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宮境,有着許多適用的靈物資源。
在修行過程中,使用這些外物。
能夠使得第三境靈蘊,迎來較爲緩慢的提升。
這種方式,極爲普遍。
也是尋常神宮境,提高修爲的唯一途徑。
但是。
這種修行方式,需要與生靈自身潛力相互配合,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神宮境的修煉,之所以如此艱難,其原因正在於此。
生靈在前兩境中,日積月累而來的修行底蘊,以及自身的根骨悟性,都會對第三境的上限,起到極爲明顯的影響。
在涌泉境時,這種影響,尚且看不出來。
可一旦破境神宮。
生靈自身的修蘊情況,立刻就能一覽無餘。
修蘊積累豐厚的生靈,就算沒有靈物資源加持,也能靠着堅毅苦修,慢慢兌現自身潛力,增加第三境靈蘊。
只是此過程,會變得極爲漫長。
與此同時。
潛力耗盡者,即便使用再多資源。
靈蘊提升也極爲有限。
神宮境,是生命層次躍遷之前,最後一道關卡。
此境的跨度,實在太大。
其中強者,靈蘊修爲驚天,能以肉身橫渡太空,攪動一方風雲,名震行星。
其中弱者,則苟且在行星角落,偏居一隅,只能困守在方寸之地,荒度餘生。
天地浩瀚,有數之不盡的生靈,懷着一往無前的心念,行走在通天修行路上。
可是。
其中九成九的人。
最終都會被攔在神臺之下,至死不得寸進半步。
地月四界,千億生靈。
神臺境的存在,卻如此稀缺。
雖然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地表界的修行風氣有關。
但也足以說明。
修煉之苦,修行之難。
對於神臺境。
姜見這裡,同樣沒有任何頭緒。
要想“望見神臺”。
實在是太過困難。
機緣,資源,氣運。
苦修,毅力,悟性,根骨。
這些種種因素,缺一不可。
自從破境神宮以來。
姜見清晰察覺到。
除了三大竅穴以外。
其餘修行竅穴,從來都沒有顯現的跡象。
甚至,就連一絲一毫的徵兆都沒有。
第一竅穴,神闕。
第二竅穴,涌泉。
第三竅穴,神宮。
在地球上,這些事情人盡皆知。
但是。
下一個修行竅穴,卻很少有人知道。
無論是中學課本,還是神賜大學的教材,都沒有提到過這些知識。
不過姜見這裡,卻曾在破境殿中,知曉第四個竅穴的存在。
第四個竅穴,叫作“心宮”。
其位置,處於生靈心臟。
只是。
對於尋常生靈而言,此竅穴會一直隱藏。
直到其壽盡身死,都不會顯現出來。
只有神臺境的生靈,纔有資格顯現出“心宮”竅穴,初步接觸第四竅穴的修煉。
並且。
不是每個神臺境,都能夠顯現“心宮”竅穴。
神臺境,是神宮境的盡頭,更是宇宙生命第一階段的極致。
若再進一步。
就是生命層次躍遷的“窺見靈臺”。
在星宇規則籠罩下。
只有那些有着一絲機會,迎來生命蛻變的神臺境,才能顯現出“心宮”竅穴。
第四竅穴的出現,沒有任何規律可言。
根據姜見在破境殿中的見聞。
目前地月四界,對於“心宮”竅穴的研究,尚且停留在一個摸索階段。
能夠作爲樣本的案例,實在太少。
有些絕世天驕,甫一望見神臺,就顯現出了“心宮”竅穴。
譬如李盈盈,沈溪,商無涯等人。
都是在破境神臺後,出現了第四竅穴。
而有的生靈,就算在神臺境壽盡至死,也不曾見過“心宮”竅穴的模樣。
雖然第四竅穴顯現,對於生靈自身而言,能夠極大提升自信心。
但實際上。
神臺境生靈,暫時無法真正修行“心宮”。
所謂的初步修煉,也只是接觸第四竅穴,與其氣息相通,相互勾連而已。
只有靈臺境,才能動用“心宮”竅穴的力量。
儘管如此。
生靈破入神臺境後,是否能夠顯現“心宮”。
在太陽系中,依舊是一個極爲重要的評判標準。
太陽系八大行星,就算處於敵對立場,可對於此類生靈,都會互相給予一定的尊重。
“神臺境,還是太遠了。”
姜見定下心神,仔細感應自己的竅穴,神情平靜。
第三境的修行,太過漫長。
神宮境,到神臺境。
這二者之間,如同天塹般的巨大跨度,需要漫長時間的苦修,以及日復一日的堅持,纔有着填滿的可能。
此時此刻。
神宮內海,轟鳴愈烈!
