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禪讓天下!(上)

建安十九年-冬,十二月十二日,天氣晴朗,無風無雲!

對於曹家來說,這是一個黃道吉日;對於劉家來說,這是一個不幸的日子!

而對於黎民百姓們來說,這只是一個很普通的日子,無論誰做了皇帝,皇糧賦稅也得照交,艱苦日子也得照過不是嗎?

除非有一天,那位皇帝把皇糧賦稅永遠免除了,那纔是萬民歡慶的好日子呢!

“嗚!--嗚!”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清晨卯時,皇城內響起了嘹亮的鼓樂聲,漢天子-劉協自麒麟殿中起駕,乘坐鑾輿前往太廟,以最爲隆重的歌舞禮節,祭祀漢家的列祖列宗們!

順便告訴祖宗們一聲,漢家傳承了四百多年的江山,就要在自己手中交出去了,肯定還要叩頭謝罪,嚎啕大哭一番!

不知漢高祖、光武帝泉下有知,會不會把棺材蓋踢開了,或者託夢給這個不肖子孫,狠狠的痛罵上一頓呢?

又或者聯合二十四代皇帝,一起詛咒篡奪漢室江山者--折福折壽,國運不長!

上午辰時,劉協離開了太廟,在數千御林軍的‘護衛’下,改換龍輦從司馬門出了皇宮,又出了許昌城南門,直奔受禪臺而去!

與此同時,皇后曹憲、海燕公主等皇室成員,也收拾好了隨身物品,帶領百餘名宮女、宦官,悄悄的離開了皇宮……

繁陽亭--位於許昌西南三十五里處,南臨穎水、北有高崗,地勢開闊、風景秀麗,乃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

御史大夫-華歆領旨之後,徵集了數千名工匠、一萬多名民夫,用了兩個多月時間,日夜趕工、不惜成本,終於築起一座雄偉的受禪臺!

臺高一十五丈,分爲上、中、下三層,周長三百六十五步,正好暗合周天之數,上面按照五行方位,遍插青、紅、黃、白、黑五色旌旗,每一面旗幟之下,皆有虎豹騎精兵持戈護衛!

臺上置青銅巨鼎一尊,雙耳、三足、四方形狀,上面刻有日月、星辰、山川、花草、鳥獸各種紋飾,裡面還堆滿了乾柴,等着新皇帝焚柴祭祀之用!

朝中文武官員四百餘人,身着華麗的服飾,按照官職高低,分別站在二、三層高臺上,名人雅士、三老四更、以及普通百姓十幾萬人,分佈受禪臺四周的空地上!

另有十萬名鐵甲軍,嚴密佈防在受禪臺周圍,封鎖了附近的交通道路,還有很多將士換上了便衣,混在觀禮的百姓人羣中,以免有人暗中破壞大典!

許昌城方圓三百里之內,一切的關卡、路口、碼頭都加派了雙倍的守軍,嚴格盤查往來人等,若有巴蜀、江東的細作進入,抓住一個,就地處決!

“恭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恭迎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

上午巳時,龍輦來到了受禪臺下,幾名老年內侍扶着劉協出來,又沿着紅氈走上了高臺,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紛紛行禮跪拜,山呼萬歲,以全君臣之大義!

緊接着,曹丕也乘車來到了臺下,前呼後擁,甲士隨身,軍民人等同樣跪拜行禮,這纔是今天的第一主角,千歲馬上就要變成萬歲了,而原來的萬歲還不知變成什麼呢!

不過兩相對比之下,有人發現了一點奇怪的事情:

本該失魂落魄、痛哭流涕的劉協,今天卻是神采奕奕的,舉手擡足乾淨利落,彷彿一下年輕了好幾歲!

本該紅光滿面、意氣風發的曹丕,反而一臉的頹廢之色,兩隻眼圈又黑又腫的,最近幾天肯定沒有睡好。

是登基之前過於興奮,以至於徹夜難眠,還是心中煩惱太多,愁苦的輾轉反側,那就不得而知了!

“呵呵,堯舜之事,無外如此,今天又長見識了!”

蕭逸也在受禪臺上,位列文武百官之首,高冠額帶、全新禮服,腰間繫着束金墨玉腰帶,赤金鉤上還掛着一柄佩劍!

