯,德布四方,仁及萬物,有大功於江山社稷,有恩惠於黎民百姓,雖唐、虞無過於此也,宜進王爵,以示恩賞!’

緊接着,朝廷四品以上官員,地方州牧、郡守、將軍……紛紛送來奏摺,口徑完全一致:丞相功高,宜進王爵!

最後連匈奴、西羌、夫餘、高句麗……以及西域一些小國的君主、酋長,也送來了奏摺:丞相功高,宜進王爵!

當然了,反對的人也有的,比如孔融、徐幹、阮瑀、應瑒……(合稱建安七子)這些文人雅士,就反對曹操進位爲王,可惜他們一點實權也沒有,只能喝幾杯悶酒、發發牢騷罷了!

劉備也上了一份奏摺,聲稱若有二臣賊子逼君,不顧大漢祖制、以異姓而封王爵者,當勒麾下兵馬北上--討奸臣、清君側!

可惜奏摺一送到丞相府,就被曹操扔進了茅廁中,交州尚未完全平定、百越部落仍有反抗,劉備集團起碼要三四年時間,才能把之消化乾淨了,根基尚且不穩固,北伐無異於癡人說夢!

曹操真正擔心的是,自己進封王爵之後,劉備會不會隨後跟進、也自封一個王爵,在幾方諸侯裡面,大耳賊的實力不是最強的,臉皮卻是最厚的,關鍵他也是姓劉的,封王名正言順的多了。

至於孫權、張魯,以及同爲漢室宗親的劉璋,全都乖乖的選擇了沉默,有的不願得罪了曹操、有的想看曹操的笑話,也有的想做曹操第二!

“逆賊,統統都是逆賊,一羣世食漢祿的的逆賊!”

“大漢的列祖列宗呀,傳承四百多年的江山、朕就要守不住了--嗚嗚!”

…………

皇城-麒麟殿內,劉協癱坐在地上,緊抱着自己的金龍寶座,淚水一對對往下掉,龍袍的前襟都溼透了,而面前的龍書案上、擺放着幾百份奏摺!

登基十七年以來,劉協批閱的奏摺加起來,也絕不會超過十七份,還都是一些祭神、祭祖的禮儀事件,那真是政由丞相(前有董卓,後有曹操),祭則寡人!

只有在夢境之中,自己才能執掌皇權、口含天憲,面對堆積如山的奏摺,日夜不停的批閱軍國大事,沒想到一朝美夢成真了,反而更加的痛苦,因爲這幾百份奏摺,都是逼迫自己封曹操爲王的!

自從高皇帝殺白馬立盟,‘非劉姓而王者,天下人共擊之’,之後的四百多年中,從未有異姓臣子敢於封王的,霍光不敢、樑冀不敢、竇固不敢,就連殘暴的董卓也不敢……沒想到曹孟德這麼做了,而且做的毫無顧忌!

同樣的,大漢朝二十四代帝王,也從未被逼迫到這個地步,昏庸的漢哀帝沒有、倒黴的漢平帝沒有、短命的漢殤帝也沒有,結果自己卻成了第一個,真把列祖列宗的臉都丟盡了。

曹操已經是魏公了,如今又逼封魏王,下一步、就該變成大魏皇帝了,自古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姓曹的若是做了皇帝,姓劉的到哪裡去,又能到哪裡去?

“朕不能坐以待斃,朕不能做亡國之君,可是朕該怎麼辦呢……誰來救一救朕呀?”

自從上次政變失敗,伏皇后、兩位皇子遇害之後,劉協徹底心灰意冷了,不敢奢望奪回權利、君臨天下了,只求待在皇城裡面,平安的做一隻金絲雀就好了。

而無情的事實告訴他,金絲雀也做不成了,估計用不了幾年,這座金碧輝煌的‘鳥籠子’,就該換一個主人了,自己該怎麼辦呢?

武力反抗嗎,自己沒有一城一地、也沒有一兵一卒,而且幾次政變失敗,漢室死忠如伏完、董承、楊彪……全都死於非命,再找不到一個股肱之臣!

自殺殉國嗎,劉協倒是想過無數次,以自己的一腔熱血、飛濺滿朝奸黨佞臣,在史書上留下壯烈一筆,可惜下了多次決心,就是沒有拔劍的勇氣!

自己固然是傀儡皇帝,可是每天錦衣玉食、山珍海味,生活上一點沒受到虧待,自己還有曹皇后、小皇女、小皇子……還有溫暖的天倫之樂,真心捨不得死呀!

或許可以傳位於小皇子,自己去做太上皇,這樣就不是亡國之君了,日後史書記載之時,也能好看一點點……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祖先何等英雄蓋世,子孫又何其懦弱無能,陛下終究沒有長大!”

“皇弟見過皇姐,羣臣逼迫甚急,朕實在沒有辦法了,只怕今日封其爲王,明日就要禪讓天下了,屆時我等歸於何處?”

“外甥劉昊給陛下磕頭了--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吧,朕這裡留有糕點!”