那一大塊障壁碎塊,被蘊靈石光點包裹,並且受到金色光點的劇烈衝擊。
其消融速度,已經到了常人不可想象的程度!
轟!
在龐大靈蘊的轟擊下,這塊障壁碎塊終於完全融化,徹底化作第三境的精純靈機,融入了神宮竅穴!
姜見驀地睜開眼睛,身周氣息陡然一變!
環息化作圓圈,在其身旁震盪擴散,強大氣勢隨之瀰漫而出!
這時,兌現了這一大塊潛力。
使得姜見的第三境修爲,肉眼可見提高了一截!
龐大靈息在體內激盪。
姜見低垂目光,伸出蒼白的手掌,感應着自身舉手投足間,足以稱之爲可怕的力量,瞳孔不自覺地有着震顫。
修行無日月。
融化這一大塊潛力,竟然耗費了足足半天時間!
要知道。
這裡,是修行極地!
修行一天,抵得上外界修行幾年!
自從破入第三境以來。
這是姜見第一次,清晰感受到自身的明顯提升。
此前。
在沒有蘊靈石的情況下。
姜見的日常修煉,可謂是慢如龜爬。
雖然日夜苦修,也能夠兌現神宮潛力,在那些大塊障壁上,緩慢挖取靈機。
可是。
跟現在的修行速度相比。
就算稱之爲天壤之別,也不爲過。
“這種單一修煉,實在有些浪費修行極地。”
姜見放下手掌,感應着自己此時的狀態,目露思索。
其心神深處。
對於修行極地的神奇,更加驚異。
現在的自己,不只是悟性得到加持。
就連思維、靈慧方面,都有了全方位的增強!
“根據破境殿記載,靈臺境真君,自創神通的前提條件,就是要處於修行極地。”
“這足以證明,此地對於生靈脩煉的加持,大到了何種地步。”
思忖間,姜見伸出手指,再次取過蘊靈石,並且攏過一粒金色光點,一邊消融障壁碎塊,一邊計劃自己接下來的修行。神通修悟,兵器親和,甚至是術法鑽研,都被放進了修煉計劃中。
姜見意識到,若是在此地修悟神通,定然能夠事半功倍,極大增加神韻進境。
自己所修的秘傳神通,並不算多,僅僅只有兩道。
其一,是方寸山幻景的“避死延生”。
其二,則是陰山幻景中,地藏王菩薩尊者親傳的“明鏡止水”。
在此二者之外。
還有棲月真君的神通,“變形術”。
只是。
雖然自己在神韻拓本上,觸發了真君親傳。
但“變形術”神通,早已公佈天下,作用特殊,算不得秘傳。
除了修持神韻以外。
新獲得的兩個天賦光團,同樣需要修悟打磨。
涌泉竅穴中,放的是5級天賦,“刀槍不入”。
以及即將放入神宮竅穴,同爲5級天賦的“攝魂奪魄”。
除了這兩個天賦光團。
神闕中的6級天賦,“咫尺天涯”,在破境神宮後,同樣有着一定提升空間。
“第三境的靈蘊修行,是重中之重,更是一切修煉情況的根基。”
姜見神情沉靜,心念電轉間,已經制定好了修煉計劃。
如今待在修行極地,修持第三境靈蘊,是自己的根本。
任何時候,都不能隨意停下。
只是。
接下來的十幾天時間。
自己在修煉靈蘊之餘,還是需要分出少許心思,去完成其他的修煉計劃。
心下思忖間。
姜見擡起眼,看向不遠處的箱子。
那裡面,裝的是5級天賦光團,“攝魂奪魄”。
“將光團取來。”
他輕聲開口。
房間角落。
清風正捧着一卷地氣書冊,整個人都化作紙人樣貌,趴在上面如癡如醉。
此時。
聽到姜見的話。
清風立刻停下修行,一個鯉魚打挺站起身來,膨脹成常人模樣,恭敬應道:“是,主人。”
下一刻。
它上前打開箱子,手中漫出白氣,將天賦光團包裹,小心翼翼遞到了姜見身前。
姜見頷首,取過天賦光團,朝清風身後看了一眼。
桌案上,擺滿了光芒閃爍的蘊靈石。
所有蘊靈石的外殼,都被清風打磨殆盡,看上去純淨無比。
其中的啓發靈蘊,雀躍沸盈,幾乎透體而出。
清風此舉,給自己省下了不少時間。
“主人,那我退下了。”
清風遞過天賦光團,不敢多做打擾,恭敬退了下去。
房間另一個角落。
明月不言不語,依舊在刻苦修行。
自從姜見爲它們兩個,特意兌換了地氣書冊,清風與明月的心緒,明顯發生了變化。