斬蛟劍給了長子蕭玄,游龍劍給了私生子劉昊,如今蕭逸佩戴的是一柄無悔劍,長三尺五寸,寬四寸三分,重十六斤四兩,鋒利無比,削鐵如泥!

此劍並非古劍,而是爭鳴學府的墨家子弟們,採集深山之鐵精、混以稀有金屬,歷時九九八十一天,用最新技術鑄造出來的,獻給他們尊敬的‘蕭師’作爲禮物!

‘無悔’之名,是蕭逸親自取的,意在時刻提醒自己,天下大勢與以前不同了,不要再輕易使用武力,也不要隨意開殺戒了--深思熟慮,出劍無悔!

劍柄上還掛着一條白色花穗,那是紀念逝去的貂蟬之用,劍不離身,人不離心,可見‘無悔’二字之中,又包涵着多少悔恨啊?

“吉時已到,恭請魏王千歲登臺,承受天地之封!”

正當午時,司禮官-程昱站了出來,宣佈受禪儀式正式開始了,而後取出一道受禪詔書,大聲的宣讀起來:

“諮爾魏王!昔者唐堯禪位於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

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滋昏,羣兇恣逆,宇內顛覆,賴武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

今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徵;誕惟亮採,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歷數在爾躬”,君其祗順大禮,饗萬國以肅承天命!

詔書宣讀完畢,臺上鼓樂齊鳴,在金甲武士的護衛下,曹丕緩緩的登上了受禪臺,一步一步,穩如山嶽!

與此同時,受禪臺最頂端上,符寶郎獻出個純金盒子,劉協輕輕的打開了,從中取出一枚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的玉璽!

接下來,就是整個大典最爲重要,也最爲激動人心的時刻--玉璽交接,皇位禪讓!

相傳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得到了至寶和氏璧,命能工巧匠之琢磨成璽,正面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以作爲皇權神授之信物!

之後的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爲符應,奉若奇珍,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爲‘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玉璽甚至比皇帝本人更重要!

如今就要改朝換代了,爲了證明自己並非篡漢,而是名正言順的得到天下,曹丕讓工匠在傳國玉璽的肩部,又刻上了八個隸字:‘大魏受漢傳國之璽!’

傳國玉璽的故事很精彩,不過卻有兩個問題:

一則,璧者,是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狀圓形玉器,爲中國傳統的玉禮器之一!

那麼圓形的和氏璧,又如何琢磨成四方形的玉璽呢,玉可是沒有延展性的!

二則,和氏璧出產於荊楚地區,又稱爲荊玉、荊虹,屬於南方的獨山玉石,質地細膩,柔軟光澤,就像美人的皮膚一樣!

傳國玉璽卻是正宗藍田白玉,產自關中-藍天山脈中,質地緻密、堅硬耐磨,非常適合雕琢印章之用!

因此可以斷定,傳國玉璽與和氏璧沒有關係,至於春秋兩大奇珍之一-和氏璧在那裡,就沒有人知道了,或者藏於古墓之中,或者埋於廢墟之下,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見天日!

(春秋時期兩大奇珍異寶,一爲和氏璧,二爲隨侯珠,皆是獨一無二,價值連城,也引出過無數故事!)

閒言少敘,書歸正傳,傳國玉璽交接開始了……

“朕躬德薄,情願將皇位禪讓魏王,請魏王上前受璽!”

“臣無才德,請陛下擇有才德者賜之!”

“呵呵,魏王無德,誰又是有德之人呢,請上前接受玉璽吧!”

“臣不敢有非分之想!”

……

按照安排好的,劉協要三次禪讓皇位,曹丕也要推辭三次,而後接受下來,以示自己謙遜之心,免得落個篡位的罵名!

可是劉協說話之間,沒有把傳國玉璽遞出去,而是高高舉在空中,目光中滿是瘋狂之色,兩隻手也劇烈抖動起來,把周圍的人嚇的冷汗直流,想到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

記得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奪江山,當時皇帝-孺子嬰年幼,傳國玉璽藏於長樂宮-王太皇太后之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取,太皇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這纔有了‘金鑲玉璽’的稱呼!

