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扭轉局面

當然,這些在官員眼中根本什麼都不是,真的要拿下這三個神明,對方絕對連一招都還擊不出來。

但如果推行楚弦的政見,那麼這三個神明就是最佳的一個‘宣傳’手段。

送子婆婆和門神在民間那絕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存在,從這三位身上下手,封冊宣講,效果絕對是難以想象的。

已經是有首輔閣的仙官開始思考這件事的可行性,結果就是,這件事居然是大有可爲,這不光是楚弦的政績,對於他們這些見證者和推行者來說,同樣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如果做好了,絕對可名入史冊,流傳千古。

這一次,首輔閣的衆多仙官也都開始正式的考慮這件事。

哪怕是之前反對楚弦政見的仙官,例如楊真卿和王神齡等,也開始思謀,他們之前反對,一來是因爲楚弦提出的,二來是因爲這種思想與慣例相悖,就像是女子褶裙只能長三尺,哪怕是短了半尺都不行,因爲數千年來都是如此,可真的見到短了半尺的褶裙,卻發現也不錯,而且比之前還要好看。

一樣的道理。

在要不要封冊神明這件事上,明顯是同意的好處更大,不光是對聖朝對百姓是如此,對他們自己也一樣。

尤其是禮部尚書,他是楊真卿那邊的人,此刻是連連衝着楊真卿打眼色,原因很簡單,如果真的推行了這個政策,那麼首當其衝,掌握封冊神明大權的,就應該是他們禮部,這也是規矩。

這麼一來,他禮部尚書就等於成了這件事的執行者和受益者,說不定做好了,還能名留青史,這對於做官的人來說,那吸引力自然是非同小可。

所以已經將所有的好處都想明白的禮部尚書,實際上已經是非常的‘贊同’楚弦的觀點,如果不是因爲立場不同,派系有別,他早就出言力挺楚弦了。

這種事,對他太有好處了。

如此,禮部尚書猛給楊真卿打眼色也就在情理當中了。

楊真卿何嘗不知道,又如何看不出來禮部尚書的想法和打算,但這件事,說實話,楊真卿是不想答應和同意的。

原因只有一個,這事情若是成了,毫無疑問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楚弦,其次就是蕭禹。

這都是他的敵人,尤其是楚弦,他怎麼看怎麼覺得不順眼,再加上以前因爲孫子楊克的事情,所以是更加不會同意。

可楊真卿是老謀深算,他清楚的知道,現在他不能開口反對,至少不能是第一個,這裡面的門道可就多了,如果他反對了,這件事沒成,那當然是好,可如果反對了,這件事最後成了,那就是壞事。

這對自己的威望的打擊太大了。

而且現在的情況,楊真卿還沒有徹底的確定,封冊神明,承認神明,這件事究竟是不是一個風向?

楚弦肯定是想要將這件事搞成一個風向性質的事件,因爲沒有人能阻攔這種風向,如果是這樣,自己再開口阻攔,等於是成了出頭鳥。

哪怕自己位高權重,不怕這個,但也不能做這種掉份兒的事情。

所以楊真卿立刻就做出了決定。

這件事,不贊成不反對,至少在其他人跳出來反對之前,自己不能開口說話。

如此,楊真卿沉着臉,不吭聲,看似是再沉思,但卻是在等其他人的反應。

只是能在朝會上的官員,又豈是愚蠢之輩?

