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神觀想法

《內景經》還對《存思法》進行詳細闡述。早期道教《太平經》中就有存思五臟神萬病都可消除的說法,《內景經》繼承這一思想並加以進一步發揮。認爲“存思百念視節度”,即要求存思身中百神,呼吸上下如一而除雜念。並認爲“可用存思登虛空”,這是把存思之法當作學仙之道。可以說,存思是道教上清派典型的修煉方法,也是《內景經》的核心內容。所謂存思之法,《內景經》中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指存思身內諸神,另外指存思身外之物。

道教認爲人體多神,而以五臟神爲主,故重視存思五臟神的色、形、氣、服飾、姓名等。《內景經》對於存思心、肝、脾、肺、腎等五臟神,都分別加以論述,其中對存思心神的論述最多。如經中述道:“心典一體五藏(髒)王,動靜念之道德行,清潔善氣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棟樑,晝日曜景暮閉藏,通利華精調陰陽。”這是認爲心有神靈,且是五臟之王,倘若經常存思心神,那麼陰陽和順,臟腑調勻,均無疾病。存思肝神:“肝氣鬱勃清且長,羅列六府生三光,……五色雲氣紛青蔥,閉目內眄自相望。”

肝屬東方木位,主青,故肝氣旺盛清而且長時,如東方之木主春,肝爲生氣之本,閉目冥想生氣遍照體內五臟之腑,與臟腑相應,上爲五色雲,如日月星辰光亮明徹,久久即可自己內視臟腑。“內視”是存思法中一種重要思想,就是指修煉者閉目存思,潛神入定後,內觀形體,神氣充溢而使體內朗然洞徹的景象。關於存思脾神:“脾長一尺掩太倉,中部老君治明堂,……黃衣紫帶龍虎章,長精益命賴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脾居中宮,存思脾神,即可增長精氣,延長壽命,心虛洞鑑,神靈自通。關於存思肺神:“肺部之宮似華蓋,下有童子坐玉闕。……素錦衣裳黃雲帶,喘息呼吸體不快,急存白雲和六氣,神仙久視無災害,同之不己形不滯。”肺爲金宮,在五臟之上,狀似華蓋。

童子、白雲都是指肺神。當喘息不定呼吸不暢、身體不快時,就趕緊存思肺神,便能調和六氣而無災害,常用此道,可保形體不枯衰。關於存思腎神:“腎部之宮玄闕園,中有童子冥上玄,……蒼錦雲衣舞龍幡,……百病千災急當存,兩部水王對門生,使人長生■九天。”腎爲水宮。玄闕園,喻指腎之外形。童子、水王都是指腎神。當人正生病時,就應立即存思腎神,這樣便能逢凶化吉,免除疾病而能昇天成仙。

“三丹田” 《內景經》提出“三丹田”之說。關於三丹田之名,在此經之前的早期道教籍中尚未出現。《太平經》、《大洞真經》提到泥丸、心、臍等與之相關的名稱,只有到了《內景經》才明確提出“三丹田”的概念。丹田有上、中、下之分,故合作“三田”。每一丹田中各居着一位神,故有“三神”。又因丹田之室,方圓一寸,故稱寸田,下面分別簡介三丹田。

一是關於吐納行氣的方法。《外景經》在《內景經》的基礎上,繼續強調這方面的內容,如“象龜引氣至靈根”,“呼吸廬間入丹田”,講的是人應當效法長壽之龜,引氣到丹田,以保持體內元氣。又如:“人盡食谷與五味,獨食太和陰陽氣”,“呼吸廬間以自償,子保完堅身受慶”,講的是常人都吃五穀,品五味,而修煉黃庭經者的形狀只食太和陰陽氣,以充實體內元氣,經常這樣做,就會使元氣充足,神氣合一身體健康無損。

二是關於咽津和寶精、固精的問題。道教常稱津液爲玉液、玉漿、醴泉、靈液等,認爲此液由煉氣而產生,是五臟之精華,甜美清香。若人們勤加修煉,漱津咽液,那麼就以去病防病,強健身體。《外景經》很重視津液的作用,如“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玉池清水上生肥,靈根堅固老不衰”,“津液醴泉通六腑,隨鼻上下開兩耳,窺視天地存童子,調和精華治發齒,顏色光澤不復白”,可見經常叩齒咽津,可使齒堅發亮,童顏常駐,其妙無窮。歷來道經甚重視寶精、固精的問題,《太平經》主張“人慾壽,當愛氣尊神重精”,《內景經》也強調說:“急守精室勿妄泄,閉而寶之可長活。”《外景經》也強調固精、寶精的意義,如“長生要慎房中急,棄捐淫俗專子精……閉子精門可長活”,“急固子精以自持,……精神還歸老復壯”。

三是恬淡無欲的思想。《外景經》反覆強調這種思想,並在數處加以闡述:“物有自然道不煩,重拱無爲身體安,虛無之居在幃間,寂寞廓然口不言”,“扶養性命守虛無,恬淡自樂何思虛”,“近存子身還自守,清靜無爲神留止”,“恬淡無欲養華莖,服食玄氣可遂生”等等,這些都強調修煉者要恬淡無欲,清靜無爲、虛靜自守。這些思想是對以老莊爲代表的道家哲學思想加以繼承,並有所發展,運用於存思修煉中。

