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弘平又解釋說,他認識樑上君在前,他和孟連清是後來認識的。
許純良對他們認識誰在前在後根本沒有任何興趣,反正心中已經認定這幫人是狼狽爲奸,蛇鼠一窩。
花逐月臨時有事沒能親臨影視基地,這裡由導演成於五和許純良負責,成於五和他們接觸久了,對花逐月和許純良的關係心中非常清楚,對許純良這個客串演員那是相當的謙恭客氣。
在娛樂圈裡混久了,他一眼就能分辨誰是小奶狗誰是小狼狗,許純良這種絕對是後者,萬一得罪了,後果不堪設想,戲還沒有開拍,成於五已經開始琢磨着給許純良加戲了,本來是個出場就領盒飯的角色,現在已經基本打算讓他活過一集了,如果表現還湊合,不排除以後用回憶的方式給他加戲。
要說許純良這外形還真是不錯,身手就更不用說,成於五望着前方侃侃而談的許純良,心中暗忖,這貨只要把花總給伺候舒服了,以後肯定不愁戲演,未來絕對是一片坦途。
孟連清今天有些不高興,原本說好了花逐月會親自過來,怎麼突然爽約?有種被忽視的感覺,這貨當着許純良的面直接就說了出來:“花總怎麼沒來?”
許純良道:“臨時有事。”
孟連清道:“原本說好的事情怎麼說變就變?”
許純良道:“花總這麼大一老闆,產業這麼多,什麼事情都得照顧到,總不能把她栓在一小小的劇組上。”
孟連清聽他如此回覆,臉色變得更不好看了。
樑上君幫着打圓場道:“其實我們過來只是看看環境,瞭解一下具體的工作,說實話,我到現在都不清楚顧問具體負責怎樣的工作呢。”
許純良道:“很簡單,就是這部電視劇裡有不少涉及到探險盜竊的情節,您老在這方面經驗比較豐富,可以給我們不少的指導。”
只要不是聾子,都能聽出許純良含沙射影,暗指樑上君過去是偷盜起家的。
孟連清火了:“你怎麼說話呢?”
樑上君這張老臉也過不去了,許純良啊許純良,你當衆揭短,是一點面子不給我留啊。
袁弘平呵呵笑道:“許主任找對人了,樑老先生交遊廣泛,對各行各業都有很深的瞭解。”他對許純良的尿性還是瞭解一些的,知道這小子是存心給人家添堵呢。
樑上君看了孟連清一眼,孟連清想起他們的主要目的,於是就壓下了這股火氣。
樑上君道:“如果你們都是在影視基地拍攝,好像也不需要我提供太多的意見吧。”
許純良把成於五推了出來,至於怎麼拍攝是成於五的事情。
成於五道:“是這樣,我們這部劇是系列劇,現在拍攝的一個單元以水下沉城爲背景,我們初步的設想是在巍山島影視基地內打造一座水下沉城,用來實景拍攝。”
袁弘平道:“我記得這附近就有一座水下沉城,好像是當年留侯的封地。”
孟連清道:“留侯是誰?”
樑上君道:“留侯就是張良,是古往今來屈指可數的謀士,他輔佐漢高祖劉邦滅秦立漢,打下大漢八百年基業。”
孟連清道:“舅舅您這麼一說我就明白了,只是這水下沉城又是什麼情況?”
許純良心說你丫就給我演吧,你們要是當演員,老子連龍套這碗飯都端不上,我就不信你們沒有事先做功課。
樑上君道:“水下沉城是張良的封地,也是他和漢高祖相識的地方,高祖登基,張良功成身退,以他的功績,原本應該配享更大的封地,可張良偏偏就選擇了留地,這也是爲了向高祖表明心跡,打消高祖的疑慮。”
許純良道:“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古往今來所有狗腿子都沒有好下場。”
孟連清再度皺起眉頭,怎麼感覺這話又像是罵他們幾個呢?