這時候沒人再唱反調,哪怕是之前出言反駁甚至是訓斥楚弦的那些官員,此刻都是一副之前事情不是自己做的樣子,開始裝傻,總之,就是沒人再出來反對。

他們倒不是認同,只是都是太聰明瞭,太精明瞭,以至於精明過頭,和楊真卿一樣,總想着是讓別人先帶頭反對,可都這麼想,這頭就沒人帶了。

有的時候,這時機是稍瞬即逝,如果這時候有人能跳出來反對,說不定反對派還有一線勝算,可因爲沒有,所以這個時機錯過了。

錯過的標誌就是有首輔閣的仙官,公開表示支持楚弦的政見。

頭一個開口的,居然不是蕭禹,而是玉將軍潤伯然。

這位儒雅無比,卻又實力高強的將軍此刻道:“我雖厭惡神明,但不得不說,楚弦所講,的確是符合目前情況的,之前沒人敢提,是因爲沒人敢忤逆聖祖的決斷,可剛纔楚弦也是列舉了不少聖祖後來的言論,當中都表明不可維持一種規矩不變,該做出變革的時候,就必須要有決心來推動這件事,所以說我認可楚弦的意見,這件事上,楚弦的確是在爲聖朝思謀,應該支持。”

有人開頭,而且還是首輔閣內重量級的存在,那接下來,天平就開始傾斜了,而且傾斜的速度,遠遠超出那些反對者的想象。

大司馬,大司徒,這兩位居然也是開口表示同意和支持。

聽到這個,楊真卿深深的嘆了口氣,他知道,他失去了最好的機會,現在肯定是不能再表達反對了。

因爲之前,給過自己和其他人機會去反對,沒有人帶頭,這麼一來,就等於是給了支持者奠定勝局的機會。

人家抓住機會了。

ωωω ▲ttk an ▲¢Ο

蕭禹也表達了他的意見,毫無疑問是支持的。

而且在這件事上,蕭禹還提出了不少他自己的想法來佐證楚弦的意見,讓其越發的完善,也越發的無懈可擊。

首輔閣內,兵部尚書趙恆也是錦上添花,表示支持。

這時候大家才真正開始重新審視楚弦整個人,顯然,這個人雖然官位不高,但的確是有手段,最重要的是,這一次居然有這麼多高官表示支持。

要知道爲官之道,如果是有問題的決議,保留意見那是最聰明的做法。

可這一次,首輔閣內的仙官,居然有超過十個人表示支持楚弦,認同其觀點,這就厲害了。

放眼去看,其他同級的五品官員,怕是全部都看一遍,都沒有楚弦這種影響力的。

兵部尚書趙恆說完之後,那邊禮部尚書是真的有些忍不住了。

他雖是楊真卿那一系的官員,但他怎麼說也是首輔閣內的仙官,地位也只是比楊真卿稍遜一籌。

這件事如果促成,對他是有巨大好處的,等於手裡是多了一項權利。

如果沒有楊真卿壓着,他早就同意了。

此刻他很想開口發言,但最後的最後還是忍住了。

不過他對楊真卿就有些失望了。

這件事已經是大勢所趨,爲何就不去表個態?

能到達首輔閣級別,心境和胸懷都是十分廣闊,明明是一件好事,利國利民,難道就因爲一己之私就百般阻攔?

雖說楊真卿沒有阻擾,但這種不發聲,就已經表明了態度,對於勢在必行的事情,這麼應對,有失公允,也有失水準。

這時候,一位地位特殊的官員開口了。

“此事,可以嘗試一下。”

