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八六章 妙計

方城山山口東南,這裡已經是唐州地界。郭旭和趙元康以及大週數十名高級將領所率的十六萬大軍已然在午後越過山口,抵達伏牛山東側南召縣境內的最後一片開闊之地。前方,燦爛的秋陽照耀之下,連綿的伏牛山脈似乎就在眼前。但老話說得好,望山跑死馬,其實此處距離伏牛山還有七十里之遙。

華麗的車駕上,明黃色的羅傘之下,郭旭坐在高高的輦車之中,左顧右盼之間,見旌旗招展,戰馬嘶鳴,所率大軍蜂擁如海,氣勢如濤,不僅喜上心頭,放聲大笑。

“我大周將士龍精虎猛,兵精糧足,豈是那些反賊們所能想象的。不久後,朕必要拿下林覺和郭冰父子的人頭,教天下知道,敢跟朕作對,跟朝廷作對的下場。”

一旁策馬跟隨的趙元康拱手笑道:“皇上所言甚是,明日一早便可抵達伏牛山東山口了,他們的好日子不多了。臣在想,他們是不是已經逃之夭夭了。”

郭旭冷笑道:“逃?普天之下,皆爲朕的江山,他們能逃到哪裡去?朕已經下令均州,襄州,房州,隨州,商州,陝州等各州廂兵集結,將伏牛山團團包圍,他們只要敢出山,便是自投羅網。不過,以朕對林覺的瞭解,此人是不見棺材不掉淚,定是要跟朕死戰一場。朕知道他自負帥才,以爲自己是當世第一名將,對朕的領軍才能不屑一顧。所以,朕知道他不會跑。必是已經做好了迎戰的準備了。”

趙元康笑道:“他要是這麼想,那他便離死不遠了。我大軍不用半日便踏破那伏牛山落雁谷匪寨,也許明日起,這伏牛山中只剩下一羣孤魂野鬼了。”

郭旭大笑連聲,卻忽然搖頭道:“趙元康,你這話雖然聽着提氣,但卻又輕敵之嫌。朕都沒敢輕敵,你倒是輕敵了。你也許沒跟這林覺打過交道。這個人可不簡單,很多人都和你一樣對他不屑一顧,然而最終吃虧的是自己。所以朕勸你,還是不要輕敵。免得把話說滿了,到時候自己打自己的臉,那可就不好了。”

趙元康尷尬而笑,連連稱是。對這位新皇上,趙元康是又鄙夷又害怕。此人之狠毒無情他是親眼見證了的,而且在殺了父兄太后等人之後,還能這般心安理得跟沒事人一樣,足見心腸剛硬。在登基之後,郭旭專門找自己說話,開門見山的告訴趙元康說,從此以後,他趙元康必須忠心耿耿的爲自己賣命,再不得跟呂中天眉來眼去。以前種種便都抹殺,倘若他趙元康還要心向呂中天,爲他當耳目,那麼等待他的將是抄家滅族之禍。

郭旭的直白讓趙元康膽寒。趙元康知道,那是因爲郭旭知道自己是呂相的人,他不肯留一個呂相的人在身邊殿前司這個重要位置上。這是一次開誠佈公的談話,也是一次恩威並施的策反。趙元康不敢不從,他只能按照郭旭的想法,反過來當了郭旭的耳目,探聽稟報呂中天的秘密。郭旭也沒有食言,承諾他不久後便任命他爲樞密使,而且立刻讓他當了樞密副使。

這一次成功的策反,說白了還是一種利益的整合。怕是連呂中天自己也沒想到,郭旭會冒着得罪惹怒自己的風險去直接跟趙元康攤牌。呂中天是老牌政客,他習慣用的辦法絕無如此直接,他也不會用別人的人,因爲他覺得那種人靠不住。而郭旭全渾然不管這些。

趙元康倒也不是一味的拍馬屁,此刻聽郭旭說的鄭重,他也知道吹牛歸吹牛,事情不能搞砸了。否則自己是要背這個大黑鍋的,必是死無葬身之地的。所以,他很快便明白自己該做什麼。

“臣請皇上明示,接下來下一步該怎麼做。皇上給予提點,臣才能照章辦事,全心全意的去做。”趙元康道。

郭旭點點頭,他對趙元康的態度很是滿意,他最不喜歡自以爲是的人,因爲他自己便是那樣的人,所以有些同類排斥的意味。

“朕來時路上已經想好了,朕要佯攻東山峽谷,另派一支騎兵奔襲伏牛山東南側的石人山左近山口。林覺以爲朕會全力猛攻東山峽谷,朕卻叫他知道,朕也是會用兵的。這便叫做聲東擊西。只要攻下石人山山口,便可自南往北攻進伏牛山內腑之中。林覺他們便左支右拙,首尾難顧了。屆時,咱們在東山口改佯攻爲強攻,一舉突破其防線,直逼落雁谷。這一手叫做虛者實之。趙元康,你明白了麼?”