樑上君微微一笑,沒有受到許純良這句話的影響,繼續道:“據傳張良晚年身纏病魔,體弱多疾,又深悟鳥盡弓藏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便乃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呂后感德張良,勸他毋自苦,張良不得已聽從了呂后的勸告,仍就服人間煙火,直到漢高後二年,公元前186年病逝,諡號文成侯。”
導演成於五道:“張良墓就在島上。”
樑上君搖了搖頭道:“最多是個衣冠冢罷了,我對這方面有過了解,國內的張良辟穀處就有二十多個,張良祠廟百座以上,張良墓至少有二十處。”袁弘平道:“死於留地,那麼葬在留地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許純良反問道:“誰能斷定張良一定是死在這裡,我還聽說張良得道成仙了呢。”
樑上君點頭表示的確有這種說法,在泉城歷城區仲宮鎮東溝村旁的銅壁山,有個子房洞,傳說張良在此修煉。而在子房洞一山之隔的山那邊,有石砌方形古墓三座,傳說分別爲“黃石公墓”、“張良墓”和“尹宗墓”。
根據歷史記載當年張良圯橋進履,拜黃石公爲師並得到兵書後,黃石公曾和他約定:“後十三年見我於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谷城山位於平陰東阿鎮,石匣村距谷城山不足百里,張良與黃石公相會後終老於此聽起來也算靠譜。
在張良墓西側原存《金天眷元年(1138年)泰山元陽子張先生坐化碑記》石碑一通,《金石錄》收錄了這篇碑文。據碑文,原來張良墓三人中有一個號爲元陽子的張姓道人。這個元陽子不貪名利,活了一百多歲,最後得道成仙,元陽子的身份撲朔迷離,有傳是張子房的師弟,還有說就是張良本人。
明代詩人王象春在《齊音》書中曾有一首題爲《元陽子》的詩,詩後註解說:“元陽子”是長白山人,在伏生墓中得到《金碧潛通》一書,詳細註解後,帶着這本書在華陽宮中修煉,終成正果。
袁弘平道:“按照樑先生的說法《金碧潛通》這本書就是張良得道成仙的修煉秘籍?”
樑上君道:“有這個說法,還有說,張良飛昇之前,結合自身修煉經驗,將《金碧潛通》去粗取精,又將黃石老人傳給他的兵法融入其中,創出一本仙武雙修的無上秘籍……”說到這裡他故意停頓了一下。
成於五都:“被樑上君的這番講述勾起了興趣,忍不住催促道:“樑先生接着說吧,到底是什麼秘籍?”
許純良撇了撇嘴道:“總不能是《九陰真經》。”
樑上君也是看過金庸小說的,笑道:“《九陰真經》修煉的是武學,而《通天寶典》仙武雙修還融合了兵法,兩本書無法相提並論。”
成於五道:“歷史記載中張良好像不會武功,一個不會武功的人怎麼可能寫出武功秘籍呢?”
袁弘平道:“寫《九陰真經》的黃裳剛開始也不會武功,其實任何修行到了一定的境界都是相通的,只要達到了悟道的境界,任何修煉都信手拈來,水到渠成。”
許純良雖然對袁弘平的目的存疑,但是對他的這番見解還是認同的,樑上君說起這番典故絕非無意,而是故意在自己面前透露出《通天寶典》,周圍一定有人一直在觀察自己的反應。
許純良暗忖,姜玉城到現在還沒有出現,只是派出一幫手下來套路自己,這廝未免過於託大了一些,當然不排除姜玉城無法確定自己就是五毒教主許純良,更無法確定自己手中擁有《通天寶典》。
孟連清道:“聽舅舅這麼一說,我對水下沉城還真是有些興趣呢。”
許純良笑道:“孟總感興趣的只怕不是水下沉城,而是張子房留下的修煉秘籍吧?”
孟連清道:“就算真有秘籍過了這麼多年,早已腐朽成泥,哪還看得清字跡。”
袁弘平道:“孟總此言差矣,秘籍不一定都刻在竹簡之上,提到《金碧潛通》的那段文字最早也是出現在石碑之上。”
成於五突發奇想道:“如此說來,古代傳下來的武林秘籍應該很多,就算找不到《通天寶典》,找到《金碧潛通》也是一樣,張子房不就是修煉了《金碧潛通》才得道成仙的嗎?”
許純良道:“得道成仙哪有那麼容易,咱們聊得熱鬧,可誰見過周圍人有成仙的?”
樑上君搖了搖頭,孟連清緊跟着搖頭。
許純良望着袁弘平道:“我認識的人中最接近仙人氣質的就是袁先生了。”
袁弘平哭笑不得道:“許主任別拿我開玩笑,仙人到底什麼氣質誰也不知道。”
樑上君道:“我聽說越是得道之人越是隱入紅塵,嬉笑人間。”
許純良道:“按照樑老先生的說法,我也像個得道之人了。”
成於五聽到這裡忍不住笑了起來,許純良道:“成導笑什麼?”
成於五搖了搖頭:“沒什麼,就是覺得你幽默。”在他看來許純良和得道之人沒有半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