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李家危機的解除

說實話李家的危機,目前基本上是一個死結,如果不是因爲李天舒知道這個事情的話,可能李宏遠一點點的機會都沒有了。 ωwш¸ttkan¸CΟ

但是現在李宏遠知道,如果這件事情是一個真的事情的話,那麼他對國家的貢獻就非常的大了,如果因爲這件事情然後還被下了副總理的職位的話,恐怕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李宏遠這樣的人自然知道這個裡面的價值是非常的大的,其實從內心角度來講,這件事情對於李宏遠來說必須要重視起來。

即便是不爲了自己的前途考慮,也要爲了整個國家經濟的環境考慮,因爲他已經已經到了國務院副總理的層次了,這個時候他需要的就是爲國家多出力。

否則的話,他這個國務院副總理難不成僅僅是爲李家服務的麼?如果真的是這樣的格局的話,他會被提拔上來?中央也不是瞎子,不可能提拔這樣的人的。

李家並沒有其他人知道這件事情,說實在的,李系受到打擊,對於郭家和陸家也是不太好受,不過他們目前沒有太多的辦法,只能看着李家獨自奮鬥。

秦副總理已經退休了,而且影響力正在不斷的降低,而李家現在也是風雨飄搖,很多事情都已經有一些身不由己了。

很多人對於李宏遠的問題上已經把他看成是一個快要下馬的人了,如果李宏遠真的是隻幹了一屆就下去的話,到時候政治影響力肯定是降到了一個冰點。

這個其他人也知道,根本就不用去想的事情,李家爲此正在努力,究其原因就是因爲李老的突然離世。如果李老在能夠支撐兩年左右的時間的話,情況將大不一樣。

七月一日,香港迴歸普天同慶的日子,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遠在東南亞一個叫做泰國的地方,第二天竟然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大事。

李宏遠在國務院工作會議上將抵禦可能已經迫近的金融危機變成了頭等大事,中央有一些同志對於李宏遠這種有些過度敏感的神經提出了批評。

不過有一些人選擇了沉默,實際上他們將李宏遠這一次的事情看成了李宏遠最後的掙扎,他們覺得李宏遠這個人實在是沒有什麼品味。

既然中央已經決定讓你下來了,你還折騰個什麼勁呢?金融危機是你說來就來的麼?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李宏遠的壓力是巨大的,華共高層對此緘口不開。

李宏遠已經和凌總通過氣了,凌總對此也是非常的重視,實際上如果說這件事是李宏遠看出來的,凌總反而覺得有些不靠譜,李宏遠雖然說宏觀格局不錯,但是能夠這麼細緻的看出問題顯然有些不太靠譜的樣子,這些應該都是經濟敏感性非常強的人才能夠看得出來的。

凌總當時還跟李宏遠說了,很多的經濟學家認爲即便是要爆發大規模的金融危機,至少也過了九七年,目前的行情還算是比較的穩定的。

不過李宏遠卻和凌總說的實話,當然這個實話只有凌總和李宏遠兩個人知道,李宏遠說了這個分析是李天舒分析出來的。

凌總自然知道李天舒是多麼的能折騰的一個人,最爲主要的是李天舒的眼光一直都是非常的好,從海灣戰爭到蘇聯解體反正很多事情他都能夠看的非常的準。

尤其是李天舒還受到過南巡首長的肯定,現在李宏遠說這件事情是李天舒告訴他的,凌總自然就開始重視起來了,這件事情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情,凌總作爲國家的領導人,他知道如果真的爆發金融危機的話,對於大陸的影響相對而言還不是那麼的大,但是作爲資本主義的香港它的危險就巨大了。

而且李宏遠也說了李天舒的分析,李宏遠爲什麼要將這一切告訴凌總?其實第一點就是要表明一個態度,那就是李家擁護凌總的決心。

第二個就是表明李家並不是沒用,而是非常的有用,凌總當然也知道李宏遠的另一層想法,說實在的,凌總其實也不是很同意李宏遠就這麼撤去常委的。

畢竟凌總並不希望華家又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正是因爲這樣,雖然李宏遠提出用自己的犧牲換取改革的成功,但是凌總覺得沒有必要。