…………

敢於直言挖苦皇帝的,也只有海燕公主了,依舊是身穿白裙、腰跨金刀,已經年近三旬的她,還保持着少女的容顏,卻少了一些冷傲孤高,多了幾分女人味道、或者說是母性!

手中牽着一個小男孩,身着大漢皇族服飾,小模樣甚是可愛,就是小臉有一點點黑,跪在地上行禮問安,口齒也極爲清晰、一看就是個聰明孩子!

劉協天天待在皇宮裡,自然知道這個孩子不是姐姐親生的,二人卻以母子相稱呼,還記入了皇族御牒之中,實在讓人大惑不解,自己也曾私下詢問過,只得到一個回答:‘這孩子是皇族的保命符、也是復興大漢的希望!’

一個兩歲多的娃娃,如何保護皇族平安無事,又如何復興大漢王朝呢,難道他是天上靈童轉世嗎,對此劉協深感懷疑,可以自家姐姐性格剛烈,絕不是大言欺人之人,或許有什麼機密吧?

另外嗎,姐姐的容貌未曾變化,神韻卻截然不同了,以前是女孩、如今卻是女人,而這種微妙的變化,似乎是三年前開始的,與這個孩子有何關係?

劉協的親人沒幾個,現在多一個聰明伶俐的外甥,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因此對小傢伙很好,抱在腿上親暱一會,還拿出御製糕點給他吃……“就是這副小黑臉兒,看着有點眼熟呢?”

“昊兒不許亂動手,傳國玉璽乃是神器,只有天子可以掌握,凡人碰了就是僭越大罪!”

“是的孃親,可孩兒喜歡這塊石頭,上面的小龍龍很漂亮!”

“唉,祖宗的江山都守不住了,一枚玉璽又算什麼呢,喜歡就拿去玩吧!”

…………

海燕公主一向寵愛兒子,真是頂在頭上怕嚇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此時卻出言責備起來,原來小傢伙對糕點不感興趣,卻看上了劉協腰間的錦囊,裡面裝的正是傳國玉璽!

自從始皇帝一統天下,玉璽就成了皇權的象徵,只有真龍天子才能擁有,不見專橫霸道如曹操者,都不敢把玉璽據爲己有,頒佈聖旨還要進宮加蓋玉璽,這也是皇帝最後一點權利了。

劉協倒是很大方,把玉璽掏出來給外甥把玩,還教他認上面的撰文,講解傳國玉璽的來歷,反正江山就要守不住了,玉璽也早晚是別人的,現在玩一會又何妨?

‘真是條小狼崽子,跟你爹一樣一樣的,都在窺視萬里江山、窺視無上皇權,不過這樣子也不錯,早晚讓你爹自作自受,也出了爲娘一口惡氣!’

默默的嘆息一陣,海燕公主開始翻看那些奏摺了,很快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一份藍皮紙製奏摺上面,清楚的寫着:“臣-大司馬-無愁縣侯-蕭逸叩請聖安……”

