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鹽東市、鹽寧縣

今天星期一,這一章選擇在夜裡更新,中午還有一章。求點推收,拜謝各位!

鹽東市位於蘇江省的東北部,地理位置十分的開闊。佔地面積可謂是蘇江省最大的一個地級市了。即便是省城金陵市都比不上它的佔地面積。

鹽東市作爲革命老區,雖然地處沿海地區,但是本身的民風還是相對比較的保守的。蘇江省的兩極分化也是異常的嚴重,有着蘇南吃香喝辣,蘇北只能幹望的說法。

一般的金陵大學的大學生畢業之後都是往蘇江省的蘇南地區,或者是滬海市去。因爲那裡的機遇要比一個貧困落後的蘇北要好得多。當然即便是現在全國經濟都不是很發達的時候,整體的差距依然存在的很明顯。

鹽東市毗鄰黃海,有着魚米之鄉的稱號。但是經濟確實一如既往的令人費解。按理說這麼好的地理位置不應該發展不起來,但是事實上鹽東市幾次面臨的機遇都與自己失之交臂。

現在中央雖然大力提倡改革開放,但是鹽東市並沒有成爲改革開放的先頭兵,甚至隱隱有着一種非常保守的心態。整個城市的領導者充滿着這樣一種心態,這個城市怎麼可能迅速的抓住機遇發展起來呢?

省委省政府也是考慮到鹽東市市委的侷限性,纔派出了一批經濟骨幹來到鹽東市,充實他們的血液。李天舒恰恰就是這經濟骨幹當中的一員。說起來,李天舒現在的位置的確有點尷尬,剛畢業的毛頭小子,頂着一個正科級的光環,實在有點尾大不掉。

作爲保守派的人,自然覺得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鹽東市委對於省委這一次新近補充的血液,實際上是持觀望態度的。實際上中央這邊的論調還有徹底的定下來,他們自然也就是沒有信心堅持改革開放了。

雖然改革了十幾年,但是鹽東市依然沒有任何大幅度提高的跡象。

鹽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在市中心的商業街後面,是一棟歐式的大樓。說白了就是一棟類似於蘇聯建築風格的大樓。整個市委市政府所有的辦公機構都在這棟大樓裡面辦公。

現在的公務員制度,遠遠沒有後世那麼的發達。此刻的李天舒也不過是拿着一張證明就去鹽東市委報道了。其實去鹽東組織部只不過是一個過場,實際上李天舒只是去開一個證明,他的目的地是鹽寧縣。

這一次組織上把他作爲經濟骨幹調到鹽東市來。既是省委對於鹽東市的照顧,實際上也是給這些有着高文化的學生娃們一次鍛鍊的機會。當然像李天舒這種的即便是在地方上看來,也是非常的少見的。歲數太小,級別太高。

李天舒在鹽東市委倒是沒有任何的阻礙,對於金陵大學的高材生,組織部的人還專門的接待了李天舒。這麼年輕的正科級幹部,即便是在鹽東市共青團也是沒有的。二十一歲的正科級幹部,居然一開始就被下放到地方,這個誰也沒有看懂。

即便是市委組織部部長,看到了李天舒的檔案也是搖頭不已。李天舒的檔案近乎於白扯,父母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老家京城。尼瑪這不坑爹麼?市委組織部部長王開明鬱悶的想着。

這麼年輕的正科級幹部,如果沒有點背景,那麼就是實在是能力特別的突出。王開明在意的是李天舒這個京城二字和父母是機關工作人員的這個個人檔案。中組部部長也是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看大門的也是機關單位工作人員,這不是扯呢?說了還不是還說?

