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循環

乾陵外城周八十里,實際佔地約20萬畝,陵園內城四門之外及司馬道兩側列置有華表、翼馬、鴕鳥、翁仲、石獅、無字碑、述聖紀碑等精美絕倫的大型石刻120餘件,當然,現在這些絕大多數都失去了作用。

這些東西,于山不知道當年到底有多少是起作用的,但他清楚,皇家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弄出這麼多石頭雕塑,擺着讓後人觀賞,而就算顯擺帝王的威嚴,也絕對不會只弄這麼些石頭作品。

所以,于山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有作用的,所以它們纔會存在,而且它們的作用還存在了上千年。

于山之所以關心這個,自然是有着他的想法的,他很想研究明白,那些石頭雕像到底起到了什麼用,到底是因爲什麼起得作用。

但他此時還沒發去親自看看,所以也只能從網上了解一下那裡的情況,看看有什麼能夠借鑑一下的嘛!

這麼一看,于山還真發現了點東西,就比如那些石頭雕像,而乾陵之中受到破壞最嚴重的也是那些蕃臣像。

于山研究了一下,發現,那些守墓石像在明代中後期遭到很大破壞。

而這種破壞,是一個長達千年的過程,直到世紀初,所有石像頭部才全部失去。

關於石像無頭的原因,至今仍是個謎。

在民間有許多說法,一種說法是石人成妖,糟蹋到附近農民家裡去說這些石人晚上成精,把所有糧食都糟蹋糧食,被百姓打碎了,這種說法顯然不能成立。

一種說法稱,唐代初年,北方有位突撅族可汗名叫阿史那元慶,文稻武略,智勇雙全,深受部落民族愛戴,不知何故,有人雕刻了他的石像立於乾陵。

他的兒子阿史那石明得知後,極爲不滿,於是便扮作喇嘛來到乾陵,一看果然如此,頓時怒從心中起,舉起石塊就要砸碎石像,卻被護陵人發現,毒打一頓趕出陵園,他因此懷恨在心,便想出借刀殺人之計。

一天,趁夜黑竄人石像附近的農田大肆踐踏莊稼,卻造謠說是石像作祟,只有砸掉他的頭,才能免除禍殃。

老百姓信以爲真,紛紛衝上乾陵,砸碎了石像頭。

阿史那石明趁機撿回了父親的石像頭,用包袱裹着揹回家,從此乾陵上的壬賓像就成了無頭石像。

這顯然也是無稽之談,因爲乾陵附近的村莊,全都是守墓人,他們會因爲一些傳言就破壞乾陵?

還有,當時唐皇可是被稱爲天可汗,是所有少數民族共尊的王,他們的父輩能夠出現在乾陵,是榮耀的象徵,會有突厥族的部落頭領來破壞纔怪了。

當然,你也可以認爲,當年的突厥人,已經被唐王朝殺的成了親兒子,李唐家的親兒子,會來破壞祖宗的墓地?

更不要說那些石像還是他們的父輩祖輩,就算我們遇到了這種事情,最多也就是搬走石像,怎麼會破壞石像?

另一種說法認爲是八國聯軍侵華時,看見唐乾陵前立有外國使臣的羣像,感到有辱洋人的臉面,於是把石人的頭砍掉了。

這當然也是胡說的,因爲據歷史學家考證,八國聯軍當時並沒有到過乾陵。

傳說畢竟是傳說,但由此不難看出,這些石像的丟失與損壞,無不與人的有意或無意的破壞有關。

從有關資料分析,蕃臣像的破壞有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爲的因素。

明嘉靖34年,也就是公元1555年1月23日,這一帶發生了強烈地震,震級達到8至11級。

由於地震發生在子夜,人們還在熟睡中,致使80多萬人死於這次大地震。

地震中心距乾陵只有100多公里,乾陵也因此遭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關中大地震。