趙元康大笑道:“皇上妙計,簡直是諸葛在世。那林覺還以爲咱們會死攻東山口,沒想到皇上會給他來這一手。嗯,聲東擊西,虛者實之,皇上讀的兵法可真不少,臣佩服的五體投地。”

郭旭大笑道:“你也多讀些兵法,將來朕還是要平定北方的,有你建功立業的時候。來之前,呂相還憂心忡忡,要朕跟林覺作戰要小心些,不能上了他的當。說林覺詭計多端聰明之極,言下之意說朕不是他的對手。朕當面不說破,朕不喜說大話,讓朕拿事實來回答他。趙元康,事不宜遲,朕認爲你該挑選一隻兵馬就此南下,你看誰合適呢?”

趙元康挺胸道:“皇上若是信得過臣,臣願領一萬兵馬前去,建立奇功。”

郭旭哈哈大笑道:“你倒是一點也不謙讓,這件事擺明了是大功勞,你也不想着別人,自己要去。罷了,朕準了,旁人去我還不放心。你即刻整軍,率一萬騎兵即刻南下,明日上午辰時,北山口發動佯攻之時,你便發動突襲,必須突破石人山口。朕把醜話說在前頭,功勞可以給你,但是你若行動不力,那這罪責你也得擔着,屆時莫怪朕對你嚴厲,不講情面。”

“皇上放心,臣若拿不下石人山口,臣便戰死在戰場,願受萬箭穿心之禍。”趙元康舉手向天發下了毒誓。

……

夕陽西下,秋陽之下的山野顯得格外的壯美。山峰連綿之處,山坡上秋葉金黃火紅,一片片猶如織錦鋪成的地毯,華美無比。

這裡是博望鎮,地處伏牛山東南方向,鄧州所轄的南陽縣東北的一處古鎮。這裡距離伏牛山只有三十里,伏牛山餘脈綿延至此,地勢起伏,甚爲險要。從博望鎮穿過的官道在伏牛山餘脈山丘和東南的隱山之間穿過,兩側山坡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生長繁茂的樹林。

是的,這裡便是當年三國征戰時期那場著名的戰鬥‘火燒博望’的發生之處。倘若有人熟知歷史,當知道博望所處的地勢之險要。自古以來便有‘襄漢隘道’之說,乃兵家必爭之地。

當然,從漢末至今,數百年風風雨雨過去,經歷隋唐和大週數朝,今時已經不同往日。今日的博望坡早已爲官道所貫通。山道經過修整之後可以供車馬奔馳而行。比之當年已然便利通暢了許多。但是,不變的是,這裡的地勢依舊險要。

鐵騎震動,煙塵遮蔽了夕陽方的光輝。趙元康便在這夕陽西下時分抵達了博望坡隘口。

實際上,繞行往伏牛山南側石人山入口路不止一條,出了博望坡這道山口,另有一條官道在伏牛山左近十餘里之處,那是一條更爲平坦的官道。但是,趙元康不想暴露大軍行蹤,因爲越是靠近伏牛山,大軍的行動便越是容易被對方探知。站在伏牛山東側的山峰上眺望的話,大股騎兵即便在十里之外奔行,其激起的煙塵會被立刻發現。

爲保證整個聲東擊西的計劃的成功,趙元康當然不希望對方有所察覺。所以從博望坡隘口穿行是最好的辦法。三十里外的距離,那是目力不及之處,便無需擔心了。

人馬狂奔了一個時辰,抵達此處時頗有些睏乏焦渴。眼看夕陽西下,很快就要天黑了。過了博望隘口便將可往西轉進,天黑之前便可抵達伏牛山南側石人山山峰的進山入口之處。趙元康接受了部下的建議,在此做最後一次休整和補充。人和馬都要喝水吃東西,因爲這是戰鬥打響之前的最後一餐了。天黑之後,人馬要潛行至山口左近埋伏,不可能再有機會餵馬吃乾糧。

一萬騎兵便在博望坡隘口之下的草地上停了下來,開始休整。趙元康啃着乾糧特地朝兩側的山峰頂端張望,倒不是爲了欣賞秋葉絢爛的景色,而是看山頂上的動靜。這裡的山頂之上理應有地方廂兵設置的烽火臺。倘有敵情,會以烽火示警。現在看來,山頂毫無動靜,一切都按照計劃在順利進行。

一炷香之後,趙元康喝光了水壺中最後一滴水,將口中乾糧殘渣衝入口中,翻身上馬,揚聲下令:“上馬,出發。”

騎兵們紛紛上馬,整頓好陣型,長長的隊伍開始沿着官道往博望坡隘口上方而去。坡道並不陡峭,開闢官道的時候顯然爲了利於通行而削低了坡度的高度,讓車馬可以容易通行。碎石地面也算平整。戰馬上坡時雖不能快速馳騁,但也能小跑爬坡而上。坡道隘口寬度也不窄,七八十騎並行一點問題沒有。所以,僅僅小半個時辰時間,便有三千多騎兵已經過了隘口。