第二六五章 嶽獨隕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龍現第二九四章 法號不色第九十五章 淬鍊法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青年徐階,火山爆發第十九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四十章 人禽大戰第二九八章 風雨飄搖寒山寺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爲戰第三百章 屍山血海第一百五十三章 煙中的神秘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七星靈光禁制第二九二章 香消玉殞第九十章 羣敵授首第二九七章 腥風血雨寒山寺第二七九章 未亡人第二十七章 暴君發飆第九章 昇華第八十六章 破魔劍氣第二章 覺醒第四十三章 胡吃海塞第八十九章 滄海疊浪拳第一百一十一章 聳人聽聞第三一六章 炎龍修真學院第一百零五章 非分要求第十二章 狂暴第三一一章 天之驕子第二五四章 第三根尾巴第二七三章 老祖現第一百零三章 悲傷逆流成河第五十二章 狠狠打臉第八十三章 地火聖蓮第二八七章 泣血薔薇陣第五十四章 賭鬥第二百零六章 杜徐大戰(二)第七十九章 翁仲獸第十九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七十七章 龍印所在第五十五章 神龍步發動第一百一十章 自責第一百五十一章 頂天立地第二五五章 青魔鼎第三一零章 玄黃城第三十六章 狩獵第三三六章 調解人第四十五章 天龍遁法第二七四章 強勢鬥法第一百零四章 生日快樂第一百零二章 有點傷悲第十章 小菲,修煉第十六章 狂暴狩獵第一百三十七章 千山雪羽鶴第一百三十八章 羽鶴兇猛第二八二章 慈雲寺第五章 瘋狂,旖旎第一百一十四章 怒了第一百七十章 喪心第八十四章 珈藍業火第二四九章 大偉大第二十七章 暴君發飆第一百五十七章 六魔陰火第三二一章 我放棄黃庭經(二)第三零三章 戰火沸騰第一百六十九章 嘉軒降臨第三二七章 神話傳說第一百二十九章 抗拒脈輪修煉秘法(二)第十七章 烤乳豬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靈元晶第一百七十章 喪心第二八二章 慈雲寺第三四七章 出閘的崔心朗第八十三章 地火聖蓮第一百零一章 龍鳳飛天遁地第七十四章 楚洪烈的復仇第三四一章 冥河之地第八十六章 破魔劍氣第七十章 還來?第三十五章 黃泉冥齒鱷第三五八章 我飛不起來了第二八六章 悲愴的一拳第二一九章 別離第八十一章 小菲爆發第二五五章 青魔鼎第二一七章 山河九萬里第三四八 出閘的徐階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宗元第一百五十三章 煙中的神秘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文龍死了?第一百零五章 非分要求第八十章 泰和楊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逃亡第八十三章 地火聖蓮第一百三十六章 玄靈電體第一百三十四章 亢龍有悔第一百三十章 衝擊脈輪境第二一八章 劫後餘生第二七八章 神秘女居士第三四八 出閘的徐階
第二六五章 嶽獨隕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龍現第二九四章 法號不色第九十五章 淬鍊法力第一百四十六章 青年徐階,火山爆發第十九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四十章 人禽大戰第二九八章 風雨飄搖寒山寺第二百零三章 各自爲戰第三百章 屍山血海第一百五十三章 煙中的神秘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七星靈光禁制第二九二章 香消玉殞第九十章 羣敵授首第二九七章 腥風血雨寒山寺第二七九章 未亡人第二十七章 暴君發飆第九章 昇華第八十六章 破魔劍氣第二章 覺醒第四十三章 胡吃海塞第八十九章 滄海疊浪拳第一百一十一章 聳人聽聞第三一六章 炎龍修真學院第一百零五章 非分要求第十二章 狂暴第三一一章 天之驕子第二五四章 第三根尾巴第二七三章 老祖現第一百零三章 悲傷逆流成河第五十二章 狠狠打臉第八十三章 地火聖蓮第二八七章 泣血薔薇陣第五十四章 賭鬥第二百零六章 杜徐大戰(二)第七十九章 翁仲獸第十九章 兵行險招第一百七十七章 龍印所在第五十五章 神龍步發動第一百一十章 自責第一百五十一章 頂天立地第二五五章 青魔鼎第三一零章 玄黃城第三十六章 狩獵第三三六章 調解人第四十五章 天龍遁法第二七四章 強勢鬥法第一百零四章 生日快樂第一百零二章 有點傷悲第十章 小菲,修煉第十六章 狂暴狩獵第一百三十七章 千山雪羽鶴第一百三十八章 羽鶴兇猛第二八二章 慈雲寺第五章 瘋狂,旖旎第一百一十四章 怒了第一百七十章 喪心第八十四章 珈藍業火第二四九章 大偉大第二十七章 暴君發飆第一百五十七章 六魔陰火第三二一章 我放棄黃庭經(二)第三零三章 戰火沸騰第一百六十九章 嘉軒降臨第三二七章 神話傳說第一百二十九章 抗拒脈輪修煉秘法(二)第十七章 烤乳豬第一百三十五章 雷靈元晶第一百七十章 喪心第二八二章 慈雲寺第三四七章 出閘的崔心朗第八十三章 地火聖蓮第一百零一章 龍鳳飛天遁地第七十四章 楚洪烈的復仇第三四一章 冥河之地第八十六章 破魔劍氣第七十章 還來?第三十五章 黃泉冥齒鱷第三五八章 我飛不起來了第二八六章 悲愴的一拳第二一九章 別離第八十一章 小菲爆發第二五五章 青魔鼎第二一七章 山河九萬里第三四八 出閘的徐階第一百五十九章 黃宗元第一百五十三章 煙中的神秘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文龍死了?第一百零五章 非分要求第八十章 泰和楊明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逃亡第八十三章 地火聖蓮第一百三十六章 玄靈電體第一百三十四章 亢龍有悔第一百三十章 衝擊脈輪境第二一八章 劫後餘生第二七八章 神秘女居士第三四八 出閘的徐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