專家們推斷,關中大地震是造成番臣像頭部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于山也認爲這次地震是石像毀壞的主要原因,但絕對不是因爲石像的材質不行。

不能因爲番臣像和乾陵許多石像石馬,毀壞的部分恰好也都是頭部,就認爲是因爲石像頸部脆弱,如果真有這方面的原因,古代帝王絕對能夠殺那些匠人滿門,所以石像的材質,絕對不是問題。

如果當時雕刻採用的石料,有一絲瑕疵,這些石像都不會出現在乾陵之中,而後來之所以毀了,只有一個原因,地龍翻身破壞了乾陵的龍脈。

一個帝國從無到有,從強盛直到覆滅,也是一條龍脈從形成到巔峰,再到龍氣耗盡,走向山窮水盡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龍脈可能耗盡了地氣,但絕對不是就直接破壞了。

所以,整個帝陵就算沒有了龍脈支撐,還是有些地氣滋養的,而地震,也就是俗稱的地龍翻身,不是破壞了龍脈,就是泄盡了地氣。

沒有了地脈滋養,乾陵的石像自然會受到破壞,而石頭受損時,最容易從頸部開裂,所以纔會有研究人員推斷,那六十一尊番臣像,一部分毀於那次大地震。

其餘的石像,很可能毀於距今五六百年前的明末清初的屢次戰爭,因爲只有戰亂時期,纔會有人鋌而走險,想要盜掘帝陵。

和平時期,特別是封建王朝時期,不管是誰,挖掘別人家的祖墳,都是會被天下人共棄的,就算是皇帝也不行。

研究的龍脈多了,于山也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比如乾陵,這就是一條木龍,所以它紮根在山中,乾陵就是挖空了一座山建造成的。

土生木,所以唐代才興盛了那麼多年,而如果乾陵下面是一條土龍,如果上面栽種了樹木,那麼就是消耗土龍的龍氣,自然就讓這座王朝存在不長遠。

其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滿清,滿清是水德,滿清的龍脈就是一條水龍脈,而上面卻遍植樹木,以爲這樣能夠遮掩地下的陵墓,不讓人盜掘,卻沒先到,這樣一來,讓他們的龍氣宣泄的更快,最後所有帝陵,全部被人在短時間內挖掘一空。

不知道是誰給清王室出的這麼一個點子,雖然覆滅了滿清,卻也泄去了大部中華地脈,讓中華國運受損,一直低迷了一百多年,才重新恢復。

明朝是火德,“明”這個國號有傳說指出是“三重火”,明是漢人王朝,漢朝是火德,稱爲炎漢,兩重;明朝天子姓朱,朱是赤色,赤色屬火,又明字拆開是日月,日者陽之極也,日配硃色,也成一火。

滿洲清,自然是水德,而且是三水,所以是三水滅三火。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因果循環報應不爽,滿清三水滅三火的明朝,而後被人抽乾了三水,所以滅國。

于山所在的於家,現在找了一塊寶地,而這塊寶地應該是土靈穴,土生木,所以在這裡種樹絕對合適,不過,種樹是宣泄地氣,消耗龍脈的行爲,如果要滋養地脈,其實什麼都不做就行,因爲這裡地下有火。

原來於山還不能完全明白,這裡的一處好好的犀牛飲水局,怎麼會那麼輕易的被破壞了?

當時他只看到了下面的水壩蓄水淹了這裡,而沒有看到此地地下是火局,水火相剋,自然破壞了一塊風水寶地。

而現在,溫泉的出現,達到了水火相濟的局面,才催生出來這塊犀牛望月局。

火生土,所以地下火脈正好滋生了土靈氣,所以于山才能夠確定這裡是一處土靈穴。

土靈之地,加上地下水火相濟,所以能夠種植一些樹木,以平衡地下水,反而會滋養地下火。

土能生木,但是水也能夠生木,所以這裡種植樹木,消耗的土靈氣並不會很多,而木生則火旺,火旺催生土靈,這就形成了一個滋養地脈的絕佳循環,所以于山說種桃樹,自然不是隨便說說的。