這位一開口,衆多官員都是一愣,隨後便知道這件事已經是敲定了。

這位可不是一般人,平日裡很少表態的,但只要是表了態,基本上就是敲定了,誰也不會再反對。

開口說話的,是呂岩太師。

聖朝第一道仙,也是官位最高,掌握誅神劍的仙官。

他的話,當然是分量十足,楊真卿聽了,居然都是一臉詫異,然後頗爲不情願的開口表示同意。

他沒法子再沉默應對,若是再不吭聲,就讓人看扁了,這對他也是相當不利的,所以就算是爲了面子,他也得違心開口說話。

楊真卿尚且如此,王神齡那邊就更別說了。

他地位沒有楊真卿那麼高,所以倒也不是必須要開口表態,不過他很清楚,今天楚弦會獲得最大的好處。

誰都知道,楚弦距離再次升官,怕是指日可待了。

最重要的是,楚弦這一次是真正意義上的在朝會上發出了屬於他自己的‘聲音’,別看只是一個意見,但就是這麼一個意見,足以撬動現在朝會上的格局。

最恐怖的是,呂岩太師支持楚弦。

平日裡,這位是從來不會參與朝會上派系爭鬥的,大部分事情都不會表態,但是這一次呂岩太師意外發聲。

這裡面有幾種意思可以解讀,而這幾種意思只要提煉一下,都可以得出一個結論。

呂岩太師很看好楚弦。

就這麼一個,便意味着楚弦可以飛黃騰達。

再加上有蕭禹這位中書令協助,怕是要不了多久,最多一年,楚弦就可晉升四品。

有史以來,聖朝最年輕的四品官員。

朝會結束了。

耗費的時間,比楚弦所預料的,還要少了不少,這算是出乎了楚弦的預料,而這件事的進展,當然是楚弦所希望的那樣。

最重要的是,楚弦在朝會上發出了聲音,而且還得到認可推行。

離開的時候,崔煥之一臉的欣喜,他剛纔也是不予餘力的支持楚弦,現在他比誰都高興,上前拍了拍楚弦肩膀,很是欣慰。

就算是蕭禹中書,此刻也是衝着楚弦點頭,然後破天荒的傳音過來。

“做得好。”