第六六二章 山中事第八五六章 冷酷無情第一二五九章 強渡(續)第一四五八章 盡在掌握第八八一章 血戰到底第一四零六章 故技重施第七九二章 曉之以情第一一八五章 大膽計劃第四零一章 上綱上線第一一三四章 喋血黎明(四)第一二二四章 暴風驟雪第九五七章 追尋第七八五章 地字第五號監舍第七九六章 強人所難第三八五章 青臺鎮第一三六章 功成人散第九六三章 大周公務員第一二零四章 遼使第一六零零章 舊事第四二九章 危機第九三二章 獻策者第一三九九章 蓄勢待發第四八五章 酒後真言第七七七章 蛇蠍之心第一四八一章 聯手第一三五一章 適得其反第一二五零章 攻城第一二九七章 演示第五二九章 晨拜第六百四十六章 恩怨仇殺幾時休第一零一零章 大早朝(一)第一五七二章 勢不可擋第二四五章 天堂有路第一六二九章 殺出血路第七四四章 得手第一五五七章 勸進第七章 將奈何第八九五章 局勢微妙第一六二一章 請命第八六十四章 被困第二七零章 西湖之西第一三零四章 虛實第一四二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零二章 探知第一陸四二章 大決戰(三)第一六八章 殃及池魚第一一七八章 天下譁然第一三八零章 大風起兮第五八三章 收留第一四三零章 渡河第六五九章 亭亭山上鬆第一六三四章 伏擊第一四九五章 計劃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三六三章 見字如面第一四五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二六章 順藤摸瓜第一五一五章 魂斷夢碎第一零四三章 彈劾(二)第四六八章 千里追愛第一零四五章 彈劾(四)第一三零四章 虛實第一六零九章 大首領的堅持第一四三章 招攬第一一九五章 不顧一切第二六零章 重入逆流第九四七章 急怒攻心第七二零章 相談第八九一章 兄弟是用來坑的第二四三章 識時務者第三九零章 來去一陣風第一二四六章 故人來第六六八章 百密一疏第一一八章 鴻門宴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一二四七章 識破第一一四五章 喋血黎明(十五)第二五零章 夏日第一四零二章 決戰草原之上第五三三章 形勢漸迫第一一零二章 攻守(續)第一零一二章 大早朝(三)第五十四章 敲竹槓第一一三四章 喋血黎明(四)第一三四六章 死法第五三九章 落差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四一六章 事有反覆第七二七章 不知內情第六六零章 意見相左第八零三章 縣令第一四九六章 信第八五五章 攻城血戰第一一零四章 脫險第一四七八章 秘密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六六二章 山中事第一五四六章 危急第七二三章 見故人第七四九章 攔截
第六六二章 山中事第八五六章 冷酷無情第一二五九章 強渡(續)第一四五八章 盡在掌握第八八一章 血戰到底第一四零六章 故技重施第七九二章 曉之以情第一一八五章 大膽計劃第四零一章 上綱上線第一一三四章 喋血黎明(四)第一二二四章 暴風驟雪第九五七章 追尋第七八五章 地字第五號監舍第七九六章 強人所難第三八五章 青臺鎮第一三六章 功成人散第九六三章 大周公務員第一二零四章 遼使第一六零零章 舊事第四二九章 危機第九三二章 獻策者第一三九九章 蓄勢待發第四八五章 酒後真言第七七七章 蛇蠍之心第一四八一章 聯手第一三五一章 適得其反第一二五零章 攻城第一二九七章 演示第五二九章 晨拜第六百四十六章 恩怨仇殺幾時休第一零一零章 大早朝(一)第一五七二章 勢不可擋第二四五章 天堂有路第一六二九章 殺出血路第七四四章 得手第一五五七章 勸進第七章 將奈何第八九五章 局勢微妙第一六二一章 請命第八六十四章 被困第二七零章 西湖之西第一三零四章 虛實第一四二一章 兵臨城下第三零二章 探知第一陸四二章 大決戰(三)第一六八章 殃及池魚第一一七八章 天下譁然第一三八零章 大風起兮第五八三章 收留第一四三零章 渡河第六五九章 亭亭山上鬆第一六三四章 伏擊第一四九五章 計劃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三六三章 見字如面第一四五七章 不速之客第二二六章 順藤摸瓜第一五一五章 魂斷夢碎第一零四三章 彈劾(二)第四六八章 千里追愛第一零四五章 彈劾(四)第一三零四章 虛實第一六零九章 大首領的堅持第一四三章 招攬第一一九五章 不顧一切第二六零章 重入逆流第九四七章 急怒攻心第七二零章 相談第八九一章 兄弟是用來坑的第二四三章 識時務者第三九零章 來去一陣風第一二四六章 故人來第六六八章 百密一疏第一一八章 鴻門宴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一二四七章 識破第一一四五章 喋血黎明(十五)第二五零章 夏日第一四零二章 決戰草原之上第五三三章 形勢漸迫第一一零二章 攻守(續)第一零一二章 大早朝(三)第五十四章 敲竹槓第一一三四章 喋血黎明(四)第一三四六章 死法第五三九章 落差第三零四章 別有內情第四一六章 事有反覆第七二七章 不知內情第六六零章 意見相左第八零三章 縣令第一四九六章 信第八五五章 攻城血戰第一一零四章 脫險第一四七八章 秘密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六六二章 山中事第一五四六章 危急第七二三章 見故人第七四九章 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