國有企業改革其實已經進入正軌了,李宏遠因爲自己提出的觀點被接納,現在受到了一些人的打壓。這個時候唯一能夠保住李宏遠的辦法,就是幹出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但是這件事情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要發生,現在的一切只不過是空談,空談誤國的道理誰都懂。

凌總相信在未來,只要真正的爆發金融危機,華夏必將是受到衝擊的,只有做好更多的準備才能夠行之有效的地域金融危機。

香港是絕對不能夠出任何的問題的,只有讓香港人民看到了中央的決心和保護他們的行動,才能夠穩定局面和人心。

要知道臺灣還沒有收復,澳門還沒有迴歸,如果香港剛回歸就出現了這樣的事情的話,到時候誰還敢迴歸祖國?沒有希望一回歸華夏就變成了這個樣子的。

凌總之所以不吱聲,就是因爲一旦這件事情成功了,黨內支持李宏遠的呼聲就會高漲起來,這件事情促成,李宏遠在黨內的地位就穩固了。

只要李宏遠在黨內的地位穩固了才能夠談到其他的事情吧?所以凌總現在是選擇的靜觀其變,不過國務院的秘密命令也是讓央行非常的緊張。

雖然央行覺得這個好像是有些空穴來風的意思,但是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啊,這件事情既然國家已經下達了政策,他們就需要每天關注。

就在香港迴歸的第二天,也就是1997年7月2日,泰國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爲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

經濟一爆發,香港股市就受到了猛烈的衝擊,不過因爲國家強有力的資金保證,才使得香港穩如泰山,東南亞各國已經是亂成一鍋粥了。

華盛集團利用各種太平洋島國的的公司,開始大肆的將資本席捲進入亞洲市場,不僅在裡面圈錢,而且還擔負着秘密保護香港股市的任務。

這個任務顯然不輕,不過隨着各國的經濟相繼加速崩潰,華盛集團的資本也是越來越強大,讓準備前來進入吸金的很多炒家一頭霧水。

因爲這一股非常強勢的力量並不是來自於他們的內部,而且一點點的蹤跡都很難察覺得到,這個是讓他們最爲崩潰的地方。

以索羅斯爲首的國際金融大鱷們,也是一頭霧水,不過他們顯然無心顧及這方面的東西了,現在他們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通過炒作賺錢,相對於進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他們顯然是想以合作的姿態和華盛集團開始一起賺錢。

一開始衝擊泰國泰銖的時候,華盛集團表現出來的合作和誠意甚至讓索羅斯以爲這個是一個隱藏在他們周圍的國家級的大鱷。

可是很快在他們聯手攻擊香港股市的時候,華盛集團卻調轉船頭開始不斷的和這些人對着幹,讓這幫人氣的差點沒有吐血。

不過索羅斯等人並非那些愚蠢的人,很快他們就將目標鎖定在華夏,他們認爲這樣一股力量是華夏政府的行爲,雖然看上去有些不太像,不過他們覺得其他人很難有這個實力。

當然了,一切都必須要等到有結果印證才能夠得出結論,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拼殺之後,雙方都是賺的身上發金光,這些人算是發現了。

但凡是他們向香港發起衝擊的時候,不僅僅是一股力量阻礙着他們,有多股力量阻礙着他們,顯然是這個是他們已經準備好了的。

索羅斯朝着神秘的東方大陸看了看之後,也是有些無奈的搖頭嘆息了一番,他實在沒有想到,這一次調集了這麼多的資本,竟然也沒有打贏這一場戰鬥。

賺錢他們肯定是賺了很多的錢,但是卻不爽,原本他們可以賺更多的錢,卻別人給阻止了,這一次的行動原本是非常的隱蔽的,不知道爲什麼到最後卻被人識破了。

其實如果不是李天舒的話,華夏必然將經歷一次不小的動盪,雖然最後能夠答應這一場戰鬥,但是在這一場戰鬥中的損失恐怕要大很多。

華盛集團原本是想要靠着五百億美金的資本在這個裡面掀起驚濤駭浪,不過因爲要考慮到護盤的原因,最終華盛集團的損失超過了八百億美金。

他們最後積累的資本也僅僅是一千兩百億美金左右,也就是說他們憑空蒸發了八百億美金,讓郭宇航等人扼腕嘆息。

但是李天舒覺得這個是值得的,因爲他們的效果很快的就顯現出來了,李宏遠因爲這一次的事情,已經成爲了黨內關注的焦點。

這個時候想要將李宏遠給趕下臺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原本對於李家有些覬覦的人,現在恐怕連這個念頭都不敢有了。