如今劉協高舉起傳國玉璽,莫非也要效仿王太皇太后,把玉璽狠狠的摔碎地上,也不送給篡位的亂臣賊子?

當着十幾萬文武官員、黎民百姓的面前,真要把傳國玉璽摔碎了,今天這場盛大的禪讓儀式,可就徹底變成一出醜劇了,而且沒有了傳國玉璽,曹丕就算勉強做了皇帝,那也是個白板皇帝!

怎麼辦,如何制止劉協,不要做出瘋狂的事情?

派幾名金甲武士過去,把傳國玉璽奪下來,大庭廣衆之下,豈不讓人看笑話?

而且爭奪之間,真把傳國玉璽摔碎了怎麼辦,誰又擔的起這個責任啊,周圍的人面面相覷,誰也不敢上前,曹丕也是冷汗直流,想說些什麼,卻一個字也吐不出來了!

傳國玉璽,今日真要粉身碎骨了嗎?

第一百四十四章山高路險,羣狼呼嘯!第147章 殺一父,認一父!第十一章漢天子三讓皇位!第202章 流言蜚語的厲害第八十五章黃鼠狼給雞拜年!第二百六十八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十)第三十三章兵髮長阪坡!第860章 龍爭虎鬥,一決死生!第六十八章劉備入川(六)第一百七十九章順天者昌,逆天者亡!第三十三章兵髮長阪坡!第一百二十一章按照老規矩辦!第二百二十三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五)第一百二十六章糧食-士族門閥,利益之爭!第691章 以身爲餌第51章 心之殤第38章 鳳翅鎦金鏜第839章 反客爲主第378章 用人之道!第六十二章尋覓小女王(上)第343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八十九章斗轉星移,遇佛殺佛(六)第48章 血戰臥虎亭(一)第六十九章驕狂奸雄,強行出兵(下)第445章 品評豪傑第一百三十六章千年鐵樹開了花,子龍將軍要成家!第655章 河北出兵第一百一十三章新野縣城,中興之源!第304章 狂毆曹家兄弟第一百零四章曹氏之患,在於蕭牆!第169章 草原圍獵第二百九十六章蕭逸心中的壁壘!第35章 第三十四樑府會見第701章 盡屠羯族第636章 司馬門第八十一章厲害的守戶之犬!第六十八章決戰匈奴,不死不休!第二百四十四章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上)第763章 士族門閥第52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十三章奸雄的殺手鐗!第二百三十七章狼人兄弟,渾然璞玉!第266章 收服百萬黃巾!第二百七十三章論功行賞,加官進爵(上)第463章 草原第一巫師!第二十九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20章 那一聲‘叔父’第九十一章子龍將軍的姻緣(下)第五十章樂城奪糧草(一)第526章 大海,就是用來讓人征服的!第249章 東山的熊是怎麼死的?第一百二十二章難民如潮,洶涌而來!第一百二十一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一)第158章 虛虛實實第一百二十八章米貴如珠,民不聊生!第406章 三峰山大戰(一)第27章 紫木公子的陰謀第一百五十六章貪狼決鬥鳳雛!(三)第511章 瘋狂的虎鳩第424章 紫木蹤跡第540章 偷香竊玉第一百五十八章貪狼決鬥鳳雛!(五)第209章 雁門大戰(六)第二百零一章奸雄之心,躍躍欲試!第一百六十九章跨越絕地,兵進柳城!第832章 身懷麟子第一百四十三章雙雄不併立,一戰決死生(七)第347章 天降妖燈第740章 大司馬!第299章 掘子軍第89章 故人來訪第869章 蕭郎的‘慶功宴!’第六十八章劉備入川(六)第375章 要玉璽?還是要江山?第501章 再戰二十天第一百八十一章鬼才末路,迴光返照!第一百零四章曹氏之患,在於蕭牆!第三十五章他日逢沙場,誓不同日月!第五十五章雲夢大澤,招撫水軍(下)第一百六十五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九)第830章 四公子也有野心!第二百八十四章悲劇--善與善的衝突!第734章 戰爭紅利第363章 哭泣的羌女第二百零二章蕭郎教子,左右逢源!第五十八章可憐袁本初,隕落竟無聲(下)第三十一章天降大霧,金蟬脫殼!第410章 三峰山大戰(五)第57章 雁門從軍第816章 麻將聲聲第14章 紫木公子第425章 到此爲止第487章 蕭關失陷第一百八十八章定軍山!(中)第二百二十三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五)第一百二十七章歡喜活佛!第九十二章蜀中大,雨連綿!第一百四十六章雙雄不併立,一戰決死生(十)第一百九十二章又一道先王遺令!第三十四章子午谷,生死地(七)