不過王開明並沒有直接找李天舒談話,作爲市委常委即便是人家有關係,你這麼貿然的找上去算個什麼事?市委常委的面子還要不要了?王開明思索了一番,也就是讓幹部一科的一個科長直接送李天舒到鹽寧縣報道。

王開明的意思是,即便是你有關係又能怎麼樣?如果真的是關係足夠強的話,怎麼一畢業就被髮配?王開明也是知道京城那些巨頭們是怎麼培養他們的骨幹的,至少要在部委磨礪個五六年然後才慢慢的地方上鍍金的。

這麼一來就放在基層的,至少他王開明還沒有聽說過。就不談京城了,即便是省委的大佬們也沒有這麼做過。鮮明的例子,王開明的老領導,現任省委副書記的李成李副書記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他的兒子現在還在省委宣傳部呢。

王開明的心淡定下來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顯得好辦多了。幹部一科的科長帶着李天舒就直奔鹽寧縣而去了。

鹽寧縣地處鹽東市的西部,和市區其實是接壤的,實際上就是城區的西邊一個縣。說起來鹽寧縣的經濟也可謂是糟糕透頂,根本沒有任何的可談之處,鹽寧縣的經濟在整個鹽東市倒數第一。

此刻的鹽寧縣委正在召開常委會。

鹽寧縣此刻發生了一件大事情,鹽寧縣下轄三鎮四鄉。林湖鄉就是鹽寧縣下轄的一個正科級鄉鎮,這一次林湖鄉的副鄉長因爲收受賄賂金額重大,已經被鹽寧縣紀委控制了起來。那麼剩下的一個副鄉長的位置就成爲了爭奪的焦點。

實際上原本一個副鄉長根本就不需要開常委會交流。但是現在因爲縣委書記和縣長兩邊斗的厲害,所以即便是一個小小的人事問題都不得不擺在常委會上面討論。

常委會會議桌上,一個國字臉、劍眉、微微有點秀頂光的四十來歲中年男子一臉嚴肅的看着下面的衆人,此人正是鹽寧縣縣委委員、常委、書記袁剛。

縣委書記袁剛沉聲的說道:“同志們,想必大家也知道了,就在幾天之前我們縣發生一次重大的貪污醜聞,甚至驚動了市委的主要領導同志。林湖鄉副鄉長馮開國因爲貪污腐敗,已經被紀委控制,林湖鄉作爲我縣經濟最爲差勁的一個鄉鎮,居然還滋生出這樣的腐敗人員,讓人痛心疾首啊!”

“袁書記說的不錯,這樣的人留在黨的隊伍裡,也是禍害百姓的。不過林海鄉政府的工作卻不能停滯啊,袁書記!”紀委書記潘世友一臉悲切的說道

“我認爲袁書記的話也是有道理的。不過林海鄉的副鄉長一職也不是那麼容易定的,林海鄉作爲我縣作爲貧困的一個鄉,經濟一直沒有任何的起色。作爲縣長我是有責任的!”縣長鄧如成首先自我批評了一下道。

隨後鄧如成接着道:“但是鄉黨委和鄉政府的工作正如潘書記所說的還是要繼續下去的。袁書記你認爲呢?”

鄧如成頗有挑釁意味的看了看袁剛,袁剛眼神中微微有點抽搐,實際上袁剛是剛到鹽寧縣不足半年的時間。此刻對於常委會的掌控並沒有那麼的穩固。即便是現在也纔剛剛能夠與鄧如成分庭抗禮。

鹽寧縣這個地方要說發展經濟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行,但是要說到爭權奪利,這些人一個比一個長本事的多。

袁剛作爲市委市政府出來的機關幹部,對於這些土生土長的老油條們,也是頗爲的無奈。好在只要有鬥爭的地方就有矛盾,袁剛很快的就籠絡了一批對鄧如成頗爲不滿的人。

現在袁剛掌握的常委票是四票,而鄧如成掌握的票是五票。剩下的兩票一個是人武部部長的,一個是統戰部部長的。這兩個人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兩邊都不得罪,基本都是棄權的。

所以鄧如成和袁剛兩個人實際上都沒有掌握半數以上的票。但是這一次鄧如成迫不及待的跳出來要議一議人事問題,難不成他當真是有把握的不成?要知道一開始開口的紀委書記潘世友可是鄧如成的鐵桿啊。

袁剛這一次召開常委會也是迫不得已的,這件事情因爲馮開國的貪墨金額實在太過巨大,引起了市委的高度重視。市委明確要求要做好維穩的工作。維穩的工作還不就是儘快的把人事問題安排了,然後繼續工作嗎?