三個字,已經說明了此刻楚弦在蕭禹中書心中的地位。

第五百二十五章 你不用謝我第八十六章 靈光一閃第六百六十三章 修復完成封推感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鬼現第二百一十五章 憂慮之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法羅洛主教第五百二十四章 冰窟第五百八十三章 屍劍客的真相第四十四章 到此爲止第五百九十四章 肥鳥會說話第七百一十三章 月神節第八百二十一章 私下鬥法第五百八十章 踏入金門第七百八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要勝天半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克回來了第七百四十章 神海廝殺第七百六十一章 血淋淋的例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強詞奪理第六百六十章 這麼快就東窗事發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狼斥候第三百三十二章 尚書有請(三更)第五百四十二章 想方設法在挑刺第一百零七章 做客司馬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吳家的時來運轉第三百九十四章 情況不妙七百三十四章 炎鐵飛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鐵證如山?第六十四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五十三章 誰高誰低(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探查完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極州第四百九十章 密謀第六百五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四十章 邪僧囂張第五百九十九章 楚弦的政令第二百一十三章 僥倖滅屍傀第八百四十章 夏氏王城第三百零七章 西淵墨琳(三更)第四十二章 賊匪殺人第八十章 仗罰周放第三百七十三章 巧遇齊鳶第五百零七章 開口訓斥第七百二十七章 必須得掩蓋真相第四十章 無能之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奉陪到底第四百四十一章 傻眼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在鬼面前裝神弄鬼第六百零七章 封神之權第五十二章 趕往鳳城第七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三百一十五章 遊京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狼王內勁、後天境成第四百九十四章 官家銀莊第四百一十九章 他還在京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知死活第一百七十三章 逍遙愜意的日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手下用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月降臨(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零三章 陷入僵局(三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蕭禹召見第二十九章 藏頭詩第二百七十一章 判官第十五章 潛入韓家第五百五十八章 紙鶴斷兇第五百八十八章 道仙降臨第三百七十三章 巧遇齊鳶第六十八章 王贊相助第六百三十七章 不按套路出牌的楚弦第十三章 官府差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橫生變故(三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人再作祟第四百九十五章 春瘟第七百六十二章 逼人站隊第六百二十二章 九色道果成第七百九十五章 楊家泰斗楊泰升第一百三十八章 歸心(二更求票)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是誰第八百零三章 地底巨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楚弦的字第三百六十八章 木大人記性真好(三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拜師第五百二十七章 十一層(新年快樂)第五百八十章 踏入金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右侍郎劉季溫第三百九十二章 巫族的美人第五百二十章 瓶頸的原因(感謝頭號盟主A曉飛哥哥)第五百零三章 瓜分利益第五百八十九章 最‘短命’的代刺史第四百章 觀屍之法(三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地祖傳承第一百六十三章 勇氣(謝烏龜萬賞)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僵局(八月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三章 書海之下有貓膩第一百八十一章 入洞燭第四百六十九章 毛賊攔路第七百二十八章 你相信它就是真的第二十四章 巡查御史
第五百二十五章 你不用謝我第八十六章 靈光一閃第六百六十三章 修復完成封推感言第一百九十七章 內鬼現第二百一十五章 憂慮之事第八百三十九章 法羅洛主教第五百二十四章 冰窟第五百八十三章 屍劍客的真相第四十四章 到此爲止第五百九十四章 肥鳥會說話第七百一十三章 月神節第八百二十一章 私下鬥法第五百八十章 踏入金門第七百八十三章 悔不當初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要勝天半子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克回來了第七百四十章 神海廝殺第七百六十一章 血淋淋的例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強詞奪理第六百六十章 這麼快就東窗事發第一百五十九章 黑狼斥候第三百三十二章 尚書有請(三更)第五百四十二章 想方設法在挑刺第一百零七章 做客司馬府第三百六十二章 吳家的時來運轉第三百九十四章 情況不妙七百三十四章 炎鐵飛劍第三百四十二章 鐵證如山?第六十四章 意外收穫第六百五十三章 誰高誰低(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探查完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極州第四百九十章 密謀第六百五十九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四十章 邪僧囂張第五百九十九章 楚弦的政令第二百一十三章 僥倖滅屍傀第八百四十章 夏氏王城第三百零七章 西淵墨琳(三更)第四十二章 賊匪殺人第八十章 仗罰周放第三百七十三章 巧遇齊鳶第五百零七章 開口訓斥第七百二十七章 必須得掩蓋真相第四十章 無能之人第四百九十三章 奉陪到底第四百四十一章 傻眼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在鬼面前裝神弄鬼第六百零七章 封神之權第五十二章 趕往鳳城第七十八章 困難重重第三百一十五章 遊京州第一百一十六章 狼王內勁、後天境成第四百九十四章 官家銀莊第四百一十九章 他還在京州第一百六十一章 不知死活第一百七十三章 逍遙愜意的日子第八百二十八章 手下用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血月降臨(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零三章 陷入僵局(三更)第七百七十五章 蕭禹召見第二十九章 藏頭詩第二百七十一章 判官第十五章 潛入韓家第五百五十八章 紙鶴斷兇第五百八十八章 道仙降臨第三百七十三章 巧遇齊鳶第六十八章 王贊相助第六百三十七章 不按套路出牌的楚弦第十三章 官府差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橫生變故(三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小人再作祟第四百九十五章 春瘟第七百六十二章 逼人站隊第六百二十二章 九色道果成第七百九十五章 楊家泰斗楊泰升第一百三十八章 歸心(二更求票)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是誰第八百零三章 地底巨人第三百七十五章 楚弦的字第三百六十八章 木大人記性真好(三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拜師第五百二十七章 十一層(新年快樂)第五百八十章 踏入金門第七百五十三章 右侍郎劉季溫第三百九十二章 巫族的美人第五百二十章 瓶頸的原因(感謝頭號盟主A曉飛哥哥)第五百零三章 瓜分利益第五百八十九章 最‘短命’的代刺史第四百章 觀屍之法(三更)第二百八十六章 地祖傳承第一百六十三章 勇氣(謝烏龜萬賞)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僵局(八月求月票)第七百四十三章 書海之下有貓膩第一百八十一章 入洞燭第四百六十九章 毛賊攔路第七百二十八章 你相信它就是真的第二十四章 巡查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