說着話,夜色已經漸濃,躺在這萬籟俱寂的山中幽谷之中,如果不說話,很容易犯困。

於水和於海聽着于山講古,很快就迷迷瞪瞪睡了過去。

這片山谷無風,加上地下有火脈運行,自然不會太冷,於水和於海鑽進睡袋,也感覺不到寒冷,自然睡得昏天黑地。

而於山卻睡不着,他此時開了天眼,不停的觀察周圍的氣息流轉。

今天于山點開了靈穴,讓這座土靈穴變得活躍了起來,也就是說此時是靈氣最不穩固的時刻,如果這裡的變化被山中之靈注意到過,今天絕對不會錯過機會,前來吸取靈氣。

而一座龍脈,如果宣泄了地氣,自然也就廢了,所以纔會有人守墓。

鑽出帳篷,于山看着升騰而起的霧氣,這是水火相濟的景象,一般在早上才能看到一些,晚上如果不是開了天眼,普通人是看不到的。

這裡地熱豐富,所以蒸發了地下水,形成了水霧,而水霧又滋養了周圍的樹木,樹木落葉又反哺了大地,這也是一個完美的循環。

這裡有山有水,有火有木,這就有了土、木、水、火,而那座牛角峰,在於山的天眼之下一片銀白,加上腳下山丘之中也是一片閃亮,自然是蘊含金屬,這樣一來,這塊不大的谷中山丘,自然是五行俱全。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四十三章唯人自召第五百二十章小兒爬行第五十八章運勢第四百一十八章一錯到底第六百三十九章奇詭之地第四百八十一章冰油翡翠第三百四十八章福人居第四十九章攝魂第二十三章陰氣(新書衝榜,求點擊收藏推薦第六百二十三章不失本心第三百九十三章異香第五百三十一章石上柏第五百九十九章梅香撲鼻第六百七十一章泥巴堡壘第四百七十七章有賭不爲輸第六百九十三章響徹天地第六百二十三章不失本心第一百五十六章風水第一百八十八章請教第六百二十九章先天罡氣第三百九十三章異香第三百六十四章五鬼破幡第四百六十一章黃泉之鬼第五十二章睚眥必報第一百三十二章方士丹爐第二百七十六章天鬼宗第三十六章麻煩纏身(首頁新書榜第十三,求第四百零九章玉環第二百二十五章交易第九章跳樓第一百一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三百七十章必備法寶第二百八十一章涌動如潮第五百九十五章衆獸圍攻第一百七十四章可惜無福消受第五百五十二章黑暗虛空第一百九十四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五百七十一章香飄十里第六百九十章魚籽血鱔第四百七十章騎士十五世第五百四十三章不測天威第一百二十七章損人不利己第三百一十章子午流經注第六十四章坑頭鬼第一百零四章灼灼生輝第三百三十九章鬼遮眼第六百一十五章滑翔羽翼第五百六十一章鎮妖令第十七章排蜂第六百六十四章裝逼神器第三百四十四章鬼蠱第四章順治重寶(求推薦收藏)第六百七十四章巨大蜂巢第六百四十五章實戰訓練第六百一十一章靈氣化液第五百五十七章未知骨刺第五百九十一章藥力第一百一十九章青花小碗第一百九十一章觀自在菩薩心經第一百五十四章笑面虎第六百二十五章鯨吞神功第三百六十三章五鬼合一第五百五十七章未知骨刺第一百二十章人老精第四百七十四章爭搶原石第四百一十五章防身術第六百零八章第二分身第四百二十五章血魔第五百一十章小肚雞腸第一百三十三章天打雷劈第四百四十九章藏雪蓮手機投三江票的方法第五百零八章替身血咒第五百零六章神魂記憶第五百五十四章巨型樟樹第三百五十一章犀牛望月第五百零五章潔白如林第六百四十二章虎食人卣第六百一十九章探索發現第四百九十九章食髓知味