不過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卻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這個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才能夠才能夠慢慢的撫平。

然而香港第一次真正的見識了祖國的強大,尤其是他們平時的優越感有些蕩然無存的感覺,大國的感覺在他們的心中徹底的樹立了起來,這個纔是關鍵。

李宏遠的作用無疑是明顯的,凌總在常委會上多次對李宏遠進行了感謝,是的,是感謝。

這一刻李宏遠爲國家和民族挽回的經濟損失和政治上的意義是難以估量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人要是在這個時候攻擊李宏遠的話,那麼就是整個國家的敵人。

華老在得知金融風暴爆發的時候就有些搖頭,他沒有想到李家的命會如此的硬,竟然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夠夾縫中求得生存。

如果說以前他們覺得李家是運氣的話,這一刻李家表現出來的那就是實力了。人不可能把人家每一次的成功都歸結爲運氣。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他已經不能稱之爲一個合格的從政者了。李家在這一刻表現出來的強大,甚至讓華老有些心驚。

李宏遠之前爲什麼要下臺,實際上這件事情華老是清楚的,那是因爲他幫總理頂炸藥包了。

這個時候在大家一致認同的情況下,卻沒有辦法在換這個人了,李宏遠完成了一次完美的自我救贖,讓衆人都是有些大跌眼鏡。

李宏遠經過這件事情之後鐵定是不可能在十一月份的黨代會上下來了,李家可以說是徹底的站穩了腳跟,他們竟然把握住了一個不是機會的機會。

不過華老也知道,最好的攻擊時間已經過去了,現在李家已經進入了一個新老交替完成的時候,任何人想要在這個時候在動李家都是不太可能了,李家上岸了。

李天舒遠在西青市,他對於金融風暴的關注程度是很高的,不過卻沒有親自參與其中,這裡面的慘烈戰鬥肯定是在繼續的。

華盛集團撤出了自己的五百億美金的資金,將剩下的七百億美金留在了金融市場中,繼續扮演着他們的角色,因爲他們的流動資金不是很多了,集團也要運轉。

當然了,如果說之前華盛集團可以說有些差錢的話,那麼現在完全是不差錢了,他們有足夠的資本支撐着集團的運轉。

賺錢,他們的賺錢能力已經開始慢慢的顯現出來了,華盛集團很多的產業都是投資長,見效慢的。

但是見效慢也是有一個時間的,華盛集團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很多的東西已經開始慢慢的產出了,資金量是越來越龐大。