第一百一十五章肥羊闖進了狼窩裡!第八十七章‘白菜’之殤!第八十章假投降,計中計!第二百一十八章三隻雞蛋上跳舞的卞夫人!第一百三十一章大耳賊,欲爲王!(四)第278章 一炷香第一百六十三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七)第548章 完美亮相第771章 逍遙散第198章 好名聲,壞名聲!第82章 幽靈冥豹第一百一十三章三路突圍,真假難辨(中)第一百章生死關頭,方見真心!(上)第315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八十八章定軍山!(中)第747章 父子鬥智第二百九十四章可憐的小說家!第一百五十九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三)第282章 逼虎跳澗第一百二十七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七)第二百九十五章無愁紙、印刷術!第362章 娶媳婦、生兒子、放羊!第732章 割肉喂狼第二百二十四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六)第一百七十七章金雕、鷹隼--誰爲王者?第一百八十章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四)第495章 四面埋伏第二百三十二章紅顏禍水,亡國之魅!第749章 蕭郎大婚(上)第四十章天牌遇到了至尊!第494章 糖衣炮彈第680章 陰謀反叛第883章 偷營劫寨,火燒烏巢(四)第641章 虎狼叢中也立身!第一百零四章曹氏之患,在於蕭牆!第574章 神醫妙手,天下無雙!第九章風起雲涌,出兵益州(四)第二十八章冬至節第七十二章激烈交鋒,挫敵銳氣!第800章 江東潛龍-碧眼兒!第八十章假投降,計中計!第一百零九章火燒烏林,鏖兵赤壁!(上)第三章正一神道,比拼法術!第一百五十三章天下大亂,方能大治!第367章 陌刀兵出陣第668章 叼羊賽!第483章 天賜良機第七章風起雲涌,出兵益州(二)第817章 獄鎖狂亂第489章 緩兵之計第四十五章長阪雄風(上)第59章 蕭逸舉鼎(二)第421章 雙郎爭鋒第一百三十九章殺豬羊,備酒漿,開了大門迎蕭郎!第99章 錯失良機第二百六十六章是戰是和,舉棋難定?第十九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二)第843章 貪狼出山第317章 惡狼掏牛第559章 接妹妹?還是接玉璽?第三十八章飛鳥盡,良弓藏!第二十一章金蟬脫殼之計!第385章 馬家虎子第161章 再議廢君第693章 火牛陣第一百六十六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一)第八十五章黃鼠狼給雞拜年!第二百三十七章狼人兄弟,渾然璞玉!第110章 至尊亦可殺!第257章 連環計(二)第一百七十四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八)第424章 紫木蹤跡第775章 寂滅真火第649章 三大重臣第332章 天下英雄三個半第417章 鎮山鼎和馱山龜第821章 感觸良多第102章 殿下?殿下!第381章 神女多情第207章 雁門大戰(四)第二百九十八章公主的美人計!第492章 錢財誅心第六十三章尋覓小女王(中)第540章 偷香竊玉第二百零一章奸雄之心,躍躍欲試!第429章 天下雖大,卻容不下兩個英雄!第88章 孟德之謀第794章 變害爲利第九十七章二次北伐第十六章禪讓天下!(下)第667章 三份鈞令第672章 三公子的本領第五十四章雲夢大澤,招撫水軍(中)第280章 血財神--蕭逸!第495章 四面埋伏第854章 龍爭虎鬥(下)第九十四章除暴安良蕭大俠!第429章 天下雖大,卻容不下兩個英雄!第611章 夏口陷落第五十六章漢水決勝負(一)
第一百一十五章肥羊闖進了狼窩裡!第八十七章‘白菜’之殤!第八十章假投降,計中計!第二百一十八章三隻雞蛋上跳舞的卞夫人!第一百三十一章大耳賊,欲爲王!(四)第278章 一炷香第一百六十三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七)第548章 完美亮相第771章 逍遙散第198章 好名聲,壞名聲!第82章 幽靈冥豹第一百一十三章三路突圍,真假難辨(中)第一百章生死關頭,方見真心!(上)第315章 大軍出征第一百八十八章定軍山!(中)第747章 父子鬥智第二百九十四章可憐的小說家!第一百五十九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三)第282章 逼虎跳澗第一百二十七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七)第二百九十五章無愁紙、印刷術!第362章 娶媳婦、生兒子、放羊!第732章 割肉喂狼第二百二十四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六)第一百七十七章金雕、鷹隼--誰爲王者?第一百八十章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四)第495章 四面埋伏第二百三十二章紅顏禍水,亡國之魅!第749章 蕭郎大婚(上)第四十章天牌遇到了至尊!第494章 糖衣炮彈第680章 陰謀反叛第883章 偷營劫寨,火燒烏巢(四)第641章 虎狼叢中也立身!第一百零四章曹氏之患,在於蕭牆!第574章 神醫妙手,天下無雙!第九章風起雲涌,出兵益州(四)第二十八章冬至節第七十二章激烈交鋒,挫敵銳氣!第800章 江東潛龍-碧眼兒!第八十章假投降,計中計!第一百零九章火燒烏林,鏖兵赤壁!(上)第三章正一神道,比拼法術!第一百五十三章天下大亂,方能大治!第367章 陌刀兵出陣第668章 叼羊賽!第483章 天賜良機第七章風起雲涌,出兵益州(二)第817章 獄鎖狂亂第489章 緩兵之計第四十五章長阪雄風(上)第59章 蕭逸舉鼎(二)第421章 雙郎爭鋒第一百三十九章殺豬羊,備酒漿,開了大門迎蕭郎!第99章 錯失良機第二百六十六章是戰是和,舉棋難定?第十九章欲取巴蜀,先克漢中(二)第843章 貪狼出山第317章 惡狼掏牛第559章 接妹妹?還是接玉璽?第三十八章飛鳥盡,良弓藏!第二十一章金蟬脫殼之計!第385章 馬家虎子第161章 再議廢君第693章 火牛陣第一百六十六章一世漢臣,終入魏書!(一)第八十五章黃鼠狼給雞拜年!第二百三十七章狼人兄弟,渾然璞玉!第110章 至尊亦可殺!第257章 連環計(二)第一百七十四章此消彼長,蕭氏崛起(八)第424章 紫木蹤跡第775章 寂滅真火第649章 三大重臣第332章 天下英雄三個半第417章 鎮山鼎和馱山龜第821章 感觸良多第102章 殿下?殿下!第381章 神女多情第207章 雁門大戰(四)第二百九十八章公主的美人計!第492章 錢財誅心第六十三章尋覓小女王(中)第540章 偷香竊玉第二百零一章奸雄之心,躍躍欲試!第429章 天下雖大,卻容不下兩個英雄!第88章 孟德之謀第794章 變害爲利第九十七章二次北伐第十六章禪讓天下!(下)第667章 三份鈞令第672章 三公子的本領第五十四章雲夢大澤,招撫水軍(中)第280章 血財神--蕭逸!第495章 四面埋伏第854章 龍爭虎鬥(下)第九十四章除暴安良蕭大俠!第429章 天下雖大,卻容不下兩個英雄!第611章 夏口陷落第五十六章漢水決勝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