第一百四十四章山高路險,羣狼呼嘯!第147章 殺一父,認一父!第十一章漢天子三讓皇位!第202章 流言蜚語的厲害第八十五章黃鼠狼給雞拜年!第二百六十八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十)第三十三章兵髮長阪坡!第860章 龍爭虎鬥,一決死生!第六十八章劉備入川(六)第一百七十九章順天者昌,逆天者亡!第三十三章兵髮長阪坡!第一百二十一章按照老規矩辦!第二百二十三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五)第一百二十六章糧食-士族門閥,利益之爭!第691章 以身爲餌第51章 心之殤第38章 鳳翅鎦金鏜第839章 反客爲主第378章 用人之道!第六十二章尋覓小女王(上)第343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八十九章斗轉星移,遇佛殺佛(六)第48章 血戰臥虎亭(一)第六十九章驕狂奸雄,強行出兵(下)第445章 品評豪傑第一百三十六章千年鐵樹開了花,子龍將軍要成家!第655章 河北出兵第一百一十三章新野縣城,中興之源!第304章 狂毆曹家兄弟第一百零四章曹氏之患,在於蕭牆!第169章 草原圍獵第二百九十六章蕭逸心中的壁壘!第35章 第三十四樑府會見第701章 盡屠羯族第636章 司馬門第八十一章厲害的守戶之犬!第六十八章決戰匈奴,不死不休!第二百四十四章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上)第763章 士族門閥第523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十三章奸雄的殺手鐗!第二百三十七章狼人兄弟,渾然璞玉!第266章 收服百萬黃巾!第二百七十三章論功行賞,加官進爵(上)第463章 草原第一巫師!第二十九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220章 那一聲‘叔父’第九十一章子龍將軍的姻緣(下)第五十章樂城奪糧草(一)第526章 大海,就是用來讓人征服的!第249章 東山的熊是怎麼死的?第一百二十二章難民如潮,洶涌而來!第一百二十一章隱蔽山村,桃花源記(一)第158章 虛虛實實第一百二十八章米貴如珠,民不聊生!第406章 三峰山大戰(一)第27章 紫木公子的陰謀第一百五十六章貪狼決鬥鳳雛!(三)第511章 瘋狂的虎鳩第424章 紫木蹤跡第540章 偷香竊玉第一百五十八章貪狼決鬥鳳雛!(五)第209章 雁門大戰(六)第二百零一章奸雄之心,躍躍欲試!第一百六十九章跨越絕地,兵進柳城!第832章 身懷麟子第一百四十三章雙雄不併立,一戰決死生(七)第347章 天降妖燈第740章 大司馬!第299章 掘子軍第89章 故人來訪第869章 蕭郎的‘慶功宴!’第六十八章劉備入川(六)第375章 要玉璽?還是要江山?第501章 再戰二十天第一百八十一章鬼才末路,迴光返照!第一百零四章曹氏之患,在於蕭牆!第三十五章他日逢沙場,誓不同日月!第五十五章雲夢大澤,招撫水軍(下)第一百六十五章招賢納士,羽翼漸豐(九)第830章 四公子也有野心!第二百八十四章悲劇--善與善的衝突!第734章 戰爭紅利第363章 哭泣的羌女第二百零二章蕭郎教子,左右逢源!第五十八章可憐袁本初,隕落竟無聲(下)第三十一章天降大霧,金蟬脫殼!第410章 三峰山大戰(五)第57章 雁門從軍第816章 麻將聲聲第14章 紫木公子第425章 到此爲止第487章 蕭關失陷第一百八十八章定軍山!(中)第二百二十三章潛龍之爭,兇險無比(五)第一百二十七章歡喜活佛!第九十二章蜀中大,雨連綿!第一百四十六章雙雄不併立,一戰決死生(十)第一百九十二章又一道先王遺令!第三十四章子午谷,生死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