李天舒正在西青市指揮着,新城區的發展資金已經有了,接下來就是看彭雲剛的了……

第716章 誰是真牛人(上)第749章 調教舒明第312章 出來了第681章 高中同學會通知第224章 投資團第250章 家族會議(一)第611章 先出口氣再說第950章 誤會解開第272章 調查結果第594章 兩個常委的提名第1080章 買車風波(五)第226章 黃宇光的堅決第408章 辦公室的奢華第1227章 履新(六)第173章 華家的擔憂(上)第675章 萬榮勝的想法第622章 慰問烈士家屬第467章 招商團到達第1011章 校車事件(六)第956章 不歡而散第1058章 攀比(四)第1201章 沉浮(二)第978章 錢明博的態度第392章 馬葉的家事第891章 人盡其才第553章 周家抉擇第426章 風暴之初第512章 初到西青第343章 賈龍成功了第716章 誰是真牛人(上)第1089章 各有所思(下)第40章 又來一個省委常委第430章 汪秉國的勸說第1151章 深談(三)第59章 買水泥第544章 李宏遠還有翻身的機會第413章 秘書問題第564章 出事了第1232章 溫故(二)第539章 體驗生活第438章 雲龍重工第648章 高雅麗很頭疼第480章 調研恆樑縣(中)第1229章 溫故(二)第1158章 李家出了個混球第889章 李天舒沒態度第203章 鄭潔第950章 誤會解開第919章 幸運齊子軒第183章 開房了第754章 拍賣會(下)第936章 來得快去的快第213章 常委會(上)第645章 甄別出來的人才第743章 總指揮的問題第299章 羣體事件第430章 汪秉國的勸說第411章 莊志軍第385章 幾點建議第309章 高副區長第1124章 考校劉洪亮第1045章 投資閩南(一)第803章 搗亂的又來了第478章 南巡首長的態度第382章 封廣德到來第1098章 小鎮風雲(完)第638章 毛斌的擔憂第22章 大灣村的優勢第790章 張鎮長第567章 培養機制中的競爭者第92章 黃芸芸的心思第786章 修路難題多第330章 區別對待第1000章 教育部報道(上)第1162章 改造李天雨(二)第936章 來得快去的快第865章 提名李天舒的無奈第1162章 改造李天雨(二)第553章 周家抉擇第972章 元宵晚會(一)第94章 高幹病房的歸屬第128章 李書記上任第227章 省交通廳何才章第497章 臨時起意第1142章 劉洪亮進京(四)地五百四十六章 當爸爸了八千字第341章 喪盡天良第77章 林海一霸第738章 呂天認慫第1046章 投資閩南(二)第641章 停職第735章 楊珊的選擇(上)第1158章 李家出了個混球第458章 書記面對面(上)第635章 李天舒幫忙第191章 陸廳長的震驚第698章 衝突漸起第990章 鄂北大變化第1000章 教育部報道(上)第76章 病,我先給治了
第716章 誰是真牛人(上)第749章 調教舒明第312章 出來了第681章 高中同學會通知第224章 投資團第250章 家族會議(一)第611章 先出口氣再說第950章 誤會解開第272章 調查結果第594章 兩個常委的提名第1080章 買車風波(五)第226章 黃宇光的堅決第408章 辦公室的奢華第1227章 履新(六)第173章 華家的擔憂(上)第675章 萬榮勝的想法第622章 慰問烈士家屬第467章 招商團到達第1011章 校車事件(六)第956章 不歡而散第1058章 攀比(四)第1201章 沉浮(二)第978章 錢明博的態度第392章 馬葉的家事第891章 人盡其才第553章 周家抉擇第426章 風暴之初第512章 初到西青第343章 賈龍成功了第716章 誰是真牛人(上)第1089章 各有所思(下)第40章 又來一個省委常委第430章 汪秉國的勸說第1151章 深談(三)第59章 買水泥第544章 李宏遠還有翻身的機會第413章 秘書問題第564章 出事了第1232章 溫故(二)第539章 體驗生活第438章 雲龍重工第648章 高雅麗很頭疼第480章 調研恆樑縣(中)第1229章 溫故(二)第1158章 李家出了個混球第889章 李天舒沒態度第203章 鄭潔第950章 誤會解開第919章 幸運齊子軒第183章 開房了第754章 拍賣會(下)第936章 來得快去的快第213章 常委會(上)第645章 甄別出來的人才第743章 總指揮的問題第299章 羣體事件第430章 汪秉國的勸說第411章 莊志軍第385章 幾點建議第309章 高副區長第1124章 考校劉洪亮第1045章 投資閩南(一)第803章 搗亂的又來了第478章 南巡首長的態度第382章 封廣德到來第1098章 小鎮風雲(完)第638章 毛斌的擔憂第22章 大灣村的優勢第790章 張鎮長第567章 培養機制中的競爭者第92章 黃芸芸的心思第786章 修路難題多第330章 區別對待第1000章 教育部報道(上)第1162章 改造李天雨(二)第936章 來得快去的快第865章 提名李天舒的無奈第1162章 改造李天雨(二)第553章 周家抉擇第972章 元宵晚會(一)第94章 高幹病房的歸屬第128章 李書記上任第227章 省交通廳何才章第497章 臨時起意第1142章 劉洪亮進京(四)地五百四十六章 當爸爸了八千字第341章 喪盡天良第77章 林海一霸第738章 呂天認慫第1046章 投資閩南(二)第641章 停職第735章 楊珊的選擇(上)第1158章 李家出了個混球第458章 書記面對面(上)第635章 李天舒幫忙第191章 陸廳長的震驚第698章 衝突漸起第990章 鄂北大變化第1000章 教育部報道(上)第76章 病,我先給治了