鄧如成沒有絕對的把握一般是不開常委會的,像今天這樣的常委會,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的。

袁剛看着事情既然已經沒有迴轉的餘地了,直接說道:“張部長,這個林海鄉的副鄉長你那邊有合適的人選嗎?”

張部長其實就是縣委組織部的部長張雲帆,也是袁剛爲數不多的盟友之一。張雲帆爲什麼一來就和袁剛打的火熱呢?上一任的縣委書記自然和組織部長打的火熱,因此張雲帆得罪鄧如成不是一次兩次,現在叫他拉着臉投奔鄧如成,他是萬萬做不到的。

組織部長不跟着縣委書記的步伐,這個組織部長實際上離當到頭也不遠了,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書記關人事,縣長管錢糧。這個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現在這個縣長想插手人事,這其實是大忌。

不過鄧如成是土生土長的鹽寧縣人,他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把袁剛趕走,然後縣委書記的位置自然就落在自己的手中了。

然而這個算盤打的是挺響,但是袁剛豈能是輕易屈服的人?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漸漸的形成了氣候,雖然這個時間有點長,但是基本上還是可以控制得了局面的。

袁剛可不希望,一上來組織上就給自己來一個不堪大用的評語。袁剛今年纔剛剛四十出頭,如果幹的好的話,機會還是大大的。袁剛怎麼可能輕易的就服輸呢?因此袁剛現在即便是明知山有虎,但是必須偏向虎山行!