此前。
它們對於姜見的忠誠,僅限於紙人令牌約束,這是不可違抗的力量。
但是。
在這種情況下。
姜見卻依然願意花費資源,去培養被別人當做工具的紙人,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將其看成了真正的生靈。
這種相對較爲平等的注視,是清風與明月二人,從未體會過的感覺。
被姜見這裡,當做生靈對待,讓二人心下生出感激,並且面對姜見時,其心中有了複雜。
心緒,心念。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
對於生靈的影響,實際上非常巨大。
在強大心念的加持下,生靈的十分力量,甚至可能發揮出十二分的效果。
可若是反過來,生靈心緒低沉,戰意全無。
那麼。
其在對敵之時,十分力量,能夠發揮出七分,已經算是不錯。
看到清風退了下去。
姜見並沒有多說,而是轉回目光,看向手中的“攝魂奪魄”天賦光團。
其上幽光跳動,呈現半透明,周圍附着一層簡易陣法,可幫助生靈放入竅穴。
攝魂奪魄,姜見準備放入神宮蘊養。
此天賦術法,能夠與神通“明鏡止水”搭配,爆發出恐怖至極的力量。
這也是姜見前時,選擇此天賦的原因之一。
幾十秒後。
這團詭異幽光,已經沒入神宮竅穴,靜靜懸浮在內海上方,絲毫沒有受到風浪影響。
雖然放入了天賦光團。
但姜見此時,並不打算修悟此術法。
在修煉第三境靈蘊以外。
修行計劃的優先級,依舊是兩道秘傳神通。
尤其是陰山幻景中,地藏王菩薩尊者親傳的“明鏡止水”。
此神通的神韻,複雜無比,勾勒起來極爲困難。
就連姜見在玉京上君那裡,修來的秘傳神通“避死延生”,其神韻複雜程度,都要比之略遜一籌。
二者雖然都源自幻景,但卻有着一定的區別。
畢竟。
“避死延生”,是靈臺境真君所傳,中間隔了一層。
其神韻完整程度,勾勒細節,都與方寸山幻景的最初版本,有着些微差異。
神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就算是棲月真君的神通拓本,每一份也只能供一個人參悟。
而自己的“明鏡止水”,卻是地藏王菩薩尊者,當面親自傳授。
主修此神通,上限最高,長遠收益最大。
定下心思。
姜見再不猶豫。
一邊拿出大半心力,收攏金色光點,消融壁障碎塊,修行第三境靈蘊。
一邊分出心神,體悟菩薩尊者親傳神通,嘗試着勾勒“明鏡止水”的完整神韻。
不知不覺間。
眼前景象,逐漸恍惚。
四周的玄黃光流,漫天金色光點,全都悄然隱去。
取而代之的,則是真實無比的陰山。
陰山背面,山石下方。
一個生靈站在那裡,身着玄黑佛衣,神情冷漠。
其伸出蒼白手指,在面前的虛無中,勾勒出一道道複雜神韻。
這正是姜見記憶中,地藏王菩薩尊者,傳授神通時的場景。
在尊者背後。
姜見屏息凝神,一眨不眨盯着那些神韻,仔細體悟。
這一次,他並沒有像前時那般,僅僅只是模仿其形。
而是沉入心神,去體會神韻深處,所蘊藏着的玄妙造化。
很快。
姜見眉頭緊皺,頭腦一昏,眼前有了些許暈眩。
神韻本質,絕非神宮境生靈所能參悟。
若是強行體悟,極爲費力。
“現在看來,就算有着修行極地的加持,也不能肆無忌憚的修悟神韻本質。”
很快,姜見強自定下心神,選擇收回一部分心力,在模仿其形的同時,初步接觸神韻本質。
這樣一來。
姜見瞬間感覺輕鬆許多。
眼前的神韻線條,彷彿在跳動雀躍,倒映在自己瞳孔間,清晰又簡潔,再也不復前時的複雜。
隨着時間過去。
姜見修悟“明鏡止水”的神韻進境。
比起前時,有了不可思議的暴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