第二百九十三章幸災樂禍第二百五十二章先天第四百九十九章食髓知味第二百三十八章爭鋒第五百四十一章陰影審判第五百八十章山間營地第九十一章陰冷第二百二十三章圓光術第五百四十二章凌遲碎剮第四百六十九章天鬼妖獄第二百六十七章碰瓷第三百八十九章挖牆角第三百五十五章守墓人第一百二十四章虎口銜人(求首訂,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一章虛空神域第四百五十七章大boss第四百三十一章妖魔鬼怪第四百四十八章洗髓丹第三十一章鳳凰男第一百六十五章一潭死水
第四百四十三章唯人自召第五百二十章小兒爬行第五十八章運勢第四百一十八章一錯到底第六百三十九章奇詭之地第四百八十一章冰油翡翠第三百四十八章福人居第四十九章攝魂第二十三章陰氣(新書衝榜,求點擊收藏推薦第六百二十三章不失本心第三百九十三章異香第五百三十一章石上柏第五百九十九章梅香撲鼻第六百七十一章泥巴堡壘第四百七十七章有賭不爲輸第六百九十三章響徹天地第六百二十三章不失本心第一百五十六章風水第一百八十八章請教第六百二十九章先天罡氣第三百九十三章異香第三百六十四章五鬼破幡第四百六十一章黃泉之鬼第五十二章睚眥必報第一百三十二章方士丹爐第二百七十六章天鬼宗第三十六章麻煩纏身(首頁新書榜第十三,求第四百零九章玉環第二百二十五章交易第九章跳樓第一百一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三百七十章必備法寶第二百八十一章涌動如潮第五百九十五章衆獸圍攻第一百七十四章可惜無福消受第五百五十二章黑暗虛空第一百九十四章死無葬身之地第五百七十一章香飄十里第六百九十章魚籽血鱔第四百七十章騎士十五世第五百四十三章不測天威第一百二十七章損人不利己第三百一十章子午流經注第六十四章坑頭鬼第一百零四章灼灼生輝第三百三十九章鬼遮眼第六百一十五章滑翔羽翼第五百六十一章鎮妖令第十七章排蜂第六百六十四章裝逼神器第三百四十四章鬼蠱第四章順治重寶(求推薦收藏)第六百七十四章巨大蜂巢第六百四十五章實戰訓練第六百一十一章靈氣化液第五百五十七章未知骨刺第五百九十一章藥力第一百一十九章青花小碗第一百九十一章觀自在菩薩心經第一百五十四章笑面虎第六百二十五章鯨吞神功第三百六十三章五鬼合一第五百五十七章未知骨刺第一百二十章人老精第四百七十四章爭搶原石第四百一十五章防身術第六百零八章第二分身第四百二十五章血魔第五百一十章小肚雞腸第一百三十三章天打雷劈第四百四十九章藏雪蓮手機投三江票的方法第五百零八章替身血咒第五百零六章神魂記憶第五百五十四章巨型樟樹第三百五十一章犀牛望月第五百零五章潔白如林第六百四十二章虎食人卣第六百一十九章探索發現第四百九十九章食髓知味第二百九十三章幸災樂禍第二百五十二章先天第四百九十九章食髓知味第二百三十八章爭鋒第五百四十一章陰影審判第五百八十章山間營地第九十一章陰冷第二百二十三章圓光術第五百四十二章凌遲碎剮第四百六十九章天鬼妖獄第二百六十七章碰瓷第三百八十九章挖牆角第三百五十五章守墓人第一百二十四章虎口銜人(求首訂,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一章虛空神域第四百五十七章大boss第四百三十一章妖魔鬼怪第四百四十八章洗髓丹第三十一章鳳凰男第一百六十五章一潭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