第671章 蔣金山的無奈選擇第1265章 賺high了第553章 周家抉擇第391章 小玩笑第67章 惱羞成怒的張主任第320章 熱情的衙門們第43章 給邱燕一次進步的機會第934章 又遇老熟人第166章 周岷山的猜想地五百九十六章 胡楠楠有些衝動第49章 李家的改變第104章 逛街(上)第72章 麻煩不斷的芸芸第164章 投機要不得第473章 消息確認第28章 去省城籌錢第1050章 李宏遠的詢問第1162章 改造李天雨(二)第482章 挖牆腳第1138章 省委態度(四)第1281章 美國之行(十六)第139章 中組部的培養機制!第474章 恆樑縣要發了第864章 保護你就等於保護華家第743章 總指揮的問題第451章 驚喜第69章 無視衙門第1191章 李天雨的緣分(六)第1132章 李桂交流(二)第1095章 小鎮風雲(六)第1138章 省委態度(四)第706章 銷魂一腳第1092章 小鎮風雲(三)第121章 鹽寧縣新縣長第1207章 沉浮(八)第547章 解決李天雲的麻煩第924章 意外衝突第755章 李天舒被發現了第206章 常務副縣長(下)第1100章 新秘書(二)第780章 爭鋒相對第422章 有人要跳樓第936章 來得快去的快第969章 舒夢的情意第960章 改革的兩個要點第878章 第一彈(下)第847章 抓捕祁傑,序幕拉開第512章 初到西青第140章 再去東海第486章 李天舒的改革思路第174章 華家的擔憂(下)第797章 思考的重點不一樣第46章 心驚的省委書記第713章 舒暢的心結第145章 東海縣的小衙內們第380章 價高者得第211章 黃建羣雄起(中)第1265章 賺high了第251章 家族會議(二)第166章 周岷山的猜想第1098章 小鎮風雲(完)第745章 見芸芸第567章 培養機制中的競爭者第926章 賠償第756章 答應赴約(上)第420章 常委會(下)第583章 政務公開第1016章 黨校開課(上)第643章 市長人選由你定第56章 有條不紊第570章 對話華立民第320章 熱情的衙門們第24章 孫榮偉吃了個虧第1245章 秘書問題第848章 祁傑的心理變化第158章 介紹個後臺給袁書記第990章 鄂北大變化第456章 省委書記要見第1277章 美國之行(十二)第1072章 準備工作(二)第41章 給兩位大佬提個醒第575章 軍警較量?第1151章 深談(三)第612章 李天舒的身份第915章 重回鹽寧第851章 等待時機第462章 年輕有爲的處長們第1131章 李桂交流(一)第577章 第一次聯手第903章 再臨小石頭村第139章 中組部的培養機制!第888章 秦榮國的橄欖枝第245章 定親(上)第774章 記者會刁難第559章 各有想法第1179章 拆遷工作(下)第1150章 深談(二)第381章 莫元華
第671章 蔣金山的無奈選擇第1265章 賺high了第553章 周家抉擇第391章 小玩笑第67章 惱羞成怒的張主任第320章 熱情的衙門們第43章 給邱燕一次進步的機會第934章 又遇老熟人第166章 周岷山的猜想地五百九十六章 胡楠楠有些衝動第49章 李家的改變第104章 逛街(上)第72章 麻煩不斷的芸芸第164章 投機要不得第473章 消息確認第28章 去省城籌錢第1050章 李宏遠的詢問第1162章 改造李天雨(二)第482章 挖牆腳第1138章 省委態度(四)第1281章 美國之行(十六)第139章 中組部的培養機制!第474章 恆樑縣要發了第864章 保護你就等於保護華家第743章 總指揮的問題第451章 驚喜第69章 無視衙門第1191章 李天雨的緣分(六)第1132章 李桂交流(二)第1095章 小鎮風雲(六)第1138章 省委態度(四)第706章 銷魂一腳第1092章 小鎮風雲(三)第121章 鹽寧縣新縣長第1207章 沉浮(八)第547章 解決李天雲的麻煩第924章 意外衝突第755章 李天舒被發現了第206章 常務副縣長(下)第1100章 新秘書(二)第780章 爭鋒相對第422章 有人要跳樓第936章 來得快去的快第969章 舒夢的情意第960章 改革的兩個要點第878章 第一彈(下)第847章 抓捕祁傑,序幕拉開第512章 初到西青第140章 再去東海第486章 李天舒的改革思路第174章 華家的擔憂(下)第797章 思考的重點不一樣第46章 心驚的省委書記第713章 舒暢的心結第145章 東海縣的小衙內們第380章 價高者得第211章 黃建羣雄起(中)第1265章 賺high了第251章 家族會議(二)第166章 周岷山的猜想第1098章 小鎮風雲(完)第745章 見芸芸第567章 培養機制中的競爭者第926章 賠償第756章 答應赴約(上)第420章 常委會(下)第583章 政務公開第1016章 黨校開課(上)第643章 市長人選由你定第56章 有條不紊第570章 對話華立民第320章 熱情的衙門們第24章 孫榮偉吃了個虧第1245章 秘書問題第848章 祁傑的心理變化第158章 介紹個後臺給袁書記第990章 鄂北大變化第456章 省委書記要見第1277章 美國之行(十二)第1072章 準備工作(二)第41章 給兩位大佬提個醒第575章 軍警較量?第1151章 深談(三)第612章 李天舒的身份第915章 重回鹽寧第851章 等待時機第462章 年輕有爲的處長們第1131章 李桂交流(一)第577章 第一次聯手第903章 再臨小石頭村第139章 中組部的培養機制!第888章 秦榮國的橄欖枝第245章 定親(上)第774章 記者會刁難第559章 各有想法第1179章 拆遷工作(下)第1150章 深談(二)第381章 莫元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